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日奈子/著 龐子旻/譯
內(nèi)容摘要:開河寺石窟現(xiàn)存三個北朝洞窟和一尊隋初的摩崖大佛。三個洞窟最早的銘文為東魏武定五年(547),摩崖大佛銘文為隋開皇元年(581),大佛旁臺座銘文為北魏永平三年(510)。這表明從北魏到隋朝,當?shù)胤鸾掏匠掷m(xù)在此造營供奉。筆者考察了造像及銘文,發(fā)現(xiàn)了另一尊摩崖大佛的痕跡,認為銘文中的“鎮(zhèn)國王”是指隋文帝,“雙丈八”最初應(yīng)是雙像彌勒佛,敬奉“二圣”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此外,據(jù)豆盧通及其子僧奴有關(guān)資料,“鎮(zhèn)國王像雙丈八”銘文極有可能是在隋開皇八年(588)之后題刻的。
關(guān)鍵詞:開河寺石窟;隋文帝;豆盧通;彌勒;下生
中圖分類號:K87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4)02-0098-14
A Study of the Kaihe Temple Caves in Pingding, Shanxi
—Three Northern Dynasties Caves and a Large Cliff Carving of the Buddha with
a Sui Dynasty Inscription on a “Statue of the King of Zhenguo and a Pair of
Zhangba Statues”
Abstract:At the Kaihe Temple caves in Shanxi, there are three Northern Dynasties(6th century) caves and one large cliff carving of the Buddha from the early Sui dynasty. The earliest inscriptions in the caves date from 547 (5th year of the Wuding era, Eastern Wei dynasty), and the cliff inscriptionis from 581 (1st year of the Kaihuang era, Sui dynasty). In addition, the pedestal of a Buddhist sculpture next to the large Buddha statue bears an inscription dated to 510(3rd year of the Yongping era,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se dates indicate that local Buddhists carved and dedicated sculptures at the site from the Northern Wei to the Sui dynasty. After inspect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tatue and its inscriptions, the author discovered traces of another cliff Buddha, suggesting that the term“statue of the King of Zhenguo” in the inscription refers to Emperor Wen of the Sui dynasty, and that the phrase“a pair of Zhangba statues”(shuang zhangba 雙丈八) refers to a pair of large Maitreya Buddha sculptures representing the consecration of Emperor Wen(wendi 文帝) and Empress Dugu(dugu huanghou 獨孤皇后). In addition, examination of materials linking Doulu Tong(豆盧通) and his son Sengnu(僧奴) indicates a strong possibility that the above inscription was finished sometime after the year 588 (8th year of the Kaihuang era, Sui dynasty).
Keywords:Kaihe Temple caves; Emperor Wen of the Sui dynasty; Doulu Tong; Maitreya Buddha; descent of Maitreya Buddha
前 言
