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音
[摘? 要] 花朵作為自然界中常見的事物,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喜愛,花朵常被賦予美好的含義并在文學作品中用以表達不同的隱喻意義。盡管花意象在千百年的頻繁使用中固化出了部分理所當然的隱喻含義,仍然有來自不同時期的詩人賦予其現(xiàn)代性意義,使之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展現(xiàn)出細微的差別。本文從花朵常見的隱喻性含義出發(fā),分析詩人拉菲爾·阿爾貝蒂在《中國在微笑》中借助花朵表達的隱喻含義,并結(jié)合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對其創(chuàng)作目的進行解讀。
[關(guān)鍵詞] 《中國在微笑》? 拉菲爾·阿爾貝蒂? 花意象
[中圖分類號] I106?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02-0125-04
作為西班牙“二七年一代”的重要詩人之一,拉菲爾·阿爾貝蒂·梅雷略一生出版了三十多部作品,獲得了許多獎項。除了文學,阿爾貝蒂在繪畫方面也頗有造詣,曾多次獲得繪畫獎,因此他在創(chuàng)作中總是能夠把詩歌和繪畫聯(lián)系在一起。他的詩歌作品如同一幅幅豐盈的油畫,有著豐富的色彩和多樣的意象。
作為在西班牙內(nèi)戰(zhàn)期間捍衛(wèi)西班牙人民自由和權(quán)利的重要人物,阿爾貝蒂在內(nèi)戰(zhàn)后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展現(xiàn)其政治理想的詩歌作品。由于其共產(chǎn)黨人的身份,阿爾貝蒂與其妻子瑪麗亞·特蕾莎·萊昂于1957年曾受邀來到中國參觀旅行,感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取得的豐碩成果。在這次旅行中,中國的風俗習慣、古老文化、奇特風景和中國人民勤勞、樂觀的美好品格無不令詩人感到新奇與驚嘆,對其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從中國返回后,阿爾貝蒂與妻子共同完成作品《中國在微笑》。作品中“花朵”這一概念頻繁出現(xiàn),其隱喻含義包羅萬象,從自然、青春,到新鮮思想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成果,阿爾貝蒂用其新穎的思路和開闊的想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幅絢麗的圖景。
一、詩歌作品中常見的花朵意象
“意象”,在文學層面上指文學作品中可以喚起讀者的感官印象、創(chuàng)造特定的氛圍來凸顯作品主題的元素。自古以來,種類繁多的花卉就是人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正因如此,花朵元素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比比皆是,更因其背后蘊含的豐富隱喻含義能夠契合詩歌對文字簡要精煉的需求而成為詩人作品中的常客。古今中外,花朵這一意象在文學作品——尤其是在詩歌作品中被廣泛使用,其代表的主要隱喻含義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1.世界的希望與美好
花意象代表了大自然盛開凋零的生命循環(huán)。寫詩如作畫,詩歌中借花來展現(xiàn)濃烈的浪漫氣息、渲染景色之美的做法屢見不鮮。不論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仙游詩《天上謠》中的“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纓”,還是西班牙黃金世紀的詩人佩德羅·埃斯皮諾薩在《上帝之作,完美大自然的頌歌》中的“誰教給你百合的花形/或頭戴金冠的玫瑰/她是芬芳的女王?”花都是作者贊頌自然、抒發(fā)情感重要工具。
李賀在詩中展開了一幅新奇瑰麗的絢爛幻境。仙樹不枯、仙花不落,不同于“馨香易消歇,繁華會枯槁”,詩人竭力描寫幻想中蘭桂芬芳、春光永駐的仙境,與現(xiàn)實的失意落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襯托出其對所處境遇的遺憾。埃斯皮諾薩則以百合、玫瑰等鮮花來表達對大自然和上帝的贊美。在他的筆下,絢麗的花朵是自然界最真實的寫照,更是上帝創(chuàng)造出的生命奇跡。這一詩作既是作者對其信仰的忠貞的體現(xiàn),又是花朵隱喻自然的典型范例。深究兩首詩的根源,“花”依然用于承載“美好”這一含義。
