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麗檸
《我看見無數(shù)的她:跟女孩們聊文學和電影的30 個夜晚》的作者張莉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2021 年夏天開始,直至2022 年春天,每周三或周四晚上,張莉會按計劃重看一部電影或者重讀一篇小說,并在筆記本里寫下感受。然后,她又以講稿的形式與六位女研究生一起討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書的文稿包含了七位女性的討論。
在萬籟俱寂的夜晚進行思想交鋒的經(jīng)歷總是令人難忘的。因此,參與其中的每位女性都全情投入。與這些出生于20 世紀末的女孩、張莉眼中的新新女青年進行討論,并未讓她感覺到被孤立。反而,她意外地發(fā)現(xiàn)在許多問題上她們都能達成默契。當然,新的視聽媒體上的彈幕觀點也并非對她們毫無影響,而由此造成的“新青年”與“老青年”之間的觀點分歧,也就保留在那些柔美的月光里。
我們知道,女性的成長經(jīng)驗絕大部分來自母親、師長、姐妹和閨密。這樣的經(jīng)驗非常容易獲取,而且便于管理。因此,像閱讀、觀影這些更容易打開、了解外部世界的方法往往被忽視。
可正是像《呼嘯山莊》《簡·愛》,甚至是《呼蘭河傳》這樣,從女性視角出發(fā)的文藝作品,才喚醒了女性對清新生命經(jīng)驗的渴求,帶來了我們對女性世界的全新認知,在感受女性、理解女性的基礎上,為女性朋友打開更遼闊的人生天地,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捕獲到真實的自己。
說起中國女性文學的起源,文學愛好者們立刻能列出冰心、凌叔華、張愛玲、蕭紅等一眾民國女作家的名字。在“不纏足、走出家庭,進女校讀書、與同齡女性交流、出外旅行、參與社會活動、與男性交往……”等一系列社會行為之后,她們形成了“婦女是人——有著獨立自由意志的人”的觀念。
在這些女作家當中,最令人惋惜也最值得寫作后輩學習的是蕭紅。她的勇敢不僅表現(xiàn)在文字的開闊與灑脫,而是她敢于直面女性的痛苦與“墮落”。她可以把一個病后美人描寫得像鬼,也可以不顧那個年代閨秀文學的體面,去寫女性的傷口、鮮血和屈辱。恰恰是她筆下的“丑”,才將女性生存中金子般的體驗公之于眾。這樣的書寫,不僅要打敗男性書寫,還要打敗“高潔”的女性書寫,才能奇跡般地抵達女性視角本身。
本書里,張莉三次談及畢飛宇。可見,這位男作家在女性文學序列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哺乳期的女人》《青衣》與《推拿》都是畢飛宇的重要作品。我最喜歡的是《青衣》,這部小說里提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問題:女人需要事業(yè)嗎?引申到現(xiàn)代,可以理解為:女性到底是屬于事業(yè),還是屬于家庭,或是兩者可以兼顧的呢?
從畢飛宇筆下青衣筱燕秋的視角出發(fā),她的一生都是青衣,她是嫦娥,她要沖破重重阻力奔月。這些阻力包括生育期間不能登臺,人到中年無法保持狀態(tài),身邊人對她執(zhí)著事業(yè)的不理解。大多數(shù)觀眾都認為筱燕秋的奔月是個悲劇,可對于一個將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像一團火一樣藏在心里的女性來說,真正令她感到寒意的是,那些認為女性在結(jié)婚生子之后只能以家庭為重的社會輿論與環(huán)境。
正如張莉在后記中所說,“通過討論,我們互相敞開,也互相辨認。辨認有時候是為了更好地在一起,辨認有時候也是為了更好地分離,分離出另一個自我,另一個我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