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藩(中國臺灣)
自序 素食之道大矣哉
我讀《水滸傳》時,正值血氣方剛,前后看了五遍,不僅熟悉人名,且對于其綽號,也是了如指掌,兼有一些心得。比方說,“及時雨”宋(送)江,“智多星”吳(無)用等是。但當(dāng)時青春年少,同時胃納極大,即使食有求飽,也常動心忍饞,總想大快朵頤。是以書中的“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最為深得我心。
數(shù)十年下來,我這“食肉者鄙”,一直無肉不歡,狀況好的時候,吃個十斤八斤,也是小事一樁,佐飲白干芳茗,尤能得其所哉!而今年逾花甲,身體已不如前,懂得均衡飲食,進(jìn)而食素養(yǎng)身。此雖偶一為之,確能感受益處,增添生活情趣。
自單位退休后,時間自然多了,走訪神州各地,眼界為之一開,品了許多美味,當(dāng)然包括異味,一些珍稀素材,無不納入腹中。例如在上?!袄霞俊背缘降牟げ耍~綠身矮根紅,炒制之后,柔嫩多汁,根部肥嫩,整株可食,滋味絕佳。食罷,我才了解為何清代名醫(yī)王孟英在其食療名著《隨息居飲食譜》中,稱它可以“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根味尤美”了。面對此一冬令期間始有的尤物,有幸吃了三次,一次連吃個三四株,葉嫩根爽,整棵食盡,心滿意足,不亦快哉!
關(guān)于食素,源遠(yuǎn)流長?;蚴掘\,齋戒沐??;或為宗教,戒不殺生;或為修行,忌口靜心;或求體健,棄絕葷腥;或不得已,陳蔡絕糧。理由固有萬端,食之得用則一。偶爾換個口味,變點飲習(xí)好尚,其誰曰不宜乎!
山家及僧家,蔚成飲食風(fēng)尚,像“大蔬無界”及“福和慧”等,已成名店名食,有幸都品嘗過,了解大勢所趨,其中寫的食記,載之于本書內(nèi),讀者如有興趣,既可書中神游,亦當(dāng)親身體會,了解新派素食。
約三年多前,食友兼文友的汪詠黛,見我日子太閑,推薦我在《人間福報》開個專欄,欄名“素說新語”,非但寫素,且寫全素。這個立意甚好,因而不揣固陋,且讀且食且寫,每兩周撰一篇。在日積月累下,居然超過百篇,可以編撰成書,交由北京三聯(lián)生活書店付梓,在夫妻的合作下,直接在大陸出版,這是我的初體驗,幸也何如?是為記。
園中百蔬逾珍饈:田園蔬菜
茭白別稱美人腿
茭草在《本草綱目》中名菰,茭草之莖部長成后,易受寄生菌感染,中心生出黑沙點。所謂茭筍、菰筍,指茭草于春末初生之嫩芽,一如蘆筍、蒲筍之嫩芽;至稱茭白,指其莖部,可供蔬食。
茭筍古人亦食,與蒲筍、蘆筍同為水菜之一種,是寒涼性清,能疏肝、膽之食物,今人不食久矣,市中罕有出售。惟吳中仍食此,據(jù)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云:“去煩熱,止渴,除目黃,利大小便,止熱痢,雜鯽魚為羹食,開胃口,解酒毒……”顯然頗具療效。
茭白以色白鮮嫩為上品,如其中心有黑沙點者,名灰茭白,為次貨,為老茭白,食味差矣!南京玄武湖內(nèi)盛產(chǎn)茭白,據(jù)當(dāng)?shù)氐膫髡f,由于明代開國元勛劉基,嗜食茭白而種之。不過,南京沙洲圩所產(chǎn)者,夙享盛名,其特點為嬌嫩、香糯、脆鮮爽口。
茭白又稱茭瓜、茭白筍、菰瓜菜及菰首、菰手等,以往紹興農(nóng)家吃此物,其制法甚簡單,將現(xiàn)摘者去殼,置放于飯鑊(即大鐵鍋)內(nèi),燒木柴或秸稈,待聞飯香時,茭白亦熟矣,稱“飯焐茭白”,用醬油蘸食,最爽脆甘鮮。現(xiàn)用電飯鍋制作,更方便容易了。
具淡淡清香、質(zhì)感脆嫩、滋味甘鮮的茭白,施之于烹飪,其佳肴甚多。如制成羹湯,昔人愛之深,有“菰首芼羹甘若飴”“芼羹菰菜珍無價”等佳句。如只制涼拌菜,清人童岳薦的《調(diào)鼎集》,便多所著墨,其“拌茭白”指出:“焯過切薄片,加醬油、醋、芥末或椒末拌。又生茭白切小薄片略腌,撒椒末。又切絲略腌,拌芥末、醋。又拌甜醬……又切塊拌醬油、麻油?!绷恚小搬u油浸茭白”,云:“切骨牌薄片,浸醬油,半日可用,充小菜?!背苑ǘ嘣?,各具滋味。
該書尚有“炒茭白”,共有二法,其一為:“切小片配茶干(豆腐干)片炒?!逼涠椋骸扒袎K加麻油、醬油、酒炒?!痹对凇峨S園食單》中,則認(rèn)為將茭白“切整段,醬、醋炙之”,其味尤佳。
家母燒制的“素燜茭白”,滋味絕佳,眾口交贊。其法:將茭白切滾刀塊,僅用素油加醬油、糖,文火燴燜即可。也用茭白與豆腐干均切絲,同雪里蕻(紅)一起炒,別有滋味。此外,亦將切丁的茭白和蠶豆同燒,其色一青一白,美感滋味兩勝。
每年中秋佳節(jié)烤肉時,正值茭白當(dāng)令,人們常備此物,它在烤熟之后,掀殼而見其身,又直又白又挺,遂稱為“美人腿”。另一說則是:南投埔里盛產(chǎn)茭白,為了觀光及推廣,故博得此一令名,引人遐思并發(fā)噱。
大抵而言,市場所售茭白,因表皮的顏色,分成青殼、白殼、花殼這三種。白殼質(zhì)量最優(yōu),價錢亦昂;花殼比較肥大,但缺細(xì)膩口感,易有空心現(xiàn)象。而在選購時,則以筍支豐滿,皮相鮮麗,無老化、灰白、皺縮者為佳。我曾吃過“茭白脯”,用“茭白入醬,取起風(fēng)干,切片成脯”,和蘿卜干、筍干制法雷同,風(fēng)味則自成一格,算是味有別裁吧!
