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重點新石器時代遺址考述

2024-05-14 21:34:55張曉航張鑫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4年7期

張曉航 張鑫

摘 要: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址年代早、數量多、面積大,其中有8處重點遺址被公布為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遺址的年代、文化類型是研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朝鮮半島及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原始社會文化關系的重要資料。

關鍵詞:大洋河東部;新石器遺址;文化類型;海侵;文化關系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42

1 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地理位置及重點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情況

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北依千山余脈與長白山余脈交會地帶,東靠鴨綠江入海口沖積平原,南臨黃海。地勢南部平緩向北逐漸呈階梯形升高,有多種類型的微地貌。這里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是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今共計發(fā)現新石器時代遺址65處。其中8處遺址被公布為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重點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在龍王廟鎮(zhèn)、馬家店鎮(zhèn)、北井子鎮(zhèn)與長山鎮(zhèn),統(tǒng)計如表1。

2 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重點新石器時代遺址簡述

2.1 后洼遺址

后洼遺址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馬家店鎮(zhèn)三家子村后洼村民組,東經:123°55′29.4″,北緯:39°58′17.4″,海拔13.3米(國家級文物保護標志碑前)。遺址分布范圍北寬南窄,呈不規(guī)則狀,東西最寬處100余米,南北最長處170余米,面積約17000平方米。后洼遺址于1983年至1984年間,由遼寧省博物館考古隊(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對后洼遺址進行了正式發(fā)掘。距地表1米處為文化堆積層,厚約1米,分上、下兩層,內涵豐富。后洼遺址共發(fā)掘4次,揭露面積1785.5平方米,發(fā)現43處房址、灰坑20個,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復原陶器393件)、石器等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1668件、雕塑藝術品90件①(圖1~圖5)。各類文物經過整理、修復,由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東港市文物管理所保存。經考古認定這是一處距今5000~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983年4月11日,東溝縣人民政府將后洼遺址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8月,丹東市人民政府公布后洼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2月2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后洼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后洼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2 樺木山遺址

樺木山遺址位于龍王廟鎮(zhèn)高家堡子村孫家屯村民組東300米的樺木山上,東經:123°47′25.9",北緯:39°59′07.7",海拔51.2米(遺址西南角)。遺址主要分布在南坡中上部,東西最長處約1000米,南北最寬處200米,面積大約200000平方米。整個山南坡從西到東地表散落遺物比較豐富,距地表30厘米處為文化堆積層,厚約15厘米,土質為黑土。在主峰東200米的山脊處采集殘石斧一把,褐色花崗巖石質,長8厘米,寬4.5厘米,厚1.5厘米。遺址東北處的地表遺物較多,從現場采集到紅褐夾砂、黑褐夾砂陶器殘片,器物口沿、腹、底、耳等遺物,器壁較薄,含砂量較大,含滑石粉量較少,火候較高,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聚落遺址。該遺址于2009年發(fā)現,2010年10月29日被丹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10月17日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3 石佛山遺址

石佛山遺址位于東港市馬家店鎮(zhèn)馬家店村石佛村民組西北500米的石佛山南坡上,東經:123°51′29.5",北緯:39°59′13.1",海拔48.6米(市級文物保護碑前1米)。遺址分布范圍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約20000平方米。從取土層可見距地表80厘米處為文化層,厚約15厘米,土質較黑。1986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調查發(fā)掘。根據發(fā)掘結果來看,石佛山遺址文化層較薄,發(fā)現的房址為圓形半地穴式。出土的器物有罐、壺、碗等??谘睾皖i部多飾附加堆紋,陶片較薄,火候較高,均含有少量的滑石粉。紋飾主要是刻劃紋,以刻畫的幾何紋、人字紋為最多,還有刻畫斜線紋、席紋、點紋、葉脈紋、網格紋、梳齒紋等。生產工具有雙孔石刀、石磨棒、石磨盤、陶紡輪、陶網墜等。2014年被丹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4 雞架山遺址

雞架山遺址位于東港市馬家店鎮(zhèn)劉家店村西齊家溝村民組西200米的雞架山上,東經:123°52′51.9",北緯:40°00′49.1",海拔31.6米(縣級文物保護碑前1米處)。遺址分布在南坡、西坡,由山脊向下延伸至山根部,范圍大致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東西最長處約200米,南北寬處約100米,面積大約20000平方米。地表散落遺物較多,從取土層可見距地表20厘米處是文化層,厚約10厘米。從現場采集到四把青石磨制的石刀殘段及大量紅褐、黑褐夾砂陶片,器底,口沿,器耳等。遺址內出土過石矛、石斧、雙孔石刀、石網墜和環(huán)狀石器等。2014年被丹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5 玉成號遺址

