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悅
2024年4月24日,美國國會眾議長約翰遜在紐約訪問哥倫比亞大學,就大學校園中“反猶主義”的上升發(fā)表講話。
隨著巴以沖突持續(xù)升級,美國國內圍繞這場危機孰是孰非、拜登政府該不該支持以色列這一重大爭議的社會對立情緒也不斷升級,針對以色列和猶太人群體的抗議示威浪潮在大學校園里迅速蔓延。在此背景下,5月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20票贊成對91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反猶主義意識法案》(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旨在明晰“反猶主義”的實質內涵,并為教育部提供追究高校涉事人員責任的法律工具。
《反猶主義意識法案》和正文較為簡短,包括“國會意見”“調查發(fā)現”“定義”“《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的解釋原則”和“其他解釋原則”等部分。其中,“國會意見”部分開門見山亮明立場,強調既有民權法案雖對宗教歧視未作明文規(guī)定,但從保護具有共同祖先或族群特征的群體不受偏見和侵擾這一立法精神出發(fā),猶太人確屬受保護范疇,對“反猶主義”行為絕不應姑息。法案強調了對“反猶主義”提高警惕、改善猶太社區(qū)安全保障、打擊反猶歧視和加強溝通的必要性。“調查發(fā)現”部分則擺出便證,從校園“反猶主義”事態(tài)激化、依據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反猶主義”定義判定相關行為之先例、打擊“反猶主義”已具全國和兩黨共識這三方面揭示了“以標準化方式”抵制“反猶主義”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定義”和“《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的解釋原則部分”語焉不詳,只強調建議以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2016年5月26日給出的定義和當代案例厘清“反猶主義”的現實內涵,指出教育部在評估特定行為是否潛藏“反猶主義”意圖時也可將該定義與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相結合判斷。
《反猶主義意識法案》最早是在2023年10月由紐約州的共和黨籍國會眾議員麥克·勞勒動議的,當時,美國高校里因以色列痛擊哈馬斯而形成的不同群體緊張對立氣氛乃至抗議熱潮已經初步形成。更重要的是,從2018年美國國會通過《以色列反抵制法案》(Israel Anti-Boycott Act),到2019年12月第13899號行政令將《1964年民權法案》下的反歧視保護適用范圍擴大到高校校園中遭受“反猶主義”侵害的個人;從2023年5月出臺《美國反擊反猶主義國家戰(zhàn)略》(U.S. National Strategy to Counter Antisemitism),到第118屆國會多次討論諸如《反擊反猶太主義法案》《拒絕向反猶學生發(fā)放簽證法案》《阻止高校中的反猶主義法案》等涉猶提案,實際上已將遏制“反猶”行為并追究法律責任的立法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24年4月迅速蔓延全美的反戰(zhàn)抗議活動恰恰成為《反猶主義意識法案》再次被提上討論日程并在眾院快速闖關通過的催化劑。
《反猶主義意識法案》大體屬于反仇恨犯罪立法范疇。鑒于美國族群多樣、價值多元,因各類偏見而起的仇恨犯罪層出不窮,加之美國人的意識形態(tài)對針對特定族群的極端情緒一向警覺,聯邦和各州層面用于打擊偏見型動機犯罪的立法舉措十分常見。據“反誹謗聯盟”統計,2023年全美共報告各類反猶仇恨犯罪事件8873起,平均每天24起,系該組織1979年開始追蹤有關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據美國司法部統計,聯邦層面目前至少已出臺十項個關于反仇恨犯罪的法律及政策,49個州和領地均進行了反仇恨犯罪立法。
《反猶主義意識法案》一經眾院表決通過,便引起巨大爭議,在媒體和民眾眼中仿佛被鍍上了“猶太陰謀論”和“政黨政治妥協”的神秘主義色彩,人們的疑慮目前主要針對兩點:一是管轄過度。法案因對反以色列、反“猶太復國主義”和“反猶主義”等概念未加嚴格區(qū)分,導致大量僅為“涉猶”而非刻意“反猶”的言行通通有可能被推定違法。二是與美國憲法自相矛盾。該法案一旦經國會參議院審議通過并交總統簽署成法,原本受憲法保護的仇恨言論與仇恨犯罪之間的界限將趨于模糊,有可能對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自由條款形成反噬。民主黨左翼擔心哪怕是正常批評以色列政府或政策都將被定義為“違法”,共和黨右翼則憂懼連圣經《新約》中言之鑿鑿的“猶太人殺害耶穌”都將被視同“反猶”。
在此情況下,目前處于“半落地”狀態(tài)的《反猶主義意識法案》能否在參院順利得到通過令人懷疑。與歐洲人對屠殺猶太人歷史的悔過、補償情緒截然不同,美國社會對猶太人群體的態(tài)度更受“政治光譜”影響,篤信“猶太威脅論”的人同時分布于政治光譜的左右兩端,極左翼認為“猶太人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和特權階層的代名詞”,極右翼則相信“猶太人野心勃勃,要在美國取代昂撒白人的傳統主導地位”。事實上,雖然猶太精英遍布美國政、軍、商、學和文化界,且擅長利用政治捐款參與兩黨政治甚至左右決策立場,但猶太裔人口僅占全美總人口2%,且猶太精英更多關注攸關切身利益的議題而非全面控制美國,故而,坊間有關“猶太集團控制美國”的說法并不準確。即便如此,美國猶太群體仍因輿論和媒體的渲染而頗具“異類”色彩,《反猶主義意識法案》對外傳遞出美國政府力挺以色列的信號,強化了猶太群體的“特權”形象,再度刺激了其他群體的不被承認感,已經引起兩黨一些政客擔憂。
與大眾政治傾向相吻合,美國猶太人也分“左右”。猶太左翼主要是知識分子和各界精英,多支持民主黨。他們認為,以色列建國是右翼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合謀的結果,“猶太復國主義”讓美國猶太人不得不面對“雙重忠誠”的尷尬,無異于破壞了他們尋求融入美國社會的種種努力。猶太右翼則多是共和黨的鐵粉,他們力挺“猶太復國主義”,主張保護以色列在中東的絕對優(yōu)勢地位,支持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反猶主義”。從這個角度看,隨著2024年大選進程的推進,圍繞“反猶主義”的爭議將更加成為猶太左右翼力量互博和民主、共和兩黨斗爭之“外化”。共和黨議員選擇此時強推《反猶主義意識法案》,在“緩解社會矛盾”的表面?zhèn)窝b之下,是主動設置敏感議題、讓民主黨陷入內訌和不義處境的籌謀。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