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濱
有人宣稱《圣經(jīng)》是推理小說的先祖。在《舊約》的偽經(jīng)里,先知但以理將灰撒在房間的地上,證明異教的祭司及其家屬正在偷吃供給異教偶像貝利的食物。英國推理小說家,也是福爾摩斯的忠實粉絲多蘿西·塞耶斯,從《詩學》中找到了最早的偵探小說宣言,其中,亞里士多德在討論悲劇時說:“也有可能發(fā)現(xiàn)某人做了或沒做某事?!保╗美]扎克·鄧達斯:《大偵探:福爾摩斯的驚人崛起和不朽生命》,肖潔茹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二〇二二年版,34頁)
推理小說始于愛倫·坡一八四一年的小說《莫爾街兇殺案》,案情是在一間密室里發(fā)現(xiàn)一具尸體,偵探杜平仔細觀察作案現(xiàn)場,認為兇手必然具有非人類所能有的氣力和靈活性,結論是“那不可能的答案,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兇手不是人,而是一只猩猩。觀察一切,記住一切,并設身處地為對手著想,是愛倫·坡小說的思維線索?!侗桓`的信》就是一例,警察反復、徹底搜查了竊賊的住所,一無所獲,而杜平卻立刻找到了,竊賊把信看似漫不經(jīng)心地放在大家都看得見的地方。
嚴格說來,愛倫·坡創(chuàng)作的還不能算是推理小說,因為它們的主人公所仰賴的是觀察和逆向思考,而不是推理。不過,愛倫·坡很善于刻畫人物,并且打造了某種范式:精于觀察、窮極想象而又行為古怪的偵探,自負平庸、熱心多嘴而又善解人意的搭檔,一般也是故事的敘述者。這一切,都為后續(xù)的推理小說所模仿。如此說來,第一部推理小說的地位應該讓給柯林斯一八六八年的《月亮寶石》,其富于戲劇性的結構、怪誕不祥的氣氛、詼諧睿智的對話以及完美的分析解說,成為早期推理小說的典范。
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兩個好處是文化的普及和閑暇的增加,看書的人多起來。英國首條地鐵于一八六三年通車,輔之以無處不在的報刊點和琳瑯滿目的印刷品,人們攜帶一本本充斥著犯罪、悲劇與冒險的廉價小說在列車上打發(fā)時間。如果是連載小說的報紙,看完就隨手丟在列車上。十九世紀后半期,大眾逐步發(fā)現(xiàn),案件的破獲過程是有趣的,只要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還很有娛樂性,這種故事賣得很好。于是,閱讀推理小說成為一種時尚。
推理小說帶有浪漫色彩,飄忽不定的奇思怪想與維多利亞時代的歌舞升平調和起來,吸引并陶醉了識文斷字的中產(chǎn)階級。按盧梭的理解,戲劇本質上是貴族式的,而小說本質上是民主式的。為了討通俗文學消費者的歡心,小說取代了戲劇和史詩,成就一種時而溫馨時而驚悚的生活方式([美]阿蘭·布魯姆:《愛的設計—盧梭與浪漫派》,胡辛凱譯,華夏出版社二〇一七年版,153頁)。
于讀者而言,推理小說無需自告奮勇,可以袖手旁觀,甚至可以不必關心被害人的命運,只需一門心思找到兇手。疑團讓人殫精竭慮,甚至變成所謂“自我折磨的藝術”。閱讀一二十頁后,心里先給出個答案,翻到書尾去驗證一下,如果吻合了,就再愜意不過了。推理小說的基本前提是,每件看起來神秘莫測的事情,背后總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任何疑案皆可解決,那就可以肯定我們生活在一個理性、安全的世界里。讀者接受了小說中的推理,也就不自覺地跟隨作者運用邏輯推理破獲神秘案件,這是中產(chǎn)階層智識提升的標示,也是理性主義的世俗勝利。
