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娟
【內容摘要】見微知著,小小一張講臺,折射出我校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光芒:小小講臺,營造“幸?!庇舜艌?;小小講臺,成就360°圓桌式研討;小小講臺,搭建學生成長舞臺?!拔磥聿皇俏覀円サ牡胤?,而是我們要創(chuàng)造的地方?!睅е熑?,帶著思考,我們堅定地行走在教育改革之路上,努力為學生打造生命潤澤的教室。
【關鍵詞】 講臺 ? 教育改革 ? 育人磁場 ? 360°圓桌式研討 ? 成長舞臺
如果走進我們學校各個班級,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那就是每個教室的前后各有一張講臺。教室前的講臺作用不言而喻,那是傳統(tǒng)擺設,教室后的講臺又有什么作用?作為學校一員,我也經歷了從疑惑不解到漸漸感悟,最后努力踐行的心路歷程。見微知著,小小一張講臺,折射出我校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光芒。
一、小小講臺,營造“幸福”育人磁場
作為一所現(xiàn)代化校園,學校建校至今一直踐行“人文管理,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竭力構建“潤澤的學校”“潤澤的教室”,堅持培育“幸福學習,快樂成長”的新時代兒童?!靶腋V腔壅n”“快樂晴雨表”“幸福積分獎勵”“家校幸福園”等成為追求兒童幸福的有益探索,《都市快報》、《浙江教育信息報》、新浪網(wǎng)、浙江教育在線等主流媒體都曾對此進行過深入報導,英國諾丁漢郡、非洲等十幾個法語國家及韓國等諸多中小學校校長也千里迢迢來我校體會“幸?!?。
對于孩子來說,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陪伴?!耙粡堉v臺”時代,下課鈴聲一響,該堂課的老師一般就離開教室回到辦公室,一為休息片刻,二為課后作業(yè)批改,三為不影響下一節(jié)課。“兩張講臺”實現(xiàn)了“一箭三雕”,休息、批改、溝通三不誤。因為教室后面有與老師辦公室完全一樣的辦公桌和辦公椅,所以,即使上完自己的課,老師也不必急匆匆離開。可以歇一歇嗓子,靜靜地看學生玩耍,感受快樂童年;可以動一動手腳,與孩子一起嬉戲,放松愉悅身心;可以改一改作業(yè),輔導學習困難孩子,幫助其進步;可以聊一聊家常,了解孩子全面情況,改善育人方法。尤其對于班主任來說,這樣的“坐班”,更顯必要。課間十分鐘,孩子們在盡情玩耍,但有時也會發(fā)生不可預料的意外傷害,低年級尤為普遍。班主任在場的情況下,有利于事情得到更及時地處理,為學生的平安和健康保駕護航。
二、小小講臺,成就360°圓桌式研討
“雙減”背景下,我校一直堅定地走在課堂教學、教研模式、學生評價等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上。
(一)360°聽課,教學相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痹诨A教育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強調學科教學本位”的做法已不切實際,教師不僅要“專而精”,還應做到“博而精”,能從跨學科聽課中,吸取好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已所任教的學科,合理采用、融匯貫通,從而做到資源互補,教學互惠。
本學期開學至今,我坐在教室后面的講臺邊,多次與學生一道聆聽、學習各學科。數(shù)學課上,我學習了言簡意賅又嚴謹規(guī)范地表達,反思自己“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語文教學;科學課上,我觀摩在老師引領下,學生有序、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與探究,形成知識從無到有的構建過程,糾正自己習慣性的“話語霸權”;英語課上,我感受到輕松愉悅的對話氛圍,探索更為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分擔痛苦,痛苦減半;分享智慧,智慧加倍。彼此懷著尊重和善意,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同事情誼在流淌,教學技能在增長,實現(xiàn)共同成長。
(二)360°觀察,多元評價
平時,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這樣一些現(xiàn)象:有的學生語、數(shù)成績很差,體育場上卻生龍活虎;有的學生數(shù)學課上思維火花不斷閃爍,其他學科課堂上卻如坐針氈;有的孩子五音不全,卻是美術小畫家……長期的單一學科的師生接觸,使教師只能了解學生某一方面智能的發(fā)展情況,容易導致教師對學生產生認知偏見。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多元評價,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潛能所在,加以鼓勵和培養(yǎng),成就孩子的未來。
(三)360°溝通,和諧合作
任課老師與班主任,最大的區(qū)別是,任課老師只要管好自己所任教的學科就可以,而作為班主任,除了上好自己任教的學科,還要成為各方溝通的橋梁。與任課教師溝通,傾聽需求和意見;與學生溝通,建設積極團結的班集體;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和班級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
三、小小講臺,搭建學生成長舞臺
我校一直倡導“三·七課堂”,每節(jié)課剛開始3-5分鐘是學生自我展示時間,這也是鍛煉孩子的膽量,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平臺。從背誦古詩、兒歌開始,隨著學生成長,我更大膽地嘗試了“小老師”實驗。之所以稱之為“實驗”,因為雖然對學生上課的內容有規(guī)定,教案有審核,但心里還是有幾分忐忑不安。相對于我的舉棋不定,學生則表現(xiàn)得躍躍欲試、信心十足?!靶±蠋煛闭降桥_了,一本正經地師生問好之后,侃侃而談,講解、提問、互動,環(huán)環(huán)相連,孩子們聽得更是認真,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此后《亡羊補牢》、《畫楊桃》、《想別人沒想到的》、《絕招》……孩子們一次比一次自信,一個比一個講得好,有的孩子一次上完之后還來申請第二次上課。
也許有人會說,“一張講臺”之下也可以給學生這樣的展示舞臺。是的,學生展示的機會隨時可以創(chuàng)設,但是教師端坐講臺之上或居高臨下站立在學生身旁,與教師甘當學生端坐教室后面,帶給學生的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電視劇中太后與皇帝并排坐高堂之上時,即使不言不語,對于皇帝而言也是莫大的壓力。教師固有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有時就有“太后”一樣的權威。當老師走下講臺,完全讓位給學生時,學生感受到的是尊重和信任。尤其是當學生“卡殼”時,老師面帶微笑地注視或者一個不露痕跡的手勢提醒,對于學生又是莫大的激勵。這些都是“前后講臺”課堂演繹的師生情誼和別樣精彩。
作為課程改革的踐行者,新課程的畫卷是由我們自己在不斷地實踐與探索中描繪出來的,它的展開是一個逐步深入、逐步具體化的過程?!拔磥聿皇俏覀円サ牡胤?,而是我們要創(chuàng)造的地方?!睅е熑?,帶著思考,我們繼續(xù)堅定地行走在教育改革之路上,努力為學生打造生命潤澤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