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迪
[摘要] 布魯姆在其代表作《西方正典: 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以莎士比亞的作品為參照物,對比分析了26位西方偉大作家的經(jīng)典作品,展現(xiàn)了其莎士比亞式的“誤讀”,并在此過程中滲透著經(jīng)典創(chuàng)作展現(xiàn)出的影響的焦慮和文學的純粹審美功能主張。布魯姆通過經(jīng)典作家間的對比、經(jīng)典作家與莎士比亞的對比,進一步證實了莎士比亞“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的地位。
[關? 鍵? 詞] 《西方正典: 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哈羅德·布魯姆;莎士比亞;誤讀
一、介紹
1994年,《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以下簡稱《西方正典》)的出版,使哈羅德·布魯姆成為美國莎士比亞研究領域的重要批評家和佼佼者。
作為耶魯學派保守派的一員,布魯姆一生都在象牙塔中度過,充當著文學經(jīng)典的燈塔。在功利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如今的人偏向于尋求捷徑,通常會背棄需要費時費力研讀的經(jīng)典作品。此外,大學英語教學似乎也越來越注重文學的社會和文化功能,致使經(jīng)典被邊緣化?;诖朔N哀容,布魯姆的“使命意識”頗有悲劇性和激蕩性,他曾苦澀地說:“作為一種普遍的世界形勢,文化陳舊的現(xiàn)象在美國尤為突出。我們是西方傳統(tǒng)的最后繼承者。”(布魯姆,23)試圖從文化社會角度解讀經(jīng)典作品的研究比比皆是,文學批評連帶著社會教育偏向功利性。布魯姆珍視文學的純粹審美價值,他甚至提出憎恨學派這一概念來反駁那些試圖從非審美的角度解釋經(jīng)典的人,比如女權主義、政策、宗教。這也是他寫《西方正典》的原因之一,通過重申文學的純粹審美價值,呼吁人們重溫經(jīng)典、領略經(jīng)典。
在《西方正典》中,他高度贊揚了莎士比亞。他把莎士比亞比作麥加和耶路撒冷的“西方傳統(tǒng)”。他對莎士比亞本人及其作品都給予了最高的評價,莎士比亞被視為“貴族時代的第一人”和“西方經(jīng)典的核心人物”。莎士比亞不可撼動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莎士比亞的偉大已經(jīng)被無數(shù)名人一次又一次地肯定。馬克思就曾提出“莎士比亞化”的概念,贊許莎士比亞戲劇創(chuàng)造中的現(xiàn)實主義美學原則。布魯姆也曾經(jīng)說過:“莎士比亞是文學經(jīng)典。他設定了文學的標準和界限?!保ú剪斈罚?6)在本書中,布魯姆通過“誤讀”的方式來解讀經(jīng)典,并試圖在莎士比亞的框架下構建自己的經(jīng)典王國。通過互文對比、傳記考察和文本細讀的方式,解釋和證明這些作家的作品被列為不同時代經(jīng)典的原因。他以其大作家式的批評暢讀經(jīng)典,以便我們更好地從一個新的角度探索莎士比亞及其作品。
二、何為誤讀
“誤讀”的英文是“Misreading”,是一個復合詞,由前綴“mis和reading”組成,從詞義來看,就是一種錯誤的閱讀行為。童慶炳在《文學理論教程》中曾這樣表述:“由于期待視野的存在,讀者之于作品,必然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成分,即闡釋學理論所指出前理解。這種前理解與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作品的意蘊以及作品的藝術價值之間構成的對話關系是復雜的,既可能相應,也可能相悖。對于前者,我們稱之為‘正解,后者即為 ‘誤解?!奔窗盐樟俗髡咴饧拔谋緝r值的理解稱為“正解”,反之則為“誤解”。因此,人們通常在審視“誤讀”問題時所持的是一種否認的態(tài)度。20世紀60年代后,由于當代闡釋學和現(xiàn)代語言學學派將視點更多地聚焦于讀者和文本,人們受其影響,對“誤讀”的態(tài)度有所轉變。而布魯姆的“誤讀”理論則是超越了兩大學派的框架,將視點聚焦于后輩詩人所承受的“影響的焦慮”是促使“誤讀”行為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指出“強者詩人”只有通過“誤讀”前輩的詩作才能在詩歌史上占據(jù)一席之地。至此,布魯姆便開啟了一種全新的作家創(chuàng)作論模式。
