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宋學校教育的振興與王荊公的學記文(下)

2024-07-11 15:23:28朱剛
名作欣賞 2024年7期
關(guān)鍵詞:興學學記科舉

荊公的政教統(tǒng)一思想

在慶歷興學的基礎(chǔ)上才有了后來王安石的熙寧興學,熙寧興學是建立在王安石自己的教育思想上。當王安石把孔廟和教育的位置擺正以后,他就要談怎么進行教育了。教育是主導(dǎo),拜不拜孔子是無所謂的,關(guān)鍵是怎么教育。《慈溪縣學記》里面已經(jīng)講到,“天下不可一日而無政教,故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這就把政教聯(lián)合在一起了,因為天下不能沒有政教,所以不能沒有學校。他把學校教育提到了極端高度的地位來講。當然他也是以經(jīng)典為依據(jù)的,他說經(jīng)典里面講了黨庠、遂序、國學,各個社會層面都建立學校,古代“鄉(xiāng)射飲酒、春秋合樂、養(yǎng)老勞農(nóng)、尊賢使能、考藝選言”等一系列有關(guān)社會治理的事情,甚至是“受成、獻馘、訊囚”這種軍事上、法律上的事情,他說這些事情都在學校里解決,至少學校里要培養(yǎng)相應(yīng)的人才。這是他對于學校的設(shè)想。

在很大程度上,對于教育的這種設(shè)想,可能在中國傳統(tǒng)的士大夫中有比較一致的觀點,王安石只是說得更明確。大意是說,你通過學習,學好了,成就一家之學,然后出來當官,把你學好的東西用在所管的事務(wù)上。他們不主張一個官員到了崗位上,去學習這崗位所需要的技能;他們主張的是,你先學好,學好以后到這個崗位上去,把你學習的東西用到這個崗位上。換言之,他們不承認你這個崗位上原有的傳統(tǒng),如果沿著原有的傳統(tǒng)繼續(xù)做下去,那就不需要你這樣受過教育的人出來做官了。要你這樣一個學校里出來的人做官,就是要你不承認這個崗位舊有的規(guī)范,而是遵照學校里學的東西去做。這是王安石明確寫的,也是我們傳統(tǒng)的那些策論里比較偏向的立場,就是這些士大夫,他們認為自己已經(jīng)學好了,通過考試出來當官,然后主要是把自己學好的東西用在管理的事務(wù)上。如果皇帝不同意,我就對皇帝提意見;如果他反對,我就辭官而去;如果他要懲罰我,我就承受貶謫;如果他同意,那么我就做宰相,做我設(shè)想好的政治。王安石就是這樣的思路,他的性格是這個樣子,不大愿意謀求妥協(xié)。他說我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思想,我是不會改變的,不和你皇帝討價還價。你要么用我的,聽我的,我就搞這一套;你要么另外搞一套,對不起,我退休,就回家去了。他是這樣一種脾氣。

在這樣的設(shè)想里,學校很重要,什么都得教,每個官員后面一輩子要去管理的事務(wù),學校都要把他教好。實際上有點理想化,不大可能,但是在王安石看來,學校就是要這樣教的。他在《虔州學記》里面,把他關(guān)于教育的整體設(shè)想交代出來了。他說自古以來學校就有這個功能:

為之官師,為之學,以聚天下之士,期命辨說,誦歌弦舞,使之深知其意。夫士,牧民者也。牧知地之所在,則彼不知者驅(qū)之爾。

所謂“官師”,就是指學校是官辦的。他其實不大喜歡孔子那樣私人授徒,他說學校要官辦,使用國家資源做這件事。面對的也不是一部分貴族,而是“天下之士”?!捌诿嬲f”,就是說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進行考試,進行討論,也要搞“誦歌弦舞”,這個是和教學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出來的“士”,是去“牧民”的,百姓是牛羊的話,士就是放牧的,放牧的人當然要知道水和草在哪里,所以他說“牧知地之所在,則彼不知者驅(qū)之爾”,你要自己先懂,才能管理百姓。要懂什么呢?他說:

蓋其教法,德則異之以智、仁、圣、義、忠、和,行則同之以孝友、睦姻、任恤,藝則盡之以禮、樂、射、御、書、數(shù)。淫言诐行詭怪之術(shù),不足以輔世,則無所容乎其時。而諸侯之所以教,一皆聽于天子。命之教,然后興學;命之歷數(shù),所以時其遲速;命之權(quán)量,所以節(jié)其豐殺。命不在是,則上之人不以教而為學者不道也。士之奔走、揖讓、酬酢、笑語、升降、出入乎此,則無非教者。

學校里教的是什么?各種道德品質(zhì)、行為準則,以及技能方面的知識,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關(guān)鍵是后面,“淫言诐行詭怪之術(shù)”,這些有害的東西,“無所容乎其時”,就是有害的東西在我的學校里面不允許你講。這是最高的學校太學,下面還有諸侯的學校,相當于州學、縣學,“諸侯之所以教,一皆聽于天子”,一級一級下來,教的東西是一樣的,聽朝廷的命令辦學,按朝廷頒發(fā)的歷法和度量衡進行教學,如果“命不在是,則上之人不以教而為學者不道也”,我不讓你教的,你不能教。這樣的效果是:“士之奔走、揖讓、酬酢、笑語、升降、出入乎此,則無非教者?!币磺卸及磳W校里教好的去做,而且從上到下是一貫徹底的,政教是統(tǒng)一的。

最后一篇學記是《太平州新學記》,記的是現(xiàn)在蕪湖的官學。這里面有一段話,講了他興辦學校的宗旨:有聞于上,無聞于下;有見于初,無見于終: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學者之所以訟也。學乎學,將以一天下之學者,至于無訟而止。

這里的“道”,可以理解為正確的觀點,你有了正確的觀點,只在上層傳達,不傳達到下面,只是一開始傳達,后面不傳了,那么這正確的思想會被淹沒,“道”就散掉了,然后其他各種各樣不正確的說法就繁盛起來了,各種各樣的學派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意見就斗個不停。所以他說,我要辦學校,讓大家到學校里面去學習,這個叫“學乎學”,目的是“將以一天下之學者”,讓大家學的東西都統(tǒng)一。統(tǒng)一到什么程度,“至于無訟而止”,大家不再爭論,大家都有統(tǒng)一的思想,可以齊心合力做事。所以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到這里已經(jīng)說得非常清楚了,對于士的教育是本著統(tǒng)一的學術(shù),不希望百家爭鳴。有統(tǒng)一的學術(shù),然后學術(shù)與政治是一體化的,政教統(tǒng)一,然后中央與地方也是一體化的,從中央一級一級傳達下來,不是傳達下來的東西不要教。

這樣一來,造成的局面是有利于他的政治思想的貫徹,他的“新法”的貫徹。但不止如此而已,他理想中的整個社會文化,是單一而純正的,他要打造這樣的局面,叫作“一道德而同風俗”。這是王荊公的政教統(tǒng)一思想,毫無疑問這樣的思想會受到東坡的挑戰(zhàn)。

東坡的挑戰(zhàn)

我們歷史上有王安石,肯定還會有蘇東坡,這是我們文化的韌性,也是我們文化值得反復(fù)回味的地方。如果只有王安石,沒有蘇東坡,就缺少了趣味。東坡一般不寫學記,一輩子只寫過一篇學記,叫《南安軍學記》。南安軍是現(xiàn)在江西的贛州,王安石寫《虔州學記》,虔州也是江西贛州。這贛州在北宋是兩個州級單位,有幾個縣是虔州,另幾個是南安軍。

王安石寫了《虔州學記》,蘇軾在隔壁寫《南安軍學記》?!赌习曹妼W記》的寫作時間是建中靖國元年(1101)三月四日,東坡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有意針對《虔州學記》而寫了一篇《南安軍學記》,我們看其中議論學校和政治關(guān)系的一段:

