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dāng)我憶起黔江,腦海中總是浮現(xiàn)起那座風(fēng)雨廊橋。猶記,那個秋水長天的夕暮,我從成都踏足重慶的黔江城,前往濯水古鎮(zhèn),心懷期待,只為一睹那座“天下最美的橋”。
踏著青石古徑緩行而下,抵達江畔,目光便落在卓立于阿蓬江的廊橋上。它仿佛從天空飄落的一道彩虹,橫跨在雨后的青山與波光漣漪的江面之間。遇見這座廊橋,宛如邂逅罕見的奇景,瞬間便深深抓住了我的心弦。就像寶玉與黛玉初見,“心里倒像是遠別重逢一般”。
一直想去看廊橋。或許是因為《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北宋東京木拱虹橋,使我渴望尋找橋的秘密;或許是《阿房宮賦》描述的“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讓我對長橋臥波的壯麗景象產(chǎn)生無限向往;或許是唐詩、宋詞與元曲中所描繪的橋,讓我對廊橋的探尋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廊橋不同于普通的橋,它是水上的宮殿。
在碧波蕩漾的山水間,連接著一座有屋檐和走廊的橋,名叫“廊橋”。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散布著無數(shù)形態(tài)各異的廊橋。它們集廊、亭、臺、樓、閣、殿等建筑風(fēng)格于一體。白居易的詩句“登寺橋一所,聯(lián)橋廊七間”就是指的“廊橋”。廊橋不僅遮陽避雨,還是人們休憩閑談的好去處。在這里,你可觀滄浪萬頃、枕波濤入夢、看流云來去、品山色變幻,讓自己沉浸在詩意和禪境之中。
眼下,我穿越水墨畫般的山城,緩步踏入寧靜的古鎮(zhèn),小心地踩著那幽綠如青墨的青石板,生怕驚擾了這份安靜。
拐角處,突然出現(xiàn)了一位土家族女子,背著竹編背簍,與坐在門口的阿婆寒暄。她們用我聽不太懂的土家話交談,聲音悅耳動聽。女子從我身旁經(jīng)過,那雙眼睛清澈如泉,笑靨如花。她穿著繡有花邊的天藍色衣裙,體態(tài)苗條婀娜,長長的辮子垂至腰間,頭插一枝銀簪,走路環(huán)佩聲響,瞬間使整個小巷靜了下來。
待我回首,那倩影已消失在小巷深處,卻在我的心底留下深刻的烙印。我忽然覺得時光變慢,恍若進入了桃花源。
濯水古鎮(zhèn),恰如名字所示,“濯清蓮而不妖”。她就像一位美麗的土家族女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如蓮般靜靜的古鎮(zhèn),仿佛是另一個天地,遠離繁華喧囂,淳樸自然。她安靜地依偎在阿蓬江和蒲花河畔,時光在槳聲四起的波光里停留,在山歌對答的遠山間回響。
慢慢地走在老城古街,青瓦白墻間,抬頭望去,從吊腳樓飛檐挑起的一角天空,便可一覽那段久遠的歷史。古鎮(zhèn)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朝,曾經(jīng)是商賈云集的重鎮(zhèn),四通八達,周圍停泊著絡(luò)繹不絕的船只。然而,明清之后,這座古鎮(zhèn)漸漸走向衰落。
盡管歷經(jīng)千年滄桑,古鎮(zhèn)仍像一本保留完好的、厚重的線裝書,鋪開在被雨水清洗過的青石板上,曬在土家族世代棲居的吊腳樓上,大大方方地展覽著。一邊走著,一邊隨處翻看,每一頁都有它動人的故事,散發(fā)著歲月沉淀的古老美感,古拙樸實中透著歲月的沉香。
風(fēng)雨廊橋便是濯水古鎮(zhèn)故事里一個最為精彩的高潮。假若沒有這座廊橋,或許它一直在山野深谷無人能識。然而,因為有了廊橋,它成為整個故事的巔峰,仿佛一只翩然的驚鴻輕輕落下,驚艷了天地。
