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新課標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構建學習任務群這一概念,目的是鞏固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從當前的課堂教學來看,不少教師已在教學中積極探索運用學習任務群,但針對課外閱讀,卻大多還是盲區(qū)。相比課內(nèi)閱讀,個性化課外閱讀既能滿足具體學生個體拓展性閱讀的需求,又能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間接積累文化知識,獲得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情合理開發(fā)個性化課外閱讀活動,并搭配不同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經(jīng)歷不同的能力訓練,賦予其綜合性的學習體驗。
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積累,而且還有助于他們鞏固課內(nèi)所學的學習經(jīng)驗和閱讀技巧。在開發(fā)個性化課外閱讀活動期間,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設計自主探究任務,讓他們在獨立探究中梳理學習思路,豐富學習經(jīng)驗。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之后,學生對神話故事產(chǎn)生了好奇心,教師便順勢給他們推薦了《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夸父逐日》等神話故事,要求學生隨機選擇一篇閱讀,并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1.借鑒課內(nèi)的閱讀方法,在精讀中提煉文章的生字、生詞及修辭手法,并嘗試利用這些基礎知識展開簡單的語用練習。2.回憶課內(nèi)學習的概括故事內(nèi)容的方法,嘗試用簡單的語言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描述,并陳述閱讀心得。3.結合所學文體知識,通過對已學、已讀的“神話故事”的分析總結,闡述這類文學體裁的特征。
上述任務中,任務1的基礎性較強,旨在幫助學生積累基礎知識,擴大他們的識字量與詞匯量,增強他們的組詞與造句能力;任務2旨在引導學生透過故事表面分析其核心思想,是閱讀的上升階段;任務3重在指引學生思考“神話故事”這一獨特的文學體裁的風格,確保他們在以后閱讀其他神話故事的時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小學生個體能力有限,在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障礙。尤其是在任務2和任務3中,遇到困難的幾率較高。對此,教師需要提醒學生可以將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注,或是制作問題收錄冊,并統(tǒng)一記錄下來,幫助他們了解自身的不足與短板,也可以方便他們后續(xù)向同學及教師求助。
針對課外閱讀,即便是同讀一本書,學生往往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和理解。而這種想法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卻能幫助他們理解文本內(nèi)容,發(fā)展思維能力。針對課外閱讀,教師要有“包容心”,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分歧和“矛盾”,積極創(chuàng)建學習任務群,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研討、辯論,讓他們在反復的思考和論述中獲得個性化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教師可以適時拓展《圓明園》這本圖書,要求學生隨機選擇一個篇章進行閱讀,完成以下閱讀任務。
1.結合文章提到的內(nèi)容,請進一步分析圓明園在世界、藝術等層面具備的價值。同時,指出它的毀滅帶來的損失。2.圓明園的毀滅帶給了我們哪些警示?3.針對圓明園被毀這一事件,你怎樣看待當時清王朝的閉關鎖國與開放政策?
任務1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難,真正出現(xiàn)認知沖突的是任務2。在分析任務2的時候,有的學生表示“外來侵略者真是太可惡了,他們是邪惡的!我們不能和他們接觸”。有的學生表示“外國軍隊侵華,表面是外部勢力的侵略行為,我們深入思考卻是強者對弱者的霸凌。如果想要避免這樣的悲劇重演,國富民強才是硬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呢,首先我們不能守舊,而是要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然后完善自己的不足”。
這樣一來,二者的觀點便產(chǎn)生了沖突,自然而然過渡到任務3。在具體閱讀中,教師可以適時組織學生圍繞任務3開展辯論活動。在辯論之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事先尋找辯論所用的材料,通過提煉整合將其形成自己的語言。辯論期間,學生要秉持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不能意氣用事,要用道理和論證將對方說服,用事實證明一切。這樣的訓練,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鍛煉了學生整合、提煉信息的能力。
寫作與閱讀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關系,同時也是學生必須扎實掌握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因此,在開發(fā)個性化課外閱讀活動的同時,教師也要順勢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在讀寫結合的情境中升華思維,錘煉寫作能力。學習統(tǒng)編教材《桂花雨》《落花生》等課文之后,學生對“借物抒情”這一創(chuàng)作手法有了初步的認知,教師可以篩選風格、體裁相似的文章供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要求他們提煉文章的結構、修辭手法,進行詳細的歸納。在完成上述閱讀任務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以下寫作任務。
1.描寫“雪”時,可以將其與“純潔、純粹的人性”結合在一起,利用雪的潔白表達人性的純潔。2.將自己的某個玩具和親情結合在一起,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兩個表達任務,都是圍繞課文風格進行拓展訓練的。在具體訓練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選擇一個任務進行訓練。針對任務1,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參照《落花生》一文進行仿寫。比如,有的學生這樣寫道:“童年的我們就如天空中飄下的雪花,潔白而單純。大地就是紛紛擾擾的社會。雪花落在地上,便會與大地親密接觸,發(fā)生各種聯(lián)系……”針對任務2,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選擇生活中較為熟悉的玩具進行描述。比如,有的學生這樣寫道:“在我的箱子里,珍藏著許多玩具,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一輛已經(jīng)掉了一個輪子的電動玩具汽車,我叫它奔奔。奔奔是我6歲生日那天,媽媽送給我的禮物,我如獲至寶……”
單純地憑借教材中的有限知識,還無法真正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個性化課外閱讀卻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以統(tǒng)編教材《海底世界》一課為例,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經(jīng)典讀本《十萬個為什么(海洋篇)》,要求學生閱讀之后,完成以下任務。
1.給海洋中自己感興趣的生物制作生物卡片。2.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特定的篇章進行閱讀,制作思維導圖。3.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按照生物分類,制作統(tǒng)計表。
上述三項任務,都屬于實踐任務。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地理、生物等層面去分析,拓展他們的認知。例如,有的學生喜歡美麗的珊瑚,通過閱讀得知珊瑚并不是植物,而是海底的腔體類生物。隨后,學生將珊瑚的生活方式、飲食等各個特征進行了歸類整理,設計了統(tǒng)計表。
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開發(fā)個性化的課外閱讀活動,不但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增長他們的智慧。在這樣的背景下,課外閱讀不再是單方面的語文練習,更是學生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的主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