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丁娟(1986-),女,河南開封人,博士(研究生)在讀,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摘要:歌曲《大夢》,由瓦依那樂隊的吉他手十八作詞、作曲,歌曲有民謠般的旋律、散文詩般的歌詞創(chuàng)作、詩意的美學追求,質樸地演繹了“我”從6歲到88歲的一生。其詩樂一體的音樂文學表達方式將人生不同階段的困頓與無奈一一道出,擊中了無數(shù)中年人辛酸且無法逃避的命運痛點。這種游走在人性與理想之間的新民謠音樂溫柔有力地穿透人的心靈,引發(fā)人們對人生、對生命的思考。該文旨在通過對歌曲《大夢》歌詞的文學性進行分析,探討其如何通過人稱代詞的運用、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的捕捉,以及簡單明了易于傳唱的歌詞,與中國傳統(tǒng)詩樂療法遙相呼應,并傳遞一種具有悲劇“卡塔西斯”之美的文學內涵和音樂之美。
關鍵詞:歌詞創(chuàng)作;民謠;詩樂一體;音樂文學;《大夢》;“卡塔西斯”
中圖分類號:J614.9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4(b)-0011-04
Literary Analysis of the Lyrics of the Song Dream
DING Juan1,2
(1.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2. Daejin University, Gyeonggi Pocheon,11159, Korea)
Abstract: The song Dream is written and composed by 18 guitarists of Waina Band. The song is composed of folk melody, prose poetic lyrics, poetic aesthetic pursuit, and simp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fe of "me" from the age of six to 88. This kind of new folk music that wanders between human nature and ideals penetrates people's hearts gently and forcefully, causing people to think about life and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literary nature of the lyrics of the song Dream and explore how it can be used in person pronouns, capture the real life state, and simple and easy to sing lyrics.
Key words: Lyrics writing; Folk music; Poetry and music; Music literature; Dream; "Cartasis"
2023 年8月,在綜藝節(jié)目《樂隊的夏天3》的舞臺上,瓦依那樂隊和任素汐合作共同演唱了一首名為《大夢》的歌曲,這首歌曲以其溫暖質樸的新民謠旋律和穿透人心靈的歌詞引發(fā)了現(xiàn)場觀眾的共鳴,成為當晚的焦點。演唱者們的演繹飽含情感,仿佛將人生的滄桑與無奈都融入歌曲之中,觸動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1 創(chuàng)作背景
瓦依那樂隊成立于2006年,由岜農和索力組建于廣州,2022年經歷重組,現(xiàn)由路民、岜農、十八組成。他們的歌曲《大夢》是一首富有詩意的作品,歌詞鮮活生動、樸實無華,如一股清新又溫暖的春風,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向往。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源泉可以追溯到樂隊成員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的觀察和反思。
2 歌詞分析
一首廣為流傳的音樂作品,其歌詞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與文學的密切結合,使歌詞承擔著講述故事、抒發(fā)情感、溝通心靈的職能。本文從音樂文學視角出發(fā),對《大夢》歌詞的文學性進行多維度的探討分析。
2.1 巧用人稱代詞,直觀傳遞情感