開河寺石窟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巖會鄉(xiāng)亂柳村桃河北岸的魁頭山南麓,開鑿于東魏至隋年間(圖1)。平定縣位于太原至石家莊的交通要道上。開河寺石窟現(xiàn)存東區(qū)三個洞窟和西區(qū)摩崖大佛。三個洞窟分別題東魏武定五年(547)、北齊皇建二年(561)和北齊河清二年(563)造窟記。摩崖大佛距洞窟西側(cè)約10m,題刻隋開皇元年(581)造像銘。大佛附近有北魏永平三年(510)銘石像臺座,此時已有佛教設(shè)施。
1996年3月,山西省古建筑保護研究所和北京大學(xué)考古系石窟調(diào)查組正式調(diào)查開河寺石窟,翌年于《文物》發(fā)表了由李裕群執(zhí)筆的《山西平定開河寺石窟》一文[1],詳細記述遺跡概況、造像、銘文等,但無永平年銘臺座。2001年開河寺石窟啟動修復(fù)工程,增設(shè)新建筑,2003年大致完工①。2004年6月開河寺石窟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開河寺石窟與1996年時大為不同。
造像方面,《文物》的報告最為詳盡;銘文方面,侯旭東整理出五條銘文與供養(yǎng)人姓氏,探明邑義構(gòu)成和其造像活動,并推測開河寺位于交通要道,為向途經(jīng)的皇帝和官員展示,開窟記刻于石窟入口[2]。
筆者對半跏趺坐摩崖大佛及“鎮(zhèn)國王像雙丈八”抱有興趣,2015年3月有幸到訪當?shù)乜疾煸煜衽c銘文②,在摩崖大佛西側(cè)發(fā)現(xiàn)了另一座大佛的痕跡?!半p丈八”確為兩座一丈八尺大佛?!版?zhèn)國王像”指現(xiàn)世圣王隋文帝,雕為半跏趺坐彌勒佛像。雙像則是隋文帝和獨孤皇后“二圣像”,意在稱頌當世帝后③。查閱開皇元年銘中“大施主”豆盧通父子資料后,開皇元年并非完工年份,或為發(fā)愿時間。
一 開河寺史料
開河寺石窟現(xiàn)存北魏至隋的銘文主要有以下五則:
①西區(qū)摩崖大佛殿內(nèi):北魏永平三年(510)合村邑子造像記
②東區(qū)第2窟:東魏武定五年(547)安鹿交村邑儀王法現(xiàn)等二十四人造窟記
③東區(qū)第3窟:北齊皇建二年(561)安鹿交村邑義陳神忻等七十二人造窟記
④東區(qū)第1窟:北齊河清二年(563)阿鹿交村邑子七十人等造窟記
⑤西區(qū)摩崖大佛:隋開皇元年(581)禪師靜內(nèi)等雙丈八造像記
以上銘文中無“開河寺”,但清朝史料有之。光緒八年(1882)張彬等撰《平定州志》卷3記載:
開河寺 在州東北十六里亂柳邨,創(chuàng)自隋朝,寺前老柏數(shù)株,堂上古佛像高丈八,下列石佛百余尊,其像不同而無一完體,相傳為流寇所傷。洞頂橫石如匾上書嘉靖乙酉樂平喬宇子永殷同游于此。
“堂上古佛像高丈八”指西區(qū)摩崖大佛,“嘉靖乙酉”(1525)現(xiàn)存于第2窟的窟門上方。此外無永平銘臺座記載。
又,光緒十八年(1892)王軒纂《山西通志》卷98《金石記》記曰:
后魏開河寺摩崖題記。永平年。今在平定州亂柳村。承天訪古記,石在大像之右摩崖
刻文后題名數(shù)行,陷壁中前有佛立石上石三面刻,殘泐特甚。有永平字知為魏物。
上文所引《承天訪古記》中大佛附近有石佛立像,臺座有永平字樣。臺座指(①)方形臺座。
此外,清己亥—辛丑年(1899—1901)胡聘之撰《山右石刻叢編》中有四條銘文(②—⑤),僅記錄“在平定”,并無開河寺之名。
據(jù)以上銘文和文獻,北魏永平年間確實有佛教場所,但“開河寺”之名應(yīng)是后世所名。
二 永平年銘臺座
據(jù)《承天訪古記》永平銘刻于石像臺座,今西區(qū)大佛佛殿內(nèi)方石應(yīng)為永平年銘臺座??贪l(fā)愿文一面大致可辨供養(yǎng)人列像,其余幾面有供養(yǎng)人姓名?!渡轿魍ㄖ尽酚涊d銘文刻于石頭三面,現(xiàn)與地面相接一面或亦有文字。佛像已遺失。
《北魏紀年佛教石刻拓本目錄》中“No.90河?xùn)|郡合村邑子造像記北魏永平三年”①、“No.99衛(wèi)氏造像記北魏永平□年”,紀年為永平三年。侯旭東和佐藤智水亦認為是三年[2][3],筆者認同。發(fā)愿文如下:
永平三/年正月/廿三日河/東郡人□/在安祿/交居住/合村邑/子等□/造石像/一區(qū)上/為皇帝/陛下后/為七世/父母因/□眷屬/□?!?□□□? (佐藤智水移錄)
北魏永平三年(510)正月二十三日,居住在安祿交的河?xùn)|(山西西南部舊稱)人邑子合力建造一座石像,為北魏皇帝與祖先家族祈福。“安祿交”應(yīng)是東區(qū)三條銘文中的“安鹿交村”和“阿鹿交村”。
另一面的供養(yǎng)人姓名,顏娟英辨為“衛(wèi)”氏;佐藤智水辨為“衛(wèi)龍虎”,還辨識出衛(wèi)氏五人和張氏一人及多個女性化姓名。石窟和摩崖大佛的題記中亦有衛(wèi)氏一族姓名,北魏末遷居此地的河?xùn)|郡衛(wèi)氏一族歷經(jīng)朝代更迭,世代繼承了營造佛像與石窟。
發(fā)愿文中的“石像”在《承天訪古記》中記為立像。永平三年(510)前后的如來立像中,北魏熙平元年(516)彌勒佛石立像年代、地域與之相近,由“定州中山”(河北省唐縣)邑義三十八人共同集資建造,背光背面有“仰為宣武皇帝 今照陛下”,表達對宣武帝及孝明帝的崇敬。如來像外著雙領(lǐng)下垂袈裟,具有云岡石窟第16窟大佛的特征,是“中國的皇帝大佛”[4]。開河寺永平三年銘亦有“為皇帝陛下”,臺座上的立像應(yīng)是為宣武帝而立的中國式如來像。
三 東區(qū)的三個北朝洞窟
