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聚焦于《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復仇過程,分析了其人物形象理性之處的體現(xiàn)。通過分析哈姆雷特的復仇動機、復仇過程中的理性之舉以及哲學思考,發(fā)現(xiàn)哈姆雷特并非簡單的復仇者形象,而是一個充滿理性與情感的復雜個體,《哈姆雷特》的理性之處體現(xiàn)為不僅塑造了豐滿的人物形象,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生活的智慧與啟示。
【關(guān)鍵詞】《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理性;啟示
【中圖分類號】I106.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12-0036-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2.011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杰作,自問世以來便吸引了無數(shù)讀者和學者。作為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悲劇之一,它所探討的主題如復仇、家庭、人性等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在這部作品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形象尤為引人注目。他不僅面臨家庭和國家的重重困境,還要在情感與理智之間做出選擇。正是這種復雜性和多維度性,使得哈姆雷特成了文學史上最具有魅力的悲劇人物之一。
一、關(guān)于哈姆雷特復仇動機的理性分析
哈姆雷特的復仇動機,是其理性之處的核心體現(xiàn),在面對父親之死和家庭變故的沖擊時,哈姆雷特并未被悲痛沖昏頭腦,而是選擇了慎重思考,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哈姆雷特復仇最直接的動機是父親死亡。首先,父親是哈姆雷特最愛的人,他尊敬父親,并強烈依戀著父親,因此父親的被害極大沖擊了哈姆雷特的世界觀,更讓他產(chǎn)生了不可抑制的復仇意愿。但哈姆雷特并沒有盲目地開始復仇,而是在獲知真相后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謀劃。第二,哈姆雷特策劃和實施復仇是建立在理想基礎(chǔ)上,他在獲知父親死亡的真相后,不是殺了他的叔叔,而是先裝瘋賣傻,在了解到了周圍人對他的態(tài)度后才逐步開始實施復仇計劃。這一方面將他想要復仇的意圖很好地隱藏了起來,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叔叔背叛的真實證據(jù)。第三,哈姆雷特對生死和人性等問題的哲學思考,也是其復仇動機理性之處的體現(xiàn)。他在獨白中反復提及“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這不僅僅是對個人生死的思考,更是對人性、道德和正義的深入探索。這種超越個人恩怨的思考,使得他的復仇動機更加高尚和純潔[1]??梢钥闯?,哈姆雷特的復仇動機充滿了理性思考和審慎態(tài)度。他對真相的探尋、對復仇的策劃以及對生死和人性問題的哲學思考,都使得他的復仇動機更加高尚和純潔。這種理性之處的體現(xiàn),不僅使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生活的智慧與啟示。
二、關(guān)于哈姆雷特復仇過程的理性分析
哈姆雷特在復仇過程中展現(xiàn)出許多理性之舉,這些舉動不僅彰顯了他的深思熟慮和智慧,也使他的復仇計劃得以順利實施,具體可從以下五點進行分析。
第一,與鬼魂的對話。在得知父親之死的真相后,哈姆雷特并沒有立刻行動,而是選擇與鬼魂進行深入對話。他通過反復詢問和推理,確保所得到的信息是準確無誤的。這種審慎的態(tài)度,避免了因誤判而導致的不可預知的后果。第二,裝瘋賣傻。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并測試周圍人的忠誠度,哈姆雷特故意裝瘋,這種行為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也是對敵人的一種迷惑。通過這種方式,他得以觀察到克勞狄斯和奧菲莉婭的真實反應,進一步確認了克勞狄斯的背叛。第三,精心策劃戲中戲。哈姆雷特精心設(shè)計了一場戲中戲,旨在試探克勞狄斯,他通過排練一出與自己復仇計劃密切相關(guān)的戲劇,誘導克勞狄斯暴露自己的罪行。這一策略不僅巧妙,而且極具說服力,使克勞狄斯在不知不覺中落入陷阱。第四,理性與情感的平衡。在整個復仇過程中,哈姆雷特始終在情感與理智之間尋求平衡,他既不讓自己完全陷入瘋狂和憤怒,也不放棄對正義的追求。這種平衡使得他在關(guān)鍵時刻能夠做出明智的抉擇,確保復仇計劃的順利進行。第五,對生死問題的哲學思考。在復仇的過程中,哈姆雷特不止一次地思考生死問題,他不僅對自己面臨的生死抉擇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還對整個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和意義進行了探討[2]。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到,哈姆雷特在復仇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高度理性的一面,這些理性之舉不僅增加了復仇計劃的成功概率,也突顯了他作為一位悲劇英雄的復雜性和智慧。
三、關(guān)于《哈姆雷特》的哲學思考
生死問題在《哈姆雷特》中被多次提及,這也是對其展開哲學思考的切入點??梢詮囊韵聝煞矫孢M行分析。