當然,人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是不朽的大偵探福爾摩斯,時至今日,影視作品不斷改編、翻拍他的故事,向其締造者柯南·道爾致敬。除觀察和推理能力外,福爾摩斯還擅長拳擊,有時親自勇斗歹徒。他諳熟各種時髦科技,洞悉各種可能性,有不少怪癖,比如把雪茄煙放在煤斗里,把煙絲放在波斯便鞋里,思考問題時愛拉小提琴,喜歡喬裝,還服用可卡因。對福爾摩斯的完整印象,需要閱讀全部探案集后才能獲得,從初出茅廬到老練成熟,形象越來越可愛。
探案伊始,福爾摩斯和助手華生正在自己的寓所里,一位激動的客人突然來訪,講述了一個不幸事件。福爾摩斯通過觀察,準確說出訪客的點滴情況,比如“您是一位醫(yī)生類型又具備軍人氣質的紳士,顯然是一位軍醫(yī)。剛從赤道附近歸來,因為面色黝黑,不是皮膚的自然顏色,您的腕部就很白。扭曲的臉清楚說明您剛經(jīng)歷了病痛。左臂受傷了,僵直,不能自如。英國軍醫(yī)在赤道附近遭受病痛和創(chuàng)傷,會是哪里呢?顯然是阿富汗”。
“該發(fā)生而沒發(fā)生,也是一種證據(jù)?!睂Υ?,福爾摩斯的經(jīng)典解釋是,馬廄的護犬沒有叫,這支持了一種推論,偷馬者是這只護犬熟悉的人。推理小說的作者和讀者,似乎都患上了推理強迫癥,比如根據(jù)煙灰判斷香煙的牌子之類。賣弄智略,是福爾摩斯的老毛病,有一次他問華生,從貝克街公寓門口到客廳要走幾步?然后自是地說:“十七步。你看到了,但你沒有觀察。”
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是由阿加莎·克里斯蒂開創(chuàng)的。她的第一部小說《斯蒂勒斯奇案》于一九一五年問世,塑造了著名的比利時偵探赫克爾·波洛。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人對這個人物非常熟悉,是因為一部經(jīng)典譯制片《尼羅河上的慘案》,它改編自一九三七年的同名小說,被譽為“鄉(xiāng)間別墅謀殺體”。所謂鄉(xiāng)間別墅,泛指任何有限空間內的共同體:學校、修道院、乘船或乘火車的一群人。一個外表看似和諧的、通常是富人才能涉足的小天地,如豪華列車、郵輪等,田園牧歌式的化境中卻隱藏著罪惡,除大偵探和他的朋友外,可能人人都是罪犯。
漸漸地,人們?yōu)橥评硇≌f的競相寫作制定了六條規(guī)則:(一)小說的主旨在于心理分析,故偵探不應身受傷害;(二)謀殺應當是主要罪行并且是出于個人動機;(三)兇手不應該是偵探、仆人、慣犯、政治上的無政府主義者或精神病人;(四)不應虛構某種毒藥,也不應訴諸過分蹊蹺的破案方式;(五)每個故事中只能有一處密室或密道;(六)偵探不應墮入情網(wǎng)。當然,這些規(guī)則都曾被打破過([美]蘇珊·史密斯:《英美推理小說縱橫談》,劉玉麟譯,載《譯林》一九八〇年第一期)。不過,在這些規(guī)則中,至少第一和第六條,被雷蒙德·錢德勒塑造的硬漢偵探馬洛率性打破。馬洛經(jīng)得起刑訊,但不一定禁得住色誘,因為他所面對的女主都“性感、世故、機智、自信,集合了所有年輕男子性幻想的必備特質”。