黔江濯水風(fēng)雨廊橋,又叫“滄浪橋”。想起屈原的詩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此刻,我真想學(xué)土家女子,在這橋邊濯我風(fēng)塵仆仆的衣裙,洗我漫游疲憊的雙腳。
遠遠望去,整個橋身很長,橫亙于烏江支流的阿蓬江和蒲花河,曲折蜿蜒不知盡頭。廊橋上有塔,有亭,有閣,形若彩虹伏波,江上飛龍。廊橋與古鎮(zhèn)緊連,山水相依,以優(yōu)美的姿勢、深遠的意蘊,點綴著蒼穹與大地。如此恢宏大氣,如此古典精美,這座“亞洲第一廊橋”徹底征服了我。整座廊橋都是沒有鉚釘?shù)娜敬罱?,純木結(jié)構(gòu)的廊柱,如鏤空的骨架佇立在蒼茫的水天間,留白給人聯(lián)想。橋面上搭起的亭、臺、塔、閣和青瓦屋頂,以及雕花的窗格門楣,自然簡潔的寥寥幾筆,勾勒出明清建筑的輪廓,又蘊含土家族元素,令人震撼。
天空忽然飄起了雨,遠山如黛,秋水長天一色。濯水廊橋因為能避風(fēng)遮雨,所以又叫“風(fēng)雨廊橋”?!帮L(fēng)雨”二字,與眼下的煙雨交融,增添了歷史的滄桑和水汽迷蒙的詩意。
這座廊橋曾經(jīng)遭受大火焚毀,但如今已歷經(jīng)涅槃,猶如鳳凰浴火重生。我與重建后的廊橋相對,它像一個老者默默地立著,不展示和抱怨自己的苦難,卻自有一種平靜和安詳,仿佛災(zāi)難未曾摧毀過它,似乎風(fēng)雨未曾觸及它,依舊保持著從容與安詳,波瀾不驚。我情不自禁地被觸動,感受到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強韌,以及靈魂深處如水般的柔軟與寧靜。
此時,天青色的煙雨中,橋上人影走動,碧綠的江面船只穿梭。古鎮(zhèn)上,土家族男女老少背著背簍,正在趕集。我好像打開了那幅北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畫上的橋從畫卷走來,橋上熙熙攘攘,橋下千帆過盡,市井繁華景象撲面而來,清澈的阿蓬江從我眼底緩緩流過。
天色,水色,山色,而你——風(fēng)雨廊橋是其中的絕色。
當(dāng)?shù)厝苏f,夜晚的風(fēng)雨廊橋特別美。于是,當(dāng)夜色來臨,我拾階而上,踏上廊橋。云散了,雨停了,月亮從江面升起。
獨自一人走在寧靜的廊橋,聽見自己步行在木板上緩慢的足音,好像跨越了時間的長河。推開雕花的窗,憑欄而望,流光溢彩的阿蓬江,與月色中的廊橋交相輝映。這天上的街市中,是誰提著燈籠徐徐而行呢?
一片悠揚的木葉聲,帶著思念,絲絲入扣,響起在我的耳畔。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一位土家族男子佇立在樓閣一隅,面朝月色溶溶的江面,吹著木葉。
我看到那男子身穿琵琶襟衣,衣領(lǐng)和衣口繡著精致花紋,頭上纏著青絲頭帕。他面容俊美,手拿著一片木葉,輕輕吹撥,深情的目光投向夜幕下的遠山,眼睛里凝聚了全部的相思。他在思念著誰?或是正等待著誰家的阿妹?會是我在古鎮(zhèn)相遇的那位土家族女子嗎?
千百年來,這座風(fēng)雨廊橋不知有多少故事?它安靜地矗立在時間的門檻上,靜待著無數(shù)的人到來。
編輯+ 夏唯
曹蓉
知名作家,冰心散文獎得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梔子花開》;散文集《那邊的香巴拉》《赴一場人神之戀的愛情》《流浪的云》《月亮的鞭子》;長篇人物傳記《我是中國人》《雪源大師傳奇》《高道李真果》《薛永新傳》《李耀亨傳》等;科普兒童文學(xué)系列作品《土豆娃逃生記》;電影劇本《山那邊花開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