著名詞作家方文山曾指出,當代歌曲的人稱使用是歌詞創(chuàng)作中一個基本要素,在歌詞創(chuàng)作中一定要學會怎樣充分使用人稱代詞,如果缺失“你”“我”“他”這樣準確的人稱代詞,即使有的歌詞營造的意境很美,也會讓唱歌的人和聽歌的人不明白是在表達誰的感情[1]。因此,明確的人稱代詞既可以貼切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又可以直通人心,起到聽眾情感催化劑的作用。所以,歌曲中人稱代詞的使用務必要明確。在《大夢》這首歌曲中,作者寫到:
我已經六歲,走在田野里,一個不小心,撲倒在水里,該怎么辦/弄臟了新衣, 弄壞了玩具,爸爸會生氣,媽媽會著急,該怎么辦/站在春風里,大聲哭泣,該怎么辦/我已十二歲,沒離開過家,要去上中學,離家有幾十里,該怎么辦/若是生了病,若弄丟了錢,被人看不順眼,我單薄的身體,該怎么辦/我的父親,總沉默無語,該怎么辦/我已十八歲,沒考上大學,是應該繼續(xù),還是打工去,該怎么辦/我來到了深圳,轉悠了些日子,沒找到工作,錢花得差不多,該怎么辦/十字路口,人往往返返,該怎么辦/滴滴噠噠滴滴噠噠,滴滴噠噠滴滴噠噠……
“我已經六歲,走在田野里,一個不小心,撲倒在水里”,從這里開始,聽眾就被第一人稱帶入音樂情景中去。撲倒在水里,弄臟了新衣服,弄壞了玩具帶來的懊惱或被批評的恐懼,這些都普遍存在人們的兒時記憶中,開啟了更多聽眾的回憶。關于五六歲、十一二歲的這些沮喪的情景,很多人都經歷過,所以,當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娓娓道來的時候,極大程度地感染了眾人?!拔乙咽q,沒離開過家,要去上中學,離家有幾十里”“我的父親,總沉默無語”,當人們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回憶起這些寫實般的情景,從感覺、記憶、想象等多方面,被引發(fā)真情實感,雙方達到一定契合,產生碰撞,引發(fā)共鳴。
作者巧妙使用第一人稱,加上樸素、寫實的情景描寫,使聽眾在聆聽時很容易聯(lián)想到自己人生的某一階段,或者曾經的某一個生活場景,再或者是一份身份主體的情感追憶。雖然沒有強烈的感情呼喚,但在讀者或聽眾體悟到與自己曾經重疊的某段獨特的人生經歷所傳達出的情感時,仿佛感覺到是自身在款款訴說,體驗到極強的代入感,并被歌曲歌詞所具有的情感塑造獨特作用深深影響。
2.2 捕捉生活動態(tài),流淌真情實感
在藝術表現(xiàn)上,講究真情實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就主張真景物與真情感的完美結合,因為真實能散發(fā)最自然、強烈的情感,也最吸引人,最令人信服。
我看到爸爸媽媽就這么走遠/留下我在這陌生的人世間……我想要緊緊抓住他的手/媽媽告訴我希望還會有/看到太陽出來媽媽笑了/天亮了(《天亮了》韓紅)[2]
以歌曲《天亮了》為例,這首歌曲歌詞取材自一個真實的不幸事故,歌詞以一位幸存小孩第一人稱的視角表達其失去父母后的無助與彷徨,以及對父母的思念和不舍。在《大夢》這首歌曲中,作者明確使用第一人稱的視角,歌詞中的“害怕談戀愛、害怕找工作、害怕回家里、害怕去外地……”已然擊中了一大批年輕人的痛點,這是他們某一階段或某一時期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工作壓力、戀愛困境、緊張的家庭關系、對未來的迷茫與恐懼……因此,歌詞中對真實的生活動態(tài)的捕捉、真情實感的流露,使得這首歌曲更廣泛地引起眾人的共鳴。
“想給她多陪伴,但必須加班”“我像部機器,不能停歇”“所有的希望,在孩子身上,我們的關系,卻漸漸地疏離”“我已五十八,早就白了發(fā),很多的地方,已變得不聽話”作者寫實地反映了普通人的人生常態(tài)。沒有真情實感的歌詞很難觸動聽眾或讀者的神經,更無法引起強烈的感情共鳴。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矯揉造作、蒼白無味的作品都只會令人望而生厭,而《大夢》的每一句歌詞都以其真情實感打動聽眾,引發(fā)聽眾的強烈共鳴。
2.3 歌詞淺顯易懂,便于傳唱
“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說話通俗易懂才能讓更多的人聽明白,語言關乎風土人情,才能鮮活生動,打動人心。歷史上最頂尖的詩人,也會因自己的作品被廣泛傳唱而感到自豪。白居易曾在他著名的《與元九書》中有“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仆詩者”[3]的表述,他對自己的作品被廣為傳唱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喬羽先生曾講過,歌詞是語言藝術,要語言生動、準確,生僻和晦澀是歌詞創(chuàng)作的大忌。張藜先也曾表達過,希望他自己的詞能夠“飛”起來,“沾”到全國老百姓的嘴上。