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南瑤族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 陳 婷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面向特定情境時靈活應變的能力,是綜合必備知識體現(xiàn)學科思維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精準地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必須要讓學生擁有足夠的文言實詞積累、判斷詞類活用與特殊句式的知識儲備并掌握必要的翻譯技巧。以知識儲備和能力培養(yǎng)為綱,文言實詞積累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由于文化底蘊不足、年代差異久遠、使用頻率不高等主客觀因素,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不高。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興趣引導,讓文言實詞積累變成一件有趣的事。例如,引發(fā)有趣的文言實詞小故事挖空練,讓學生在一個個有情節(jié)的小故事中,了解文言實詞的不同詞義,并辨析其中的細微差別。
工具性與人文性特是語文的學科特點。語文的工具性體現(xiàn)在交際功能上,交際功能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上。語文的交際功能需要基本的語言知識作為支撐,需要學生經(jīng)歷常規(guī)的語言文字訓練?,F(xiàn)代生活中,文言文使用頻率低,語言的工具性難以顯現(xiàn),沒有用處的語言知識積累,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實踐中,要以試題為杠杠,讓學生知道,積累文言實詞是一件有用的事。在教學實踐中,尤其是文言文教學任務較重的時候,備課組要通過命制試題,將課內文言文中包含的常用文言實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識點體現(xiàn)出來,充分發(fā)揮試題引導方向的作用,增強學生“文言實詞積累有用”的意識。
學生利用舊知識和已有學習經(jīng)驗去感知舊知識,才能充分、穩(wěn)固地理解并記住新知識。文言實詞積累,就是一個個零碎、獨立的詞語的詞義積累。不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提高了識記和理解的難度,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因而,在落實文言實詞積累時,教師要更多地引導學生從已學的文言文篇目中理解詞語的含義,引導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同時要提高學生背誦高考必背篇目的意識。如果學生對已學文言文沒有任何印象,溫故知新那就是一種空想。在鞏固舊知的同時,引導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建立起文言實詞的知識體系,建構知識框架,化零為整地積累文言實詞。
因為語言使用習慣不同、文化程度差異大、古今生活習慣差異,在現(xiàn)代,文言文成了一種惰性文學,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種化石式的語言。學生認識文言文中的大多數(shù)文字,但當這些字組合成句子,學生卻不能理解。究其原因,是文字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產生了細微的差異。而學生把握不住這些差異,所以,無法準確地判斷詞語的含義,以至于無法理解文言句子的意思。而且,文言文常用字,詞類活用的規(guī)律、語法知識與現(xiàn)代漢語一脈相承。因而,在落實文言實詞積累的過程中,不能割裂地看待文言文中的語言現(xiàn)象,反而要建立起文言文中的語言現(xiàn)象與現(xiàn)代文中的語言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激化文言實詞積累的活力。
在文言文教學板塊,教材里選用的文章就是一個典范的例子,涵蓋常用文言實詞、常見的詞類活用、常見的特殊句式、??嫉奈膶W常識。但知識積累并不能直接轉化為閱讀文言文、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學科知識是學科素養(yǎng)的基礎,沒有學科活動,缺少特定的情景,難以形成學科素養(yǎng)。因此,文言實詞積累要注重學習活動的設計。
體驗和感悟是活動的內涵,因而在設置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演繹、歸納、演繹的循環(huán)中提升對知識的認識。演繹,有助于學生積攢感性經(jīng)驗,感受語言特點;歸納,有益于學生總結語言規(guī)律,深入認識語言特點。例如,講授關于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知識時,列舉課文重點例子,引導學生通過劃分句子結構,確定活用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