玉成號遺址位于東港市馬家店鎮(zhèn)劉家店村玉成號村民組北100米的玉成號山上,東經:123°52′37.8",北緯:40°00′28.6",海拔48.6米(移動公司信號發(fā)射架南30米處)。遺址主要分布范圍在南坡中部,南北最長處大約200米,東西最寬處大約100米,面積大約20000平方米左右?,F在地表散落遺物較少,距地表30厘米處是文化層,厚約5厘米,土質較黑,以前曾出土過石斧、石刀等石器。2014年被丹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6 雙山子遺址

雙山子遺址位于東港市馬家店鎮(zhèn)雙山東村雙山子東山頂,東經:123°53′09.9",北緯:39°56′19.0",海拔108.9米(縣級文物保護標志碑前)。遺址分布范圍東西長20米,南北寬10米,面積200平方米。地表遺物較少,距地表50厘米以下為文化層,厚約20厘米,土質較黑。遺址內曾出土過紅褐、黑褐夾砂陶器耳、底等殘片及石灰?guī)r磨制的扁平柳葉形雙脊雙刃石箭頭。1988年被東溝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7 雙山子西(后劉坨子)遺址

雙山子西(后劉坨子)遺址位于東港市北井子鎮(zhèn)后劉坨子村后劉坨子村民組東1000米的平臺地上,東經:123°51′30.2",北緯:39°55′26.9",海拔15.3米(縣級文物保護標志碑南1米處)。遺址分布范圍大致呈長方形,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80米,面積約16000平方米。遺址地表遺物較少,以前曾出土過石磨盤、石磨棒、石網墜、石鑿子、石鏃等石器以及紅褐、黑褐夾砂陶器耳、底等殘片,陶器器壁較厚,含砂量大,含少量滑石粉,上面以壓印之字紋為主,有少量刻劃紋,該遺址與東北15千米處的后洼遺址文化類型相似。1988年被東溝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8 大頂子遺址

大頂子遺址位于東港市長山鎮(zhèn)大頂子村三組東北200米的大頂子山南坡上,東經:124°02′40.2",北緯:39°54′39.2",海拔38.6米(縣級文物保護標志碑南1米處)。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面積為30000平方米。1981年9月在遺址內發(fā)現石斧一把及大量紅褐、黑褐夾砂陶片等。距地表15厘米以下為文化層,厚約20厘米,從中可見夾雜有陶器殘片。1988年被東溝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重點新石器時代遺址研究分析

3.1 遺址的文化類型及年代研究分析

從考古發(fā)掘及調查結果來看,后洼遺址下層文化類型年代較早,內涵比較豐富,有一定的代表性。出土的雕塑品年代較早,形體較小,最大的6厘米,最小的1厘米,風格原始粗獷。材質以滑石、陶土為主。題材有圖騰、人像、動物、植物等。這是雕塑藝術品史前社會文化現象,具有裝飾功能及宗教性質,也與圖騰崇拜密切相關。在中國石雕史、美術史、原始宗教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陶器胎質變薄,火候較高,含有少量滑石粉。紋飾以壓印紋為主,如:席紋、網格紋、之字紋、人字紋、葉脈紋、水波紋、橫線紋等??虅澕y有席紋、鋸齒紋、網格紋、橫線紋、人字紋、斜線紋、環(huán)帶紋等。陶罐器型筒形罐、束頸罐、鼓腹罐,平底。壺的器型短領微束,廣肩,鼓腹,平底。碗的器型直口,斜直壁,平底。杯的器型是直口,筒腹。

后洼遺址上層文化出土的陶器以夾砂紅、黑褐陶器為主,陶片含砂量大,含少量滑石粉,胎壁薄。紋飾有刻畫橫線紋、刻畫人字紋與點紋等;器型有折腹碗、直口圓腹壺、侈口和小平沿筒形罐等;生產工具有石磨盤、石磨棒、打制的石球、陶球、陶紡輪;石雕有墜、環(huán)、管、珠等;陶塑有人頭像等;房址為半地穴式,圓角方形,室內柱洞呈網格狀。經過北京大學考古系碳十四實驗室測定,后洼下層文化類型的年代應在6000年前。后洼上層文化類型的年代應在5000年左右。