事實上,正如他所講,他的歌詞都是一些非常鮮活的句子,也可以說是淺顯易懂的大白話,比如:生活是一根線,也有那解不開的小疙瘩呀……這些自然樸實、通俗易懂的歌詞卻有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歌曲《大夢》中寫到:“我已五十八,早就白了發(fā),很多的地方,已變得不聽話/年小的孩子,常年在外地,年邁的母親,什么已記不起/我已六十八,母親已不在,老二離了婚,娃交給我來帶/他說趁年輕,再去闖一闖,說不定歸來時,會有一番景象”民謠的曲風旋律朗朗上口,淺白的歌詞簡單明了,以第一人稱淺吟低唱,歌聲中,“我”的故事可能是從撲倒在水里的孩童開始的,可能是從獨自外出求學的少年開始的,也可能是從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開始的,這種自然樸實、通俗易懂的口語化風格更具有訴說感,也更容易拉近作品與聽眾間的距離。
2.4 中國傳統(tǒng)詩樂療法的運用和實踐
詩是音樂的文學,“上可追溯到《詩經》里的《雅》《頌》,下到民間歌謠,凡是押韻的文章,諸如詞曲等皆是詩歌”[4]。《夢溪筆談·樂律一》“協(xié)律”篇記載:“古詩皆詠之,然后以聲依詠以成曲,謂之協(xié)律。其志安和,則以安和之聲詠之;其志怨思,則以怨思之聲詠之。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則詩與志、聲與曲,莫不安且樂;亂世之音怨以怒,則詩與志、聲與曲,莫不怨且怒。”[5] 這段文字說明,古代的詩歌便可按照吟詠時抑揚頓挫的旋律來譜曲,抑或抒發(fā)安逸平和的情感,抑或抒發(fā)哀怨憤懣的感情。人們借由詩樂表達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以用來釋放人們內心深處各種負面能量,借此實現(xiàn)一種心理疏導功能。
《大夢》以民謠的旋律、詩意的吟唱吟詠壓抑、逼仄的情感,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系統(tǒng)對人體會產生一定的物理作用,并引起人體的肌肉、 血脈等器官的一系列運動。尤其是當音樂的震動頻率和人體的生理節(jié)奏同頻時,會通過人的生理反應激發(fā)出人體內部的潛能,促使人體的能量轉入動態(tài),繼而影響人的情緒變化。這也是為什么無數(shù)的聽眾在《大夢》的吟唱過程中,情緒曲線漸漸攀升,不斷變化,由緩緩的兒時回憶直至思緒洶涌,淚如雨下。
對于《大夢》的創(chuàng)作者和演繹者也是一樣,他們中有農民,有瓦匠,有夢想成為畫家的流浪歌者,飽經世事的磨礪,低頭種地,抬頭唱歌,他們把“活著”的方式統(tǒng)統(tǒng)寫進歌里,寫給大山、寫給河流、寫給農田,用音樂記錄生命,也用音樂撫慰不安的靈魂。他們希望用歌聲與更多人達成心靈的連接和溝通,在音樂之外,樂隊成員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中,主唱岜農曾在其書中寫道:“我意識到自己悄無聲息地生活在一個布滿未知恐怖的環(huán)境里?!彼胍杂袡C的、有序的、環(huán)保的、更加友愛的方式去回饋土地。于是,他開始學習“自然農法”,尋求可持續(xù)的有機種植方式,用音樂撫慰靈魂,休整身心,并給真心指引前行的方向。聲與曲,莫不安且樂,聲與曲,莫不怨且怒。
2.5 憂郁的“卡塔西斯”
“我已經六歲,走在田野里,一個不小心,撲倒在水里”“我已八十八,走在田野里,看見個小孩子,在風里哭泣”,這也是一首敘事性極強的音樂作品,歌詞中的畫面如一幀幀電影鏡頭不停流轉,一個人從為人兒女到為人父母,從天真爛漫的童年到耄耋之年,詞作者一次次借問“怎么辦”,將童年的跌倒、學業(yè)的失敗、打工的艱辛、家庭和事業(yè)的艱難平衡,以及家里老人將面臨的問題等娓娓道來,而每一次發(fā)問,都可能是一個故事。
一個音樂作品,看似講了一個故事,事實上可能是無數(shù)個故事,引發(fā)了無限的思考。它以生命的流變書寫人生的境況,將焦灼的、迷惘的、孤獨的一代人,濃縮成一個典型的“我”,即便有些人無法全部共情,也總會被作品里呈現(xiàn)的某個狀態(tài)、某句歌詞、某種選擇、某種人生而瞬間擊中。有人認為,這首歌是一種并未深入到生活肌理、并未洞察真實苦難的“無病呻吟”;也有人認為,它不過是利用了時下的社會情緒,在販賣一種可以“暢銷”的低廉的“苦難書寫”;還有人認為,這一類音樂作品挑起了時代的喧嘩與騷動,卻不負責作答。我國元代著名的醫(yī)學家朱震亨曾經講過“樂者,亦為藥也”。曲共情,滌濁精神,明心境,倘從這個角度理解,音樂作品《大夢》就是憂郁的“卡塔西斯”。
