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讀到白居易的《紫毫筆》,就像打開了塵封的記憶庫,思緒萬千。
大哥初中畢業(yè)后,學了三年木匠。那些日子,大哥白天跟著師傅走東家、跑西家,上門做點工;晚上,偏屋便成為他的“試驗田”,讓斧頭說話,看刨花舞蹈,彈唱的墨線柔柔地藏著大哥的匠心。出師后,大哥憑借著木工手藝被招進了安徽省涇縣徽筆廠,成為一名生產(chǎn)“黃山牌”算盤的技術工人。在這里,大哥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喜結良緣。婚后,在廠里做宣筆的嫂子像只勤勞的蜜蜂,常把宣筆帶回家,在天井下修筆。
家里的老房子有高高的馬頭墻,高高的馬頭墻下是“一字型”天井,“一字型”天井下是家人圍坐在一起擇菜、納涼、搓衣、聊天的地方。一米陽光從天井灑下來,一寸一寸地移動,修筆的嫂子能根據(jù)光線的位置判斷時間。她一說出口,有人就對一下手表,真準!天井下的作坊,得意一笑的嫂子,讓老屋也熱鬧了起來。
修筆時,嫂子先用梳子梳筆頭,輕輕地除去浮毛;再把筆尖在手掌上順時針、逆時針轉,剔除沒有鋒的禿毛;盤頂之后,她再用食指扭動整筆,筆頭便平順地轉動起來,像個調皮的孩子。打膠時,筆頭在裝膠的瓷碗里反復杵動,上上下下有迅雷之快,直搗筆端,讓每一根毛都蘸透膠液。擠膠時,大筆用虎口擠,小筆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擠,膠清亮亮的,滑溜溜地滲出。骨梳、刷子一一用上,筆頭和蓋毛變得柔順而舒展。嫂子檢查了一下,又用右手用力捋,從筆根捋到筆尖。偶爾,嫂子也會用棉線打個活節(jié),從筆根拉到筆頭,多余的膠擠出來、落下去,滴在瓷碗里慢慢堆積起來,成為一個小高地,之后又平鋪碗中,如此反復。陽光打在筆頭上,嫂子豎起筆頭,逆光看效果,直到所有的毛都平直了,筆尖有了好看的光暈,嫂子才滿意地一笑,把修好的筆插在筆筒里晾曬。
看到嫂子修一支筆那么費勁,我直搖頭。嫂子卻笑著對我說:“對我們修筆人來說,每一支筆都像自己的孩子,清秀一點、好看一點只是基本,有用和好用才是根本。修筆不認真能行嗎?孬筆能寫出好字嗎?那不是坑人嘛!”
嫂子是有良心的修筆工,也是一個一輩子不做敗筆的匠人。在娘家的時候,嫂子家里有兄弟姊妹六個,父母身體又不太好,家境貧寒。她和姐姐一樣,14歲就開始拜師學藝。剛修筆的時候,長得小巧玲瓏的她,夠不著工作臺,師傅就特意為她準備了一個高凳子。自從坐上了這個高凳子,她就愛上了宣筆,一生與宣筆較上了勁。
春夜攜著微風而來,抹平了遠山和近丘,嫂子的修筆場地也移到了廂房。橘紅的光暈下,嫂子不緊不慢地修著筆,一支一支地打磨著光陰。家有筆工,這扇窗一打開,宣筆文化也像微風一樣吹進了我的生活,宣筆的前世和今生也成為我的“新課”。
一支筆的背后有多少故事在上演?歷史、家鄉(xiāng)、嫂子給了我很好的回答。
韓愈《毛穎傳》載:“蒙將軍拔中山之毫,始皇封之管城,世遂有名。”傳說,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南伐楚國,途經(jīng)中山(今安徽省宣州、涇縣一帶),偶見一野兔豎耳張望,蒙恬一箭射中。他剪下兔尾,以竹為管,書寫戰(zhàn)報。沒想到兔毛吸墨性弱,書寫很費勁。一氣之下,他隨手把筆扔進帳前石坑。過了幾天,他忽然發(fā)現(xiàn)坑里的兔毛變軟了。他俯身撿起這支濕漉漉的筆,回帳中蘸墨書寫,十分順手。他好奇地回到石坑前,蹲下去,用手摸了摸,發(fā)現(xiàn)此地都是石灰?guī)r。蒙恬大喜,取來秋冬兔毛浸泡,并納之于竹管,“蒙恬筆”就此誕生。晉代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中有“蒙恬始造,即秦筆耳”的記錄。
其實,蒙恬只是改良了毛筆。早在戰(zhàn)國時期,人們就用兔箭毛包扎在竹桿外圍,用以書寫。毛筆一誕生,中國書畫便有了根,漸漸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
