去年第一次編書目時,陳老師提醒過我,為圖書館采書要兼收并蓄,不要被某些傾向或趣味帶偏。
他說,“自由閱讀”和“獨立思考”一樣,是難乎其難的事情。其實世上沒有什么精神生活不被引導、誘導或誤導,尤其對那種打著“自由閱讀”“獨立思考”旗號的引導,要警惕。
他喜歡看豆瓣上“請讓我看看你的書架吧”之類的話題,就像到了朋友家喜歡徘徊在人家的書柜前。
玩豆瓣的大都是愛讀書的文青,熱愛風雅,很想做一些不合主流的思考,自然或刻意地表現(xiàn)自己的卓爾不群和批判精神。但其實呢,他們的書架構(gòu)成往往非常相似,尤其是那些嶄新的、漂亮的、大套大套的網(wǎng)紅叢書、品牌出版和“公共知識分子讀物”,更像是在時尚街的一次次打卡,而不是時間、經(jīng)驗和知識的積累。
“我說這些并沒有打擊年輕人讀書熱情的意思,但很想告訴人們,閱讀并不是想象中坐在漂亮臺燈下品著咖啡就可以實現(xiàn)的精神自由,而是一件苦事和險事,也很容易被一些‘看不見的手’操縱。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需要孤獨,但不是一種表演的孤獨,或自戀?!?/p>
那么怎么才能在閱讀中獲得一種真正的自由呢?他想了想,然后說:“還是兼收并蓄,只能多讀,啥事情都是見多不怪?!?/p>
(文軒摘自上海譯文出版社《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