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峰
《項脊軒志》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用貼近日常生活的筆墨,寫項脊軒及與之相關(guān)的三世變遷,本色,平淡,自然。作者用七重對比來架構(gòu)全文,具體可分為以下四類。
項脊軒是一個重要的具有標志性的事物,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寫了它的多次變化,還提到了四次遭火不焚,但重點寫了三次。項脊軒的變化實則是作者在不同時期深沉情感的變化與表達。
(1)陋室之舊南閣子(修葺前)與幽雅的書齋(修葺后)的對比
作者分別寫了項脊軒改造前后的特點,改造前舊、小、破、暗,而改造了舊、破、暗的弊端后,以綠植和書籍加以充實與修飾,成了窗明幾凈的幽雅勝境。作者欲揚先抑,以修葺前的陋室為改造后的書齋作鋪墊,突出了自己青年時代的讀書之樂:獨處書齋,孤守寂寞,“偃仰嘯歌,冥然兀坐”,個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精神得到升華,心靈得到凈化,好不愜意。作者對書齋的喜愛,對書齋生活的享受不言而喻。原文在編入教材時刪去了一段,原文是:“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qū)區(qū)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后半部分的話固然帶點自嘲之意,但可看出,作者更多表達的是對自己獨享一方天地的陶醉,是知識分子孤芳自賞和人格理想的表達。
(2)改造后的項脊軒在分家前后的對比
雖然在分家前后項脊軒沒有多大改變,但項脊軒確已不再是那個完全的幽雅的讀書所在,所處軒內(nèi)的人在分家前后心境也明顯不一。分家前項脊軒是一方凈土,作者“寂寞”讀書,怡然自得,舒適愜意;而分家后,作者心靈上受到創(chuàng)傷,多了感慨與無奈,讀書生活不再那樣平靜,項脊軒也就不復“寧靜”。
(3)妻子去世前后作為書齋的項脊軒的變化對比
妻子的到來,使項脊軒成了溫馨浪漫之所在,“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項脊軒見證了夫妻二人的伉儷情深;妻死之后,作者悲痛欲絕,再也無意于以前的讀書生活,項脊軒“室壞不修”,從此衰敗。項脊軒由溫馨到衰敗的變化,正是作者情感由樂到悲的轉(zhuǎn)變,對人生之痛深刻的體驗。
(4)作為書齋的項脊軒與妻死后重修的南閣子的對比
妻子死后,作者痛徹心扉,“室壞不修”,兩年后,作者“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這次修葺的南閣子形制稍微與以前不同,可能是作者害怕睹物思人,在形制上稍微做了改變。但重修后的南閣子再也不具有以前的功能,作者不堪其悲,“多在外,不常居”。項脊軒成了具有紀念和象征意義的標志,成了作者遙憶青年讀書生活和思念亡妻的寄托。作者不常居,可項脊軒所承載的喜怒哀樂卻是沉甸甸的,永遠無法抹去。
要之,從項脊軒的變遷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經(jīng)歷了變化:由喜與樂轉(zhuǎn)向悲與痛,而悲與痛是主基調(diào),喜與樂為悲與痛的抒發(fā)做了鋪墊,起了襯托和突顯的作用。項脊軒是外在的,是明線;深沉的情感是內(nèi)在的,是暗線。明暗兩條線索并進,貫穿全文。