2.女性的嬌嫩與柔美
將花朵與女性關(guān)聯(lián)這一隱喻有著悠久的歷史?;ǖ耐庑魏推淙崦?、嬌弱的特質(zhì)正好與女性特質(zhì)契合。深入探究,花苞與女性子宮的形狀和功能都十分相似,為這個隱喻增加了合理性。
元稹在其悼念亡妻的《離思五首(其四)》中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如同中國的俗語“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此處將“花叢”代指“女性”,但不明確指出“女性”這一對于內(nèi)斂的中國人來說不便在文學作品中直接言明的概念,隱晦但能夠達意,保留了詩歌語言的美感。
《他瑪與暗嫩》中,詩人加西亞·洛爾卡則用花委婉表達性愛這一主題:“在他瑪?shù)纳砼?一些吉普賽少女們在叫嚷/另一些吉普賽少女在收集/她被摧殘的花朵的血滴”。這段詩歌中,“花朵的血滴”指代少女失身的代價,“花朵”則成為少女本身。由此也可以推斷,將女性與花朵進行類比這一行為早已出現(xiàn),且該隱喻無須讀者費力解讀便清楚其含義。以花朵來隱喻使得這些難以明說的內(nèi)容更加隱晦地被表達出來,增添了詞句美感的同時也便于讀者理解。
3.愛情的甜蜜或苦澀
花朵的另一常見的意象是心心相印的愛情:西方傳統(tǒng)中,玫瑰作為希臘神話中愛神阿芙羅狄忒的圣花,是情人表達愛意最常見的媒介;而中國古時相愛的男女則選擇芍藥作為其定情信物。
《詩經(jīng)》有云:“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古時男女借芍藥表達其對分開的依依不舍之情。洛佩·德·維加則在《羅密歐與朱庇特》中為讀者再現(xiàn)了經(jīng)典的神話故事:“當公牛向歐羅巴傾訴愛情/玫瑰花從她的衣裙下落,/都說她的臉變了顏色。”主神朱庇特看中了腓尼基王的女兒歐羅巴,變作白?;煸谛笕褐袚屪吡藲W羅巴。此處的玫瑰花便是朱庇特愛慕之意的化身,詩人用想象展開了一幅表白時的浪漫圖景:公牛訴說愛意,火焰般的紅玫瑰便慢慢飄落下來?;ǘ潆[喻的愛情并無絕對的定義,或兩情相悅,或一廂情愿。
4.青春的象征
鮮花帶有生命力的張揚,有鮮花盛開的地方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就像年輕人聚集的地方總是朝氣蓬勃的。然而,“人間花草太匆匆,春未殘時花已空”,鮮花在短暫盛開過后就迅速枯萎,詩人往往借花發(fā)出珍惜青春年華的感慨。
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在十四行詩中留下了這樣的句子:“冰冷的風會使玫瑰凋殘/輕快的年齡會使一切改變/為了不改變自己的習慣。”花朵凋零,青春不再,人還要繼續(xù)向前。青春年少的時光轉(zhuǎn)瞬即逝,但留存了一種永恒、不朽的精神,留下了“青春快樂的果實”。時間是殘酷的,帶走了健壯的體魄、美麗的容顏,有限的花期是青春的感傷與遺憾,因此人們更要珍惜青春時光。
二、阿爾貝蒂以往作品中花朵的象征意義
象征是詩歌中普遍采用的寫作手法,象征主體與喻體之間或明或暗的聯(lián)系使得作品的內(nèi)涵更加豐富多樣,引人深思。阿爾貝蒂是一位擅長使用象征手法的優(yōu)秀詩人,自然界中常見的事物如海洋、日月,或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是詩人偏愛的象征喻體。然而,“花朵”這一意象并不是詩人作品中的??停韵逻x取兩處,對其中“花朵”的象征本體進行分析。
在阿爾貝蒂1924年出版的詩集《陸地上的水手》中收錄的題為《坐著的玫瑰女孩》一詩中,詩人哀嘆腦海中的女孩的“死亡”:隨著時間的流逝,女孩逐漸變老,被永久地遺忘。詩的開頭部分寫道:“坐著的/玫瑰女孩/她的裙子上/如同一朵花/展開的地圖集?!?這句中的花是女主人公花樣年華的寫照。作者將花朵置于作品的開頭,隱喻了女孩的青春年華,而隨著女孩逐漸衰老、消逝,“花”這一意象也不再出現(xiàn)。通過隱喻,阿爾貝蒂更加鮮明地比照出了青春如花般的寶貴。
阿爾貝蒂在另一首詩《獻給阿泰爾》中,也運用了花的意象:“我將暢飲你的海藻/你最隱蔽的熾熱花朵的瓊漿”,“在她哭泣、憂傷、孤獨地離去后/有人用新鮮甜蜜的水將花澆灌/紅色的玫瑰又在這里燃燒,開放/期盼”?!盁霟峄ǘ涞沫倽{”是更加委婉、隱晦的表達,“紅色的玫瑰”則指代情人間萌生的濃濃愛意。詩人借助“花朵”所含有的隱喻意義,凸顯詩歌的愛情主題以及對心愛之人的贊美之情。
