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滿屯
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推動中國哲學研究發(fā)展,是每一個中國哲學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不僅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指導思想,還因為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思想史的偉大思想之一具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鑒之處,更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所蘊含的科學方法、視角等能給我們的研究工作帶來巨大的啟示。
眾所周知,中國哲學這一名稱以前是沒有的。在古代中國,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tǒng),使得中國豐厚的文化資源夾雜在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中。中國雖然有豐富的哲學思想,但是把哲學單列出來,從學科建設上開始拓荒卻是從胡適和馮友蘭開始的。他們二人用西方思想的框架來重新解釋中國文化中關于哲學的內容,確定了中國哲學的大體框架。此后,經過數(shù)代哲學工作者的努力,終于形成了今天中國哲學的大體面貌。
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哲學是中國文化中特定的一部分,是被人為分出來的。我們研究中國哲學,不能脫離它原來的生長土壤——中國文化。而毛澤東說,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所以,我們研究中國哲學不能離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和場景,要在這樣的氛圍下去理解中國哲學的特殊規(guī)律和普遍規(guī)律。
其實,這樣的主張,不乏其人。侯外廬主編的《中國思想通史》就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全書把文本放在社會歷史的背景下,通過扎實深入的社會學和歷史學分析,論從史出,公允厚重,自成體系。盡管《中國思想通史》中對社會和歷史分析有簡單化傾向之嫌,但是這種方法卻給了大家很好的啟示。后來,經過余敦康、錢穆等人挖掘,向世人展示了侯外廬范式隱含的深刻洞見,即文本的深層用意在于其現(xiàn)實針對性。這種現(xiàn)實針對性不是建立在對哲學與歷史、學術與政治貼標簽式的簡單比附的基礎上,而是將思想家放置于當時社會政治的險惡處境中,尋找思想文本的現(xiàn)實意圖,以揭示理性健全的思想家——而不是理性不成熟的思想家——面對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所展現(xiàn)的驚人的哲學原創(chuàng)力。
現(xiàn)在,在中國哲學研究界,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主張:把具體的章句材料放在書中,把具體的書放在特定的思想體系中去思考,但是很少有人主張把材料放在宏觀的社會背景下來思考,至于把材料放在當今社會背景下考量更是鮮有其人。當然,也有主張單純用西方思想體系來解構并結構中國哲學的人士,還有部分人士把儒家學說當成了中國哲學的全部,在熱愛傳承的熱情下看不到古今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不能正確認識中國哲學的特質。
我們應該承認,哲學思想和一定的歷史環(huán)境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如同大樹和土壤一樣。所以,在中國哲學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應該樹立歷史維度,用歷史背景開闊研究視野,啟迪研究思路,增加研究的厚重感。一旦有人能自覺地進行這樣的研究,就會常常視野開闊,有所發(fā)現(xiàn)。比如對于張載提出的“仇必和而解”這一論斷,有的學者指出,北宋先漠然于“攘夷”,南宋終噤口于“復仇”。張載以北宋五子之一,甚至公然說出“仇必和而解”來,倒是為趙構秦檜之流的靦顏事仇,事先給了一個哲學辯護。盡管我們未必贊同這樣的說法,但是不得不佩服這種把哲學史料放置于具體的歷史背景下,得出新的看法的創(chuàng)新做法。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任何哲學的研究都是要落實到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即使在古代,中國哲學每一個堅實的高峰都是以當時的社會熱點和主要社會矛盾作為基礎的。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無法詳細審看和深入理解其中的紋理。同樣,今天我們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如果不能從中找到對于現(xiàn)實有益的啟示,在現(xiàn)實問題面前解釋失靈,就難以抓住人們的心理,從而失去了時代的活力,也等于壓縮了中國哲學生存的空間。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中國傳統(tǒng)哲學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存在的意識基礎,其中反映和維護舊的社會制度的意識形態(tài)必然被揚棄,作為綱常名教的封建意識形態(tài)和腐朽的政治文化理所當然應被唾棄。作為一種獨特的感受、經驗和思考世界方式的中國哲學,盡管在一百多年來歷經批判和拒斥,仍有某些永恒性的東西存留于今天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之中。比如,家庭范圍內的孝道仍然得到傳承,而政治層面的孝道就成了批判的對象。
哲學應當以“哲學”的方式來為現(xiàn)實生活服務,即要對現(xiàn)實生活中提出來的“時代精神”問題給予一定的哲學闡釋,并通過理論的力量引導人們加深對時代精神和生活意義的理解,幫助人們確立健康的生活信念、道德情操、價值導向,從而在全社會塑造出一種嶄新風貌與人文精神。中國哲學的研究,需要瞄準中國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尤其是社會轉型期中的文化建設,運用傳統(tǒng)哲學中內化于中國人心靈深處的文化密碼破譯問題,重建道德價值系統(tǒng),讓中國人在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中找到心靈的家園,讓人們面對現(xiàn)實困惑時能找到心靈的寄托,從而在現(xiàn)實的維度上彰顯中國哲學研究的意義。
