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奎香
摘要:2024年高考語文三套全國卷的高考作文題目相較于2023年四套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有許多相似性,也有改進中的一脈相承??v觀近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的變化,可以發(fā)現與以往作文題在形式和內容方面有了諸多變化,細致比較可以梳理出高考作文變革的一些規(guī)律,即呈現出三個“弱化”、五個“強化”、兩個“規(guī)避”等特征,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尤其是削弱了形式化過重的傾向,說明高考作文題設置穩(wěn)步改進,追求務實卻又開放包容的特征。
關鍵詞:“三弱化”;“五強化”;“二規(guī)避”
2024年全國六套高考語文作文題已新鮮出爐,備受各界關注。這6道作文題形式多樣、各體兼?zhèn)洹菪詮?,考查目標涉及中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方方面面。尤其以教育部命制的三套全國卷高考作文題備受矚目。
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I卷作文題聚焦科技快速發(fā)展、人工智能廣泛應用背景下的“答案與問題”,由問題的有與無、多與少、淺與深,引導學生思考提出問題、獲取答案過程中的觀察與思考、質疑與批判、探索與發(fā)現,或者反思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智慧何以自處等問題,考查核心是理性思維、探索精神。
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作文題由人類的太空之旅引導學生思考人們不斷“抵達未知之境”的深層原因,包括對未知的好奇、癡迷,對目標的渴望,對夢想的追逐,對未來的勇敢求索……這與新課標I卷的作文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2024年高考語文全國甲卷作文題聚焦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社會認同、族群關系,圍繞“真正的相遇”這一中心,引導學生反思人們如何融入社會、和諧健康地生活,盡顯人文關懷的理念。
綜合比較近兩年的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題可以發(fā)現作文命題的趨勢變化。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題是在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題基礎上的穩(wěn)步改進,不僅追求形式上的“返璞歸真”、化繁為簡,更踐行了開放包容、務實求新的考查宗旨。具體而言,表現為“三弱化”“五強化”“二規(guī)避”,而背后隱藏的是命題者獨具的匠心。
一、關于“三弱化”
(一)弱化任務驅動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延續(xù)了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的特點,雖然都同屬任務驅動型作文,但與幾年前又有很大不同。任務驅動型作文一般包括情境化材料、寫作任務指令、寫作要求三部分。寫作任務包括添加寫作背景、寫作主題、文體要求等。寫作任務越多,寫作的限定性也就越強。比如,2020年新高考語文Ⅱ卷添加的任務情境為“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添加了“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問題進行討論”;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Ⅱ卷添加了“‘世界青年與發(fā)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代表參會”;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Ⅲ卷添加的情境為“畢業(yè)前,學校邀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上述全國卷大多添加了寫作的情境背景,還有一些試卷添加了應用文體的寫作要求,并且全部添加了寫作的主題要求。
2021年高考語文的四套全國卷中有三套添加了寫作情境,但只有全國甲卷添加了寫作主題“可為與有為”,并且四套試卷的作文題目都沒有應用文體的寫作指令。其中,新高考Ⅰ卷“強弱之變”的寫作任務簡單務實,“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這是典型寫作任務指令消失的前兆,應用文體已經消失了蹤跡。
2022年高考語文的四套全國卷中有兩套試卷添加了寫作情境、寫作主題,但是四套試卷的作文題均無應用文體的寫作指令。新高考Ⅱ卷添加了“復興中學團委將組織征文活動”的背景情境,要求學生在此情境基礎上完成作文;全國甲卷則添加了“眾人給匾額題名……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的情境,引導思考“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的啟示”。同時,新高考Ⅱ卷要求以“選擇·創(chuàng)造·未來”為主題,全國乙卷要求“以‘跨越,再跨越為主題?!敝链?,應用文體已經蹤跡全無,典型寫作任務指令已經在逐步消退。