東區(qū)開有三窟(圖2),從東順次編為第1、2、3窟。據(jù)銘文,中間第2窟時間最早,為東魏武定五年(547),西側(cè)第3窟為北齊皇建二年(561),東側(cè)第1窟為北齊河清二年(563)。第2窟或最早開鑿,北齊順次增開第3窟和第1窟。此三窟的石窟構(gòu)造和銘文獨特,當?shù)匦疟娋S護管理。
1. 第2窟 東魏武定五年(547)銘“安鹿交村邑儀王法現(xiàn)等二十四人造窟記”。
平面方形窟,寬1.2、進深1.1m。后世擴大窟口,前壁受損嚴重,窟門兩側(cè)力士僅存半身。正壁一坐佛二比丘二菩薩,左右兩壁各一坐佛二菩薩。造像面部均殘損。如來像外著雙領(lǐng)下垂袈裟,內(nèi)衣帶于胸前打結(jié),懸裳座(圖3)。菩薩身形纖細,身著長裙,皆有北魏末期中國式佛像的特征。如來像體形略顯圓潤,衣褶變淺,體現(xiàn)出東魏過渡期特征。
窟門上方有一方形匾框,中央刻坐佛,其左側(cè)刻如下發(fā)愿文:
大魏武定五年歲次丁卯七月丙
申朔十八日癸丑并州樂平郡石
艾縣安鹿交村邑儀王法現(xiàn)合廿
四人等既發(fā)洪愿造石室一塸縱
曠五尺中造三佛六菩薩阿難迦
葉造得成就上為佛法興隆皇帝
陛下勃海大王又為群龍百官守
宰令長國土安寧兵駕不起五谷
熟成人民安樂下為七世父母所
生父母因緣眷屬蟲動眾生有形
之類普蒙茲齊一時成佛? (筆者移錄)
東魏武定五年七月十八日,樂平郡石艾縣安鹿交村王法現(xiàn)和邑義二十四人建“石室”和造像。石室“縱曠五尺”,換算邊長約1.5m①。實際測量長寬分別為1.20、1.10m,比銘文數(shù)值稍小?!爸性烊鹆兴_阿難迦葉”有三組一佛二菩薩,其中一組為阿難迦葉。實際正壁是一佛二比丘二菩薩;左右壁均為一佛二菩薩,與銘文一致。
“上為佛法興隆皇帝陛下”語在此期邑義造像中常見,“勃海大王”指代具體人物。渤海王(此處渤海指河北省景縣一帶)或為高歡(496—547年,539年任渤海王),或為其子高澄(521—549年,547年7月繼任渤海王)。
稱渤海王為渤海大王可感知供養(yǎng)人對其抱有特別的心情,建造石窟與佛像不僅為信仰,還為表達對渤海王的尊敬或支持。
線刻坐佛西側(cè)以大字刻“當陽像主張德仁”,以稍小的字刻“都綰主衛(wèi)海保 佛堂主韓智悅香火主衛(wèi)歸 興 ”,可推斷邑義中心是王氏、張氏、衛(wèi)氏、韓氏。
2. 第3窟 北齊皇建二年(561)銘“安鹿交村邑義陳神忻等七十二人造窟記”。
位于第2窟的西側(cè)斜上方。平面方形窟,寬1.6、進深1.53m。據(jù)《文物》窟門左右立北齊風(fēng)格力士像,今已無存,窟門墻壁殘損。正壁一坐佛二比丘二菩薩,右壁與左壁均刻一坐佛二菩薩(圖4),風(fēng)格與第2窟大相徑庭。右壁主尊覆肩衣下著偏袒右肩袈裟,左壁主尊著通肩袈裟,衣質(zhì)輕薄,衣紋柔和,裙擺短而覆于座前。雙足上下疊置,是北齊流行的坐法,胸肩的體量感亦有北齊樣式的特征。
窟門上部方形匾框刻銘文,東側(cè)為供養(yǎng)人姓名,西側(cè)為發(fā)愿文。坐佛龕附近以大字刻“當陽像主張疆族”(東),“當陽像主衛(wèi)買興/香火主清信士女衛(wèi) 姿 容”(西)。發(fā)愿文如下:
唯大齊皇建二年歲次辛巳五月
丙午朔廿五日庚午并州樂平郡
石艾縣安鹿交村邑義陳神忻合
率邑子七十二人等敬造石室一
區(qū)①今得成就上為佛法興隆又愿皇
帝陛下金輪應(yīng)廷②圣祚凝 遠 群遼
宰守貢謁以時國土安寧兵駕不
起五谷熟成人民安樂下為七世
先亡見存師僧父母因緣眷蟲動
眾生有形之類越三途之苦難居
登政覺? (筆者移錄)
北齊皇建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并州樂平郡石艾縣安鹿交村陳神忻等邑義七十二人營建石室,“石室”“國土安寧”等語句參考了第2窟。邑義代表是陳神忻,但當陽像主張氏和衛(wèi)氏的名字刻得很大。筆者認為這二人作為邑義中心提供資助。衛(wèi)氏是永平三年銘石像的主要供養(yǎng)人,故衛(wèi)氏一族是當?shù)赝苿臃鸾淘煜窕顒拥闹匾易逯弧?/p>
此外,第3窟外壁東側(cè)有二小龕,上龕為北齊皇建二年(561)四月八日建造,下龕為北齊河清二年(563)七月五日建造。
3. 第1窟 北齊河清二年(563)銘“阿鹿交村邑子七十人等造窟記”。
位于第2窟的東側(cè)斜上方。平面方形窟,寬1.26、進深1.13m??唛T兩側(cè)雕棱柱,各立一力士。東側(cè)力士頭失,保存良好,袒腹,腹圓而鼓。西側(cè)力士僅存左側(cè)上半身。正壁一坐佛二比丘二菩薩,左(圖5)、右壁均為一坐佛二菩薩。正壁主佛身著通肩袈裟,左右壁佛身著偏袒右肩袈裟(疊穿覆肩衣)。三壁坐佛均左腳在上盤坐③,菩薩衣裙下移露腹部,是北齊式菩薩。佛衣飾輕薄,衣褶輕柔,裙擺短覆于座前,雙足僅上下疊放。胸部與膝部體量減小,整體瘦長。三壁壇基下各鑿二小龕,龕內(nèi)刻神王跪坐像,其余處刻供養(yǎng)人姓名。
窟門上方同其他兩窟鑿匾式方框,刻發(fā)愿文及供養(yǎng)人姓名。中間小龕東側(cè)為邑子與維那,西側(cè)刻“都綰主郭黑”、“當陽像主韓知悅 妻張舍明”等。亦有發(fā)愿文及齋主、佛堂主。發(fā)愿文如下:
唯大齊河清二年歲次癸未二月乙未朔十七日辛巳阿鹿交村邑
子七十人等敢□天慈隆厚惠澤洪深其唯仰憑三寶可以咸
答皇恩下述民心矣故知寶璧非隨身之資福林獲將來之果
其人等深識非常敬造石室一區(qū)縱曠東西南北上下五尺中
有三佛六菩薩④阿難迦葉八部神王金剛力士造德成就愿
為佛法興隆皇帝陛下臣遼百官兵駕不起五谷熟成萬