古之取士論政者,必于學。有學而不取士,不論政,猶無學也。學莫盛于東漢,士數(shù)萬人,噓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節(jié)下之,三府辟召,常出其口。其取士論政,可謂近古。

他說學校的功能有兩個,一是“取士”,為朝廷準備人才資源。建立學校當然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才,朝廷從學校選拔人才,這一點跟王安石所說是一致的。但還有一個功能,是“論政”,議論政策。就是對于政策,有來自學校的評論。如果你上不取士,下不論政,那就和沒有學校差不多。舉個例子,“學莫盛于東漢”,他說東漢的學校做得好,這指的是太學。他說東漢的太學有數(shù)萬人,“噓枯吹生”,就是議論很多,評價很多,搞得輿論興盛起來以后,朝廷就怕了,“自三公九卿,皆折節(jié)下之”,朝廷的執(zhí)政官非常害怕這種評論,對于社會影響非常大。東坡說,這叫“取士論政,可謂近古”,他對東漢后期這樣一種太學的評論表示肯定。所以他講的“論政”,看來是側(cè)重于和現(xiàn)行政策不同的異議。也就是說,東坡強調(diào)的是:學校,要有發(fā)表異議、體現(xiàn)輿情的功能。這種功能在經(jīng)典里面也可以找到依據(jù),《左傳》里講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學校里有人毀謗子產(chǎn),子產(chǎn)說讓他們講,講得對的吸收,不對的不理就可以了。這方面也是有經(jīng)典依據(jù)的,不過這么一來,東坡與荊公對于學校的認識就不一樣了。

王安石說學校要幫助朝廷推行政教,這一點我想東坡也不會反對,但東坡強調(diào)的是學校也能提出不同的意見,作為社會輿情傳達的窗口。在這個地方,他與荊公的說法有了差異,針鋒相對起來了。

這當然與東坡關(guān)于社會治理的一些觀念、與他的文化理想有呼應(yīng)。下面引用他的一段非常有名的話:

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也,其源實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顏淵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學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鹵之地,彌望皆黃茅白葦,此則王氏之同也。

這段話來自《答張文潛縣丞書》,就是東坡給弟子張耒的回信,這里直接講到他對王安石不滿的地方。他說的“文字之衰”,可以理解為文學創(chuàng)作水平下降,實際上不光指這個,還指整個社會的言論表達有一種衰落的跡象。這個來源是什么?來源于王安石,“其源實出于王氏”。為什么呢?王安石的文章寫得很好,他的思想有個性特點。這方面東坡比較公正,他承認王安石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他說王氏有一個毛病,“好使人同己”,喜歡別人跟他一樣。對此,東坡無法贊同,他自己就不愿意跟王安石一樣。他說連孔子也不能使人同,孔子那么多的弟子,風格不一樣,顏回老實一些,子路莽撞一些,子貢還會發(fā)表一些跟孔子不同的意見。連孔子都不能令他的弟子都一樣,王安石怎么能讓天下都一樣?就像肥沃的土地都能生長植物,但不會只生一種植物,只有貧瘠的土地,才會長出同一種植物,一望都是茅草蘆葦,“此則王氏之同也”。你那種“一道德而同風俗”,只會培養(yǎng)黃茅白葦,這是很嚴厲的批評。

當然這樣嚴厲的批評,東坡是寫在私人書信里,不能算公開講。公開這樣講的話,估計王荊公不服氣:我那是研究了經(jīng)典,得出正確的思想來統(tǒng)一天下,什么時候說過用黃茅白葦來統(tǒng)一天下?那好,東坡也研究經(jīng)典,他著有《東坡易傳》,在這本經(jīng)典注釋里面,他的說法要緩和一些:“天下之理未嘗不一,而一不可執(zhí)?!彼姓J天下是可以有個正確而統(tǒng)一的道理,不像上面書信中那樣,說統(tǒng)一的只能是黃茅白葦。在注釋經(jīng)典的時候,他承認有這個“一”存在,但是他說,你不能獨斷地執(zhí)行那個“一”,這當然是因為,每個人所認識到的、自以為把握到的“一”,都未必就是真正的“一”。這個講得比較綜合一些了。