2023年高考語文的四套全國卷、2024年高考語文的三套全國卷均無典型寫作任務指令,寫作背景和寫作主題都沒有限定。如2023年全國甲卷、新課標Ⅰ卷,2024年新課標Ⅰ卷、Ⅱ卷、全國甲卷的寫作任務指令都大同小異,“這(或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023年全國乙卷,在主材料之后添加了簡短的提示信息,“以上兩則材料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然后提出寫作任務“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023年新課標Ⅱ卷的寫作要求更為簡單,只有“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典型寫作任務的去除,意味著寫作限制的減少,寫作空間的加大。
由此不難看出,近年來,命題者在有意識地弱化任務驅動,而任務驅動型作文在經歷了高頻度考查之后熱度已經消退,被代之以相對保守,或者說更加務實的考查形式。因為形式的考查只是細枝末節(jié),而對作文內容和學生思維品質的考查才是核心。為達到這一目標,可以舍棄部分形式限制。
(二)弱化多樣化形式,復歸傳統(tǒng)保守
弱化任務驅動的結果,就是讓因五花八門的任務指令且文體多樣化的考查傾向變得返璞歸真,使文體要求回歸“文體不限”,改變了以往側重應用文體的考查,實則是套著應用文體的外殼,只局限于議論文體一種形式的現象。這看似回歸保守,實則更加務實,將考查的重心放在更為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上。2023年高考語文四套全國卷、2024年高考語文年三套全國卷的文體都回歸文體不限,改變了演講稿、書信、發(fā)言稿、主持詞等應用文體形式。
(三)弱化審題障礙,專注思維拓展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甲卷“時間的仆人”、全國乙卷“一枝獨放不是春”、新課標Ⅰ卷“故事有力量”、新課標Ⅱ卷“安靜一下不被打擾”作文題材料簡潔明了,題目字數都不過100字,去蕪雜而返精煉,學生審題的難度明顯降低了。
再看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Ⅰ卷的“問題與答案”、新課標Ⅱ卷的“抵達未知之境”和全國甲卷的“真正的相遇”,材料字數多的一百多字,少的不過五十多字,題目要求一目了然,寫作范圍明確,學生幾乎沒有審題障礙。
這是否就意味著沒有寫作難度了呢?并非如此。甚至可以說有的題目對于考生來說寫作難度還增加了。以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Ⅰ卷的“問題與答案”為例。表面上命題者讓考生回答問題的有無、多少,其實是引導學生反思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人類如何自處,人工智能能否替代人腦思考的問題,進而引發(fā)關注科技飛速發(fā)展過程中質疑與批判、探索與追求等精神的可貴。考生必須透過語言層層包裹的外殼,發(fā)現科學精神的內核,而深度思考、理性思維是真正的考查目的。
再如,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甲卷“時間的仆人”,著眼“人+技術+時間”的交互影響,引導學生反思科技發(fā)展這把“雙刃劍”給人們帶來工作高效率、生活便捷的同時,又使人陷入信息泛濫、處境尷尬、不停內卷的現狀。考生可以對題目的限定范圍一目了然,但如何成文、力避空泛,進而深入問題的核心本質,則更需要思維的拓展與發(fā)散。
因此,命題者放棄形式的過度考查,轉向更為關注學生的深層思考能力,這是一種糾偏、更是一種務實的舉措。因為文體形式只是外在表象,思維才是考查的核心。
二、關于“五強化”
(一)強化問題意識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載體,強調了人際交往、社會生活與國際事務中普遍存在的對抗與打壓的現狀,打壓異己、強求一律、缺乏開放包容的現實,強化合作與共贏、百花齊放的重要性。2023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關注青少年的成長困擾,“安靜一下不被打擾”體現了青少年的獨立意識、成長煩惱。2024年高考語文全國甲卷“真正的相遇”關注青少年健康生活、族群交往,體現了高考融入人文關懷的理念。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Ⅰ卷的“問題與答案”,聚焦科技飛速發(fā)展時代人類何以自處、如何面對人工智能的問題,既接地氣又不失高大上的格局。
上述作文題針對性強,側重社會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關注自身成長、人際交往,關注社會、國家乃至國際現狀,以實際問題尋求解決之道。這個考查傾向體現了高考作文試題更加注重務實求真,以寫作引導學生解決人生社會的實際問題。
(二)強化深層思維考查,力避思維的簡單化
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Ⅰ卷以“問題與答案”為導引,考查核心是面對快速進步的社會,人類是否會因人工智能停止探索追求的腳步;新課標Ⅱ卷以每個人“抵達未知之境”需要的條件、方法和途徑為思考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探究。上述作文題如果單純靠淺層思維、線性思維是很難挖掘出底蘊和深刻思想的。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甲卷聚焦科技進步下人的生存狀態(tài),引導學生反思科技進步帶來的人生存狀態(tài)的兩面性;全國乙卷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容為導引,引導學生反思人際交往、社會現狀、國際事務中的悖謬現象;新課標Ⅰ卷以“故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故事的力量如何“啟迪智慧”“改變命運”“展現民族形象”;新課標Ⅱ卷聚焦青少年成長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自身的成長煩惱。