好用的東西風靡開來,當然會成為“流行款”。源于秦代的毛筆,在“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改幣制”的大背景下,成為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之后的書寫工具。
漢朝建立了強大帝國,漢筆也讓文明的步伐以“加速度”在發(fā)展?!皬堉スP”與“左伯紙”“韋誕墨”并稱于世,也推動了書體的演變。
有了毛筆,書法便有了源頭活水。李斯的小篆、程邈的隸書、史游的草書、張芝的“今草”、劉德升的行書、衛(wèi)瓘的行草、鐘繇的楷書無不開創(chuàng)了書法新風?;睘楹喌臅w演變,使書法藝術悄然興起,成就了一個個書家,形成了一座座高峰,為中國文化輸入了永不枯竭的清泉。
集大成者都能博采眾長,這是顯而易見的真理。歷史的風云起起伏伏,一路走到了東晉,出現(xiàn)了“書圣”王羲之。他的出現(xiàn)就像浩浩蕩蕩的大江,匯集了所有支流,形成了磅礴的氣勢。這種氣勢也形成了王羲之“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楷、行、草之典范,讓書法從此百花齊放、春色滿園。
文明的傳承、文化的發(fā)展,筆的作用不可小覷。毛筆算得上“擎天一柱”,功不可沒。當埃及人還在用蘆葦稈書寫的時候,中國的毛筆已走進皇城,走到深巷,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
筆是骨,是立形之具;墨是肉,有陰陽之變。好筆好墨才能勾勒出書畫藝術的骨、肉、筋、血,有了好的筆墨,語言才有余音繞梁的魅力。從魏晉開始,以兔毛制作的毛筆已嶄露頭角。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尤其喜歡筆鋒尖挺的紫毫筆,曾親筆書寫了《求筆帖》。對于用筆,王羲之最有發(fā)言權。他曾寫下短小精悍的《筆經(jīng)》,把兔毫的產(chǎn)地、選用和制筆之法“一網(wǎng)打盡”,尤其鐘情于“兔肥而毫長”的中山兔毫??梢韵胂?,用到中山紫毫筆,王羲之是何等的快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蔽鲿x陸機的《平復帖》中鋒直下,筆斷意連,萬毫齊力,少不了一支好的毛筆。沒有成熟的制筆工藝,也不會誕生這一“天下法帖之祖”。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宛陵改為宣州(今宣城),秦筆改稱宣筆。與宣紙一樣,宣筆也是因地得名。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進入隋朝,垂足而坐的高坐具逐漸替代了矮幾,宣筆也隨之推陳出新,紫毫筆名噪一時。“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貴如金?!碧瞥莩蔀槿珖乒P中心,宣筆成為貢品,這在白居易的《紫毫筆》里有記載。當時,以“箭毫”制作的宣筆都是上貢朝廷的“佳品”,專供皇親國戚使用?!凹痢本褪亲虾?,采自秋冬野兔頭頂至脊背上的一小撮兔毛?!凹痢睆椥院?,柔亮又剛勁,是稀罕物,用它制成的宣筆“鋒齊腰強”,在唐代風靡一時。
宣筆盛于唐宋,“雞距”“散卓”等宣筆名品盛名于世。唐代,陳氏家族、諸葛家族都是老字號制筆世家,所制毛筆飲譽四海,前來求筆者戶限為穿。晚唐大書法家柳公權曾登門向陳氏求筆,只求得了兩支。這在邵博《聞見后錄》里有記載:“宣城陳氏傳右軍求筆帖,后世益以作家名筆,柳公權求筆,但遺以二只?!标愂鲜遣皇翘饬??其實不然。在當時,“管勒工名充歲貢”“千萬毛中揀一毫”的紫毫筆可不是普通的筆,筆桿上都刻有工匠的名字。段公路的《北戶錄》里的記載就是很好的佐證:“宣州歲貢青毫六兩,紫毫三兩,次毫六兩,勁健無以過也?!痹囅?,每年進貢給朝廷的貢品只有“紫毫三兩”,贈送兩支紫毫筆已是厚愛三分,算是偏愛和例外了。
