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蔓 史慶起
空客A350-900的翼梢小翼和機翼完全融合,如圓月彎刀,是仿照獵鷹翅膀設(shè)計的
飛機機翼上表面彎曲,下表面基本平直。飛行過程中,通過機翼上表面的氣體流速比下表面氣體流速快、壓強低,從而在上下表面產(chǎn)生壓力差,形成升力。
飛機飛行時,流經(jīng)機翼上表面的空氣速度比下表面更快
戰(zhàn)斗機機翼兩側(cè)的冷凝云痕跡,直觀地展示了翼尖渦
機翼從翼根到翼尖呈逐漸變薄的趨勢,這使機翼上下表面氣流的流速差值逐漸變小。這種變化會使機翼翼尖附近下表面的高壓區(qū)氣流,繞過翼尖流向上表面,從而形成翼尖渦。
翼尖渦會從機翼向機身后延伸很長一段距離,飛機越大、飛行速度越快,翼尖渦越強。翼尖渦不僅會使翼尖附近壓力差降低,進而導(dǎo)致升力降低,還會威脅到后面飛機的飛行安全。
飛機增加升力的直接途徑是增加機翼的翼展長度,提高機翼展弦比(詳見《知識就是力量》2023年6月刊《從雙翼到單翼——飛機“翅膀”的演化史》),但這會導(dǎo)致飛機的結(jié)構(gòu)增重,效果欠佳。安裝翼梢小翼則可以讓上述問題迎刃而解。
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空氣動力學(xué)家,從鳥類翅膀尖部的小翅得到啟發(fā),提出了翼梢小翼的概念。它是安裝在機翼翼尖處、近似梯形的小翼面,具有一定的翼型、安裝角和后掠角,一般與機翼平面垂直或向外傾斜,有單上小翼、上下小翼等形式。
翼梢小翼可以阻擋機翼下表面氣流向上表面繞流,削弱翼尖渦的強度,從而增大機翼的有效展弦比,起到減小翼尖渦對升力的破壞、增加升力的作用。研究還發(fā)現(xiàn),翼梢小翼的展弦比越大或面積越大,這種作用效果相對也會越明顯。
從誕生至今,翼梢小翼已經(jīng)演變出了梯形、尖刀式、融合式、鯊魚鰭、雙羽狀、螺旋式,甚至可變小翼等類型。
以尖刀式小翼為例,它也被稱為鏢形小翼或燕尾狀小翼,由兩片分叉的翼片組成,垂直安裝于機翼翼尖位置。這種類型的翼梢小翼是空客飛機的顯著標志。
我國C919大型客機采用了融合式翼梢小翼,而且小翼彎曲的角度較小
我國C919大型客機采用了融合式翼梢小翼,該類型翼梢小翼最大的特點是其與機翼的過渡非常平滑,有效減小了小翼與機翼之間的氣動干涉,改善了受力情況,增加了翼尖處的抗彎和抗扭強度。
雖然翼梢小翼作用頗多,但它還是會增加飛機的結(jié)構(gòu)重量。而且,民用飛機翼展較長,飛機飛行時作用在翼梢小翼上的力會產(chǎn)生一個很大的力矩。為了平衡這個力矩,飛機設(shè)計師需要進一步加強機翼乃至機身的結(jié)構(gòu)。因此,在飛機研制過程中,是否必須安裝翼梢小翼、安裝哪種類型的翼梢小翼都需要“量體裁衣”,且經(jīng)過風洞試驗等諸多設(shè)計流程才能確定最終的方案。
為了獲得更好的氣動效應(yīng),飛機設(shè)計師在翼梢這方寸空間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各種翼梢小翼,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正是科技不斷進步的源泉。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shù)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