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煥煥
孟子作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在繼承前人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展出了自己的君子觀?!渡袝穼γ献泳佑^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孟子君子觀中關(guān)于君子要注重自身道德修養(yǎng),強調(diào)孝悌,以民為本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尚書》中君子思想的影響。
一、君子修德
《尚書》又被稱之為《書》,是一部記錄夏、殷、周王朝的君主及諸侯的言行舉止、訓戒、臨戰(zhàn)檄文等內(nèi)容的中國古代史書,其記錄的歷史長達一千三四百年。據(jù)傳,《尚書》由孔子整理刪減,“孔子既懼覽之者不壹,不但刪書約史,定禮贊易,有所黜除而已,又討論整理此三墳、五典并三代之書也?!币虼?,《尚書》被列為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
《尚書》中共出現(xiàn)君子八次,君子在《尚書》中還未成為一種理想人格,如“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尚書·召誥》)中君子與王相對應,君子在《尚書》中基本上指的是統(tǒng)治者。因此,“德”在《尚書》中并未與君子聯(lián)系起來。但《尚書》中對于堯舜等圣王言行的描述為孟子思考如何成為君子,什么是圣人之道提供了借鑒。在《孟子》中多處引用《尚書》,孟子認為,堯舜之道就是圣人之道,后世的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等也是通過學習堯舜之道成為圣人或君子,堯舜所推行的也就是孟子所說的王道或者說仁政,“堯舜之道,不行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币蚨献訕O力推崇堯舜之道,“言必稱堯、舜?!保ā峨墓稀罚┟献诱J為,人只要通過效法堯舜之道就能夠成為圣人,因為堯舜與一般人并沒有區(qū)別?!坝麨榫?,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保ā峨x婁上》)堯舜的做法為后世的君子提供了典范,因此,《尚書》中所記錄的圣王的言行舉止也影響了孟子的君子思想。
《尚書·堯典》中盛贊堯“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边@一盛贊也同樣展現(xiàn)了君子如何施行王道,因而堯的言行為君子實行仁政,成為圣人提供了可以模仿的典范。
施行仁政或王道,要求君主不僅統(tǒng)治民眾,而且要教化民眾,“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日其助上帝寵之?!保ā读夯萃跸隆罚┒鹘袒癖?,必須自身成為君子或者成為有道德的人。因而對堯的盛贊第一段是褒揚堯的美德,堯自己做到能夠“欽明文思”以及“允恭克讓”,其中“欽明文思”是提高自己內(nèi)心的道德修養(yǎng)從而做到道德上的完備,以及在行為舉止上的莊重。“允恭克讓”則是待人接物,將自己的內(nèi)在德性展現(xiàn)出來。因而君子首先自己要有德性,并在待人接物中將這種德性表現(xiàn)出來,進而用自己的德性感染其他人,從而“光披四表,格于上下?!倍磩t是“溶哲文明,溫恭允塞,”(《尚書·舜典》)因而堯禪讓與舜,“舜讓于德”(《尚書·堯典》)是因為舜具有道德。因此,君子應當在道德上是完備的,只有在道德上完備,才能夠引領(lǐng)他人施行王道。
孟子建議滕文公以身作則時說“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滕文公上》)也與《尚書》中這一思想相似,都表達了君子首先要修德,只有君子自身具有德行才能夠讓他人信服。
二、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推行仁政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悌,因而《尚書》盛贊堯先“九族既睦”然后再“協(xié)和萬邦”。堯之所以傳位于舜也是因為舜雖然“父頑,母器,象傲,”(《尚書·堯典》),但是舜依然能夠做到“克諧以孝,烝烝義,不格奸。”(《尚書·堯典》)因而治家是王天下的必要條件,而治家最重要的就是孝悌,即孝敬父母和尊重兄長。
因此,孟子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保ā陡孀酉隆罚┟献诱J為,孝悌之事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人的急務,“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保ā侗M心上》)因而不行孝悌而王天下是不可能的。同時,在孟子看來,孝悌之道比起獲得天下更加重要,“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保ā侗M心上》)而君子三樂首要的樂便是能行孝悌之道,即“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保ā侗M心上》)至于王天下則不包含在君子三樂當中。孟子在與弟子討論中假設(shè)舜的父親瞽叟殺了人,孟子認為,這時候舜一方面會命人抓捕自己的父親,從而讓自己的行為合乎義,另一方面又會放棄天下帶著自己的父親逃跑,從而讓自己的行為符合孝,孟子認為像舜這樣的圣人必然以孝悌為首要的事務,因而孟子認為舜能夠做到“棄天下猶棄敝跣也?!保ā侗M心上》)
三、從“民為邦本”到“民貴君輕”
孟子吸收了《尚書》中的民本思想。從《尚書》記載來看,商代雖然已經(jīng)具有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如“朕及恭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保ā渡袝P庚》)中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對于民的重視,到了周,周吸收了商滅亡的教訓,認識到商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其統(tǒng)治者“暴虐于百姓?!保ā渡袝つ潦摹罚┮蚨苋颂岢隽恕疤烀页?,唯德是輔”(《尚書·多士》)的主張。與前代不同,周人認為天命并非一成不變的永恒的存在,相反,天命與德相關(guān),因而為了讓自己的統(tǒng)治更加長久,統(tǒng)治者就必須具有德性,順應民意,因此,統(tǒng)治的關(guān)鍵不在于神而在于德。根據(jù)這種思想,周人提出了“保民”與“慎罰”的觀點。
這些觀點在《尚書》中多有體現(xiàn),如周公介紹文王具有品德,并且關(guān)懷百姓,“徽柔懿恭,懷保小民”(《尚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尚書·無逸》)則是要求君主不能貪圖安逸享樂,而應當去了解農(nóng)耕以及百姓的疾苦;“人無于水監(jiān),當于民監(jiān)”(《尚書·酒誥》)則是要求統(tǒng)治者要以民為鏡,來看自己行為的得失等。
孟子“保民而王”“民貴君輕”的思想與《尚書》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五子之歌》)的思想相一致,都要求統(tǒng)治者以民為本。雖然兩者都將君主看作統(tǒng)治者,但是君主的統(tǒng)治以民眾為目的,《尚書》說“天惟時求民主”(《多方》),如果統(tǒng)治者不能善待其民眾,天命將會更替,孟子引用《湯誓》中的話,“時日害喪?予及汝偕亡”(《尚書·湯誓》)百姓對于夏桀痛恨到要與其同歸于盡,夏桀、商紂都是因為失去了民心而失去了天下,而商湯、周文王、周武王都是因為得到了民心才得到了天下:“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離婁上》)孟子說“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保ā峨x婁上》)堯舜之道就是要善待百姓,為此,孟子提出了要降低百姓的賦稅,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
孟子認為,君主具有兩個基本的責任,首先,是要讓民眾“養(yǎng)生喪死無憾?!保ā读夯萃跎稀罚┻@意味著君主首先要保證民眾的基本生活需要,即“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保ā读夯萃跎稀罚M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就是王道的開始,孟子又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構(gòu)想,“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保ā读夯萃跎稀罚┢浯?,就是要對民眾進行教化,認真搞好教育,向他們講明侍奉父母和尊敬兄長的意義。這樣,年輕人就知道敬老了,“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保ā读夯萃跎稀罚?/p>
綜上,孟子君子觀強調(diào)政治與道德的結(jié)合,一方面是強調(diào)對個體德性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則是強調(diào)對道德的延續(xù),主張仁政。因此,孟子君子觀具有道德和政治這樣兩重特性,而孟子君子觀的基礎(chǔ)理論來源之一便是《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