錢德勒的作品被收入《美國文庫》,他不想讓推理小說止步于“自我折磨的藝術”,而是成功找到“一種雅俗共賞的手法,既有普通讀者可以思考的深度,又能寫出藝術小說才有的力量”。錢德勒是與阿加莎同時代而稍晚的美國作家,在他之前,案件分析是其命脈,雖有詼諧對白,也發(fā)警世議論,但多是草蛇灰線迅速鋪陳;而在錢德勒筆下,更加注重突出偵探馬洛的性格,對案件的擘肌分理似乎只是為了性格的展開。
其實,推理小說只有一條規(guī)則:推理。曾經(jīng),人們對于推理及其衍生作品到了癡迷的程度。一九四七年,美國報界搞了一次短篇推理小說大賽,獲獎作品是凱梅曼(Harry Kemelman)的《九英里步行》。小說虛構了一場推理盛宴:“給我十至十二個單詞組成的一句話,我會給你一連串合乎邏輯的推論,這些推論是你在組句時做夢也想不到的。”給出的句子是:A nine mile walk is no joke, especially in the rain. (九英里步行可不是玩笑,尤其是在雨中。)
于是有了以下推論:說這話的人很抱屈。這場雨始料未及,否則他會說“雨中的九英里步行可不是開玩笑”,不會加“尤其是”,這顯然是事后想到的。說這話的人不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其實九英里并不算遠,十八洞高爾夫已經(jīng)走一多半了。當然,不能做一堆無益的假設,比如只有一條腿,或者在叢林中。一句話往往有它的特殊語境,提到的某次步行一定是實際走過的。這次步行的目的并非為了打賭之類,而且可以認為就發(fā)生在本地,因為說這話的人很熟悉這段路。
步行發(fā)生在午夜至早上五六點鐘。想一想,本地人口相當稠密,走任何一條路,用不了九英里就會找到一個社區(qū)。這里有火車和公交車,所有的高速路都很好走,誰會在雨中步行九英里呢?除非是深夜,沒有公交車,也沒有火車。即便有私家車經(jīng)過,也不會輕易讓陌生人搭乘。步行者正走向某個城鎮(zhèn),而不是從某個城鎮(zhèn)離開,因為如果他已身處某個城鎮(zhèn),就更有可能安排某種交通工具。再者,不像十或百,九是一個確切數(shù)字,是在表示某一特定地點到某一城鎮(zhèn)的距離,而不是某座城鎮(zhèn)到某一特定地點的距離。想象一下,問城中的人:“布朗住的地方離這兒遠嗎?”如果他們相識,得到的回答基本是“三四英里吧”。但若問布朗住的地方離城里有多遠,他會告訴你“三點六英里”。
因此,步行者正走向一個確定的終點,而且不得不在特定時間趕到那里。不是因為車壞了而去求救,車壞了就不必冒雨步行了,可以蜷縮在后座上睡一覺,或者向其他機動車呼救。九英里至少要走四小時,雨中就不止四小時。假定凌晨一點車壞了,到目的地就五點了,天就亮了,路上會有許多車,隨后有公交車。如果真要求救,也不必步行九英里,找到最近的電話亭就夠了。這只能說明他有個確定的約會,約會時間是五點半之前。他原本可乘最后一班車,凌晨一點左右趕到約會地點,早早等在那里,但既然他沒這么做,就說明他要么被迫錯過了最后一班車,要么不得不留下來等候,也許是等一個電話。準確說來,末班車是零點三十分,如果趕不上,四點半就到不了目的地;如果乘早班車,五點半才會到達。那只能說,約會時間是四點半到五點半之間。
他要去的是一個叫哈德利的地方,因為“飛行者”列車五點要停在那里加水。這趟車零點四十七分駛離華盛頓,八點到達波士頓。而距離哈德利正好九英里的地方是老索特客棧,這里肯定有交通工具,比如出租車,不過司機或??空军c的服務生會記住不尋常時間的任何出行者。實際情況是,步行者躲在客棧的房間里,等待從華盛頓打來的電話,告訴他某人上了“飛行者”,可能還告知了車廂和包廂號。然后他溜出客棧,步行去哈德利。在列車加水的喧囂聲中溜上某節(jié)車廂并不困難。