《如何讀,為什么讀》的譯者黃燦然認為,布魯姆既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評論家,也是一位精通閱讀的人。布盧姆欣賞王爾德筆下布雷克耐爾夫人桀驁不羈的個性,因為她如同易卜生的海達·嘉伯樂一樣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他甚至想把布雷克耐爾夫人在火車站月臺上那番話——“來吧,親愛的。我們已經(jīng)錯過了五班、如果不是六班火車。如果再錯過另一班,那就可能使我們成為月臺上人們七嘴七舌的對象了”,作為《西方正典》的題詞。布雷克耐爾夫人傲慢的態(tài)度反而格外引人入勝。她是如此利己、如此偉大,才迷倒布魯姆,以致他不惜要以搬出西方正典二十六個巨頭充當她行程的監(jiān)護人,承認就連她最崇高的傲慢也不敢承認的!布魯姆在談論自己喜歡的作家時,我們從字里行間能夠感受出他的真情流露。布魯姆推崇約翰遜、愛默生、培根等人的閱讀原則,概括起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和孤獨。而愛默生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被布魯姆描述為“誤讀”。這就是為什么布魯姆在《西方正典》中完全沉浸在他所喜歡的作家所營造的氛圍中,自由地發(fā)揚他的莎士比亞精神。作為莎士比亞的重新發(fā)明人,布魯姆在《西方正典》中傾瀉出其作為大作家式的批評者的“誤讀”。
三、誤讀的體現(xiàn)
(一)莎士比亞框架下的解讀
布魯姆認為《哈吉·穆拉特》是托爾斯泰晚年與虛無主義斗爭的結果,也是他吸收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結果?!豆つ吕亍反_實是因為布魯姆的推薦而成名,這本書無論是人物的刻畫還是崇高的主題,都是托爾斯泰晚年成熟的作品,其藝術水平可見一斑。閱讀關于托爾斯泰與英雄主義的章節(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布魯姆渴望將這部小說詮釋為英雄主義的典范,強調(diào)戰(zhàn)爭的激情可以克服死亡的虛無。為了加強自己的論證,布魯姆不斷地用托爾斯泰的“人生”來對比托爾斯泰對“英雄”的認同。
然而,如果我們通讀這部作品,會發(fā)現(xiàn)托爾斯泰其實是把哈吉這個異國戰(zhàn)士描繪成一個高尚美麗的人,而且具有極大的同情心。這種塑造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經(jīng)典的民族英雄,也可以理解為托爾斯泰想把一個在俄羅斯的異族人描繪成一個普通人。因為如果沒有戰(zhàn)爭,哈吉一定會過著平凡的生活。但戰(zhàn)爭改變了一切,逼他走上絕路?!豆つ吕亍放c托爾斯泰早期的作品《兩個驃騎兵》不同。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托爾斯泰不再回憶自己的青春歲月,更多地把戰(zhàn)爭看作促成悲劇的力量。如高加索人之間無休止的仇殺,沙皇和貴族的盲目決定,等等。戰(zhàn)爭才是本書的主題,而戰(zhàn)爭帶來的只有殺戮和無盡的消耗。因此,哈吉自身根本無法逃脫痛苦的桎梏,他的死其實也只是成千上萬無辜人民的縮影。
田野旁被蹂躪的牛蒡花讓人想起哈吉之死。這部小說把死亡作為開頭,又把唯一的死亡作為結局。托爾斯泰對“利己主義”的批判在開篇就有明確的體現(xiàn),人類暴力采摘牛蒡花的行為就是對牛蒡花本身的毀滅,高加索的雄鷹也不會成為俄國人的家禽。因此,使本書得到升華的正是死亡,這也是藝術本身都無法跨越的界限。布魯姆借用托爾斯泰的生平來支持他的觀點,但我們縱觀其文,會發(fā)現(xiàn)他對作品的分析較少,傳記考證的內(nèi)容較多。但這正是他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方法,因為他的觀點能夠很好地切入莎士比亞這一主題。我們可以將哈吉的英雄形象刻畫與莎士比亞的人物塑造進行對比,無論是哈姆雷特還是李爾王,都同哈吉一樣帶有英雄主義的色彩。