11世紀的中國士大夫文化

這樣一來,不管是蘇東坡還是王荊公,都面對學校教育在宋朝的實行,但是產(chǎn)生了對于學校教育的不同認識和主張。這個問題怎么看?首先可以提到一點,就是東坡這樣一種主張多元化,主張輿論、異議正當性的思想,有些超越時代。北宋人反對王安石的,不只東坡一個人,但反對的方式不一樣。比如反對他在學校里面的教學,往往反對的是王安石教的那些內(nèi)容,不是反對他統(tǒng)一教學內(nèi)容的模式,而且還想用自己的一套代替王安石的一套。最典型的就是程朱理學,反對學校里講授王安石學說,但是統(tǒng)一的模式他們不反對,只是希望教自己的東西。東坡不然,他沒有提出用我的學說去教,他是反對這個模式。這在北宋比較少見??赡茉谧脑S多人看過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他對這一點很有感慨,以至于說東坡是個自由主義者。確實,在這個問題上,東坡有些超前的思想。

我認為林語堂先生看到了東坡的可貴之處,但是,他把王安石完全塑造成了對立面。東坡和荊公的對立是產(chǎn)生在11 世紀的中國,11 世紀的士大夫提出的想法,有些可能是對立的,但是他們共同反映出那個時代中國文明達到的一個高度。我們要回過頭,到11 世紀的語境中去理解這種對立。

今天不能全面地談這個語境,只談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北宋的科舉文官體制。中國經(jīng)過了六朝隋唐的貴族門閥制,就是以血統(tǒng)決定官員身份的歷史階段,到北宋已改變?yōu)橛每荚噥磉x拔官員,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那么它產(chǎn)生了一種文化,就是科舉出身的士大夫文化。對這種文化的總體風貌,蘇軾本人有過一個概括,叫“以通經(jīng)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賢,以犯顏納說為忠”。意思是說,你作為一個官員掌握權(quán)力,但是權(quán)力不是你的根本依靠,當你要對別人發(fā)生影響的時候,你的高明不顯示在你有權(quán)力,而顯示在你有學問。你考上了進士,比人家有學問,所以你能影響別人,不是直接用你的權(quán)力影響別人,這叫“以通經(jīng)學古為高”。然后,“通經(jīng)學古”只是個學者,光做學者不行,你還要“救時行道”,要出來干活。不要只是自己讀書就完了,要出來做事。那怎么做事呢?原則上要“忠”,但是注意,聽皇帝的話辦事那不叫忠,要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才叫“忠”。這叫“犯顏納說”,就是針對皇帝,不怕得罪他,讓他聽你的,采納你的說法。