樺木山遺址、石佛山遺址、雞架山遺址、玉成號遺址、雙山子遺址均在山丘上部,房址為半地穴式建筑,大多有柱洞。遺址出土的石器以斧、刀為主,還有鑿、矛、鏃、環(huán)狀石器等。陶器有附加堆紋筒形罐、附加堆紋直領壺、碗、杯等。大多屬于單一文化堆積,少數是兩個文化層,當時古人在這種地勢較高的地方居住時間跨度不長。考古資料顯示,石佛山遺址出土的陶罐有卷沿、折沿、疊唇等,壺為小口鼓腹,器底鋸齒花邊,石器有雙孔石刀、石磨棒、石磨盤、石鏃等。生產工具主要是農業(yè)工具,也有漁獵用具。文化類型與小珠山上層文化類型有一定聯系,年代大約距今4400年至4000年。雞架山遺址、玉成號遺址與石佛山遺址距離較近,文化類型相似。樺木山遺址、雙山子遺址是新石器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文化遺存,年代不晚于附近的黃土坎鎮(zhèn)山西頭遺址(距今3300年左右),即中原地區(qū)的商代②。

3.2 遺址地理位置變遷的原因研究分析

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重點新石器時代年代較早和較晚的遺址,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上有著明顯的變化。與后洼下層文化時期年代相接近的遺址,大都分布在低矮的臺地和臨海的坨子上,如北井子鎮(zhèn)后劉坨子村的雙山子西(后劉坨子)遺址等。而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遺址卻都出現在較高的山丘臺地上,地理位置的變化與全新世中期遼東半島沿岸大規(guī)模海侵有緊密聯系。從這里的地層堆積、海積地貌、海相沉積物、海相貝殼堤等地質資料所反映的情況來看,當時曾經發(fā)生一次大規(guī)模的海侵。如單坨子遺址的水成層已經高出現在的海面近10米,可見此時海岸線已經深入現在的陸地數十里。這種現象的發(fā)生是促使當時人們將居住址從平地上搬遷到地勢較高的山丘上的主要原因。通過對附近大孤山地區(qū)海侵所形成的幾道古貝殼堤貝殼層碳十四測定可以得知遼東半島黃海沿岸的海侵年代最較早的為4270±120年、3400±115年,即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

3.3 與周邊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關系研究分析

本文中介紹的8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屬同一文化區(qū),與周邊地區(qū)的原始文化聯系緊密。如后洼下層文化的壓印之字紋,在長島的大黑山島北莊、蓬萊紫荊山、煙臺白石村、牟平縣城關鄉(xiāng)照格莊等遺址中均有發(fā)現③。這一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它自身的特點,不同于山東半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后洼下層文化中以壓印席紋為特點的陶器花紋在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義州郡平安北道美松里洞穴遺址、韓國的釜山東三洞、慶尚南道蔚山新巖里、東萊多大埔等地均有發(fā)現。平行斜線紋、人字紋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大彼德灣伊桑諾夫遺址中也有發(fā)現,這些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原始文化有一定的聯系。

4 結語

東港大洋河東部地區(qū)重點新石器時代遺址是遼東半島新石器時代文化區(qū)的組成部分,有著明顯的地域特點。通過對這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年代、特點、分區(qū)與分期等方面研究分析,可見與隔海相望山東半島的龍山文化、朝鮮半島及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原始社會文化保持著密切聯系。它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交流,是研究東北亞地區(qū)原始社會文化關系的重要資料。

注釋

①許玉林,傅仁義,王傳普.遼寧東溝縣后洼遺址發(fā)掘概要[J].文物,1989(12):1-22,97-101.

②徐韶鋼,陳山.遼寧東港市山西頭青銅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2011(1):7-16.

③許玉林.東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概述[J].遼海文物學刊,1989(1):56-87.

贵德县| 崇仁县| 潮州市| 拉萨市| 迭部县| 南郑县| 南澳县| 宁城县| 安顺市| 九江县| 汽车| 沽源县| 合川市| 泽库县| 榆林市| 深泽县| 高邑县| 昆山市| 金门县| 潍坊市| 新泰市| 禹城市| 林州市| 阜宁县| 南和县| 塔城市| 滕州市| 平定县| 秦安县| 兴宁市| 安陆市| 白山市| 佛山市| 乌海市| 三穗县| 枣强县| 文登市| 得荣县| 德江县| 丰宁|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