事實上,那列火車上的確有個男人被謀殺于包廂中,死去三小時左右,與列車到達哈德利的時間吻合?;氐侥蔷洹熬庞⒗锊叫锌刹皇峭嫘Γ绕涫窃谟曛小?,不可能是巧合,那句話不可能無緣無故鉆到誰的腦袋里。一般情況下,要某人說出十個單詞的句子,得到的回應通常是“我喜歡牛奶”,然后補充說“它有益健康”。顯然,一定有兩個人,一個負責在華盛頓跟蹤被害人,確認他上了車;另一個等著干完活兒。
每個人都會從某種跡象中得出某些推論。狗叫,說明有人走近;身后有車鳴笛不已,說明駕車者已失去耐心,甚至怒不可遏;活動室彌漫著一股特殊味道,昨晚一撥少年在此聚會,他們抽煙了還是吸大麻了?沙漠中的足跡,襯衫上唇印,都訴說著某個故事。推理是人的基本技能。所有學科都離不開觀察和推論。不過,人們經(jīng)常忽略某些事證。比如“九一一”恐怖襲擊發(fā)生后,發(fā)現(xiàn)錯過了很多預測機會,因為美國情報機構通過各種渠道掌握了足夠的相關信息,卻沒有進行有效的匯總研判。
恐襲前聯(lián)邦調查局收到信息說,來自中東地區(qū)的一些人報名參加了不同的民航學校,可他們只學空中駕駛,不學起飛和降落,全部用現(xiàn)金付學費。這種協(xié)調一致的異常行動是否意味著他們同屬某個組織?使用現(xiàn)金而不是銀行卡,是否在隱瞞身份或資金來源?當然,善意的解釋可能是,他們打算后期再學飛機起降,或者電子游戲設計者想強化切身體驗,設計出更逼真的游戲,或者只是訓練某種特殊飛行員,只負責在長途飛行中替換一下正副機長。只要去認真核實,這些善意解釋都不難被否定。非善意的解釋似乎更加合理,這些“學生”打算劫持一架或多架民航客機,控制飛行,然后將飛機用作飛行炸彈。而如果要在空中炸毀飛機,就不必控制飛行了。
推理小說符合理性主義的基本假設:對特定的過往事件的認知是可能的,建構特定的過往事件的真相是達至審判公正的必要條件,結果不正確就不能稱之為正義。然而,理性主義也提醒人們,為過去的事實確立真相,是典型的可能性問題,不可能絕對確定。如果對真相的獲取過分執(zhí)著,可能導致以犧牲個人為代價的非正義。因此,“二戰(zhàn)”結束后,歐美各國秩序重建的一個新的關注點,就是強化正當程序對個人的權利保護。
以《尼羅河上的慘案》為例,故事的法治背景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彼時發(fā)生在埃及的刑事案件,可以由郵輪注冊國委托一位比利時偵探負責偵查,現(xiàn)在恐怕不行了。而這位偵探竟然將所有涉案人召集起來,像開庭一樣宣講破案過程,卻沒有真正庭審中的控辯對質。大偵探還編造說有一種印模實驗,可以驗證近距離射擊,從而導致兩位“嫌疑人”絕望地當場自殺。今天看來,這樣做肯定有違正當程序,赫克爾·波洛先生應當將偵查所得的證據(jù)—不單是他的推論—交給檢察機關,而不應私設公堂。
可以說,傳統(tǒng)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已經(jīng)過去。除法治舞臺背景更換的原因外,人們對犯罪體裁文學、影視作品的欣賞角度也發(fā)生了明顯變化?,F(xiàn)代警察的行動大量依靠法醫(yī)學的復雜技術,以及犯罪學實驗室和計算機,而且不是單槍匹馬去破案。人們注意到,現(xiàn)代法治國家的警察辦案方式受到法律的諸多限制,可能更值得信賴。而歐美影視作品中不斷出現(xiàn)的特立獨行的私人偵探則聲稱,“警察不能用折斷犯人胳膊的辦法讓他招供,也不能用左輪手槍敲斷犯人的門牙”,而“我不是警察,就能這樣做”。他確實這么干了。