在亞里士多德的經典著作《詩學》中,關于“悲劇的功用”這一論題,亞里士多德提出了katharsis這一術語,音譯為“卡塔西斯”,對于“卡塔西斯”的闡釋,有“凈化”和“宣泄”這兩大類。亞里士多德悲劇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其著名的“凈化說”。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能夠陶冶性情,乃至教誨人生。羅念生教授在《卡塔西斯箋釋》中提出:“我們姑且把‘卡塔西斯譯為‘陶冶,把悲劇定義中的‘使這種情感得到卡塔西斯改為‘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盵6]羅念生教授認為,“‘陶冶就是要讓人的情感得到鍛煉,使得太弱的增強,太強的減弱,從而養(yǎng)成適度的憐憫與恐懼之情”[7]?!对妼W》第6章對悲劇定義的最后一句話提出,“悲劇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些情感得到凈化”[8]。所以,悲劇便成為最安全的釋放情緒的渠道。而悲劇之所以能夠引起“憐憫和恐懼”,正是由于那些落在受害人身上的某種“毀滅”性的、“痛苦”的“禍害”,通過觀眾的想象產生一種“共情”,即將受害人身上承受的“禍害”轉嫁到自己身上,從而激發(fā)出類似的情感[9]。
從“生理”方面來看,“宣泄”是一種精神調節(jié)的機制。根據(jù)弗洛伊德本我的精神分析理論,當本我不再受自我的控制時,就會“導致精神病癥和人格異?!盵10]。因而不能過度壓抑本我,要給本我適當?shù)男埂D敲?,情緒的宣泄該如何實現(xiàn)呢?弗洛伊德給出了他的答案——白日夢。正如弗洛伊德所說的“文學是一場白日夢”。同理,悲劇也是一場白日夢。人們可以通過觀看悲劇,來紓解壓抑在心中的情緒。通過“共情”的悲憫、恐懼,引發(fā)起伏不定的情緒,消解內心的苦悶壓抑,最終達到生理上情緒的穩(wěn)定。
《大夢》在如泣如訴中白描出一個人命運的輪廓。章回體式的吟唱往復不休,語調隨著年齡的漸長略顯參差,如少年之純凈,青年之高亢,中年之倦怠,暮年之哀戚,達成對完整人生的速寫。它真誠地輻射出當下每個人可能遭遇的困惑或焦慮,然后用質樸又真誠的聲音喚醒我們對人生的回憶和反思。不停地追問,但生活仍然在繼續(xù),人的成長必然伴隨磨礪,當一切時過境遷,所有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站在人生的結尾處,“我看到云朵在天上,我聽到小河在流淌,我看到人們漫步在路上”,或許這就是歷盡千帆的通透。
《大夢》講述的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悲劇”,但它有不亞于悲劇的沖擊力,滌蕩聽眾的心靈。這首長達9分鐘的歌曲,以獨特的視角和深情的演繹,唱盡了人的一生。著名影評人周黎明評論說,《大夢》是一首有靈魂的歌。《大夢》給我們的,遠遠不止眼淚,而是一幅幅生命的畫卷。眼淚代謝掉的是壓抑的情感,是困頓、困厄、困乏、困惑、困窘、困苦、困擾等暗淡無光的情緒,不變的是對美好未來的希冀、克服艱難困苦的生生不息。
3 結束語
《大夢》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居高臨下的審視,多的是對底層人物生活境遇的描繪,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及當前生活的記錄,關注社會不同階層的生存現(xiàn)狀,展現(xiàn)出社會底層民眾的自身情感。它的歌詞創(chuàng)作巧用人稱代詞,直觀傳遞情感;捕捉生活動態(tài),流淌真情實感;歌詞淺顯易懂,吟唱朗朗上口;其詩樂一體的情感表達與中國傳統(tǒng)詩樂療法遙相呼應,并以一種憂郁的“卡塔西斯”愉悅心靈,疏解壓力。它以樸實無華的音樂語匯唱出當代人向往精神自足的心聲,它既是音樂,也是文學,也將會是歷史音樂文學中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 方文山.作詞如同寫電影[N].渤海早報,2008-09-05.
[2] 李藝文.流行歌曲歌詞中的情感認同構建[J].今古文創(chuàng),2023(35):80.
[3] 王先霈.流行歌曲歌詞的文學性[J].文學教育,2008(3):4.
[4] 徐大椿.樂府傳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41.
[5] 張勇.中國傳統(tǒng)詩樂療法考釋[J].音樂生活,2020(3):90.
[6] 馮宇冰.從審美接受的角度論“卡塔西斯”[J].大觀(論壇),2018(8):9.
[7] 迎春.試析亞里士多德的文藝育德思想[J].思想理論教育,2008(15):22.
[8] 亞里士多德.詩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64.
[9] 趙英華.靈與肉的療愈:認識悲劇中的“卡塔西斯”[J].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研究,2022(4):73.
[10]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