宣筆產(chǎn)于宣州,宣州自然成為唐宋文人的聚集地。唐朝耿湋的《詠宣州筆》詩云:“寒竹慚虛受,纖毫任幾重。影端緣守直,心勁懶藏鋒。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币患垺短m亭序》從一管毛穎的筆尖流出,傾倒多少文人墨客?一首《山居秋暝》從一支彤管生發(f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開創(chuàng)了山水田園詩派的新境界。絕代翰墨、千秋文章、世間風雅都源于宣筆筆端,從這個意義上講,宣筆不只是書具,不只是藝術和技術結合的符號,不只是一個宣州的地域產(chǎn)品,更是一種文化,滲透著中華文化的厚重、靈性與美感。
唐中期韓愈作《毛穎傳》,毛筆又有了“毛穎”“管城子”“中書君”等別稱。
“中書君”握在手中,好似文人手指的延長,“毛穎”就此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對于文人來說,妙筆在手就像佳人在側,才如泉涌。“圓如錐,捺如鑿,只得入,不得卻”是柳公權對宣筆的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后人所說的“尖、齊、圓、健”。得到這樣一支宣筆,對文人來說也是人生一大樂事。為了得到這樣一支好筆,嗜筆如命的蘇東坡竟然積攢數(shù)十張兔皮,用以制筆。李白連做夢都是豪放的,一根玉柱一樣的巨筆“夢筆生花”,大地作硯,海水為墨,藍天當紙,浪漫了文人的夢。相反,失去了心愛之筆,江淹便“江郎才盡”,讓人惋惜。
靈動多變的線條起起伏伏,一支又一支的宣筆漸漸禿了,像人的生命一樣,也有壽終正寢的那一刻。對待“五簏皆滿”的禿筆,智永禪師手書墓志銘,親手掩埋,依依惜別,“退筆成?!眽境隽宋娜四偷木窀叩亍?/p>
無獨有偶,使轉如環(huán)、瘦勁超逸的懷素種蕉練字,洗黑池水,用壞了無數(shù)支宣筆。他也和智永禪師一樣,“棄筆堆積,埋于山下”,又一個筆冢把熱愛和執(zhí)著如數(shù)堆積。
公元759年,朝廷大赦天下,被流放的李白像一只飛出囚籠的鳥,卸下了一身羈絆,打卡零陵,目睹懷素筆走龍飛的場景,揮毫寫下了《草書歌行》,詩云:“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一滴滴墨汁自宣筆筆尖滑落,風格圓潤、筆跡細勁、奔蛇走虺的《自敘帖》橫空出世。懷素手中的那支宣筆狂草起來,八面出鋒,奔逸清秀,驚艷后世。
到了宋代,宣筆推陳出新,制筆名家一浪高過一浪,諸葛氏更是海內獨步,無人匹敵。“筆工諸葛高,海內稱第一”“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一”“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梅堯臣、歐陽修、黃庭堅的“軟廣告”讓諸葛筆一支難求。
一支諸葛筆到了大文豪蘇軾的手中,“終試不敗”,遂“以為珍玩”。他揮動著紙筆,寫出了疏疏密密、隨意緩急、妍媚百出的《寒食帖》,成為“天下三大行書”之一。
宋元之交,戰(zhàn)亂連連,兔毫枯竭,宣州筆工紛紛流入湖州、徽州等地,湖筆逐漸興起成為“龍頭老大”。湖州盛產(chǎn)羊毫,蘭蕊筆是羊毫筆,形似蘭花,含苞待放,獨領風騷。
文人手中的筆如射手手中的弓、武士手中的劍,好用才是硬道理。如張芝、韋誕、王羲之等書家一樣,“日書萬字”趙孟頫也會制筆。為了得到一支好筆,趙孟頫百試不厭,精制良筆,用順手的好筆寫出了行云流水、清俊典雅的《洛神賦》,洋溢著“中和”之美。
明清時期,京筆、湘筆、宣筆、湖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形成了南北呼應、相映生輝的格局?;ㄩ_四朵,哪朵最好,得有一把尺子丈量。文震亨以“尖、齊、健、圓,筆之四德”為尺,讓毛筆有了“度量衡”。