再者,基于演繹、歸納、分析等邏輯方法的推理,并不是一個可重復、可持續(xù)的可靠的過程。對事實發(fā)現(xiàn)機制、規(guī)則、程序和技術的評斷,一個關鍵標準是看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將事實確定的準確性最大化?;仡櫷评硇≌f的輝煌百年,重新審視那些曾經(jīng)讓讀者魂牽夢縈的破案過程,似乎會發(fā)現(xiàn)不僅故事是虛構的,而且推理也是虛構的。作者將胡作非為處理為某種有序安排,看似嚴絲合縫的邏輯推理,其實完全不同于真實的刑偵過程。小說家事先知道誰是兇手,只是假裝不知道,然后帶領讀者走上一條荊棘叢生的緝兇之路;而真實的罪案伊始,人們并不知道兇手是誰。
現(xiàn)在的蘇格蘭場中心有一座刑事犯罪陳列館,始建于一八七五年,展示倫敦警方在偵查異常重大罪行時所獲取的罪證。展品顯示,根據(jù)拇指汗跡指紋印,偵破了一九〇五年三月在德特福發(fā)生的一起兇殺案,開創(chuàng)了科學偵緝的新紀元。一九二七年,從血污的火柴桿上提取死者的血跡,鑒識專家說服陪審團,被告人與死者是同一血型,就是兇手。遺憾的是,當時并沒有哪個大偵探出面警示陪審團,血型只有四種,血型相同不意味著就是兇手。
但無論如何,警探取代偵探已是大勢所趨。以至于有人模仿柯南·道爾的筆法,塑造了一對現(xiàn)代版的福爾摩斯和華生。這一次,他們用上了傳呼機和手提電話,能夠鑒別油灰里的顆石藻,能夠測定玻璃的密度、折射率和質量光譜,能夠用X射線底片顯示出有人在一副一七八七年之后的舊畫布上作畫,卻聲稱是一六八二年離世的一位畫家的作品([英]伯納德·奈特:《福爾摩斯重破疑案》,載《新科學家》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四至三十日)。
現(xiàn)如今,那些空中游弋的衛(wèi)星以及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已經(jīng)使整個世界進入了萬蹤留痕的時代。在這個近乎全裸的時代談論隱私是奢侈的,一切皆有賴于、取決于法治對視頻鏡頭背后的人有怎樣的約束。而DNA證據(jù)目前也被廣泛使用,其比對準確率極高,雖說在認定同一時并不絕對,但卻絕對排除不同一。一份調查報告將DNA證據(jù)描述為雪萊的詩作《奧西曼迭斯》在沙漠古國的半毀石像,冷笑著發(fā)號施令,顧盼自雄,號稱萬王之王,似乎可以俯瞰萬象,獨霸真理。可惜,DNA的猛然崛起和迅疾擴張一直伴隨著雙重敘事:發(fā)奸擿伏、洗冤匡謬是一種敘事,移花接木、屈枉正直是另一種敘事。
如果說攝像或人臉識別還是對人的外部監(jiān)控,那么DNA技術則從內部更加徹底地暴露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所有深層隱私,包括我們的父系、母系不為外人所道的遺傳特征和生理缺陷。一言以蔽之,DNA檢測掌握了“上帝發(fā)給每個人的身份證”。視頻偵查、DNA檢測等最具革命性的偵查、證明手段,徹底改變了刑事偵查的手段排序。如果說推理小說興起的背景是工業(yè)時代理性主義對神秘主義的祛魅,那么,當代高科技手段對刑事偵查的強勢介入,雖不構成對人類理性的否定,但卻在相當程度上反襯出邏輯推理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曾經(jīng)風靡的推理小說何以風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