無論是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成功運用建立蘇聯(lián),還是鄧小平的靈活運用進行改革開放,乃至現(xiàn)在我們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這些豐功偉績后面的關鍵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特定國家具體歷史背景的密切結合,是對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的靈活乃至創(chuàng)造運用。對照馬克思主義的這些生動實踐,對于我們研究中國哲學的方法也應該有所思考。
應該說,從馮友蘭開始,到現(xiàn)在,歷代的中國哲學研究者們還在用西方的話語體系整合中國哲學。這樣做法的積極意義歷史已經證明,不必多說。
但是,東方和西方思想的特質不同,這就決定了有的內容是可以互通解釋,有的不能用西方的話語體系解釋。西方人文社會科學中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體現(xiàn)在形而上,但形而上特點卻不是中國哲學最突出的優(yōu)點。我們固然能在思辨的框架下整理出中國哲學形而上的體系,但未必能全部反映出中國哲學的所有精髓內涵。因此,在方法論的層面上,建立一個開放的、靈活的體系,既能吸收形而上的長處,又能反映中國哲學的特質,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應該是中國哲學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和中國實際不斷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的過程,這就啟示我們既要借鑒西方文明的文明成果,也要借鑒現(xiàn)代文明的其他成果,以“茍日新,日日新”的精神不斷為中國哲學的研究注入活力。
在人們的行動和觀念中,內含著人類活動所特有的作為其實質內容和最高目的的普遍原則: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這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所謂價值原則,就是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認識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適合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中國哲學的研究也不外乎這兩個基本的原則。其中的真理原則表現(xiàn)在對中國哲學內在規(guī)律的探索和總結,這方面大家已經討論了很多。而在價值規(guī)律層面考量中國哲學的研究,就是要考慮中國哲學的研究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專家學者著作等身,但是對于社會產生的積極意義和價值同作品的數(shù)量不成正比,因為其中有大量的自我重復和欣賞。有的專家學者的研究僅限于很少人明白,既可以理解為曲高和寡,也可以理解為自說自話。有的專家學者學問很深,但是別人讀了得不到啟示,更不要說普通老百姓能不能從中得到教益。
我認為,中國哲學研究的價值至少要從三個層面考慮。
一是要傳承文脈。作為中國文化典籍的一部分,研究好我們的文化遺產,保護好整理好它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同時,中國哲學的研究必然帶動其他人文學科的發(fā)展。如果做得好,就會形成一條以中國哲學為主線的文脈延續(xù),善莫大焉。
二是要提供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途徑。千年以來,中國古代哲學中積累了大量的關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寶貴資料,這些資料中承載的經驗成就了一代代偉人,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特征的永恒底色,在實踐中證明是有益的。當人們面對現(xiàn)代化進程中帶來的心理失衡、關系緊張等問題,尤其是在飛速發(fā)展的經濟中,武裝大腦的思想軟件的更新速度遠遠滯后,所以更加需要調適心理、加強修養(yǎng)、重建精神家園。如果我們能從個人受用的層面,讓中國哲學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作用,不僅能擴大中國哲學的影響力,還能發(fā)揮對社會的積極作用。當然,關于這方面的學習中,我們還有從西方和歐洲等文明選擇的可能。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因為文化基因結構的原因,中國古典文化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
三是審美體驗。研究是枯燥的,也是充滿生機和樂趣。如果面對繁體豎排的文字,從其找不到樂趣,這樣的研究怎么能深入下。如果閱讀研究成果變成了一段艱辛的很難找到意義的跋涉,誰還去捧場。對于研究者如此,對于消費研究者成果的讀者,也是如此。須知,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中國哲學研究者要在心里樹立這樣的理念,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吸引人讓其欲罷不能的魔力,讓讀者有審美體驗的感覺。這不僅表現(xiàn)在對于中國哲學中大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梳理,還表現(xiàn)在對照現(xiàn)實產生的共鳴上。如果能讓今天的讀者感慨,古人也曾面對這些問題,也曾困頓,也曾感慨,自己身處科學技術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在情何以堪之余,是不是該有所作為。這樣的研究就接通了古人和今人的心,打通了古代和現(xiàn)代的理,必然洛陽紙貴。