民安寧后愿七世父母蓋家眷屬邊地眾生普蒙慈恩
一時成佛? (筆者移錄)
北齊河清二年二月十七日,阿鹿交村邑子七十人等營建石窟與造像。“縱曠東西南北”模仿第2窟,“佛法興隆、皇帝陛下”亦與第2、3窟相通。
發(fā)愿文左側(cè)“齋主”下有郭、衛(wèi)、陳、張、王、薄等姓氏,衛(wèi)氏和張氏在永平后的銘文中均出現(xiàn)。此外,“佛堂主”后還列有“轉(zhuǎn)輪王主”“沖天王主”“東王主”“南王主”“西王主”“北王主”。
4. “轉(zhuǎn)輪王主”與“沖天王主” 第1、3窟中有“輪王主”“轉(zhuǎn)輪王主”“沖天王主”等特殊名稱。第3窟發(fā)愿文“又愿皇帝陛下金輪應(yīng)廷”中“金輪應(yīng)廷”意為愿皇帝成為佛教轉(zhuǎn)輪王①,故輪王主與佛教轉(zhuǎn)輪圣王有關(guān)。
類似的例子中,韓國中央博物館藏殷那兒等邑義造像碑(北齊)有“都輪王主”、“衡夫(天)王主”②;美國耶魯大學(xué)藏邑義造像碑(北齊)亦有“都輪王主”,北齊河清二年“陽阿故縣造像記”(《山右石刻叢編》卷二)中有“水精王像主”、“金輪王像主”、“銀輪王像主”,更有“金輪王主”、“銀輪王主” 、“銅輪王主” 、“□(鐵?)輪王主”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是古印度四個轉(zhuǎn)輪王,與圣王思想有關(guān)。第1窟“東王主”“南王主”“西王主”“北王主”也應(yīng)意為統(tǒng)治天下的圣王。
據(jù)地名和風(fēng)格,這三件作品出自山西南部,圣王思想或流行于此。加之第2窟的“渤海大王”說明此地東魏就產(chǎn)生了對現(xiàn)實領(lǐng)導(dǎo)者的英雄崇拜潮流,佛教圣王思想得以根植。五胡十六國與北魏的叛亂集團中有首領(lǐng)自稱“沖天王”③,意在改變世界,表現(xiàn)英雄崇拜,但冠在最后的供養(yǎng)人名上不可思議。
通過以上研究,總結(jié)開河寺石窟北朝時期的特色與趨勢如下:
①開河寺石窟永平三年銘臺座上曾有石佛。北魏末或已有佛教設(shè)施。
②北朝的三個洞窟幾乎均為五尺方形窟,窟內(nèi)三壁鑿三龕,造三佛、六菩薩、阿難、迦葉。
③第2窟造像為北魏晚期的中國式佛像,第1、3窟新樣式融入了印度風(fēng)格。
④三個洞窟均在窟門上方匾框中刻造窟記。
⑤均有“佛法興隆、皇帝陛下、臣遼百官、兵駕不起、五谷熟成、萬民安寧”。第1、3窟或沿襲了第2窟的銘文。
⑥“縱曠五尺、中造三佛六菩薩、阿難、迦葉”的石窟尺寸和造像數(shù)量記載詳盡。
⑦雕刻永平三年銘臺座的人和北朝三個洞窟的供養(yǎng)人均為當?shù)匾亓x,以衛(wèi)氏和張氏為中心。
⑧第2窟敬奉當時的掌權(quán)者“渤海大王”,表明對現(xiàn)實英雄的崇敬與支持。
⑨第1、3窟的供養(yǎng)人中,“轉(zhuǎn)輪王主”“沖天王主”“東王主”“南王主”“西王主”“北王主”均與佛教轉(zhuǎn)輪圣王有關(guān),集中于北朝山西南部地區(qū)?!皼_天王主”與圣王思想亦有關(guān)。
四 西區(qū)隋開皇元年摩崖大佛
石窟向西近十米處的摩崖大佛1996年時已被磚石掩蓋,如今磚石前新建重檐樓閣,入口左右立重修碑。樓閣西側(cè)新開一拱形龕,安置一尊布袋彌勒像(圖6)。
1. 摩崖大佛與脅侍菩薩現(xiàn)狀 樓閣內(nèi)部頂?shù)颓铱臻g狹窄。正壁五身造像,佛半跏趺坐于1.3m高的方形臺座上,左右脅侍二比丘二菩薩(圖7)。左右比丘皆為后世重修。
正壁主佛通高4.63m,半跏趺坐,右腿屈膝置于臺座上,左腿自然下垂,足踏蓮臺;右手殘失舉于胸前或施無畏?。蛔笫种糜谙ド希▓D8)。佛頭肉髻低平,波條發(fā)紋(圖9)。面部損毀,面相豐圓,小嘴,下頜線等特征與南響堂石窟第2窟的如來像頭部(北齊,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博物館藏)相似。主佛軀體起伏小,棱角分明,衣紋輕薄平直,有北齊氣韻。佛內(nèi)著交領(lǐng)衫(右衽),覆肩衣與袈裟重疊,胸部系帶打結(jié),屬于北朝流行的中國式著衣系統(tǒng)。左肩袈裟垂吊流行于北齊至隋,曲陽和山東云門山石窟亦有之。
左右脅侍菩薩亦遭破壞。右菩薩(原高2.12m)現(xiàn)僅存右側(cè)天衣下部和腳下蓮座。據(jù)《文物》照片,菩薩頭部殘失,佩胸飾和瓔珞,身姿修長,飾品和淺衣紋與山西省沁縣南涅水出土的隋石雕菩薩立像相近。左菩薩(原高2.02m)膝部以上被截斷(圖10)。左側(cè)翻折的天衣酷似崇光寺隋開皇五年(585)銘白玉觀音菩薩立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體現(xiàn)了河北隋初樣式的特征。
2. 開皇元年銘 開皇元年銘刻于右菩薩腳下方形臺座的立面?,F(xiàn)存25行,西側(cè)墻壁還有一行被埋去一半。銘文刊于《北京圖書館藏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9冊(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89年),題“豆盧通等造像記”,至第25行。抄錄文收于以下文獻:
①《山右石刻叢編》至第21行。
②《支那美術(shù)史雕塑篇》(大村西崖著,1915年)至第9行。
