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佳文
【摘要】關于群己關系的討論思考,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儒家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論題。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體系中,首先肯定了群體的重要性;其次承認個體的存在和價值。在發(fā)展過程中,傳統(tǒng)儒家思想對群己關系保持了辯證意識,認為在集體價值觀的導向下,個體和群體相互成就。個體推動群體整體發(fā)展,群體引導個體在自我發(fā)展和成就的過程中實現個體和集體的和諧統(tǒng)一。
【關鍵詞】孔子;群己關系;儒家群己觀
【中圖分類號】B2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01-007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23
群己觀是人對群己關系所持有的較為系統(tǒng)、穩(wěn)定的觀點,群己關系即為群己之辯,是歷史哲學的一對重要范疇,關注的是整體的集體與內部的個體之間的互相關系的問題。許多觀點認為傳統(tǒng)儒家過于注重群體價值,個人以群體價值為導向,甚至完全服從于群體而淹沒了個人價值。盡管儒家確實在群己觀上有著對立沖突的一面,但是儒家對群己觀同樣還持有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
一、先秦儒家群己觀的基本內涵
在古漢語中,“群”,上君下羊,《說文解字》釋之為“輩”。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補充:“朋也,類也,此輩之通訓也?!毖由旖忉尶衫斫鉃槿褐傅木褪侨祟悎F體的集合。人類社會之所以可以繁衍繼續(xù),就是因為人類能夠結成社會群體,正如荀子所說,“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庇纱丝梢砸姷萌祟愋纬缮鐣后w的重要性。而人類聚居形成的社會群體,與動物成群結隊求生本能不同,人類社會中交織著獨有的人際關系的各種道德規(guī)范,由此也就慢慢衍生出了關于群體和個人關系的思考。
二、先秦儒家的“群”
中國自古收到農耕文化的影響,對自然依賴度十分高,對自然的崇拜度也高。對于自然界中各種的規(guī)律奉為“天道”。受到“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影響,中國人自古就傾向于穩(wěn)定的集體環(huán)境的觀念,也就有了講求注重人倫綱常的傳統(tǒng),強調“以大局為重”“顧全大局”的意識,如今“舍小家為大家”“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觀念依然深深根植在每個人心中,這樣的群體觀念對一個國家的團結繁榮有著強大的動力。由此,中國歷來主張積極地服務于群體,對待個人利益的維護并不那么熱情??鬃幼鳛槿寮易钪匾拇碇唬株P切人事,奉行積極入世,看重群體原則。如他所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人是不能和鳥獸合群共處的,并且人也不是獨立于其他存在者的孤立個體,而是與其他個人、各種群體乃至整個世界緊密相連的。那么個人與他人組成的群體的志向就理應隱含所有個人的美好愿望??鬃诱J為“克己復禮為仁”,提出了以“仁”和“禮”為核心觀點的思想體系來維護社會群體的和諧和穩(wěn)定;“仁”負責維護社會群體情感的和諧,“禮”用來維護社會群體秩序的規(guī)范,二者相輔相成。并且君子應該“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還提出了“舍己從人”等主張,這些主張和觀念都為中國群體本位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一層一層錯綜復雜的社會群體關系中,主要為三大部分。首先是家庭方面的親情群體關系,其次是朋友之間的友誼群體關系,最后是社會群體關系。
從親情角度來說,家庭是最基礎、最牢固的群體單位,家族血緣是最普遍的群體關系。中國自古以來就對祖先有著特別的感情,信奉祖先崇拜,認為個人的生命并不是屬于個人的,而是把個人視為在血脈的傳承延續(xù)中的其中的一個階段。中國人對于家的觀念也有特別之處,《易經》中說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把家庭視作一個單位,個人的行為命運直接影響著家庭,根據家庭成員的表現好壞,決定著這個家庭累計的是福報還是孽債。因此個人需要處處行端坐正,避免給家人招致禍害??鬃诱J為,親情是出于天性的。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從一開始便是緊密捆綁的,家庭的倫理關系隨著血脈緊緊聯系,成了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白由?,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動物幼仔生下來就可以站立、奔跑,但是每個人生下來都要受到父母悉心的照料和教導至少三年,才可以勉強離開父母的懷抱。因此對于學生宰我關于“三年之喪,期已久矣”的觀點無可奈何,并認為宰我這樣是“不仁”的。儒家認為,為人子女應該做到“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去世后也要做到“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這也是維系個人與家庭群體之間最強有力的紐帶——孝。