上述題目毫無例外都以深層思考、理性思辨來訓練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踐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宗旨的體現。
(三)強化大格局與小切入
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的“抵達未知之境”,從人類的太空探索入手,引導學生反思對未知的癡迷向往是探索未知的原動力,不懈的探索與追求是打開未知大門的鑰匙。每個普通人的一小步,就是人類的一大步。題目格局大而落點小,避免了寫作的空洞浮泛,而這與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題設置特點一脈相承。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甲卷“時間的仆人”,以“科技+時間+人”為視角聚焦大時代背景下人的生存現狀;全國乙卷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容不僅適用人際交往、團隊協作,亦可升華到國際事務;新課標Ⅰ卷,故事的作用不僅涉及人與人,亦可上升到國家民族。上述作文題的延展空間大,有利于學生思考的多維度提升。
同時,2023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的著眼點為青少年成長,但從“安靜一下不被打擾”導入思考,切入點小而且接地氣;新課標Ⅰ卷以“故事”利于表達溝通、觸動心靈為切入點,可以逐步升華到改變命運、展現民族形象等。小的切入點貼近生活實際,容易觸發(fā)學生的感同身受,引起深層思考;而大的格局站位更利于思維的提升,使學生有更大的延展空間,便于主題的升華。
(四)強化開放創(chuàng)新
綜觀2023年和202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的作文題,雖然形式上逐漸趨于保守,但這并不意味著考查內容的減少、考查范圍的狹窄,作文材料只起導引的作用,需要學生揭開語言的外殼,探究隱藏在背后的真相。而能否挖掘出更多的精髓,取決于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高低。因此,2023年、202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題的特點之一就是開放性強、包容度高。
(五)強化教考結合
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Ⅰ卷的“問題與答案”、新課標Ⅱ卷的“抵達未知之境”,二者異曲同工,其考查的核心就是質疑與批判、探索與追求等精神的可貴,與統(tǒng)編版語文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的人文主題“探索與創(chuàng)新”不謀而合。這是教考結合的有力證據。
三、關于“二規(guī)避”
(一)規(guī)避文體選擇中的形式主義
以往的高考作文對于文體的考查要求有兩個特點:一是應用文體考查,二是文體不限。但是經歷過作文批改的教師都有這樣一個體會:應用文體的考查,雖然有演講稿、發(fā)言稿、書信等差別,但學生作文實際上都是議論文,只是披上了一層應用文體的外衣罷了;而文體不限的結果,就是絕難看到記敘文、散文等文體的出現。原因在于記敘文體不利于思辨類作文的構思,以記敘文表現思考的深度比議論文難度更大。因此,文體不限的結果是文體有限,只局限于議論文體。
2023年高考語文作文題有所改觀,2023年新課標Ⅰ卷,觸動心靈、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故事”,則更容易構思成記敘文、散文,朝真正的文體不限邁進了一步。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二)規(guī)避“假大空”
宏大主題的作文因其宏大而站位高遠,但是學生若不能做到切入點小且貼近實際,作文易流于“假大空”,浮泛而缺乏真情實感。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的“抵達未知之境”,由人類的太空之旅延伸到每個普通人夢想的抵達,看似宏大實則貼近生活,那么寫作的范圍可以收放自如,這就有效避免了泛泛而論。全國甲卷的“真正的相遇”,聚焦人際交往、族群關系,貼近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切實而接地氣。
又如,2023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Ⅰ卷的作文也可大可小,具備較大的延展空間,層次區(qū)分度高:人生命運、國家民族,可高大上;又不乏接地氣的日常生活,表達交流、心靈溝通等。新課標Ⅱ卷的作文則更為明顯,聚焦學生成長的實際;全國乙卷作文是當下人際交往、國際事務中的實際現狀,真實具體??傮w而言,上述作文題不做作、沒有口號、沒有空話套話,充分體現了高考語文作文考查求真務實的傾向。
四、優(yōu)秀作文的特征
1.作文要格局大、落點小。宏大主題作文也要貼近學生身心成長、思維成長實際。宏大敘事應與生活并重,格局應與接地氣協調。
2.守正中創(chuàng)新。在穩(wěn)中創(chuàng)新,于保守中有新意,不為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形式不能大于內容。
3.作文延展空間要大、區(qū)分度要高。
4.強化問題意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力避假大空。
具備以上幾種品質,才可能真正考查出學生的素養(yǎng)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