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佳儀
表弟生得伶俐,從小就比其他孩子多幾分靈性。后來我家搬家,再見他時,他已讀小學二年級,飯席間被家長們鼓動著起來背古詩。一首《清平樂》在孩童軟糯的聲音中倒是別有情趣。我把他摟住,問道:“這詞是什么意思?”他有些呆愣:“不知道?!币慌缘男∫碳尤朐掝}:“是老師擴充的詩詞,說從小多背些古詩是非常必要的。但畢竟才二年級,都是直接背的?!?/p>
我想起我這個年紀時,媽媽捧來一大簇蓮蓬,一邊剝著蓮子一邊給我講“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畫面,不由為表弟嘆了聲氣。我總覺得文字、文學這類東西,唯有經(jīng)過親歷與體味,才能真正融入你的生命。曾經(jīng)看過一本介紹象形字的書,說“熙”這個字,其形狀由“火”和“巾”組成。在古代,熙字的原意是指火焰熊熊燃燒的樣子,后來逐漸演變?yōu)楣饷?、繁榮和喜慶的象征。
而后世的人們在對于事實的探索、事物的理解方面,也始終奉行著親身體會以獲得真理的信條。晉惠帝曾說“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實在是荒誕可笑。他說出如此可笑的話,可見其不知人間疾苦。不親身體會,自然難以獲得真切的理解。
古有“胸有成竹”的典故,說的是北宋畫家文同精于畫竹,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雨,經(jīng)常親自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把心中印象畫在紙上。竹子的形象都深深烙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非常從容。文同正是有了親身經(jīng)歷和自己的體會,才能不視竹而畫竹。
在文化領域,自身的參與、體味無疑是重中之重,那么放眼人生,自我的經(jīng)歷與感悟,又何嘗不是每個人人生的必修之課呢?
假如你在迄今為止的人生之旅里缺少了某一段需要自己去走的路,那么這還不算糟糕,至少長路漫漫,勇敢地嘗試一下、經(jīng)歷一番,依舊是大有機會的;可怕的是那些滿足于字面了解或是畏于前路不確定性的人們,那么我很抱歉,你的人生將是難以觸及事物真諦的。
我想,下一次遇見表弟時,該折一支蓮蓬給他。
望聞問切
本文由生活現(xiàn)象發(fā)端來闡述觀點,值得同學們在寫作中借鑒。但文章存在明顯缺憾:一是擬題過于直白,缺少韻味;二是拓展不夠深入——倒數(shù)第三段雖然遞進到了“放眼人生”這一層面,可惜匆匆?guī)н^,未能作出詮釋;三是行文表達上要進一步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