西洋菜身世之謎
望文生義,廣東人嗜食的西洋菜,絕非出自中土,而是來自域外。追溯它來華的歷史,還不到三百年,卻有不少說法,且都指證歷歷,為還原其身世,乃爬梳諸典籍,盼能解開其謎,且在享用之際,可供談助之用。
西洋菜的洋名為watercress,其味清香似芥,故漢譯為“水田芥”。又因葉子狀如掰開的豆瓣,遂有“豆瓣菜”之稱。據(jù)《簡明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水田芥乃十字花科多年生植物,已在北美洲馴化,“生長于涼爽的溪流中,沉水、浮在水上或平鋪在泥地表面。常用大桶栽培采其嫩梢作沙拉。葉纖細(xì),淡綠色,有胡椒味,富含維生素C。花白色。角果小,豆莢狀。種子成兩行。扦插易生根”。對其成長、屬性、狀貌、種植等,詳加介紹,巨細(xì)靡遺。
至于其轉(zhuǎn)入中土途徑,莊兆祥增訂《嶺南采藥錄》寫道:“西洋菜原是百年前由歐西輸入日本的菜蔬”。那么它又如何傳到香港呢?根據(jù)故老說法,約十九世紀(jì)末,有位葡萄牙籍的船員,由于患了肺病,被船主遺棄在香港、澳門間的小島上,該島絕無人跡,卻有豐富水草,此人肚餓之時,即以水草充饑,結(jié)果得以不死。有人乃發(fā)奇想,就把這種水草,移植到了澳門,而后又到了香港。正因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一向被稱為西洋人,此菜遂被稱為西洋菜,一直流傳至今。
真相究竟如何?本就需要推敲。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時,美國人到中國傳教,來到廣州市區(qū),設(shè)立博濟醫(yī)堂。醫(yī)堂有一洋人,名字叫作哈博,從家鄉(xiāng)帶來一種菜蔬,放養(yǎng)在活水瓦缸里,碧綠青幽,煞是好看。
當(dāng)時西關(guān)泮塘,有位私塾先生,基于教學(xué)需要,學(xué)習(xí)西洋文字。有次感染時疫,跑去博濟看診,于是認(rèn)識哈博,而且成了教友,持續(xù)交往數(shù)年。
某年臺風(fēng)來襲,泮塘受創(chuàng)嚴(yán)重,所種茭筍、茨菰、蓮藕失收,農(nóng)家陷入困境,私塾先生向哈博聊起此事。哈博指著瓦缸,表示此菜甚宜泮塘鄉(xiāng)的田塘栽種。私塾先生便帶了幾把回去,告訴鄉(xiāng)人,只要插入水中,即能存活收成。經(jīng)過兩個月后,此菜大量繁殖,青蔥翠綠一片。鄉(xiāng)人摘下煲湯,味道鮮香可口,度過歉收歲月。居民志此奇緣,也表示不忘本,管它叫“西洋菜”,現(xiàn)則大受歡迎。
究其實,水田芥原產(chǎn)地中海,遍及英、法、美洲、日本、中國嶺南和臺灣等地。中國香港地區(qū)目前的大帽山山腰(即荃灣川龍村)一帶,亦有種植。沿山路而行,云霧繚繞中,適宜其生長。
西洋菜可素可葷,既能煲湯,也能快炒。如當(dāng)成火鍋料,或者是襯墊主料(如香菇等),均可發(fā)揮馨香怡人、消暑清肺的效用。假使生飲其汁,能抑制胃出血;煲陳皮湯熱飲,對肺癆有幫助。以上只是偏方,或可救急一時。
形似寶塔甘露子
“奇庖”張北和君,善以珍異入其饌,尤其是冬蟲夏草,一經(jīng)他裝點后,變得昂揚有神。早在二十年前,我與他甚相得,一再品嘗其佳肴,前后達(dá)十年以上。約莫十余年時,有次端出一盤,居然是活生生的,望之如蠶蛹,也形似寶塔,模樣挺可愛,不知是何物。他笑著對我說:“這是活的冬蟲夏草,長在石頭縫里,又叫作石蟲草,是可以生食的?!蔽乙姥远?,爽口又甘脆,明知他誆我,且不說破他。后來我在傳統(tǒng)市場見了幾次,也查了些書籍,終于明白其身世。
原來它叫甘露子,為唇形科植物草石蠶的地下塊莖。北京人稱之為滴露、甘露,以形狀似蠶蛹,故有“地蠶”之稱,亦因形狀特殊,也稱為“寶塔菜”“地鈕”“蝸兒菜”“土蟲草”,全是以形命名,實在很有意思。
