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英美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教學研究
作者:高瑞芳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22年
ISBN:9787573125118
定價:68元
文學,是指以文化為背景、文體為規(guī)范、文字為媒介的創(chuàng)作形式。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者而言,文體掌控能力與文字運用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文化缺失,文學就如無根之木,既不能形成高度凝聚統(tǒng)一的文學精神,也難以系統(tǒng)完整地描繪文學母題,自然很難出現(xiàn)經(jīng)典的作品。英美文學的背后是英美文化,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英美文學的創(chuàng)作方式、作品風格與蘊含的知識,還應該基于跨文化視角進行分析,使學生學會從英美文學作品中挖掘人文要素,以便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異域文化特質(zhì)。
《英美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教學研究》一書從跨文化視角詳細介紹了英美文學的概念與內(nèi)涵,歸納了英美文學的類型與風格,論述了英美文學教學的方法與意義,總結了教學實踐維度的主要問題。作者立足跨文化視角,針對英美文學課程教學體系提出了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立足跨文化視角,建立中外文學類型的對比賞析體系。在英美文學課堂上,“跨文化”是指跨越中國文化與英美文化,英美文學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互動”的中介,即從相同的文學類型(如詩歌、散文、戲劇等)出發(fā),建立對比賞析體系,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比賞析體系的價值在于,先讓學生了解母語文化與文學之間的關系,再將這種關系映射到英美文學中,進一步還原英美文化的全貌,建立英美文化的系統(tǒng)。例如,中國的《西廂記》可以與英國的《簡·愛》進行對比閱讀、賞析,中國的《紅樓夢》可以與美國的《飄》進行對比閱讀、賞析。指導學生將閱讀中國文學作品的經(jīng)驗遷移、運用到英美文學作品的學習中,既可以實現(xiàn)互文閱讀的效果,也有助于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社會文化與政治文化。
第二,立足跨文化視角,建立英美文學作品的批判分析模型。與理工科課程教學不同的是,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照單全收”。文學是文化的折射,文學中蘊含的很多思想、信念、價值觀等具有文化意義上的排他性,甚至存在與母語文化截然相反的現(xiàn)象。例如,英美古典文學中的“英雄”母題作品,存在大量的個人主義,多呈現(xiàn)出悲劇色彩,將個體的苦難與奮斗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線;中國古典文學中的“ 英雄”,往往追求“ 俠之大者”的壯舉,強調(diào)個體對道德倫理與價值觀念的堅守。基于此,英美文學課程可以構建批判分析模型,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吸收英美文學中的思想觀點。
第三,立足跨文化視角,建立“互聯(lián)網(wǎng)+英美文學”交流平臺。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僅是文化的一種載體、一種表達形式,即便是同一篇文學作品,不同文化熏陶下的讀者也會產(chǎn)生差異化的體驗。因此,所謂文化交流,本質(zhì)上是人與人的交流,在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人人都能交流”的便捷平臺;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跨越時空、地域的交流,這也為“ 跨文化交際”提供了有利條件。建立“互聯(lián)網(wǎng)+英美文學”交流平臺,有助于中、英、美三種文化系統(tǒng)中的人深度互動,他們交流的內(nèi)容不會局限于文學作品本身,更容易擴展到多個領域,為培育學生英美文學素養(yǎng)提供更豐富的素材。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范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