第一,對生死問題的哲學思考。首先,哈姆雷特面對生死抉擇時,展現(xiàn)出了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質(zhì)疑。他不僅僅在思考自己的生死,更進一步探索了人類存在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這種對生命哲學的探究,使他的復仇動機超越了個人的恩怨,上升到更高的道德和正義層面。這種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質(zhì)疑,顯示了他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深刻洞察和思考。其次,“生存還是毀滅”的獨白也是哈姆雷特對人性弱點和困境的反思。他認識到人性的復雜和脆弱,明白人類常常面臨生與死的抉擇和道德困境,通過這一獨白,表達了哈姆雷特對人性弱點和罪惡的洞察,以及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深刻關(guān)切。最后,“生存還是毀滅”的獨白也展現(xiàn)出哈姆雷特面對復仇時的內(nèi)心掙扎和擺脫道德困境時的猶豫。每一次抉擇都是生與死的抉擇,掙扎和猶豫的過程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這種對內(nèi)心掙扎和道德困境的展現(xiàn),增加了哈姆雷特這一角色的真實性。
第二,對人性、道德和正義的哲學思考。人性和道德在《哈姆雷特》中相互交織。首先,哈姆雷特對人性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識到人性的復雜和矛盾,這使他在面對復仇時充滿了困惑和掙扎。其次,哈姆雷特堅守著道德和正義的底線。他拒絕接受克勞狄斯的罪行,并努力揭示真相,以尋求正義,然而他也意識到單純的復仇并不能帶來真正的正義,這使他在行動中不斷尋求平衡。最后,復仇成為哈姆雷特追求正義的手段。他通過復仇來揭示真相,并試圖喚醒周圍人的良知,然而復仇并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悲劇和犧牲??煞謩e從對人性的多維度理解、道德的相對和絕對性、正義和復仇的平衡等角度來闡述。對人性的多維度理解指的是哈姆雷特認識到人類既有善良和美好的一面,也存在自私、虛偽和懦弱的一面。這種對人性的全面認識,使他對周圍人物的行為動機產(chǎn)生了深刻的懷疑,進一步揭示了克勞狄斯等人的真實面目。道德的相對和絕對性指的是,道德在很多時候并非一成不變的準則,而是相對與絕對并存的概念[3]。哈姆雷特質(zhì)疑“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道德相對主義,堅持認為某些行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如謀殺和背叛,這種對道德絕對性的堅守,成為他復仇的重要動機,也讓“道德”在作品中顯得更加復雜和多變。正義和復仇的平衡,從表面上看,正義和復仇是難以實現(xiàn)平衡的,通常復仇會帶來更多的不正義,并引發(fā)更多復仇。但在作品中,哈姆雷特明白單純的復仇并不能帶來正義,因此試圖通過揭示真相來喚醒周圍人的良知,這種對正義的追求,使他的復仇行為超越了個人的恩怨,成為一種更高層次的斗爭。
第三,對家族、國家、自我的反思與認識。在《哈姆雷特》這部作品中,哈姆雷特對于家族、國家以及自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與認識,這是哲學思考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對家族的反思與認識,哈姆雷特對家族的反思,主要是源于他父親被謀殺以及母親迅速再嫁這一系列變故,至此他開始思考家族的榮譽、道德以及權(quán)力的問題。他意識到,家族的榮譽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關(guān)乎整個家族每一個成員的事情。同時,他也意識到家族道德的重要性,認為一個家族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那么這個家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其次,對國家的反思與認識。在了解了父親被謀殺的真相后,哈姆雷特開始對國家產(chǎn)生了懷疑。他開始質(zhì)疑權(quán)力的本質(zhì),意識到國家的權(quán)力是至高無上的,但是如果沒有制約,那么國家的權(quán)力就會成為毀滅一切的力量,同時他也看到了國家中的腐敗和道德淪喪,認為這些都是國家權(quán)力沒有得到有效制約的結(jié)果。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建立一個公正、公平,沒有腐敗,沒有貪婪的國家。最后,對自我的反思與認識。在復仇的過程中,哈姆雷特也開始對自我進行了深入的反思。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認為自己作為一個王子,有責任為父親復仇,為家族爭光,為國家盡忠。同時,他也開始思考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問題,認為自己應該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人格的人,而不能被仇恨和權(quán)力所左右。通過這些反思與認識,不僅豐富了哈姆雷特的思想世界,也為他的復仇行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chǔ),同時也對現(xiàn)代社會產(chǎn)生了重要的啟示意義。
四、理性之處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意義
哈姆雷特作為莎士比亞悲劇中的主人公,其人物形象在劇中的展現(xiàn)十分豐滿和立體,這和其復雜的性格特點、豐富內(nèi)心世界、獨特的行為方式有關(guān)。
(一)使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關(guān)于性格特點,該部中哈姆雷特時刻都在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時刻都在思考復仇,哲學家和復仇者的復雜性格同時出現(xiàn)在了哈姆雷特身上,一方面提高了人物的立體性和真實性,另一方面也將人性的復雜多面直觀展現(xiàn)了出來。也因為如此,讓復雜、掙扎、矛盾等成為哈姆雷特的性格特點。閱讀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隨時都在展現(xiàn)哈姆雷特充滿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他渴望復仇,但在復仇的同時也在不斷思考人性、道德、正義以及生死,雖然這些內(nèi)容大多是通過獨白和對話展現(xiàn)的,但也為我們了解哈姆雷特提供了最為直觀的途徑,是極為巧妙的表現(xiàn)性格特點的方式,使得讀者能夠深入哈姆雷特的內(nèi)心,看到他內(nèi)心深處的掙扎和痛苦,讓哈姆雷特真正活在了人們面前。關(guān)于哈姆雷特的行為方式,可以說他是充滿智慧的,他執(zhí)著于復仇,但并沒有因為復仇喪失理智,而是讓整個復仇過程充滿了智慧,這是對其冷靜的性格特點和聰明才智的最好體現(xiàn)。但也正因為如此,理性讓哈姆雷特內(nèi)心的掙扎和痛苦更為強烈,也讓人物形象顯得更為真實。