清凌凌的青弋江在涇川大地畫了一條曲線,從包世臣的家門口流過。涇縣的母親河青弋江滋潤了包世臣的故鄉(xiāng)安吳,也孕育了宣筆故里。包世臣用紫毫宣筆寫出了《安吳四種》,并開發(fā)了剛柔并濟的“安吳遺制”宣筆。理論與實踐在他的家鄉(xiāng)碰撞出火花,包世臣也被稱之為“包安吳”。
近代毛筆業(yè)一片蕭條,制筆業(yè)一度跌入低谷。
宣筆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拋物線就像人生曲線一樣,有高低起伏的“人生函數(shù)”。在最低的那個頂點之后,接下來的軌跡就是開口向上的拋物線,有一種向上生長的力量,在美美地上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宣筆產(chǎn)業(yè)在“包安吳”的故里再度復興。
涇縣安吳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三國時期,太史慈曾在此設立點將臺,三國爭雄的風云從此吹起。東漢建安初,置安吳縣,有“安定吳國”之意。唐武德八年,安吳縣并入涇縣,安吳一帶生產(chǎn)的紫毫筆“高山打鼓,名聲在外”。后來,這里的筆工撿起老手藝,涇縣宣筆廠應運而生,并以此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涇縣徽筆廠、楚中山筆莊、文華宣筆廠、鶴岸堂宣筆廠以及大大小小的宣筆作坊遍地開花,宣筆產(chǎn)業(yè)走向了新的鼎盛,與京筆、湖筆并稱“中國三大名筆”。
借著宣筆產(chǎn)業(yè)大發(fā)展的東風,嫂子以及嫂子的哥哥、姐姐都以筆為生,辦了宣筆廠,并搭乘淘寶、拼多多、抖音等“互聯(lián)網(wǎng)+”的新班車,一支支好筆快遞到了天南海北,走進了千家萬戶。
手藝人成為“守藝人”,一朵朵“非遺”之花綻放在涇縣,宣筆制作技藝代代相傳、后繼有人。
沒有紫毫筆,哪來如錐畫沙的銀鉤鐵畫?書畫家用宣筆拉出一條線,這條線是晉的、漢的、唐的、宋的,抑或是碑的、帖的,行家里手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一支宣筆,只因有你,文人的字畫、詩文才有了新的氣象。吳作人用“運毫如劍”點贊宣筆,劉海粟以“筆吐瓊花”夸獎宣筆,林散之、亞明、陳大羽等著名書畫家愛上宣筆,并親自參與宣筆的設計、革新,讓宣筆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如今,宣筆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涇縣黃村鎮(zhèn)有了“中國宣筆之鄉(xiāng)”的桂冠,書法走進中小學校的課堂,宣筆研學游也成為“香餑餑”。
踏著曙光,迎著朝陽,宣筆產(chǎn)業(yè)像大鷹一樣展翅高飛,飛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作者簡介:
蔡盛,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安徽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宣城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涇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出版《跟我出發(fā)》《走進涇縣》《印象涇縣》三部文集,并有200多篇文學作品于《清明》《安徽文學》《雨花》《詩歌月刊》《繁榮》《新安晚報》《翠苑》《芳草潮》《中華文學》等報刊刊發(fā),多次在省市縣征文大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