在托爾斯泰的晚年,他對莎士比亞表現(xiàn)出極端矛盾的態(tài)度。比如說在《何為藝術之芽》中,他猛烈抨擊了希臘悲劇、但丁、米開朗基羅、莎士比亞和貝多芬,但他在《哈吉·穆拉特》中反駁了這些批評。托爾斯泰晚年的一系列戲劇創(chuàng)作最能證明他受莎士比亞的影響頗深,如《活死人》《黑暗勢力》等。因此,布魯姆將哈吉歸入受莎士比亞影響的陣營也是合理的,雖然他對哈吉·繆拉英雄主義的解讀還有待探討,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托爾斯泰和英雄主義身上布魯姆展現(xiàn)了他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誤讀”。
此外,他對克特和喬伊斯的解讀也別具一格,他認為《復活》和《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都展露出莎氏人物智慧。比如說貝克特的定位和莎士比亞從演員到觀眾的定位是一樣的。游戲的結局也來自莎氏范式,帶有戲中戲、設置戲劇沖突和極端的內(nèi)化傾向?!队壤魉埂分械牟剪斈泛凸防滋匾粯邮切撵`巨人。布魯姆作為一個猶太人,在愛爾蘭的生活舉步維艱,社會地位也岌岌可危,但正因其具有哈姆雷特般的智慧,使他能夠在精神層面上為自己的需求庇護,在不卑不亢中頑強生活。
(二)文學的純粹審美功能主張
眾所周知,布魯姆對西方文學經(jīng)典的評價標準主要是基于作品審美價值的考量,這與西方古代古典文藝觀念有著不解之緣。例如,在公元3世紀的古羅馬,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學者提出了文學經(jīng)典的審美標準:“措辭和韻律的精致,修飾的優(yōu)雅,性格的統(tǒng)一和想象的力量。”[3]他們主要從修辭(或文本)的角度來判斷作品,而忽略了柏拉圖式的道德標準,所以他們不關心《荷馬史詩》中描述的神的不道德行為,如搶劫、通奸或濫殺。他們也根據(jù)這些標準選擇了一些經(jīng)典,希望為學校教育和藝術戲仿提供一個正統(tǒng)的模式。同一時代的雅典修辭學家朗吉努斯在《論崇高》一文中也列出了類似的審美標準:思想偉大、感情深厚、修辭得體、文字高貴、布局莊重。他還指出,我們應該沉浸在經(jīng)典中,經(jīng)典可以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4]布魯姆的審美觀與古代的標準不謀而合,他認為“嫻熟的形象語言、原創(chuàng)性、認知能力、知識和豐富的詞匯是經(jīng)典作品的必要條件,而且經(jīng)典作品必須經(jīng)過兩個時代的時間考驗才能成為經(jīng)典作品”(布魯姆,20)。因此,他在發(fā)揮自己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同時,并不深究經(jīng)典的道德善惡,而是著重關注其獨創(chuàng)性和陌生性。
書中的26位文學泰斗的經(jīng)典作品就在不同程度上閃耀著獨創(chuàng)性和陌生性的光芒。布魯姆試圖在莎士比亞原創(chuàng)性的基礎上解構其他作家的成功之處。例如,他通過哈姆雷特和堂吉訶德的互文對比來說明原創(chuàng)人物。布魯姆從一開始就肯定了堂吉訶德的游戲之道。堂吉訶德是一位孤勇者,在亂世中恪守自己的原則。他的豁達與活佛濟公十分相像,有種“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豁達。堂吉訶德和桑丘一主一仆通過互相傾聽的方式漫游世界、匡扶正義。相較之下,哈姆雷特則獨自一人同命運的風暴對抗,更多的是以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來展示自我思考,其猶豫不決和悲慘的結局展示了當時人文主義在黑暗世道下面對的困境。二者都是人文主義的先驅,一個是行動上的巨人,一個是思想上的巨人。