③《魯迅輯校石刻手稿》(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第2函造象第5冊,至最后一行。(開頭“28行行32字”,但抄至第26行)。侯旭東參照此錄文。
④《文物》1997年第1期,至第7行。
⑤《全隋文補遺》(三秦出版,2004年),至第25行。
《支那美術(shù)史雕塑篇》和《魯迅輯校石刻手稿》誤讀第3行開頭為“玉”,現(xiàn)場辨認為 “王”(圖11)。解讀為“王”,摩崖造像的性質(zhì)才更明確?!度逦难a遺》對照《山右石刻叢編》和北京圖書館藏拓本(圖12)抄錄至第25行。筆者辨讀如下。第26行補充自《魯迅輯校石刻手稿》。
1 大隋開皇元年四月八日禪師靜內(nèi)、師智襲、師僧豐于珉山之所遂管師合□□
2 人王眾敬、衛(wèi)云俊、李永仁、張清、王神和、許洪軍、張洪、衛(wèi)崇俊、張轉(zhuǎn)勝等敬造鎮(zhèn)國
3 王像雙丈八并四菩薩阿難迦葉上為皇 帝臣僚百官邊地有形一時成佛
4 大施主使持節(jié)定州諸軍事南陳郡開國公定州刺史豆盧通、世子僧奴
5 大齋主石艾縣司功張寶明為亡父永熾母衛(wèi)敬姿母衛(wèi)光明亡妻衛(wèi)妙好妻韓
6 善賢息元纂息受纂嵩纂息□□明弟虎明姪士昂姪孝昂明孫君楚合家等侍
7 深州司兵參軍事當廣敬為亡父母開菩薩眼目愿見光明常為像主
(空一行)
8 呂州霍邑縣儀同三司臨間鎮(zhèn)將劉仁德 妻恒州石邑縣君郭業(yè)姿息君□
9 并州晉陽縣前石艾縣市令平州險慮閞錄事韓開 妻劉息君政兄弟六人等供養(yǎng)
10 菩薩主張元伯為亡父好仁母麻舎王伯妻宋□光息承叔息繼祖息李買息阿□
11 菩薩主張奴為亡父好仁母麻舎王奴妻衛(wèi)他女息阿漠息士漢息衛(wèi)買
12 迦葉主王□□菩薩主□思清女菩薩主□女郎菩薩主任阿難菩薩主衛(wèi)像暉
13 大像主王貳寶菩薩主相里銀妃菩薩主王金娥菩薩主任玉□菩薩主王摩女
14 菩薩主衛(wèi)世多為亡父衛(wèi)暉哲母王先妃侍佛張元伯妻衛(wèi)妃妻王婉
15 菩薩主張繼伯為亡父廻寶母古明月伯妻郭清女息猛□息猛祖息猛□息山海
16 大像主衛(wèi)士建大像主衛(wèi)野奴大像主衛(wèi)貴寶佛堂主曹黃綾佛堂主姚定光
17 佛堂主趙羅難佛堂主侯阿黒菩薩主董仙族妻韓明容菩薩主張董妃
18 菩薩主趙妙妃維那主曹黃陵菩薩主張要敬菩薩主郭貳妻王相妃
19元起心像主衛(wèi)天寶妻張玉息達多妻梁女圓相女惠果女擢□菩薩主董□□
20 菩薩主王顯仲妻衛(wèi)□好息吳買妻張息□□妻張息□陁妻陳玉葉
21 菩薩主衛(wèi)堆妻吳洛好息□意女果女萬暉女□□□菩薩主任王女
22 菩薩主張門貴菩薩主郭娥妃菩薩主暢要□菩薩主衛(wèi)□□
23 菩薩主賈妙妃菩薩主王囘田菩薩主張□□菩薩主張清暉
24 (空)菩薩主衛(wèi)敬□
25 菩薩主王真□菩薩主張貴敬女吳妃菩薩主張羅□菩薩主周□陽□□
26 (墻壁中)……父顯業(yè)菩薩主衛(wèi)□子 菩薩主任檀妃息□□? (筆者移錄)
銘文結(jié)構(gòu)如下:
①第1—3行 發(fā)愿文
隋開皇元年(581)四月八日,禪師靜內(nèi)、智襲、僧豐三人帶領(lǐng)□□(或為地名)人王眾敬、衛(wèi)云俊、李永仁、張清、王神和、許洪俊、張洪、衛(wèi)崇俊、張轉(zhuǎn)勝等人,在珉山造立雙身一丈八尺的鎮(zhèn)國王像及四身菩薩和阿難迦葉,祈愿皇帝臣僚百官之下眾生能早日成佛。
②第4—9行 官員供養(yǎng)人
大施主 使持節(jié)定州諸軍事南陳郡開國公定州刺史豆盧通與世子僧奴
大齋主 石艾縣司功張寶明一家,男性張氏,女性衛(wèi)氏與韓氏
深州司兵參軍事當廣
呂州霍邑縣儀同三司臨間鎮(zhèn)將劉仁德、其妻恒州石邑縣郭業(yè)姿與其子
并州晉陽縣前石艾縣市令平州險慮閞録事韓開與其妻劉氏,其子六人
③第10—26行 普通供養(yǎng)人
菩薩主最多,以及大像主、佛堂主、迦葉主、阿難菩薩主、元起心像主(意思不明)等。家族以張、衛(wèi)、王三氏為中心,亦有任、曹、趙、侯、郭、梁、暢、賈、周等姓氏。
建造大佛的中心人是發(fā)愿文開頭中的三名僧侶和九名在家者信徒。侯旭東將當?shù)兀ò猜菇淮澹┐迕裥帐霞凹易鍢?gòu)成示以圖表[2]231-264,此村落至少有29個姓氏,以衛(wèi)、張、王、郭四姓為主,衛(wèi)姓村民占三分之一。他指出石窟是由同一組織管理的,同一姓名會出現(xiàn)在多個造像銘中。例如:開皇元年銘第2行發(fā)愿者最末的張轉(zhuǎn)勝在第3窟中是一個普通邑子;第5行大齋主石艾縣司功張寶明在第1窟中是“維那張寶明”;第10行菩薩主張元伯在第3窟是一個普通邑子,在第1窟則是齋主。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說明修建摩崖大佛是當?shù)卮迕褡员背詠沓掷m(xù)的造像供養(yǎng)活動。
另外,“大齋主石艾縣司功張寶明”之“司功”,侯旭東推測自開皇三年始用之[2]239。故銘文篆刻時間很重要。
第4行大施主豆盧通與其他供養(yǎng)人不同,是中央派遣至此的高官,后文探討。
3. 另一座大佛 摩崖大佛發(fā)愿文“敬造鎮(zhèn)國王像雙丈八并四菩薩阿難迦葉”明確記載了尊名和造像數(shù),鎮(zhèn)國王像(如來像)是雙像,即佛兩身,菩薩四身,阿難迦葉各一身。但現(xiàn)僅存一身如來、兩身菩薩及兩身重修的弟子。那么,另一座丈八佛和另兩身菩薩,以及原始兩身弟子像在哪里呢?