甘露子顏色潔白,質(zhì)地極為脆嫩,號稱具有香、脆、甜、嫩四大特點,既能煮食、做菜,又能當(dāng)水果吃,且適合糖漬、醬漬。關(guān)于這些特質(zhì),“醫(yī)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道之甚詳,指出它“五月掘根蒸煮食之,味如百合。或以蘿卜鹵及鹽菹水收之,則不黑。也可醬漬、蜜藏。既可為蔬,又可充果”。顯然它也是個全方位的好食材。
用甘露子制作醬菜,可繁可簡,味美則一。一般而言,居家自行制作,簡單易行。先將甘露子洗凈,瀝干水分,用鹽腌上半日,接著擠去鹽水,置之于小壇中,入醬油漬,約三四天,即可食用。
老北京的醬菜園,大致有三種類型,按其生產(chǎn)方式之不同,大致可分為老醬園、京醬園、南醬園。
老醬園:多為陜西人開設(shè),源于保定的醬菜制法,用黃醬為主要醬料,口味偏重,醬香濃郁。以“六必居”為代表,另有“中鼎和”“長順公”等著名醬園。
京醬園:幾乎全用北京當(dāng)?shù)丶紟?,以甜面醬為主要醬料。
名店有為“天義順”前身的“天義成”醬園、“天源醬園”等。
前者為著名的清真醬園,創(chuàng)建于清咸豐年間,嚴(yán)格選材,操作精細(xì),種類繁多,物美價廉,滋味偏甜,很有特色,因而馳譽京城。后者開業(yè)于清同治八年,口味清淡,甜咸適度,味道鮮美,甚受南方人喜愛,遂有“南菜”之稱。
南醬園:近于蘇、浙風(fēng)味,口味更甜。清末南北暢通無阻,往來相對便利。揚州的好醬菜,便宜銷到北京。原有的醬園無法競爭,導(dǎo)致越來越少,終被“六必居”及“天源”所取代。
此外,泰半由山東人所開的醬園,也叫“山東屋子”,以“桂馨齋”居首,亦難以支撐,漸趨于沒落。
基本上,清新脫俗、麗質(zhì)天生的甘露子,最適合搭配甜面醬?!疤煸瘁u園”以嚴(yán)選食材、注重規(guī)模及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聞名,其“甜醬甘露”,一再享譽大江南北;而“六必居”本擅長黃醬,后來所制作的甜面醬,質(zhì)量超邁凡常,能與“天源”頡頏,其所用的甘露子,必購自“白紙坊菜園”,乃“甜醬甘露”的后起之秀,我有幸品嘗過,至今難忘其美。
另,揚州著名的腌螺絲菜,取甘露子為主料,形如螺絲,又像寶塔,脆而清,細(xì)且嫩,堪稱是醬菜中不可多得的逸品。
炎夏良蔬有豇豆
豇豆一名飯豆,臺灣另稱菜豆,暮春三月種植,夏季成為佳蔬。它原產(chǎn)于非洲,野生種廣泛分布于乞力馬扎羅山地區(qū),后經(jīng)海路傳往印度,再由當(dāng)?shù)剡M(jìn)行人工栽培。是以長久以來,一直認(rèn)為印度乃豇豆的發(fā)源地。不過,古代的非洲人,把它當(dāng)成糧用,不知可口豆莢,是種鮮美蔬菜,即便到了今天,西非廣大地域,依然將之充作糧食。
我愛吃的豇豆,豆莢扁長而細(xì),質(zhì)地柔軟,有白、青、紫(紅)三種,長度約六寸至二尺。每一個豆莢內(nèi),有十六顆到二十六顆不等的豆粒,豆為腰圓形。由于特別長,所以江南一帶,又稱它為“長豇豆”。此外,其豆粒能煲飯、煮粥,故有飯豆之名。然而,飯豆只是統(tǒng)稱,因為眉(白)豆作用相同,也有飯豆之名。另,臺灣所稱的菜豆,亦有混淆現(xiàn)象,四季豆的別名和豇豆一樣,同樣是叫菜豆。
中國栽種豇豆已久,本草書的記載頗多。《廣群芳譜》謂:“豇豆味甘,咸、平,無毒,主理中益氣,補腎健脾,止消渴瀉痢?!薄侗静菥V目》指出:“此豆紅色居多,莢必雙生,處處三四月種之?!薄毒然谋静荨穭t說豇豆苗“今處處有之,人家田園中多種之,就地拖秧而生,亦延籬落”。由此觀之,豇豆種植容易,而且蔓延甚廣,產(chǎn)量豐富,作用極大,故李時珍將它列入豆類中的上品。
而在家常菜中,常把豇豆當(dāng)成蔬菜,連莢一起食用。一旦豆莢老時,就要剝?nèi)テ淝v,光吃豆粒。豆粒亦可制成糕點,名為“豇豆糕”,其色略黃,極為可口。曾主編三百余萬字《中國藥學(xué)大辭典》的陳存仁,乃著名美食家。他有次去南京旅行,到夫子廟前白鷺洲,表示:“環(huán)境清幽,風(fēng)景宜人,有茶居數(shù)間。每逢假期,游人如織,薈集茶居,或弈棋或清談,儼然成為南京一名勝?!倍杈又胸溬u的豇豆糕,“制法精美,味極可口,雖時隔十余年,猶使人懷念不置”。其所記當(dāng)為一世紀(jì)前之事,佳點與名勝輝映,最能勾思古幽情。