這三個層次非常清楚,首先你要讀書,要有學問;然后你要出來做事,不要只做一個學者;最后要忠,忠的意思不是聽上級的話,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斷、批判地聽。這是科舉出身的士大夫的處世原則。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從正面講,有這么一個時代精神。在這樣的語境下,你去看王、蘇二人,不管是王安石講的教育應(yīng)該幫助朝廷推行統(tǒng)一的政教,還是蘇軾說的學校應(yīng)該向朝廷反映出民間的輿情,這兩個方面在11 世紀的語境下其實不是那么水火不容,之所以顯得矛盾是因為我們置身于20 世紀的語境。學校助推政教與體現(xiàn)輿情,在11 世紀的中國,這兩者應(yīng)該說并沒有顯示出太尖銳的矛盾,如果處理得好,也可以做到互補。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矛盾。蘇軾和王安石確實有矛盾,他們的政見不同,屬于不同的黨派,“新黨”和“舊黨”,對于變法有不同的主張,他們由此對立了起來。不管是王安石說的要擺正學校和孔廟的關(guān)系,輕廟興學,還是蘇軾說的學校要取士論政,實際上都是在談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的問題。在11世紀,所謂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當然是為朝廷選拔合適的官員,蘇、王在這方面不可能不一致。這樣思考,我們才能觸及真正的歷史問題,就是學校和科舉的關(guān)系問題。選拔人才是通過學校還是通過科舉更為合理?實際上,王安石領(lǐng)導(dǎo)的熙寧興學,伴隨著一個設(shè)想,就是用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因為科舉只是臨時考一兩篇文章,他認為不行,主張從學校里面選拔人才。以學校取代科舉的設(shè)想,決定了他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考慮不能像蘇軾那樣主張多元化,而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設(shè)計。他的學校是用來取代科舉的,那自然不是用它來培養(yǎng)自由知識分子,他是要培養(yǎng)官員,培養(yǎng)比科舉錄取的進士更為合適的官員,那確實要有教學內(nèi)容的設(shè)計,要有教材的統(tǒng)一,要有考核標準的統(tǒng)一,這些在他那里順理成章。至于學校對于社會應(yīng)該起到什么作用,蘇軾主張的更加多元化的功能,實際上要在廢除科舉以后,才會真正出現(xiàn)這個問題。當科舉還存在的時候,學校是圍著科舉轉(zhuǎn)的。學校培養(yǎng)多層次、多方面的人才,不光培養(yǎng)官員,不圍繞科舉以后,學校才會出現(xiàn)更多的功能。這是我們認識王荊公、蘇東坡的思路。

天一講堂:我想問一下王安石當初提出統(tǒng)一思想是基于什么背景?如果將王安石的思想全部傳承下來的話,北宋的朝廷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朱剛:應(yīng)該說王安石的思路不限于他一人,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里面是有很大的一部分主張從上到下一統(tǒng)的,儒家有“大一統(tǒng)”的思想,法家也有一種通過法律建立起嚴明秩序的思想,儒、法有共同的一面。王安石的特點是結(jié)合到了學校教育上,其實北宋產(chǎn)生了很多對于教育的設(shè)想,因為這是一個興學的時代。我今天涉及的是慶歷興學、熙寧興學,后面還有蔡京的崇寧興學,他其實就傳承了王安石的這一套,在失去了蘇軾的批判的情況下,他們完全按王安石的思路去發(fā)展教育,就是使用統(tǒng)一教材,制定統(tǒng)一考核標準。但是那個效果,北宋后期的歷史證明不是很好。

天一講堂:我們知道蘇軾的書畫成就很高,剛才老師講的時候提到蘇軾有崇尚自由自在的思想,他的藝術(shù)成就與此有沒有什么關(guān)系?

朱剛:東坡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我個人覺得是被王安石激發(fā)出來的。因為王安石特別強調(diào)統(tǒng)一,他就表現(xiàn)出一種逆反。實際上在士大夫文化里面,如果再仔細分別的話,往往是在朝執(zhí)政的一批和在野的一批,他們的傾向不一樣。在野的這一批想要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而在朝的一批人呢,就希望大家按照我說的來。有時候,放開言論只是作為一個環(huán)節(jié),像司馬光就很好玩,他在元祐初年入朝的時候,提出的第一個政策就是放開言論。因為他要把王安石的東西改掉,怎么改?他一個人講不行,如果放開言論,就能引入很多反對王安石的言論,他就有了輿論基礎(chǔ),可以把王安石的東西廢除。所以,他是要借助輿論的力量把政策改變,但是政策改變過來以后,他就不主張放開言論了,要用自己的一套去做了,然后他跟東坡也失和了??梢?,放開言論經(jīng)常是作為一種手段,但在東坡身上,我們沒有看到他把這個作為手段,他確實是有多種思想并存,大家競爭,大家商量的一種想法。在20 世紀的人看來,這是非常可貴的地方,當然也有一個缺點,就是政見顯得不夠鮮明。從皇帝的視角來看,看司馬光和王安石很鮮明,看蘇軾就不大鮮明,甚至會看得很惱火:這個人到底要干什么?反正,當宰相是一定不合適了。