作者在文末只是簡單提及枇杷樹,寫枇杷樹實則是在懷人抒情,寄托哀思?!巴ビ需凌藰洌崞匏乐晁种惨?,今已亭亭如蓋矣”,寥寥數(shù)語,簡約卻不簡單,意蘊豐富,表達了無限的情感?!拔崞蕖薄笆种病睆娬{(diào)突出妻子親手栽種的意義,往事歷歷在目;“也”字既強調(diào)又感慨,似乎將作者與讀者的思緒拉回了過去?!敖瘛迸c“死之年”相對,是現(xiàn)在與過往的對比,時空交錯?!耙选睆娬{(diào)既成的事實,“今已”與“死之年”并舉,暗示時間的無情流逝與往事的不堪回首,作者傷痛至深。“亭亭如蓋”用比喻修辭,摹枇杷樹開枝散葉、茂密高大之狀,它與“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相對,能給讀者以形象上對舉的想象:枇杷樹在妻子栽種時還是幼苗,如今茂密如傘蓋,這樣的畫面想象,也寄寓了時光流逝之嘆,更突顯作者睹物思人之強烈與深刻。句尾語氣詞“矣”在抒情上戛然而止,將無盡的深情與感慨概括其中,留給作者和讀者以余韻。以枇杷樹結(jié)尾的寫法,類似于詩歌中的“以景結(jié)情”,明明痛徹心扉,卻盡力克制情感,使之幽深內(nèi)藏,似于無法言說。如此委婉含蓄,留給了讀者無限的回味與感慨。
家族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族的盛衰分合往往會對家族中每一個人產(chǎn)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歸有光出生于一個大家族,但此時已沒落破敗,只是勉強維系而已,這對家境貧寒的歸有光來說至少是一種慰藉。“庭中通南北為一”,說明在形式上一大家子還是一個整體。但“迨諸父異爨”之時,分崩離析的悲涼之感就無法言說了?!皟?nèi)外多置小門墻”,強調(diào)分家的徹底,支離破碎,“往往而是”,即到處都是,強調(diào)小門之多,此一句蘊含太多的無奈和傷痛?!巴ブ惺紴榛h,已為墻”,由籬到墻的變化,看是實物,實則意味著親情的逐步冷漠淡化,人心的隔膜,這是心墻?!胺苍僮円印保葟娬{(diào)又無限感慨的語氣,同樣是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無奈與悲痛的表達。而分家后的情況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寥寥數(shù)語寫出了凌亂破敗不堪之狀,令人唏噓不已。
歸有光少有才學,有自己的理想,在原文入選教材時刪去的一段(見上文)中,作者以守丹穴的寡婦和高臥隆中的諸葛亮與窘迫之中的自己作比,大有待機而起之意,可見其志不在小。另外,其祖上也做過大官,他自號“項脊生”,把書齋命名為項脊軒,大多數(shù)人認為有追宗懷遠之意。結(jié)合當時歸有光破落的家境來看,他身上擔有個人的理想抱負,也承載著光耀門楣、重整家業(yè)的重托。在文中作者回憶祖母的話“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拿象笏言“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離開時“以手闔門”。這些細節(jié)體現(xiàn)了祖母對作者的殷切期望,而作者是將這些期望牢牢扛在自己肩上的,正如此,才有了書齋里的寂寞苦讀。
然而歸有光窮極一生也未能完成光耀門楣的重任,自己的遠大理想也未能完全或真正實現(xiàn)。經(jīng)過多次考試,他三十五歲才考中舉人,后八次科舉失敗,直到第九次才考中進士,此時已經(jīng)六十歲,被授予縣令一職,這期間的二十幾年,家境一直貧寒。作者反復經(jīng)歷失敗,加上四十三歲時痛失長子,因而備受打擊。在此二十多年間,作者主要以在外講學為業(yè),正如原文說“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理想的落空破滅,讓作者無限失落、愧疚,終生抱憾,不忍提及。這也是為什么回憶起祖母昔日寄予自己厚望時,作者發(fā)出“瞻顧遺跡,如在昨日”的感慨,以至于“長號不自禁”。
家族衰敗,四分五裂;貧寒落魄,際遇坎坷;理想破滅,辜負所托,沒有一樣不是人生之痛、人生之悲。
《項脊軒志》中總共刻畫了五個人物形象,母親、祖母、老嫗、妻子和我,其中只有母親是虛寫。歸有光少時喪母,對母親的印象有但不多,作者就借“先妣撫之甚厚”且“乳二世”的老嫗來回憶母親“以指叩門扉”言“兒寒乎?欲食乎”之母愛狀?;貞浤赣H,“泣”成了作者表達思念與感恩的唯一方式,也是對自己從小喪母遭遇的悲痛。除母親外,祖母和妻子是作者重點刻畫的對象,可以說,祖母和妻子的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缺失的母愛,祖母的關(guān)愛,殷切的期望,妻子與自己的伉儷情深,帶給了作者心靈的撫慰和溫暖。正因為此,祖母和妻子的逝去讓作者備受打擊,更加深刻地體驗到了人生的悲涼與痛楚。