(二)使哈姆雷特成為文學史上最具有魅力的悲劇人物之一
如果作品只是簡單地展現(xiàn)哈姆雷特的復仇,那么這個人物將是平庸的,整部作品也將是平庸的。《哈姆雷特》之所以能夠成為經(jīng)典,和主角的性格魅力、智慧魅力以及情感魅力關(guān)系密切。
首先,哈姆雷特有著極為復雜和矛盾的性格特點,這種性格特點讓他看起來更像是真實活著的人,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文字。作者在描述哈姆雷特的復仇時,將人性、道德、正義等也填充到了他的心中,關(guān)于人性、道德和正義的思考一直在伴隨著哈姆雷特,為讀者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間[5]。其次,哈姆雷特需要復仇,但沒有盲目地復仇,這也是對其性格特點的最好展現(xiàn)。誠然,直接殺了敵人最為暢快,但不夠理智,他選擇的復仇方式是讓敵人自食其果,因此哈姆雷特是值得人欽佩的,這也是眾多讀者非常喜愛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一。最后,哈姆雷特在復仇過程中經(jīng)歷了深刻的內(nèi)心掙扎和情感糾葛,他不僅要面對外部的敵人,還要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和掙扎。這種情感掙扎的魅力使哈姆雷特成了一個更加真實的角色,也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
(三)為讀者提供了生活的智慧與啟示
哈姆雷特作為一部經(jīng)典的悲劇作品,不僅為讀者帶來了情感的震撼和思考,還為其提供了生活的智慧與啟示。首先,對生死哲學的思考,哈姆雷特對生死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提出了“生存還是毀滅”的疑問,讀者通過這種對生死的思考和掙扎得以重新審視自身對于生死的看法,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種對生死哲學的思考啟示我們珍惜生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困境,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其次,對道德與正義的堅守,哈姆雷特在面對道德與正義的抉擇時,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他不為權(quán)勢和利益所動,勇敢地揭示真相并追求正義,這種對道德與正義的堅守啟示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不受外界干擾和誘惑,努力維護心中的公正和良知。最后,對人性弱點的洞察,哈姆雷特對人性中的自私、欲望、軟弱等弱點進行了敏銳的洞察和深刻的批判[6]。通過他的觀察和思考,讀者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復雜性和矛盾性,這種對人性弱點的洞察啟示我們要正視自己的弱點,努力克服自己的自私和欲望,保持內(nèi)心的堅定和純潔??傊?,《哈姆雷特》讓讀者在生死、道德、正義、人性等方面獲得多重啟示,這些啟示讓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正視并克服自身的弱點,從而能夠更加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困境。
五、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部經(jīng)典的悲劇作品,《哈姆雷特》不僅讓讀者沉浸在情感的波濤中,更讓讀者通過主人公對命運的抉擇,領(lǐng)悟到生活的智慧與真諦。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豐滿而立體,其復雜的性格、敏感的內(nèi)心世界和獨特的行為方式都為文學史上塑造悲劇人物形象增添了無窮魅力。他對生死哲學的深入思考、對道德與正義的執(zhí)著堅守,以及對人性弱點的敏銳洞察,都為讀者提供了生活的智慧與啟示。正是這些啟示讓我們能夠深入思考生活的意義與價值,面臨挑戰(zhàn)和困境時記起哈姆雷特的智慧,從而能夠在生活中勇敢地堅持信仰和追尋真理。
參考文獻:
[1]徐冰夷.論《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形象和性格特點[J].世界文藝,2021,10(09):15-17.
[2]孫悅.論《哈姆雷特》的經(jīng)典性[J].戲劇之家,2021,31(16):
244-246.
[3]紀超.從人物與沖突看戲劇的本質(zhì)——以《雷雨》《哈姆雷特》為例[J].戲劇之家,2022,17(01):25-26.
[4]楊麗芳.譚軍武談《哈姆萊特》:一場注定失敗的“內(nèi)向性”復仇[J].十幾歲,2021,08(15):21-23.
[5]曲思禹.對于哈姆雷特人物悲劇性的思考[J].品位·經(jīng)典,2023,14(01):14-16.
[6]戴春雷.論“王子身份”視野下的“哈姆雷特之謎”[J].關(guān)東學刊,2022,27(01):121-133.
[7]孫千茹.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分析與比較[J].社科縱橫,2021,14(03):153-155.
作者簡介:
任凌俊(1980.4-),女,山西晉中人,博士,晉中學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文藝理論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