正中一半跏趺坐大佛,兩側(cè)的壇臺上各有一圓形樁孔,再外側(cè)為二脅侍菩薩(左右各一)。摩崖大佛前方券洞內(nèi)曾有半身菩薩像和失頭弟子像。但如今大佛周圍無如上石像。若補修弟子像臺座下有圓孔,或曾有過弟子立像。半身菩薩像為圓雕這一點還存疑。現(xiàn)存兩身摩崖菩薩為浮塑,通體雕自同一塊巖石。
筆者在半跏趺坐大佛建筑的西側(cè)摩崖面上發(fā)現(xiàn)了另一座摩崖大佛(以下稱“外大佛”)的輪廓(圖13),雖能辨認頭肩、兩腕、膝部的輪廓,但身體大部脫落,難辨其容姿。從頭身比例看,這是一身倚坐像(半跏趺坐或善跏趺坐)。
以下為現(xiàn)場實測值,兩座大佛高度非常接近。
外大佛(筆者實測值):通高約4.2、坐高約3、膝寬約1.6m。
半跏趺坐佛通高4.63、坐高3.33、膝寬1.7m(《文物》實側(cè)值)。
外大佛頭頂位置無法確定,但兩身造像膝寬相近,或雕為雙像。因半跏趺坐佛在建筑內(nèi),兩像是否處于同一高度,尤其肩與臺座的高度是否一致均難以確定。崖壁上方有背光尖頂輪廓,且稍偏西,背光或包圍雙像。
五 半跏趺坐佛與“鎮(zhèn)國王像雙丈八”銘
開河寺大佛確如銘文所言為雙像。隋初為何在此地造立雙像呢?
1. 半跏趺坐佛的尊格 《文物》判斷半跏趺坐如來像為彌勒佛,類似的還有北響堂石窟北洞中心柱右面的半跏趺坐佛,南響堂石窟第2窟前壁的浮雕半跏趺坐佛,半跏趺坐是鄴城地區(qū)石窟中彌勒佛坐姿的一種[5]。探究如下:
北響堂石窟北洞的中心柱三面雕像,正面一坐佛,左面倚坐佛,右面半跏趺坐佛。中心柱左面為彌勒菩薩的固定位置,故此窟左面倚坐佛為彌勒佛。右面的佛半跏趺坐于蓮座上,左腳垂下,右腳搭于左腿上;右手施無畏印說法狀。李裕群認為半跏趺坐佛為彌勒,佐證以山西省祁縣子洪鎮(zhèn)石窟(北魏,一坐佛,一交腳菩薩,一倚坐菩薩)和山西省左權(quán)縣石佛寺石窟第1窟(北魏末—東魏,一坐佛,一倚坐佛,一半跏思惟菩薩),“一佛二彌勒”組合雖源頭不明,但其變形在同時代其他石窟亦有之①。
南響堂石窟第2窟前壁的浮雕佛半跏趺坐于屋檐內(nèi)中央,施無畏印。相對建筑中釋迦多寶佛并坐。此半跏趺坐佛或為彌勒佛。佛右腳屈膝下垂,左腳置于臺上,姿態(tài)自然,應(yīng)為游戲坐。
河北省有兩件白玉制作的游戲坐如來像,一件是正定東魏武定七年(549)銘的彌勒坐像[6],另一件是藁城北齊河清元年(562)“彌勒破坐”銘的二佛并坐像[7](圖14)。兩件均標明為“彌勒”②。尤其藁城像銘文中的“破坐”是連結(jié)彌勒佛與坐姿(游戲坐)的關(guān)鍵詞。徐男英認為“破坐”是“改結(jié)跏趺坐為舒展坐式”[8]。游戲坐和半跏趺坐均為結(jié)跏趺坐的舒展坐式,故半跏趺坐如來像是彌勒佛[9]。
開河寺半跏趺坐大佛為雙像,藁城游戲坐造像亦為雙像。安徽省咸平寺址出土北齊河清二年(563)上官僧度等造像碑(安徽博物院藏)亦有倚坐佛和半跏趺坐佛雙像[10]。右側(cè)倚坐佛右手向外,左手向內(nèi),施轉(zhuǎn)法輪印。左側(cè)半跏趺坐佛右腳背置于左膝,左腳傾斜下垂,腳尖觸地。右手掌心向內(nèi)置于胸前,與正定像和藁城像相通。藁城二佛同為游戲坐,而安徽博物院所藏造像碑二佛為倚坐佛和半跏趺坐佛,故倚坐坐姿與彌勒像有很大關(guān)系。右側(cè)佛施轉(zhuǎn)法輪印,西安碑林博物館所藏刻彌勒銘的交腳佛像同施轉(zhuǎn)法輪印,5至6世紀的交腳彌勒菩薩多施轉(zhuǎn)法輪印[11]。
2. 鎮(zhèn)國王像與隋文帝 據(jù)以上探究,開河寺半跏趺坐大佛就是彌勒佛。那為何銘文不是彌勒像而是“鎮(zhèn)國王像”呢?鎮(zhèn)國王并非佛教尊格,意為世俗世界平定叛亂的理想國王。開皇元年符合鎮(zhèn)國王的只有隋文帝(541—604)。
西魏大統(tǒng)七年(541)六月,隋文帝楊堅出生于馮翊(陜西省渭南市)般若寺,由尼姑撫養(yǎng)長大[12]。楊堅輔政北周,大象二年(580)位列大丞相,七月命法藏剃度一百二十個僧人任檢校并賜法衣[13]。大定元年(581)二月受禪讓為帝,改元開皇。三月于五岳各建僧寺一所,翌年(582)修建大興城、大興善寺(國寺)并下令修復(fù)因北周滅佛而荒廢的佛寺[14]。仁壽元年(601)后各州敕建舍利塔。
修建開河寺大佛與隋文帝開始復(fù)佛政策的時期吻合。當?shù)貦?quán)貴聯(lián)名在平定修建大佛以表明對鎮(zhèn)國王隋文帝的支持。上述第2窟造窟記中出現(xiàn)“勃海大王”,說明為與權(quán)貴及現(xiàn)實政權(quán)建立聯(lián)系而建造石窟和佛像亦是前代基礎(chǔ)①。
此外,鎮(zhèn)國王是“理想國王”,與佛教“轉(zhuǎn)輪圣王”相通。稱隋文帝為“鎮(zhèn)國王”,意同轉(zhuǎn)輪圣王,表現(xiàn)以半跏趺坐佛。開河寺大佛就是“兼具彌勒佛形態(tài)和轉(zhuǎn)輪圣王特質(zhì)的現(xiàn)世皇帝像”。