營養(yǎng)學(xué)家認(rèn)為,豇豆?fàn)I養(yǎng)成分超優(yōu),既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又有可觀的維生素,堪稱豆類中一級的營養(yǎng)品,可與黃豆?fàn)庉x。衛(wèi)生學(xué)家也說,豇豆如連莢嚼食,可吸收粗纖維質(zhì),能促進(jìn)胃腸蠕動,同時可幫助消化,進(jìn)而有通便功效。
在享用豇豆前,需去豆莢老筋。如切成寸許長,用素油炒來吃,味道香脆可口,乃菜蔬之雋品。想要換點花樣,加冬菇或香菇,滋味更有層次,令人百吃不厭。
此外,豇豆亦可漬制,當(dāng)成泡菜食用,以此佐飯送粥,爽口腴美之外,精神為之一振。將它曬成豆干,即使煮成清湯,里頭加點調(diào)料,也能大開食欲。
《本草綱目》上說每日空心(吃)煮豇豆,入少許鹽,可補腎氣。當(dāng)下暑熱難熬,經(jīng)常熬夜之人,每易心火太旺,導(dǎo)致腎水不足,造成“心腎不交”,假使比照辦理,或許稍有幫助,長保身體安康。
豆腐乳炒空心菜
走紅全球的央視紀(jì)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dǎo)演陳曉卿,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他們“全家都是空心菜控”。并表示在拍攝《秘境廣西》時,在廣西的博白,吃過最好的空心菜。它“半人高,那叫嫩!一根菜,抓中間,輕輕一顫,兩端齊手而斷!用桂林的花橋腐乳烹炒,人間絕品”。
看了這個夸張又傳神的報道后,不禁讓我想起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原來他老人家對這道好菜,可是貢獻(xiàn)良多哩!
章太炎滿腹經(jīng)綸,曾有人問他,先生的學(xué)問是經(jīng)學(xué)第一,還是史學(xué)第一?他朗笑三聲道:“實不相瞞,我是醫(yī)學(xué)第一?!彼嚫呷四懘螅跉庖膊恍?,曾轟動一時。
章太炎與上海名醫(yī)惲鐵樵友善,曾共組“中醫(yī)通函教授學(xué)社”,學(xué)員遍及大陸和東南亞,還有許多遙從者。章親自編寫的《雜病新論》《霍亂論》《傷寒論要義選刊》,皆是授課教材,被業(yè)醫(yī)者奉為寶典。
章氏晚年定居蘇州,受聘為蘇州國醫(yī)學(xué)校名譽校長。當(dāng)時游其門下者,多為醫(yī)林俊彥;而和他通信札者,則為當(dāng)代名醫(yī),聲勢之盛,罕出其右。
每人好惡不同,章對飲食一道,并非特別講究,其每天的小菜,都是些豆腐乳、臭花生、臭咸蛋、臭冬瓜、臭莧菜梗、臭豆腐之類。也許人皆掩鼻,他卻特別愛好,認(rèn)為其鮮無比,堪稱“逐臭之夫”。他自奉極省儉,家里沒有仆婢,菜肴全由其夫人湯國黎就近購買,對蘇州邵萬生的玫瑰腐乳和紫陽觀的醬菜,尤其欣賞,須臾不離。
此外,章太炎最愛吃的青菜,非空心菜莫屬,幾乎餐餐必備。由于他文名滿天下,求序及求字者,為了達(dá)到目的,經(jīng)常備辦臭物,像擅寫佛像出名的錢化鐘,便常用臭咸蛋、臭花生、臭冬瓜之類贈章,請他寫字留念,經(jīng)常一揮而就。有一次錢挖空心思,送來一壇極臭的莧菜梗,章更樂不可支,竟對錢化鐘說:“你備有不少紙,只管拿來我寫?!?/p>
送臭物者不少,但講到空心菜,因節(jié)令及產(chǎn)地之故,想要讓他老人家滿意,確非易事。是以名醫(yī)陳存仁在編畢《中國藥學(xué)大辭典》后,往請大師作序。知他偏嗜此菜,特購上海西郊的名品,攜至蘇州章氏寓邸。太炎見之大悅,并說:“蘇州空心菜太細(xì)小,不耐咀嚼,不如上海的肥腴脆爽,吃時耐嚼?!痹谝粫r高興下,一篇序文援筆立就,一時傳為食林美談。