天一講堂:我想問一下,王安石基于什么樣的目的要興廟學?我們知道北宋文官地位比較高,而且君主對于文官是比較尊重的,特別是宋仁宗。王安石應(yīng)該不單單是為了壯大自己一個學派的隊伍,增強政治影響力。而且蘇軾,還有另外一些反對者,也不會僅因政見不同而反對。他們都是文官,力量基于國家,只有國家穩(wěn)定,向上發(fā)展,其政治資本才能延續(xù)。那時候君主與文官其實相輔相成,君主開明,聽取下面人的意見,文官有能力輔佐君主,才能帶領(lǐng)古代的政府繼續(xù)向前向上發(fā)展,才能讓這個朝代延續(xù)下去,如果出現(xiàn)了黨派之爭,會導(dǎo)致朝代的沒落和資源內(nèi)耗。

朱剛:我一開始講了中國學校教育的歷史,本身有這個特點,每一步發(fā)展都是作為政治改革的環(huán)節(jié)。儒家經(jīng)典記載和現(xiàn)實當中的學校教育反差很大,因此幾乎所有政治改革家都容易從教育方面入手,王安石也不例外,當時已經(jīng)在興學的環(huán)境下,慶歷新政一開始就從教育入手,從辦學校入手,后來蔡京也是大辦學校。在北宋時期,那個時代的政治家很容易用辦學來開啟政改的過程,這個可以理解。

關(guān)于黨爭和傳統(tǒng)政治格局的關(guān)系問題,可能歷史學家的看法也不一致。黨爭是好還是不好,從政體、制度的層面著想,有的學者是傾向于肯定的,因為你在黨爭過程中可以看到很多類似于政黨的萌芽,很多時候可以看到超越時代的因素,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也確實,黨爭肯定會使那個時候的政府顯出一個低效的局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代著名的改革家張居正,他的言論里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頭疼宋朝的士大夫。他說宋朝人做事情,什么都做不成,有人提出一個主張,就有人反對,形成兩派,甚至三四派,大家一團吵,吵到最后都沒有一個結(jié)果。他把這個叫作“宋人議論之風”,要不得。他覺得治理國家一定要防范“議論之風”。如果要改革,不要大家議論,控制住皇帝就可以進行改革了。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皇帝不是你永遠可以控制住的,皇帝會長大。我們的歷史豐富,有很多現(xiàn)象,提供了正反例,認識的時候還是需要多思考。

天一講堂:我是初中學生,聽您剛才講的是學記文,我把它理解為一種文體,我們知道王安石一生只寫了4 篇學記文,蘇軾只有1 篇,相對于現(xiàn)在學到的唐詩、宋詞、元曲和八股文,這種文體比較稀少。但聽了您的講座,學記的作用非常大,對于后世影響深遠。為什么宋代的這些文人不寫更多的學記?

朱剛:學記文是屬于散文,散文里面的一種類型叫作記,比如《滕王閣記》《岳陽樓記》,記里面的一種類型是學記,它是給學校做的記文,是處理非常具體的一個題材的散文類型,不能和詩、詞這樣的體裁并列比較多少。如果從非常具體的一種類型來看,宋人寫的學記數(shù)量不算少,而且與其他的記,如亭、閣、樓、臺的記相比,形成了不同的寫法。像《岳陽樓記》《豐樂亭記》是有文學意味的記,會有比較多的描寫風景的段落,以及個人抒情的段落,文學性比較強,有時候會有一些議論,《岳陽樓記》就發(fā)了一個大議論,但一般來說是小議論。學記的特點在于,一定是發(fā)大議論,不管是記孔子廟,還是記地方政府辦學,都是當大事來記的,會聯(lián)系到政教大問題,所以一定會發(fā)大議論,這是學記文類的特點。