“花朵”這一意象的出現(xiàn)與詩歌的主題聯(lián)系緊密,恰到好處地烘托出詩歌需要的氛圍,因此,在與愛情話題相關(guān)的詩集中,“花”這一意象就會更加頻繁地出現(xiàn)。受制于詩歌的主題,在阿爾貝蒂以往作品中采用的“花朵”意象相對保守,很少脫離常規(guī)的指代意義。
三、《中國在微笑》中花意象的現(xiàn)代性意義
《中國在微笑》共收錄二十八首詩歌,包含詩人中國之行的所見、所思、所感。當時的西班牙正處于弗朗哥的獨裁專制統(tǒng)治之下,社會大環(huán)境灰暗沉悶,詩人選擇用“鮮花”這一積極美好的意象傳達自己的見聞與想法,加大了作品與現(xiàn)實的差異,傳達出詩人親身體驗過兩國不同的社會氛圍后受到的觸動。詩集中頻繁出現(xiàn)與以往大相徑庭的全新花意象內(nèi)涵,阿爾貝蒂結(jié)合時代背景,與時俱進,將花元素揉進社會主義建設(shè)主題,賦予了花意象更具現(xiàn)代性的隱喻含義。
1.藝術(shù)界的繁榮景象
阿爾貝蒂來華訪問期間,恰逢中國“雙百”方針提出。在此背景下,詩人寫下《讓百花齊放》:“終于讓百花齊放/讓她們在花園中歌唱/做成花環(huán)而且忠誠/哪怕顏色完全不同/茉莉花的潔白與康乃馨的火紅。”詩歌中暗喻各種文化藝術(shù)思想,呈現(xiàn)出多樣思想的相互碰撞、爭奇斗艷的繁榮景象。這些新思想對同為共產(chǎn)主義者的阿爾貝蒂來講同樣珍貴,“百花齊放”這一政策的命名啟發(fā)了阿爾貝蒂,由此開發(fā)出花朵新的隱喻意義。
反觀同時期的西班牙國內(nèi),獨裁統(tǒng)治下嚴格的審查制度嚴重阻礙了新思想的產(chǎn)生與傳播。在西班牙當局政府的壓迫下,許多詩人、作家紛紛逃往國外,直至1975年弗朗哥去世后才得以陸續(xù)返回祖國。阿爾貝蒂與妻子瑪麗亞也是流放者中的一員,在西班牙開始走向民主后的1977年才回到西班牙。輿論上的噤聲使人們的反抗都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因此詩人選取花作為喻體,源于“雙百”方針的啟發(fā),用“百花齊放”之意表達對思想言論自由的渴望。
2.兒童——國家的未來
“為了在鮮花盛開的美妙春天,一個黎明將我在你可愛的花園中喚醒”,這是《中國》一詩中的句子。“花園”讓人聯(lián)想到傳統(tǒng)兒歌《娃哈哈》中的歌詞:“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被ǘ渲复鷥和?,國家未來的象征。從歌曲的創(chuàng)作時間來看,或許阿爾貝蒂訪華期間聽說過這首兒歌,因而獲得啟發(fā),也可能基于相似的時代背景,阿爾貝蒂和兒歌的詞作者不約而同地將花朵充滿生機這一特性賦予兒童,來完成花朵隱喻意義的更新。在《可悲的政府》中,詩人寫道:“請來看一看,孩子們笑得像花園里的花兒一樣?!卑栘惖僦苯用饔?,將孩子比作花兒,點明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時至今日,把孩子比作“祖國的花朵”依然常見。阿爾貝蒂希望“笑得像花兒一樣”的孩子們能夠茁壯成長,點綴祖國這個“可愛的花園”。
將兒童作為“花朵”這一意象的隱喻意義與指代青春異曲同工,兩種隱喻都是利用了花朵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特征,但用鮮花代指兒童更多地選取花純潔、美好等積極向上的隱喻意義。在資源相對貧瘠匱乏的年代,人們對新生兒寄托著殷切的希望,期望他們長大后能夠為家庭、祖國的建設(shè)作出貢獻。
然而,西班牙國內(nèi)的孩童缺少茁壯成長、開花結(jié)果的花園。由于內(nèi)戰(zhàn),成長于弗朗哥獨裁統(tǒng)治期間的兒童大多缺乏完整的家庭和充滿關(guān)愛的成長環(huán)境。弗朗哥政府經(jīng)常與教會合作,以“西班牙的未來”作為噱頭,用兒童進行政治宣傳。政府將遭到追捕的共和黨人的子女強制送到右翼家庭收養(yǎng),以便讓他們接受“恰當?shù)慕逃??!盎▓@”就是幫助兒童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更是幫助國家走向富強的理想環(huán)境。將花朵比喻兒童,不只是對孩童充滿信心,更是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是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祝愿與期盼,希望借此為西班牙的未來發(fā)展指明道路。
3.社會主義建設(shè)成果
