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友鳳 尹麗嬌 龍 恒 余秀峰 張春雨 朱 明 楊云友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皮膚病防治所、文山州皮膚病專科醫(yī)院,云南文山,663099
臨床資料患者,男,24歲。苗族,農(nóng)民,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患者既往體健,否認麻風家族史,但長期居住在疫區(qū)。因軀干、四肢皮膚出現(xiàn)紅斑4個月余就診。患者自訴4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先于右上臂皮膚出現(xiàn)一橢圓形紅斑,無明顯自覺癥狀,隨后軀干、四肢、面部皮膚相繼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類似皮疹,伴微癢。病后曾到當?shù)蒯t(yī)院就診,診斷為“玫瑰糠疹”,予以藥物(具體不詳)治療后,皮損顏色變淡。為進一步診治,到我所就診?;颊咦园l(fā)病以來無頭痛、發(fā)熱、咳痰、鼻塞、流清涕、胸悶、呼吸困難、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精神、飲食、睡眠可,二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
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可,全身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心、肺、腹無明顯異常。皮膚科檢查:面部無浸潤,雙側眉毛脫落不明顯,雙耳垂無肥厚,軀干、四肢皮膚可見數(shù)目較多、散在分布、直徑為0.5~2 cm的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淡紅斑、斑丘疹,邊緣略隆起,表面覆有細薄的鱗屑,邊界部分清楚,部分不清,呈對稱分布。皮損表面無水皰、糜爛、滲液(圖1~3)。雙足底、足背見散在少量紅斑、丘疹,伴皸裂、脫屑。皮損處淺感覺正常,右尺神經(jīng)輕度索狀粗大、質軟、無觸痛,其余周圍神經(jīng)未觸及粗大,皮神經(jīng)未觸及。面部、手、足運動功能未見異常。雙手、雙足溫覺、痛覺、觸覺正常。
實驗室檢查:補體C4 0.10 g/L,血常規(guī)、血沉、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及隱血、肝功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皮膚組織液涂片查抗酸桿菌檢查:細菌密度指數(shù)(BI)為4.0。組織病理示:表皮變薄,下有“無浸潤帶”(圖4)。真皮層及附屬器周圍巨噬細胞肉芽腫浸潤,淋巴細胞集聚或彌散分布于肉芽腫內(nèi)(圖5)。真皮下部皮神經(jīng)腫脹,神經(jīng)內(nèi)及周圍炎細胞浸潤(圖6)??顾崛旧?5+(圖7)。HLA-B*13:01檢測為陰性。結合患者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實驗室檢查診斷為:BL型麻風。給予多菌型聯(lián)合化療方案治療,目前仍在隨訪中。
討論麻風是由麻風分枝桿菌侵犯易感個體累及皮膚和外周神經(jīng)、晚期可致殘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有文獻報道過511例麻風病例被誤診為48種其它疾病。目前我國麻風已處于低流行狀態(tài),臨床醫(yī)生對麻風的防范意識較弱,易誤診、漏診。該患者自覺微癢,無淺感覺功能障礙,臨床醫(yī)生易誤診。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自限性炎癥性皮膚病,典型皮損為覆有糠狀鱗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好發(fā)于軀干和四肢近端。本例患者以面部、軀干、四肢紅斑、斑丘疹為主要癥狀就診,且伴有微癢,無感覺功能障礙,其癥狀、體征與玫瑰糠疹極為相似,導致誤診為玫瑰糠疹。本例患者入院后臨床醫(yī)生首先按照“玫瑰糠疹”給予處理,但治療效果不佳,給予完善皮膚組織液涂片、皮損組織病理檢查后,均查到大量的麻風桿菌,最終確診為麻風。因此,皮膚科醫(yī)生在診療過程中,如遇到來自麻風重點流行地區(qū),并對抗組胺藥物、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療效不明顯患者,應高度警惕麻風可能,積極完善皮膚活檢及組織液涂片檢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麻風的誤診或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