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旭
家鄉(xiāng)人愛吃糯米制品,像糍粑、發(fā)糕和米粑粑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小吃。而一旦到了過年,這些小吃都得讓位給湯圓。湯圓是過年家家戶戶必做的吃食。地域不同,湯圓的做法和叫法也不一樣,有的甜,有的咸,有的叫湯團,有的叫元宵,我的家鄉(xiāng)湖北宜昌則稱其為元寶,寓意紅紅火火、招財進寶。
湯圓成為必備的年貨由來已久。宋代周密《武林舊事》記載的“圓子”,姜夔的詩歌“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的“市中珍品”就是湯圓。自古以來,過年吃湯圓就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家還有一個年代悠久的石磨,專門用來制作糯米粉。母親負責推磨,我就往磨眼里喂浸泡過水的糯米。糯米性黏滯,純粹的糯米粉是做不成湯圓的,有經(jīng)驗的師傅會將糯米和粳米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制作湯圓的糯米粉。母親取一坨糯米粉放到白瓷盤里捏成長條,再用雙手反復搓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圓子。這些虎頭虎腦、可可愛愛的白胖子讓人心里癢癢的,我也忍不住想搓幾個。我有樣學樣搓了十來個,大的大,小的小,方的方,扁的扁。母親笑笑,將我做的和她做的放在鍋里一起煮。等到起鍋的時候,一個個發(fā)脹的湯圓珠圓玉潤,冒著熱氣在鍋里漂著,這可不就是古人筆下的“浮圓子”嗎?盛上一碗,撒上白糖,軟糯鮮香,甜而不膩。這是最原汁原味的湯圓。
后來,生活條件逐漸好起來了,人們對湯圓進行各種升級改造,有的給湯圓包進餡料,有的在煮湯圓的湯汁中下功夫。在我心里,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如母親用白開水煮出來的湯圓好吃。
油炸湯圓是母親的絕活兒。搓好湯圓后,母親拿竹簽在上面戳幾下,當鍋里的油開始冒青煙時,將湯圓一個個慢慢地放入鍋里,中小火慢炸,既不會爆裂也不會粘連。炸好后的湯圓色澤金黃,外酥里糯,蘸著白糖?;蚣t糖水,一口一個,哪怕燙著舌頭也根本停不下來。
有一年,母親炸的湯圓老了一些,顏色較深。我突發(fā)奇想,拿了兩根長長的竹簽把湯圓串起來到處顯擺,堂兄弟姐妹們以為我在吃冰糖葫蘆,追著我搶著要。等把他們耍夠了,我才跟他們分享。當他們嘗過后發(fā)現(xiàn)是油炸湯圓時便又追著我打打鬧鬧。這成為一個“?!?,每年團聚時我們便笑著講出來樂一樂。
年夜飯上,各式菜肴琳瑯滿目,湯圓因為美好的寓意和獨特的口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酒釀湯圓往往最后出場,像一場壓軸戲直接把年夜飯的氛圍推向高潮。酒釀湯圓用的米酒,是母親從村里一個老師傅那里買的,用料實,味道醇。有的米酒甜度不夠須加一點白糖,一定要在關(guān)火后添加,否則和米酒一起煮會越煮越酸。湯圓軟糯彈牙,米酒清亮綿軟,一碗清口的酒釀圓子下肚,前胸后背暖融融的,整個心肝脾肺臟立馬清爽起來。
大年初一的早上,例行的早餐一定是湯圓。母親永遠是最早起床的那一個,生火、燒水,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端到飯桌,她才叫我們起床。我們一邊對母親說著吉祥話一邊拿起筷子呼哧呼哧,吃了這一碗熱乎乎的湯圓,心里一天都是暖和的。
過年是親情最濃郁的時刻。兒時的走親訪友中,一進門永遠少不了一碗紅糖水湯圓,有時湯圓上還擱一個荷包蛋,這是對客人最高級別的款待。仿佛吃了這家的湯圓,感情就又升華了一般。
鄉(xiāng)村的年是要過完正月十五的。這天,荊楚大地的人們習慣吃團子應節(jié),出嫁的女兒還要回娘家,也因此,兒時的我年年可見外婆做團子的情景。所謂團子,其實就是加大版的咸湯圓。外婆手藝極好,為兒孫們做吃食總是不厭其煩。她經(jīng)常蒸上好幾籠,一些端上飯桌家人們一起品嘗,一些包好了讓幾個女兒帶回家。
每年吃了外婆做的團子,年就過完了。之后,在外工作的即將啟程,留在家里的也開始準備春耕了,再次團聚須待來年。而囊中的團子抵消了離別的惆悵,它們將帶著親人的款款深情暫且陪伴遠行的游子,在平淡的日子成為滋養(yǎng)心田的暖流。
當我逐漸長大,故鄉(xiāng)慢慢成了回不去的他鄉(xiāng)。母親每每給我寄年貨時總不忘放一袋自制的糯米粉。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母親心頭的牽掛。母親從未對我說過表達愛意的話,所有的感情似乎都傾注在吃食上了。
而我,也像母親和外婆一樣,每年過年都要親手做湯圓和團子。我經(jīng)常一邊做一邊想起過去的時光,我哪里是想吃湯圓和團子,我只是想她們了。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