花朵在《中國在微笑》中的第三層隱喻含義是社會主義建設(shè)取得的成果,這也是該詩集中最突出的花朵隱喻。用花朵暗喻成果,如同植物開花結(jié)果。另外,同為共產(chǎn)主義者,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成果是阿爾貝蒂書寫和贊揚的對象。
在詩集的同名詩《中國在微笑》的結(jié)尾,阿爾貝蒂寫道:“在中國的花園里,鮮花開了?!痹娙擞眠@句話作為結(jié)尾,指出“鮮花開了”,但沒有明確指出鮮花開后的場景,留給讀者自行想象的空間,亦是對中國未來的暢想。這里的花朵暗喻國家富強、現(xiàn)代的繁榮景象?!堕L城之歌》中也有這樣兩段:“請和我一起來中國的鄉(xiāng)村。中國的迷霧已散盡。中國所有的花兒都已開放。中國正在天亮,手中洋溢著花香”;“請和我一起來中國的鄉(xiāng)下。請和我一起來,手中拿著鮮花”。詩人訪問中國恰逢社會主義建設(shè)取得了重大成果,農(nóng)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詩歌中鮮花盛開的環(huán)境,就是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一隱喻是對花朵意象的大膽創(chuàng)新。盡管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時期的民主進程在弗朗哥獨裁專政期間受到了阻礙,阿爾貝蒂堅信西班牙就像會再次開放的花朵一樣,最終找到復興的道路。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鼓舞處于國家動蕩中的西班牙人民,勇敢地對抗專制統(tǒng)治,去追求民主。
《中國在微笑》中所賦予花朵的全新隱喻含義,源自阿爾貝蒂在中國的親身經(jīng)歷?;ㄒ庀笳宫F(xiàn)了詩人到達中國后對中國的良好印象,表現(xiàn)了新中國從荒蕪破敗到鮮花滿園的蛻變,展現(xiàn)了阿爾貝蒂本人作為共產(chǎn)主義者對中國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信心。
四、結(jié)語
《中國在微笑》中,阿爾貝蒂靈活、跳脫的用法賦予花朵新的隱喻含義,使得這部作品更加生動形象。在中國之行帶來的靈感啟發(fā)下,詩人并沒有在該詩集中選用以往作品中常見的花朵意象,而是添加了全新的含義。獨具時代特色的花朵隱喻含義貫穿整部作品,既展現(xiàn)了阿爾貝蒂個人的創(chuàng)作特色,也反映了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以及富有時代特色的思想。
參考文獻
[1] Carvalho M M. Transcendente e histórica: a poesía de Rafael Alberti escrita durante la Guerra Civil Espa?ola[M]. Brasil: Universidade de Brasília. 2016.
[2] Alberti R. Marinero en tierra[M]. Madrid: Visor Libros,2017.
[3] 韓濤,郭宇晶.中國古典詩詞中的花隱喻[J].漢字文化,2021(5).
[4] 賈軍.植物意象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
[5]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sh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6] 洛爾卡.洛爾卡詩選[M].趙振江,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7] 阿爾貝蒂.中國在微笑——拉菲爾·阿爾貝蒂詩選[M].趙振江,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8] 李忠杰.共產(chǎn)國際與西班牙民族革命戰(zhàn)爭[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1).
[9] 卡斯蒂耶霍.西班牙黃金世紀詩選[M].趙振江,譯. 北京:昆侖出版社,2000.
[10] 史明賢.1936—1939年西班牙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失敗及其原因[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3).
(責任編輯 羅?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