3. 雙丈八與二圣崇拜 銘文中的“丈八”為一丈八尺,不知是指身高還是坐高。若為身高,坐高應(yīng)為九尺。隋初開皇官尺(1尺=29.5cm)一丈八尺約5.3m,九尺則為2.65m。現(xiàn)存大佛通高4.63、坐高3.33m,外大佛通高4.2、坐高約3m,均不一致。但銘文像高和實際像高不一的例子很多,這里應(yīng)該只是說比釋迦身高一丈六尺還要高。文獻資料和銘文中除了丈八外,還有丈四、丈九、二丈八尺、三丈八尺等用例,以及有無量壽、盧舍那、定光、彌勒等多種尊名[15]。
開河寺大佛雙像或表現(xiàn)文帝和獨孤皇后(獨孤伽羅,文獻皇后,544—602)。獨孤皇后是北周大司馬獨孤信之女,嚴正高潔。政治上她常與隋文帝一致,宮中并稱為“二圣”[12]1109。
二圣先例有孝文帝和文明太后馮氏及孝明帝和靈太后胡氏。反映圣母子崇拜的[16],前者有云岡石窟中期的一對石窟和暉福寺碑(西安碑林博物館藏,488年),后者有水泉石窟的二佛立像。這是對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夫婦的二圣崇拜。開皇元年文帝夫婦共同致力于佛教復(fù)興②。
綜上,“鎮(zhèn)國王像雙丈八”是稱頌隋文帝夫婦為“鎮(zhèn)國二圣”的雙像彌勒大佛。
六 大施主豆盧通與世子僧奴
摩崖大佛銘文第4行“大施主使持節(jié)定州諸軍事南陳郡開國公定州刺史豆盧通、世子僧奴”。豆盧氏是昌黎徒何(遼寧?。┑哪饺菔硝r卑,后歸順于北魏,與北朝、隋、唐王朝聯(lián)姻發(fā)展成一股強大勢力③。據(jù)銘文,豆盧通赴任定州刺史后參與開河寺大佛建造,當?shù)毓B(yǎng)人榮幸有高官豆盧通參與,故刻其與其子“僧奴”于供養(yǎng)人開頭。
1. 豆盧通 豆盧通(538—597)是北周至隋的武將,《北史》和《隋書》有其傳記[12]1158。豆盧通是豆盧永恩之子,幼年因父功封臨貞縣侯,歷任大都督、儀同三司、沃野縣公、北徐州刺史等;580年于尉遲迥之亂中立功,晉升為大將軍;開皇之初(581年)進爵南陳郡公,不久后入朝;歲余赴任定州刺史,后遷相州刺史;隨后歷任夏洪二州總管,597年去世,享年59歲,謚號安。妻文帝之妹昌樂長公主,育一子名寬。
開皇元年后豆盧通為“南陳郡開國公定州刺史”,與銘文時期大體一致。《隋書》豆盧通傳記載“(開皇初)……歲余,出拜定州刺史”,若“歲余”為“一年多后”,豆盧通為定州刺史應(yīng)是開皇二年后,故開皇元年或非大佛完工時間①。
2. 世子僧奴 《隋書》豆盧通傳有豆盧通之子寬,卻無銘文的“僧奴”。豆盧寬無個人傳記,其孫豆盧欽望傳記(《舊唐書》卷90)中略有記載。隋至唐初,豆盧寬屢任要職,永徽元年(650)去世。其中無豆盧寬字的記載。陜西省昭陵博物館所藏“唐故特進芮定公豆盧寬之碑”第3行“公諱寬、字□奴”[17][18]。碑面磨損難辨“字□奴”,但知“奴”。故僧奴就是豆盧寬的字,僧奴即豆盧寬。
豆盧寬碑高3.6、寬1、厚0.37m。前8行上半文字幾乎無存,其生年不詳。第18至19行“永徽元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城之弘德里第,春秋六十九”,永徽元年(650)卒,享年69歲。倒推知豆盧寬生于公元582年,即開皇二年,開皇元年四月時豆盧寬還未出生。
第9行“隋開皇□年,授南陳公世子”,錄文紀年不詳,現(xiàn)場辨認為“八”。開皇八年是公元588年,比摩崖大佛紀年晚了7年。
據(jù)上述,豆盧通并非一開始就參與了大佛建造,或為中途加入并大量捐資。若豆盧寬被授世子是開皇八年(588),銘文鐫刻時間應(yīng)是開皇八年或之后,那么“司功”出現(xiàn)在供養(yǎng)人題名中,以及豆盧通任定州刺史時比開皇元年晚等問題就不矛盾。豆盧通深得文帝信任,娶文帝之妹為妻,其子僧奴是文帝外甥,父子為隋文帝夫婦捐資營建雙丈八大佛理所當然。開皇八年豆盧通出資營建開河寺大佛以彰顯父子兩輩對隋文帝的忠誠。
綜上,開皇元年并非大佛完工時間,而是發(fā)愿年份,大佛在豆盧通的大力援助下得以完成并于開皇八年刻下銘文。
又,開皇五年(585)定州“七帝寺碑”(惠郁造像記)中亦有豆盧通。七帝寺中的北魏三丈八尺彌勒佛因北周滅佛被毀,復(fù)佛政策下開皇元年起重修?!埃ǘㄖ荩┐淌纺详惞贡R通”自始至終資助②。重修像非雙像,也不知其坐姿,但在隋初復(fù)佛趨勢下,豆盧通與數(shù)座彌勒大佛的營建產(chǎn)生了關(guān)聯(lián)。
結(jié)語:圣王形象的彌勒大佛
北魏初,道人統(tǒng)法果稱贊道武帝為“當今如來”。北魏為歷代五位皇帝建造了五尊丈六釋迦如來立像,之后開鑿云岡石窟建造四尊如來像和一尊交腳菩薩像[19]。現(xiàn)多認為四尊如來像代表北魏皇帝,交腳彌勒菩薩像代表一位即位前就去世的太子[20];也有人認為彌勒菩薩像才是現(xiàn)世皇帝像[21-24]。如來和菩薩,哪個才符合現(xiàn)世皇帝像呢?