少年讀書時代的“我”總體來看是愉快的,是出離于悲情之外的,情感以樂為主,讀書之樂,親情之樂,夫妻情深。而在相繼經(jīng)歷伯叔分家、愛妻去世等一系列變故后,心境發(fā)生變化,“我”已不復當初之較為純粹簡單之“我”,是為悲慨失意之“我”,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有了更為深刻而透徹的認識,對人生失意、世事無常無奈地接受,對人生之痛有了全面的體驗,“我”變得復雜而深刻。
從《項脊軒志》未刪減的原文來看,以補寫內(nèi)容(有關(guān)妻子的最后兩段)為界,前面一部分的情感變化是由喜到悲再到不悲不喜的言志。所謂不悲不喜即“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之述和刪減的一段(見上文)??梢钥闯?,作者所要寫的悲已經(jīng)很淡了,也慢慢從悲情中走了出來,寫到久居軒中,足音辨人和軒四遭火而不焚之事,不悲不喜,很平和。而巴蜀寡婦和諸葛亮以及敗屋奇景、坎井之蛙之表述,則更是自我志向和人格理想的抒發(fā),反而是奮發(fā)向上的。后面補寫有關(guān)妻子的部分情感由喜到悲,非常明確??偟膩砜?,結(jié)合作者的經(jīng)歷,隨著時間的推移,喜與樂之情逐步過渡為悲與痛之慨的方向是不變的,而悲與痛是主基調(diào)。
要之,作者進行了巧妙而獨特的構(gòu)思與行文,將對比貫穿全文,最終將落腳點放在情字上。作者用回憶來限定對比,用細節(jié)來強化對比,用形象來支撐對比,用本色來修飾對比,用真實來涵詠對比,用情感來滋養(yǎng)對比,使對比手法運用得靈活自如、毫無造作。反過來,更深層次的對比架撐了全文的結(jié)構(gòu),增強了文章的意蘊,升華了文章的情感,提高了文章的品味。
歸有光八歲喪母,二十五歲喪妻,四十三歲喪長子;一出生便逢家道敗落,后又遇伯叔分家,家庭分裂,進而貧寒一生;一生屢考不中,理想抱負破滅……似乎一個人所能遭遇到的所有不幸都歸于他的身上了。雖然他有少年時期的書齋之樂,有中年講學布道、追慕者甚眾的榮耀,但這與其不幸遭遇相比,確乎又不足以慰藉其悲痛之心靈。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結(jié)構(gòu)決定下的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他在與其他知識分子類似的追求之路上嘗盡了人生之悲、人生之痛,對人生有著不尋常的獨特體驗?!俄椉管幹尽繁闶沁@深沉的人生悲痛、獨特的人生體驗的集中表達,這其中的親人傷逝之痛、家族破沒之悲、失意無奈之苦,正是他唱自于內(nèi)心深處的一首人生悲歌,凄涼而酸澀,哀婉而動人。
然而,作為文學家的歸有光并沒有將這種人生之悲痛只圈界于自我的小天地,而是以質(zhì)樸自然的文筆、深厚巧妙之結(jié)構(gòu),以小見大,上升到了普遍而廣泛的層面,道出了人類普遍而深沉的哀情訴說,即人們對親情的堅守與渴盼,對親人的懷念與愛護,對落空的、已經(jīng)失去的事物的無奈,對歡樂有盡世事無常的感慨等。這正如《蘭亭集序》《再別康橋》等經(jīng)典詩文一樣,它們之所以能夠跨越時空經(jīng)久不衰,就是因為道出了人類普遍而深沉的情感體驗,能引發(fā)不同時代的讀者對自我人生進行觀照,進而引發(fā)讀者共通的感觸,最終形成共通的情感與思想共鳴,從而給讀者留下或帶來無盡的思索、回味、感慨與感動。正是這樣的作品,為人類留下并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與心靈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