天一講堂:我有一個問題,王安石的《虔州學記》是巔峰之作,蘇軾的《南安軍學記》應(yīng)該說是反駁。歷代學者對于《南安軍學記》似乎不夠重視,請您分析一下原因。

朱剛:《虔州學記》一直得到很高的評價,蘇軾這篇相對來說被關(guān)注得較少,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蘇軾寫的是駁論,如果不把它當作《虔州學記》的駁論來看,你很難把握行文的邏輯,不知道為什么從這一點會說到那一點,之間的聯(lián)系不是很清楚。你把它看作駁論,才能明白它的思路,是順著《虔州學記》走的,一定要先讀《虔州學記》,才能知道《南安軍學記》是什么樣的理路。所以在解讀上,它要依靠那一篇,獨立被評價的程度不高。

二是,雖然我們現(xiàn)在從文學上比較推崇蘇軾,但在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里面,王安石政教一統(tǒng)的思想和蘇軾有一點自由苗頭的思想,兩者相比,王安石這種是占主流的。這個判斷應(yīng)該可以下的。

天一講堂:關(guān)于學校教育方面的改革,我有一個疑問,王安石整頓太學的時候特別提到重建武學,還有醫(yī)學,原因是什么?

朱剛:武學原來就有,不是王安石創(chuàng)建的,醫(yī)學是太醫(yī)局掌管的事,王安石比較重視的是法律專科,他叫“新科明法”,到宋徽宗時期,書畫專科也比較受人關(guān)注。這種思路有一個好處,當我們講學校的時候,如果這個學校只是緊緊圍繞著科舉,科舉考的東西你去教,科舉不考的東西不教,這個學校的發(fā)展確實會受到限制,你要讓學校發(fā)揮更多的社會功能,肯定是要教一些社會實際需求的,但是那些學問不一定考試的。這種學問如果不能在學校里習得,那就像以前賣狗皮膏藥的一樣,不是說祖?zhèn)髅胤?,就是遇異人密授。學校里分科教學,是從王安石的前輩、宋初教育家胡瑗就開始的,他在湖州州學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有這樣一種做法,設(shè)立一些“齋”,比如政事齋、經(jīng)學齋之類,相當于現(xiàn)在的學校分專業(yè)。王安石則設(shè)置了三個“舍”,外舍、內(nèi)舍、上舍,通過考試上升,有點像現(xiàn)在的年級。分專業(yè),分年級,確實是現(xiàn)代學校的基本面貌,北宋出現(xiàn)了萌芽狀態(tài),但是在戊戌變法之前,在中國的學校,它就一直是個萌芽狀態(tài),官學方面沒有發(fā)展出一個真正分科分年級的大學。

天一講堂:王安石在教育理念上,應(yīng)該講是屬于重實善變的思想方法,他培養(yǎng)的是經(jīng)世致用的人才嗎?

朱剛:不能這么說。他提倡振興教育,確實是有目的的,他要培養(yǎng)適合于他領(lǐng)導(dǎo)的變法事業(yè)的人才,但是在他的觀念里,之所以要人家聽他的,不是因為他比人家厲害,而是因為“道”在他那里,真理被他掌握了。因為我掌握“道”,所以你們應(yīng)該聽我的,不是因為我是宰相,你們應(yīng)該服從,而是我們共同服從“道”。他的教育思想雖然有功利方面的內(nèi)容,但從他自己的設(shè)想出發(fā),他還是認為自己教的是真理,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他認為自己最正確地理解了經(jīng)典的思想,他用這一套東西去教學,對他來說不是尊重他個人,也不是尊重他的政治黨派,而是尊重“道”。

天一講堂:我的問題是回到講座本身,王荊公主導(dǎo)的北宋興學,以學校取代科舉的設(shè)想有沒有一個成功的實踐?