或許章太炎每餐必有豆腐乳及空心菜,哪天因緣際會,將二者一起炒,應(yīng)在情理之中。加上他名滿中華,此菜因而傳遍神州,成為當(dāng)下名食,恐即淵源于此。
其實,宜蘭礁溪的“溫泉空心菜”,莖干長粗而細(xì)嫩,葉長頂端且色淺,嚼之喳喳聲響,取此與“坤昌行”細(xì)膩柔滑的豆腐乳一塊兒炒,滋味無窮無盡。其下飯及開胃,較諸廣西博白空心菜及桂林花橋腐乳的組合,除各有千秋外,或許平分秋色。
金邊白菜饒滋味
散文大家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指出:“華北的大白菜堪稱一絕。”早年在北方,居民更將它作為冬儲必備的菜蔬。因而他接著說:“在北平,白菜一年四季無缺,到了冬初便有推小車子的小販,一車車的白菜沿街叫賣。普通人家都是整車的買,留置過冬。”
而號稱“天下第一菜”的大白菜,乃十字花科,蕓薹屬,蕓薹種,大白菜亞種,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學(xué)名結(jié)球白菜,俗稱白菘、黃芽菜、唐白菜、卷心白、白頭菜、紹菜、天津白等,原產(chǎn)于中國,是中國最古老也最主要的蔬菜之一。其在烹調(diào)運用時,由于柔嫩適口,既可充作主食(如菜飯及面食之餡料),亦可當(dāng)成冷盤、熱炒、大菜、湯羹的主配料,更因其本味清鮮甘美,不搶味,故可調(diào)和任何味道。所以,它廣泛運用于各種烹調(diào)方法,且適用于腌、醬、糟、泡等制作方式。
基本上,可單獨成菜,又別具滋味的大白菜,講究的菜色必用其菜心,取其嫩而甘。如用其外幫,又燒出妙品,才真不簡單?!敖疬叞撞恕睙o疑是此中的翹楚,連老佛爺都愛吃。
此菜原為西安的家常菜,后流行于市集中,歷史甚悠久,將近兩百年。當(dāng)庚子之變時,慈禧逃至西安,每餐數(shù)十菜肴,必有“金邊白菜”。有次吃得興起,特意召見司廚,賞以親筆寫的“富貴平安”中堂一幅,一時傳為美談。又,這位大廚師,乃秦菜名廚李芹溪。他原名李松山,在西安起義時,曾率領(lǐng)一批青年廚子奮勇殺進(jìn)西安,被譽為“鐵腿銅胳膊的火頭軍”。待民國肇建后,政府授以官職,但他堅辭不受,只愿開辦餐館,并主理其廚務(wù)。等到于右任回陜主持“靖國軍”,二人結(jié)為好友,精于品味的于右任覺其名不雅,特為他改名芹溪,號泮林。
話說回來,清末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薛寶辰,撰有《素食說略》一書,記載:“菘,白菜也,是為諸蔬之冠,非一切菜所能比……或取嫩葉切片,以猛火油灼之,加醋、醬油起鍋,名醋熘白菜?;蛭⒋钴?,名‘金邊白菜。西安廚人作法最妙,京師廚人不及也?!?/p>
此菜目前制法:將大白菜剝?nèi)ダ先~,洗凈瀝干水,切成長斜形片;干辣椒劈半去籽;炒鍋燒熱,放菜籽油,燒七成熟,接著下干辣椒炸至發(fā)焦,投姜末及白菜,以大火急速煸炒,先噴香醋顛翻,再加精鹽同煸,至菜邊緣呈金黃色時,下濕淀粉勾薄芡,淋上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這道菜色澤金黃,酸辣脆嫩,頗能誘人食欲,是下米飯佳肴,寒冬時吃上癮,豈止一碗而已?胃口連日難開,食此菜最得宜。《本草綱目》上說,白菜“主治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消食下氣”等。值此素菜上品,痛快一下又何妨呀!
涼拌白菜一段古
將大白菜切絲,澆淋些許白醋,再撒些花生米,經(jīng)過均勻細(xì)拌,用冷盤來呈現(xiàn),此即涼拌白菜。不論盛夏酷寒,先上這么一盤,必能振奮味蕾,我一向喜食此,可惜佳作越來越少,無奈感遂油然而生。
其實這道冷菜,最早盛行北方,流傳至今,已改變原來樣貌,也算食林一奇。原來它的本尊,是用榅桲拌梨絲,起先為就地取材,后來主料不存在,而且有其季節(jié)性,于是變個法兒,反而流行更廣,真是不亦怪哉!
