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秋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記,前三記中,《始得西山宴游記》重點寫西山的奇?zhèn)ス痔?,《鈷鉧潭記》重點寫溪水的屈折蕩擊,《鈷鉧潭西小丘記》重點寫眾石的異態(tài)奇狀,本文為第四記,重點寫小石潭之水的清冽明凈。作為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閱讀課文,《小石潭記》能夠為學生提供寫作游記作品的方法借鑒。
寫作任何文體的文章都要避免記流水賬,避免事無巨細不加選擇地寫進文章中。寫游記也不例外,但游覽的行蹤還得交代清楚,記游線索要清晰?!缎∈队洝芬晃木妥龅煤芎?,游覽的起點、大的空間方位、路途的距離、局部的地形走勢、觀賞的景點及順序、返程等,都交代得很清楚。
《小石潭記》又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上承“永州八記”的第三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而來,開篇點明了此番游歷的起點“小丘”,從小丘出發(fā),向西而行。“西行”交代此番游歷行進的空間方位;“百二十步”,交代從小丘到小石潭的距離。這個路程雖然很短,但小石潭的發(fā)現(xiàn)還是有些意外,有些曲折,作者也交代清楚了。因為從小丘向西走了“百二十步”,到了一個成片的竹林,透過竹林,一行人聽到了流水聲,那水聲好像玉佩、玉環(huán)相互碰擊發(fā)出的清脆聲,煞是好聽,吸引了眾人。如果聽一聽就作罷,也就沒有此番意外之喜的游歷了。作者一行人偏偏被流水聲激起了好奇心,不辭辛苦“伐竹取道”,從成片的竹林中間開辟出一條探險獵奇的路來。于是一行人的行蹤繼續(xù)朝前,“下見小潭”,交代了從竹林到小石潭的地形走勢是下坡了。終于見到了小石潭之后,作者按照由主到次、先中心后四圍的順序依次寫小石潭的潭底石及形狀、潭岸的青樹翠蔓,然后再寫潭中魚。這里對潭底石、潭岸樹、潭中魚的介紹,符合人們對外界事物的觀察習慣、視線轉換的順序。最后從小石潭移開視線,朝向西南方向探尋水流的源頭,這也符合由潭水清澈而尋找水源的思維邏輯。一行人完整地欣賞了小石潭美景后,便坐潭上休息了,并將此番游中所見記下來后就離開了。這樣,整個小石潭的游覽行蹤交代得非常清楚,條理很清晰,值得寫作時借鑒運用。
游記寫作需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要有核心的寫作意圖,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為此,寫作之前需要想清楚,整個游覽過程中哪幾個部分是寫作的重點,哪些部分是次要的,在眾多材料中要分清哪些材料需要詳細寫,哪些材料需要簡略寫?!缎∈队洝冯m然篇幅短小,但敘事、描寫很有主次,重點突出,詳略處理得當。
《小石潭記》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地描寫了小石潭的動態(tài)美,突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的幽靜凄清,流露出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圍繞這一寫作中心,作者略寫了從小丘到竹林的過程,完全沒有提到去途中的見聞,甚至連被流水聲吸引而“伐竹取道”的艱辛過程也點到為止,作略寫處理了。作者將重點放在對潭底石、潭岸樹、潭中魚的具體描寫上,因為具體描寫潭底石能夠突出小石潭之石的怪異特點與潭水之清的特點;從數(shù)量、形態(tài)、影子、動作等多角度生動描寫潭中魚,以魚戲人樂突出作者的喜愛、陶醉之情;描寫潭岸樹與環(huán)境的寂寥,一方面借樹木的青蔥,藤蔓的翠綠,岸樹參差,隨風飄拂,藤蔓纏繞,連結搖動,給讀者以鮮明的視覺印象,一方面由小石潭被四周的竹林和樹木包圍的寂靜環(huán)境引發(fā)出幽邃凄寒的心理反應,流露出作者被貶后凄苦孤寂的情緒。后面寫朝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探尋水流的源頭、坐潭上的所見與同游者,因為不是游覽的重點而略寫。這樣,文章內容完整,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這種敘事、描寫有主次的材料處理法值得學習借鑒。
山水游記散文要想寫得生動具體,鮮活感人,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敘事描寫技巧?!缎∈队洝返臄⑹旅鑼懠记珊苤档媒梃b學習。
一是講究留白。《道德經》云:“天道忌滿,人道忌全?!弊匀唤绲氖挛?,禁忌太滿;人世間的事物,禁忌太全。寫文章也是如此,敘事、繪景忌滿,要講究留白藝術。無論敘事,還是繪景,都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文章才富有張力。如“伐竹取道,下見小潭”,一行人如何分工“伐竹”,“取道”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如何解決的,作者點到為止,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伐竹取道”的艱辛,“下見小潭”的欣喜,作者不加敘寫,讀者調動自身生活經驗,自能想見?!案趔蛑?,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用形象的比喻寫出竹林之下流水聲的清脆悅耳,“如鳴珮環(huán)”能吸引讀者馳騁想象,悠然神往?!靶臉分笔窃鯓右环N神態(tài),彼此間有怎樣的喜言、樂行,作者點到為止,由讀者想象去。
二是綜合運用修辭,增強形象性、趣味性。用擬人手法描寫潭中魚“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在動靜對比中惟妙惟肖地再現(xiàn)出游魚閑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tài),逗人喜愛,令人迷戀,增強了描寫的趣味性。描寫潭西南方向的小溪,連用“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蜿蜒曲折的小溪形象真切生動地再現(xiàn)出來,令人神往,增強了描寫的形象性,豐富了文章內涵。
三是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多維度表現(xiàn)事物特征?!跋乱娦√?,水尤清冽”是對小石潭之水的正面贊嘆?!疤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既是正面描寫潭中游魚自由自在的悠然神態(tài),又是側面表現(xiàn)潭水的清澈透明?!叭展庀鲁海安际稀保@是虛寫潭中魚的形象;“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這是實寫潭中魚或靜或動的形象;“似與游者相樂”,這是以游人之樂襯潭中魚之樂。作者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多維度表現(xiàn)潭中魚的悠然自在、活潑可愛的形象特點,令人印象深刻。
四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在對自然景物、環(huán)境的描寫中巧妙地融進了自己的情感,移情入景,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坝镭懜镄隆笔『?,柳宗元身陷王叔文一黨,飽受朋黨之禍,被貶永州十年間充滿了憤懣與擰巴。攜友人、堂弟出游,本為散心排憂,因而在偏僻的荒山竹林“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時,樂而“伐竹取道”,要一睹竹林之下流水的真容。在這里,作者從荒野竹林之下的流水聲中敏感地找到了自己的知音,產生了與石潭流水惺惺相惜之感。小石潭的景色客觀上是優(yōu)美的,“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中石出水為奇形怪狀的坻、嶼、嵁、巖;潭中魚“若空游無所依”,“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自由活潑,機靈可愛。然而這番美景終因“寂寥無人”的環(huán)境,讓作者心生“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之感,這是作者無法擺脫冷酷現(xiàn)實的壓抑心情的流露,是移情入景的結果。小石潭景物的幽清投注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凄清,因而充滿藝術感染力。
柳宗元《小石潭記》在游覽行蹤的交代、敘事繪景材料的選擇與詳略安排、敘事繪景多樣化技巧的運用上,都能給學生寫作游記作品有益啟示,引導學生在游記寫作中認真學習、運用,有助于提高游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