認識主體必須把關于客觀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同主體自身的利益、需要和要求結合起來,確定主體對客體進行改造的目的和方式。要使理論向實踐轉化,根本目的是為了改變事物的現(xiàn)成形式,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由此可見,滿足他人的需要是人們認可研究成果的前提。像王夫之那樣藏之深山,百年之后流傳的畢竟是少數(shù)。對于研究者,應該追求研究成果效果的最大化,也就是要擴大傳播的效果。
著名的轉播學奠基人拉斯韋爾對傳播過程作出過精辟的概括,簡單地說,就是誰\對誰\說什么\通過什么渠道\達到什么效果。這個公式概括了傳播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其中的傳播者和被傳播者就是研究者和消費研究成果者,效果是追求的目的,剩下的兩個變量就是說什么和通過什么渠道,反映在研究中,就是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
從內容方面講,無論老百姓還是大學者,肯花時間認真讀別人的研究成果,必定是為了一定的目的。我們很多的研究者把重點放在了對于原典的解讀和對于文本考據(jù)的鉤沉勘誤。這些不是不重要,但站在老百姓的層面更為需要的是現(xiàn)實實踐層面的針對性強的內容。比如,我們看看中國哲學的研究,博大精深的內容中,有一條貫穿的主線——道統(tǒng),也就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邏輯的展開。能夠成功完成這一邏輯并實踐的圣人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shù)人從其中得到的是或深或淺的感受,但只要感受到了就是受用。而從實踐的層面講,還存在到底怎樣能完成好這個過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直接指導人們實踐的問題,我們在中國哲學的研究中難覓蹤跡。如果能把關于這方面的內容整理出來,并能用明白通曉的語言表述出來,就能立竿見影。再比如,在近代,熊十力、金岳霖、牟宗三等哲學大家,著作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深。但是除了專業(yè)的研究者,有多少老百姓能認真鉆研呢。毛澤東一生的哲學著作并不是很多,但是起到的作用卻是很多哲學家無法忘其項背的。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中國哲學的研究既要有為往圣繼絕學的陽春白雪,還要有服務于百姓的人倫日用。無論哪一種,都是要有實用性,增強傳播的針對性。
再說渠道。這里的渠道既是傳播的媒介,也是媒介的表達方式,具體就是文字的表述方式和方法。人們常常會在眾多的閱讀選擇中,選擇那些表述形式、敘事方式、語言等符合自己口味的材料。有的學者的文章,一個句子有四五行長,里面充滿了定語從句加狀語從句等英語式的中文,需要你經過分析概括才能明白文章傳達的意思。有的文章看似邏輯嚴密,但是忽略了非邏輯的因素,變得死板、枯燥,味同嚼蠟。理論成果的研究不能是學者自己對自己講,不顧別人理解的方式。換句話講,要有傳播的意識。在電視網絡甚至短視頻中,能把中國哲學講得頭頭是道的,必然要尊重傳播規(guī)律。不僅內容要給人滿足感,還要在形式上、節(jié)奏上符合傳播規(guī)律,要不然誰有耐心一直等下去呢?恐怕早都看別的內容了。這也啟示我們,為什么不能把研究成果講得更加明白呢,為什么不能帶上美感呢?須知,用簡單的話語講明白深刻的道理是一種功夫,也體現(xiàn)了表述者的思維水平。
徹底的批判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以批判的態(tài)度對待其他社會思潮、哲學體系,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對待自己的學說,從不故步自封,把自己的學說看作是最終完成的真理體系。歷史已經證明,凡是以終極真理自詡的思想體系,如同希圖萬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樣,無一不走向沒落。研究中國哲學也需要這樣的批判維度。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對自身的否定,中國哲學研究也如此。站在批判的緯度研究中國哲學,首先要有研究者的客觀求真的心態(tài),其次要有正確批判的方式,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不捧高,不貶低,科學、全面、準確地認識中國哲學。還要有發(fā)展的態(tài)度,不能重復前輩的結論,或者通過新的途徑證明前輩的結果,而是要站在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和世界格局發(fā)展的潮流中,審慎的衡量自己的研究領域對于民族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強盛能起到多少作用,思考對于普羅大眾有何益處,反思對于學科建設有什么推動作用。
中國哲學主張陰陽相生。如果把對中國哲學的肯定看作陽,那么對于它的批判則是陰。陰和陽的共同存在構成事物的形態(tài),肯定和批判則是中國哲學的存在。如果失去了批判,獨陽不長,純粹的肯定必不能使中國哲學發(fā)展。
如果把胡適寫的《中國哲學史》當作中國哲學形態(tài)的出現(xiàn),那么馬克思主義也基本是同一時期傳入中國的。此后的近百年時間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結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中國開始走向復興之路。中國哲學也一直圍繞著延續(xù)文化強盛民族在努力。到如今,馬克思主義既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進一步中國化,還要在這一過程中豐富發(fā)展自身,而中國哲學研究同樣面臨著怎樣適應現(xiàn)代化的進程,在中國強盛的道路上始終彰顯文化基因作用的挑戰(zhàn)。借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一普遍真理,參照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結合的具體經驗,在中國哲學的研究中,如果能從上六個緯度進行努力,并堅持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的原則,必將更好地促進中國哲學研究的繁榮發(fā)展。
(作者系中央機關公務員、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