以前的酒席,一上來就是四干(干果)、四鮮(水果)、四蜜餞,多半擺擺樣子,客人很少取食。終席之后,因榅桲和梨皆現(xiàn)成的,乃制作一盤“榅桲拌梨絲”,食來別有風(fēng)味。正因梨有季節(jié)性,乃用白菜心切絲替代。另,自榅桲之量驟減后,海峽兩岸互別苗頭,各有了替代品,大陸多半改用山楂,臺灣地區(qū)則以花生米為之。前者取其酸鮮,后者增益口感,姑不管如何變,只要用心制作,仍是一等一的。
清代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jì)勝》記載“七月時品”時,寫道:“山楂種二,京產(chǎn)者小而甜,外來者大而酸……又有蜜餞榅桲,質(zhì)似山楂,而香美過之,出自遼東?!笨梢姌X桲不僅可以生食,而且能做蜜餞,滋味絕佳。由于它的香氣馥郁,尚可放在衣柜內(nèi)驅(qū)蟲,誠妙不可言。
至于“榅桲拌梨絲”的味道如何,散文大家梁實秋在《饞》一文中,有個現(xiàn)身說法,云:“我有一位親戚,屬漢軍旗,又窮又饞。一日傍晚,大風(fēng)雪……他的兒子下班回家,順路市得四只鴨梨,以一只奉其父。父得梨,大喜,當(dāng)即啃了半只,隨后就披衣戴帽,拿著一只小碗,沖出門外,在風(fēng)雪交加中不見了人影。他的兒子……追已無及。越一小時,老頭子托著小碗回來了,原來他是要吃榅桲拌梨絲!”描繪具體傳神,很能引人入勝。
此一果肉甘甜芳香的榅桲,別名榠楂、木梨,是種高可達(dá)八米的灌木或小喬木,原產(chǎn)于中亞,是歐洲古老的栽培樹種之一。日人田中靜一所著的《中國食物事典》中,寫道:“據(jù)晉、唐、宋代的古文獻(xiàn)記載,榅桲較早經(jīng)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但目前中國的栽培不多。果實有蘋果形、梨形等許多形狀,直徑約三至八厘米。果皮黃色,被短茸毛……優(yōu)良品種可供鮮食。主要用于加工果醬、果凍、干果。成熟期晚,耐貯藏,所以也是罐頭生產(chǎn)的重要原料?!睂ζ涫秤眉案郊觾r值等敘述,巨細(xì)靡遺,堪稱詳盡。
然而,榅桲卻日漸消失了,有謂其原始生態(tài)現(xiàn)遭到嚴(yán)重破壞,有以致之;亦有謂其經(jīng)濟價值降低,終于自生自滅。總而言之,就是中國北方各地,目前已罕見其芳蹤了。
話說回來,今版的涼拌白菜,其重點在用大白菜心,用其葉就失色了,因為心才會細(xì)嫩,芳香之氣馥郁。而所澆淋的醋,應(yīng)以白醋為之,切忌為了色澤,竟用黑醋、紅醋,反而不倫不類;且花生米要脆,過硬或過軟,就非所宜了,如果有異味,將大大失分。此外,它又名“松柏常青”,觀菜名即知各料均需新鮮,食之才會甘美,余味繞舌不盡。
食芥末墩迎新春
北京人過年時,餐桌上的素菜,有一道最熱門,那就是“芥末墩”,俗名“芥末墩兒”,亦稱“芥末白菜”。別看它不起眼,若論解膩開胃,必以此為第一,號稱首席素菜,其受歡迎的程度,恐居“素什錦”之上。
早年在北京時,一到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戶戶就開始準(zhǔn)備此菜。起先是挑選緊密結(jié)實的青口大白菜,除去老菜葉,只取中段或菜心,切成一寸厚、一寸多粗的圓墩狀,用馬蘭草或錢串把它拴緊,燒鍋開水略焯,個個半生不熟,其時間不能長,否則無脆勁兒。
接著將焯好的菜墩兒,趁熱裝進(jìn)小瓷壇中,逐一碼整齊了,碼一層菜墩兒,涂抹一層芥末糊和白糖,直到擺滿三分之二壇,然后掠去水中浮沫,略涼即倒進(jìn)壇里,迅即封嚴(yán)瓷壇蓋子,為了密不透風(fēng),外面裹以被子,放在暖和所在,讓芥末的辣味,可以充分發(fā)透。過了兩三天再打開,也就是吃年夜飯時,芥末的辣味,就直接沖鼻。而在享用之際,把一個個牙黃色的小墩兒,整齊地放在盤里,崔岱遠(yuǎn)認(rèn)為,“點上米醋和香油。吃一口,甜酸清脆,開竅通氣,痛快!”另,食家周紹良在《馂余雜記》中寫道:“這‘芥末墩吃時,有一股沖氣直達(dá)鼻腔,有時連眼淚都被嗆出,但人們?nèi)匀欢枷矚g它,大家認(rèn)為吃了它,感到頭腦清爽,好像吃了一帖清涼散?!?/p>