筆者認為北魏為現(xiàn)世皇帝建造的佛像是如來形態(tài)。發(fā)愿文有“為皇帝陛下”的主佛也多是如來形態(tài)。比起遠在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存于此世的釋迦如來更符合皇帝,法果所說“當今如來”也應(yīng)是釋迦如來。隨著彌勒下生信仰廣為傳播,北朝東部地區(qū)開始建造如來形態(tài)的彌勒像,北魏末至東魏再到北齊,形成了并腳倚坐、半跏趺坐和游戲坐等倚坐系的新彌勒圖像。將現(xiàn)世皇帝與轉(zhuǎn)輪圣王重合可以縮短與未來彌勒佛的距離。
“雙像半跏坐大佛”不僅受到北朝傳統(tǒng)的皇帝如來思想和二圣崇拜的影響,也與北朝東部地區(qū)的倚坐系下生彌勒佛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隋文帝是圣王形象彌勒大佛誕生的動力?!版?zhèn)國王像雙丈八”銘的摩崖大佛展現(xiàn)了隋初皇帝和如來的新關(guān)系。
附記:本文原刊《東方學(xué)報》第91冊,2016年12月。譯文進行了細節(jié)上的訂正,并刪減了大量圖片。如有需要請參考日文原文PDF:
https:// repository. kulib.kyoto-u.ac.jp / dspace /bitstream/2433/224890/1/jic091_001.pdf
參考文獻:
[1]山西省古建筑保護研究所,北京大學(xué)考古系石窟調(diào)查組. 山西平定開河寺石窟[J]. 文物,1997(1):73-85.
[2]侯旭東.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M].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231-264.
[3]佐藤智水. 中國における初期の「邑義」について(中)[C]//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46. 龍谷大學(xué),2007:229-
230.
[4]石松日奈子. 雲(yún)岡石窟の皇帝大仏―鮮卑王から中華皇帝へ―[J]. 國華:第1451號,2016:19-31.
[5]李裕群. 北朝晩期石窟寺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228.
[6]王巧蓮,劉友恒. 正定收藏的部分北朝佛教石造像[J]. 文物,1998(5):70-74.
[7]程紀中. 河北藁城縣發(fā)現(xiàn)一批北齊石造像[J]. 考古,1980(3):242-245.
[8] 徐男英. 河北藁城出土の北斉河清元年銘白玉二仏坐像について―「彌勒破坐」銘の解釈を中心に―[J]. 美術(shù)史:第170號,2011:313-330.
[9]石松日奈子. 中國北朝期彌勒像の再検討 ―下生彌勒と聖王像―[J]. 東洋美術(shù)史學(xué):第4號(首爾),2016:29-30.
[10]韓自強. 安徽亳縣咸平寺發(fā)現(xiàn)北齊石刻造像碑[J]. 文物,1980(9):56-64.
[11]石松日奈子. 中國交腳菩薩像考[J]. 仏教美術(shù):第178號,1988:55-83.
[12]魏徵,令狐德棻. 隋書[M]. 北京:中華書局,1973:1.
[13]道宣. 續(xù)高僧傳[M]. 北京:中華書局,2014:704.
[14]費長房. 歷代三寶記[M]//大正藏:第49冊. 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102.
[15]釋僧祐. 出三藏記集[M]. 北京:中華書局,1995:487-
488.
[16]石松日奈子. 北魏仏教造像史の研究[M]. ブリュッケ,2005:28-29.
[17]張沛. 昭陵碑石[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19,117.
[18]吳鋼. 全唐文補遺:第6輯[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6.
[19]魏收. 魏書[M]. 北京:中華書局,1974:3036-3037.
[20]塚本善隆. 雲(yún)岡石窟の仏教[J]. 印度學(xué)仏教學(xué)研究:2-2,1954:354-365.
[21]佐藤智水. 雲(yún)岡仏教の性格[J]. 東洋學(xué)報:59-1·2合刊號,1977:27-66.
[22]古正美. 從佛教思想史上轉(zhuǎn)身論的發(fā)展看觀世音菩薩在中國造像史上轉(zhuǎn)男成女像的由來[J]. 東吳大學(xué)中國藝術(shù)史集刊:第15卷,1987:157-216.
[23]古正美. 從《大慈如來告疏》說起:北魏孝文帝的云岡彌勒佛王造像[C]//2005年云岡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4-47.
[24]曽布川寬. 雲(yún)岡石窟再考[J]. 東方學(xué)報:第83冊,2008: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