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立德樹人;記憶育德;學科育人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15-0026-02
【作者簡介】周洪宇,華中師范大學(武漢,430073)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記憶育德的提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它從一個角度回答了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應該如何落實到中小學課程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性,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為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教育精神,南京市在市域范圍內啟動記憶育德的實踐行動,這是一件很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事情。它不僅是重要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說記憶育德重要,是因為它找尋到了一條將“立德樹人”轉化為學科育人的操作路徑。對于中小學校來說,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更多的是借助學科教學環(huán)節(jié)來落實的,那么如何在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促進兒童道德發(fā)展,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呢?從本質上來說,也就是我們的學科教學不僅僅要讓孩子記住學科知識,還要讓孩子記住學科知識背后隱藏的認知、態(tài)度與情感。如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華應龍老師的數學課《陳景潤教我們學數學》《閱兵之美》《半條被子》《中國人的十二生肖》,這些課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受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熏陶。在當前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需要各學科教師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建構學生對家、對國、對社會、對德行的集體記憶,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形成身份認同、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讓這些成為他們最深的記憶。這也呼應并實現了“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目標。
說記憶育德必要,是因為它在保障教育安全和國家安全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西方國家在意識形態(tài)滲透方面的手段越來越高明,越來越隱蔽,他們利用電影、電視、游戲等傳統(tǒng)媒介及推特、You Tube等新媒體平臺,從線上到線下,無時無刻不在試圖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青少年,企圖改塑青少年的價值觀。當代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教授彼得·伯克(Peter Burke)的研究中有個典型的案例,他發(fā)現西方殖民者巧妙地擦除了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宗教記憶,“讓他們(印第安人)從房屋呈環(huán)狀排列的傳統(tǒng)村莊里遷走,搬入新的村莊。在新的村莊里,房屋呈行狀排列,從而擦除了記憶,讓印第安人樂意接受基督的訊息”[1]。如果我們今天不關注青少年的集體記憶,不注重對這一群體的道德認知、愛國情感等方面的記憶建構,彼得·伯克提及的案例很可能會再次重演。
說記憶育德可行,因為它是在基層實踐智慧中生成的。學者向玉喬提出了“集體道德記憶”的概念,認為這是集體道德生活經歷的記憶,也是人類道德記憶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它作為一種能力已經被人類所記住。我們在當下的教育生活中,已經做了很多這樣的工作。以雷鋒為例,“真實的雷鋒形象及其事跡,與灌輸、教育給我們的那個英雄形象之間也許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后者被創(chuàng)造出來用以教化民眾,我們不僅要對這個被創(chuàng)造的形象予以精神自律,還要對之進行道德宣傳、政策制約,它甚至成為一種社會習俗(雷鋒紀念日)”[2]??梢姡卒h也許僅僅是存在于學生的集體記憶當中,但他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而是代表著一種道德信仰和道德約束。當然,類似的案例,基層學校結合各地情況已經作了很多的嘗試,也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因此,記憶育德是完全可行的。
在教育記憶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將其落實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此前,我們已經在紅色德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還不夠全面、深入。近期,南京開始探索“記憶育德”的區(qū)域實踐模式,并希望能夠推向全國。區(qū)域實踐迅速填補了教育記憶研究的空白,讓這一研究更具生命力和長久性,也更符合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內在規(guī)律。
德育是一個長久不衰的話題,生活德育、制度德育、情感德育等流派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希望南京教育人扎扎實實地做好實踐研究,通過“以道德的記憶培育道德的人”這一路徑,為我們的德育研究、教育記憶研究提供值得學習借鑒的樣本,也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彼得·伯克.文化史的風景[M].豐華琴,劉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54.
[2]趙靜蓉.記憶的德性及其與中國記憶倫理化的現實路徑[J].文學與文化,2015(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