我在金門服兵役時,隊上主膳食的弟兄,乃當(dāng)時位于臺北西門町“致美樓”的主廚,他名叫胡玉文,年紀(jì)輕輕,刀火功高,手藝了得。“致美樓”是個北方館子,從老師傅那邊,他習(xí)得全掛子本事。在部隊吃年夜飯圍爐的當(dāng)兒,桌上必備有此菜,我一吃就喜歡上了,連吃它個三五天,一樣能樂在其中。或許過年時,天天都加菜,大吃大喝后,食此清爽菜,能重啟味蕾,既開胃生津,又全身帶勁,再大開吃戒。
不過,胡廚所制作的,只是簡易法子。先去白菜老葉,只取大白菜心,切寸許厚小段,用草繩拴緊后,放在鍋里一焯,取出時還帶汁,把它放置盤中,撒上調(diào)勻的芥末粉和白糖,金門的冬天冷,很快即能涼透,芥末糊和白糖,已被充分吸收,馬上就完成了。不像古早方法,又要放瓷壇中,還要擱上幾天。它比起正統(tǒng)的做法,效果可能差些,但那一股沖氣,照樣引人饞涎。
我和玉文私交甚篤,退伍之后,常去“致美樓”打牙祭。
有次在過年前,他贈我一瓷壇,里面的玩意兒,就是“芥末墩兒”,直吃得眉開眼笑,絕對是過個好年??上楹缶腿ッ绹每怂_斯州發(fā)展,從此斷了音訊,而今回想起來,猶有淡淡哀愁。
頂級廚娘黃媛珊,是位主中饋高手,在她近半世紀(jì)前出版的《媛珊食譜》中,便有“芥末白菜”。刀工須細(xì)膩,在下刀時,刀要斜著,菜才會薄,可以進(jìn)味。然而,她的調(diào)味料內(nèi),沒有白糖,卻用鹽和醬油。再用香而不酸的鎮(zhèn)江醋,與鹽及醬油一起調(diào)味,攪勻和后,把鍋蓋蓋上,燜一會,候涼了,即可留著做涼盆。這種做法挺特別,我當(dāng)然沒有吃過,但其能“解膩開胃”,想必異曲而同工。
最能發(fā)鮮大頭菜
大頭菜為蕪菁的別名,乃蔬菜中的上品,鮮食極有滋味,腌漬之后再吃,也是別有風(fēng)味。它亦常用于小菜,凡吃面或餃子時,點此佐食,清脆爽口,胃口隨之而開。
關(guān)于鮮食大頭菜,近人伍稼青的《武進(jìn)食單》內(nèi),有一道“大頭芥絲”,和咱家所制雷同,夏日食之尤妙,特錄之如下:“大頭菜切絲,愈細(xì)愈好,入油鍋中炒數(shù)下即取出,拌以預(yù)先炒熟之黑芝麻及少量食鹽,食前加麻油拌和,佐酒或為粥菜皆宜?!焙诎紫嚅g,煞是好看。如果閣下無辣不歡,再加點紅辣椒絲同炒,視覺效果更好,頗能發(fā)汗袪暑。
蕪菁一稱“諸葛菜”,它之所以得此名,必與諸葛亮有關(guān)。唐人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指出“諸葛亮所止,令兵士獨種蕪菁”,“取其才出甲者可生啖,一也;葉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則隨以滋長,三也;棄去不惜,四也;回則易尋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即砍)食,六也;比諸蔬屬,其利不亦博乎?……三蜀之人,今呼蔓菁為諸葛菜,江陵亦然”。拈出了蕪菁有六大好處。其實,它的妙用尚不止此,既可代糧救荒,同時耐貯藏,易運輸,且利遠(yuǎn)運。至于營養(yǎng)豐富、價廉物美,尚在其次。難怪諸葛亮南征孟獲,必用其種子,廣植于山中,以補給軍食。
明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盛贊蕪菁之好,云:“蕪菁南北皆有,北土尤多。四時常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謂之苔子),秋食莖,冬食根。河朔多種,以備饑歲。菜中最有益者惟此爾?!睂λ瞥鐐渲痢H欢?,它卻常遭人們冷落,在有些盛產(chǎn)地,還被當(dāng)成飼料,于是吳其濬不勝感慨,說:“余留滯江湖,久不睹蕪菁風(fēng)味,自黔入滇,見之圃中,因為諸葛菜賦……”賦文有云:“偉此伶仃之小草,猶留宇宙之大名 。”結(jié)尾則是“中興不再,舊陣空遺;浮云變古,野蔌如斯。遙悵望兮無盡,輒流連而賦之!”眷顧之情,溢于言表,讀之神傷。
《武進(jìn)食單》在“醬菜”條下寫著:“各大醬園門市部,多出售各種醬菜,如醬瓜、醬姜、醬蘿卜、醬大頭菜之類,多為佐粥小菜。另有一種‘醬云南大頭菜,系黑色,如切成細(xì)絲與豬肉絲同炒,亦有味?!庇秘i肉絲,當(dāng)然不符茹素者享用,經(jīng)我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以蒟蒻絲替代,滋味更妙,不僅脆爽,尤饒意境,大有味外之味,諸君或可一試。