值得一提的原創(chuàng)性人物還有彌爾頓《失樂園》中的撒旦。撒旦被認為是文學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惡魔形象。布魯姆認為撒旦的成功來源于彌爾頓對莎士比亞戲劇中反面人物的延伸和放大,因為《失樂園》本身就展現(xiàn)了彌爾頓想要擺脫莎士比亞影響的努力。例如,撒旦傳遞出的知識虛無主義,就源于哈姆雷特廣袤意識的深處。但如果僅是模仿,彌爾頓的藝術成就大概會止步于此。使《失樂園》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是,它將莎士比亞的悲劇元素和維吉爾的史詩以及《圣經(jīng)》語言結合在一起。撒旦將麥克白的恐懼與《埃涅阿斯》的噩夢以及《圣經(jīng)》的獨斷權威糅合在一起。他摒棄了莎士比亞的無所不包,取而代之以對撒旦的強烈忠誠。再比如易卜生塑造的海達·嘉伯樂和彼爾·京特也是典型惡魔性格。布魯姆認為《彼爾·京特》的經(jīng)典性就在于其妖性,而最好的散文體戲劇也是表現(xiàn)妖性最充分的幾部,尤其是《海達·嘉伯樂》(布魯姆,282)。在布魯姆看來,易卜生顯然也受到先驅者作家的啟發(fā),《彼爾·京特》的雙重人格既反映了福斯塔夫在《亨利四世》中的命運,也反映了堂吉訶德的智慧。但《彼爾·京特》的獨到之處是易卜生既吸取了莎劇人物的智慧,又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還恰如其分地融合了北歐神話素材,使他的作品被賦予了一層北歐傳奇色彩,以獨特的妖性為后人稱贊。
因此,經(jīng)典作品不可或缺的特質(zhì)就是原創(chuàng)性和陌生性,如此才能實現(xiàn)審美價值的提升。在經(jīng)典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自立門戶的同時又要做到借他山之石為我所用。毋庸置疑的是,莎士比亞最擅長這一點,也難怪其會成為后續(xù)許多經(jīng)典作家的靈感燈塔。布魯姆說:“莎士比亞知道如何恰當?shù)剡\用和轉變喬叟與馬洛的藝術,但是包括彌爾頓和弗洛伊德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恰當?shù)剡\用莎士比亞而不是為他所用,或者說,不知如何將如此寬廣博大的東西轉化為完全個人的東西。”(布魯姆,136)我們從其對但丁《神曲》和惠特曼《草葉集》的評價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字里行間洋溢著的絕佳審美體驗和認知驚喜。
四、結束語
無論是作為經(jīng)典的辯護人還是莎士比亞的重新發(fā)明者,布魯姆都為文學新批評樹立了榜樣。布盧姆以26位偉大作家的經(jīng)典作品為例,帶我們領略了經(jīng)典的風度。通過重申西方正典的古典意義,指導我們?nèi)绾涡蕾p和傳承這些豐厚的文學遺產(chǎn)。文學經(jīng)典代表著民族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經(jīng)典的建設涉及新一代人會傳承什么樣的價值觀、延續(xù)什么樣的民族特色等重要問題。因此,我們對經(jīng)典的探索將永不止步。布魯姆以莎士比亞為框架進行分析解讀并發(fā)揮它的創(chuàng)造性“誤讀”,為我們閱讀經(jīng)典、探索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價值打開了一扇窗。
參考文獻:
[1]童慶炳. 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哈羅德·布魯姆. 為何讀,為什么讀[M].黃燦然,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9-20.
[3]Andrew Milner et al., 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ies, 3rd edition[M].New York: Routledge, 2002: 225,108.
[4]朱光潛. 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07.
[5]哈羅德·布魯姆.? 西方正典: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寧康,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6]江寧康.文學經(jīng)典的傳承與論爭:評哈羅德·布魯姆的《西方正典》與美國新審美批評[J].文藝研究,2007(5):130-138.
作者簡介:
趙一迪(2000—),女,漢族,遼寧大連人,碩士, 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