朱剛:我剛才提到的北宋第三次興學,就是蔡京主導(dǎo)的崇寧興學,實際上就是個實踐的例子。關(guān)于蔡京的科舉學校政策,目前教育史做得還不是很充分。蔡京確實想實施學校取代科舉的做法,他花大力氣興建官辦學校,把王安石編的《三經(jīng)新義》作為統(tǒng)一的教材使用,考試的題目都從這里面出。按他的設(shè)計,可以建構(gòu)一個體系,從縣學開始,縣學里面最優(yōu)秀的人被送到州學,州學最優(yōu)秀的被送到太學,太學有“三舍”,外舍升內(nèi)舍,內(nèi)舍升上舍,上舍考試合格的話,就直接當官,等于以前科舉考上進士一樣了。這樣,從上舍可以直接進入官僚體系,這便是學校取代科舉了。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所謂取代,是要把科舉斷掉的,如果科舉不斷掉,學校一條路和科舉一條路就并列了。朝廷搞科舉是有規(guī)律的,兩年或者三年搞一次科舉,到了你應(yīng)該搞科舉的那一年,全國各地有很多人,主要是年輕人,跑到京城來參加科舉了。這個時候你說我要把科舉斷掉,我以后只用上舍不用科舉了,那么多失望的人在京城里面沒有事干,社會治安會出問題。所以蔡京擔心,這樣好像不行,這樣要出大亂子,有大危險,在這個局面下,還是不得不再搞一次科舉。他說,這是最后一次了,這次搞過以后就不搞了,我們用學校把科舉停掉。但是,過了兩年,同樣的情況又出現(xiàn)了,還是不敢不開科舉。反正一到年份,全國各地的人涌到京城來,反復(fù)說這是最后一次,其實科舉就一直沒有停止。到金兵占領(lǐng)了開封,宋高宗在現(xiàn)在的河南商丘繼位,往南跑,跑到了揚州,我們知道他后來要到杭州,揚州是他逃難的半路上,但這個時候科舉考試的時間到了,就他這么一個流亡政府,到了該開科舉的時間,也必須開科舉,否則這個政權(quán)會出問題,會沒有人支持。宋高宗就在逃難的半路上開科舉。

可見,科舉的存在反過來抑制了學校政策。我們現(xiàn)在看學校和科舉,功能是不一樣的,要用學校取代科舉,這樣一個設(shè)想不能實現(xiàn),就是因為當時科舉的有些功能,學校確實取代不了。

作者:朱剛,復(fù)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著有《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宋代禪僧詩輯考》《蘇軾蘇轍研究》《蘇軾十講》等。

編輯:杜碧媛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興學學記科舉
跟駱根興學畫畫
工會博覽(2022年17期)2022-07-15 07:26:06
游園學記——北京君誼中學國際部
小小花錢看科舉
范仲淹:為浙江教化盡責的“百代師表”
唐代科舉的投卷與薦舉之風
《學記》的教育理想國——看《學記》教我們?nèi)绾巫x經(jīng)
地理教學(2016年6期)2016-11-11 00:24:07
宋代科舉冒貫管窺
讀懂《學記》,讀通自己
科舉文獻《唐摭言》詞語考釋
米芾書《蕪湖縣學記》考
大家(2011年7期)2011-08-15 00:45:37
茂名市| 铜鼓县| 德昌县| 华阴市| 南平市| 永修县| 元氏县| 赤壁市| 霸州市| 黄梅县| 府谷县| 潍坊市| 吉木乃县| 乐业县| 东乌珠穆沁旗| 高陵县| 丰镇市| 文水县| 昔阳县| 福州市| 石楼县| 军事| 连山| 文安县| 林周县| 阳谷县| 高尔夫| 淮阳县| 肇源县| 贡山| 班戈县| 界首市| 宜州市| 大化| 固镇县| 安化县| 江油市| 西峡县| 九江县| 泰兴市|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