目前的醬大頭菜,多以產(chǎn)地命名,其著者有云南大頭菜、畢節(jié)玫瑰大頭菜、黔大頭菜、襄樊大頭菜、淮安大頭菜等。除淮安外,皆和諸葛亮有切身關(guān)系,十分有趣。
相傳淮安的大頭菜,在南宋期間,大放異彩。當(dāng)時名將韓世忠及夫人梁紅玉鎮(zhèn)守于此,基于戰(zhàn)備需要,廣泛種植蕪菁,并發(fā)給每位士兵一個陶罐,專門貯存老鹵腌制的大頭菜,后人稱之為“韓罐子”。且存放時間愈長,味道愈為鮮美。
清代大食家袁枚,也在《隨園食單》中寫道:“大頭菜出南京承恩寺,愈陳愈佳。入葷菜中,最能發(fā)鮮?!贝搜陨跏牵墙^對。我曾用一般的大頭菜,將它切成細(xì)絲,豆腐干亦如此,再加些辣椒絲,三者炒在一起,香氣陣陣撲來,入口津如泉涌,真是下飯佳品。又,當(dāng)成面的澆頭,也是好吃得緊。
慈姑格比土豆高
我對慈姑有深刻印象,源自汪曾祺撰寫的《故鄉(xiāng)的食物》一文。此慈姑即茨菰,他寫道:“前好幾年……我到沈從文老師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飯,師母張兆和炒了一盤茨菰肉片。沈先生吃了兩片茨菰,說:‘這個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認(rèn)他這話。吃菜講究‘格的高低,這種語言正是沈老師的語言。他是對什么事物都講‘格的,包括對于茨菰、土豆。”
慈姑屬澤瀉科,原產(chǎn)于中國。生淺水中,三月生苗,青莖中空,其外有棱,葉如燕尾,前尖后歧,開四瓣小白花,花蕊顏色深黃,霜后葉枯,根乃練結(jié)。此多年生草本植物,明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諸子,故以名之。”描繪傳神風(fēng)趣。不過,慈姑通常結(jié)實十到十五枚,在農(nóng)業(yè)社會里,被視為吉祥物,尤其在嶺南,常將它和柑橘同放一盤,寓瓜瓞綿綿之意。
俗作茨菰,一名白地栗,一名鳧茈,南宋詩人陸游,曾在紹興吃過,并賦有詩句,云:“掘得茈菇炊正熟。”未說明怎么吃,倒是值得探討。
清人薛寶辰在《素食說略》中說:“味澀而燥,以木炭灰水煮熟,漂以清水則軟美可食?!蓖跏啃鄣摹峨S息居飲食譜》則謂:“甘、苦、寒。用灰湯煮熟去皮食,則不麻澀。入肴加生姜,以制其寒?!逼鋵?,慈姑之根部,滋味麻且澀,難怪汪曾祺會明白地講:“民國二十年,我們家鄉(xiāng)(指江蘇高郵)鬧大水,各種作物減產(chǎn),只有茨菰卻豐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真難吃?!?/p>
其所謂的嘴子,即指長長的尾巴帶個小圓頭,夾雜著苦澀味,其皮亦有苦味,須去之而后快。在一般的餐館,它之所以被冷落,除其貌不揚外,處理上也麻煩,因而不受青睞。不過,北京罕見此物,所以“賣得很貴,價錢和‘洞子貨(溫室所產(chǎn))的西紅柿、野雞脖韭菜差不多”。是以汪曾祺因久違而生情,每年春節(jié)前后,北京的菜市場中,有此物販賣,他見到時,總會買點回來炒肉,家人不怎么愛,每次都是他“包圓兒”(即吃光)。但在他的家鄉(xiāng),卻吃“咸菜茨菰湯”,做法只是咸菜切碎,加了些茨菰片即成。而吃不慣的人,總引不起食欲。
記得末代皇帝溥儀的膳食中,出現(xiàn)過“慈姑燒肉”,由此可想見其格調(diào)頗高。另,上海及廣東也會供應(yīng)此饌,務(wù)使肉有慈姑味,而慈姑有肉味,彼此相得益彰。我曾在香港灣仔“留家廚房”嘗過,真是另個味兒。
慈姑可與面筋、香菇、木耳同烹,或?qū)⑺斜∑?,油炸令其松脆,均為素筵佳品。又,“炸慈姑片”確為佐酒佳肴,比常見的炸薯條及炸洋芋片,食來更有韻味,這種風(fēng)味小吃,富有中國特色,值得拈來一嘗。
此外,舊時江南茶館,有售煮熟慈姑,蘸糖而食,饒有鄉(xiāng)土氣息;亦可蘸鹽,和油炸的一樣,乃下酒之珍物。慈姑梗莫輕棄,把梗去外殼,在油里炸過,加入京冬菜,擱些糖和鹽,澆清水些許,炒個兩三下,即成“炒慈姑梗”,脆爽兼有之,下飯之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