隨著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在群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就是社交產生新的友誼群體。在這一層群體關系中,人要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與人恭而有禮”;在情感上要達到“仁者愛人”的高度,以關愛他人為己任;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待自身的行為要“克己復禮”,舉止規(guī)范,像顏淵一樣踐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再往外拓展就是社會群體關系,個人和社會群體關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也更為復雜。孔子在禮壞樂崩的社會中,強調恢復周禮的重要意義,用“禮”劃分社會等級差別,強調尊卑有道,貴賤有別。這為后世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提供了堅定的思想支持,影響了中國上達千年,慢慢形成了一個井然有序、階級分明的集體。在這樣的集體中,個人與他人的相處必須要遵守倫理道德。因此孔子提出了“慎獨”的概念,即“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在任何時刻都不應該違背以“仁”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這也正是人類可以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標志,是精神文明的支柱。這就要求個人時時刻刻、不論有沒有他人在身邊,都要注意言行,發(fā)自內心地推行“仁”,尊崇“禮”。人的任何外在行為,只有是從自身內部發(fā)出的才是有道德價值的。因此,對于“仁”“禮”的實踐是要從內心自發(fā)認可的,而不是迫于公序良俗和法律道德的壓力而進行的。“慎獨”看似是對個人的要求,實際是孔子理想集體構建的必要條件。更大范圍的集體往往成分更復雜,首先,以“家庭”為單位的集體和以“社會”為單位的集體的范圍有交織的部分。因此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家庭行為規(guī)范,個人還需要做到遵從國家“禮”制,如周禮中規(guī)定季氏身在卿位,只配觀賞四佾舞,而在他為自己安排八佾舞時,孔子怒斥“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即便是貴族季氏也必須要遵從周禮形式。這也體現出了關于“國”的集體思想。貴族尚且如此,平常百姓亦然。因此孔子一直推崇教育,任何人都應該不斷學習,通過教育,營造更好的集體氛圍,因為每個個體都需要在集體發(fā)展中不斷改造自身、改善自身,才可以在集體成就中完成自己的個人成就。儒家思想十分強調個人的社會群體責任,因為沒有人可以離開社會群體而成就自己。而統(tǒng)治階級就更要明白如何統(tǒng)治和領導百姓??鬃诱f,“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極星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會以此為核心在各方面展布開來;負責政治的人,用德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良好的示范,那么各級官員都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百姓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整個集體社會的努力下,這樣才可以逐漸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的“大同”社會逐步成為現實,最終形成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父慈子孝的傳統(tǒng)習俗和美好的道德風尚。
綜上,先秦儒家對“群體”的思考的三個方面,第一是血緣而來的親情,最基礎的群體關系就是家庭的倫理關系,首先著重強調了父子兄弟之間的道德準則,也就是孝悌;第二是友誼群體帶來的關系,這其中還包含著如何處理個人和他人的關系、如何選擇朋友等;第三是社會關系,其中包含了普通百姓和統(tǒng)治階級如何在積極參與群體活動等,并且在這個層次中,孔子不僅在政治思想上體現出了“國”的概念,更多表達出了儒家入世的情懷和責任、對富貴名利的省思以及孔子的儒家理想與追求。
三、先秦儒家的“己”
儒家致力于改造亂世,看重群體的價值,承認群體對個體的發(fā)展有價值。但是儒家并不否定個體力量對群體的推動。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見個體的重要性?!凹骸笔恰叭骸钡幕A,是構成各個群體的最小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有小人和君子之分。二者區(qū)別是對各自對于自己所屬的交際圈子的不同看法,這背后也隱含著君子和小人各自的群己處世觀念的看法。小人并不完全等同于壞人,而是表示個體隨著身體和年齡的成長,但是心態(tài)心智還停留在以往的階段,像小孩子一樣只替自己著想,注重自己的利益,從沒有過立志成為一個君子;君子是通過學習懂得了人生道理,胸懷志向,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正是“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從小人到君子的蛻變過程,是個人品格完善的過程,更是社會走向整體完善的過程。因此孔子非常重視個人的修養(yǎng),也就是“修身”?!靶奚怼钡膬热葜饕恰傲嚒焙汀傲洝?,幼兒從小學習六藝,成人之后還要進入學校學習經典典籍,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提高學業(yè)和道德水平,做到德智體美并重發(fā)展。對儒家來說,“修身”是“齊家”“治國”和“平天下 ”的根基,是濟世立命的關鍵??鬃訉⒐芾砑覄蘸椭卫硖煜碌南M技耐性凇靶奚怼钡幕A之上。從個人開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最后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根據修養(yǎng)程度,儒家把人分為三個層次,即:士、君子、圣人。
士是知識分子的統(tǒng)稱,也是孔子提倡道德修養(yǎng)最基本的、最廣泛的層次。對“士”的要求不僅只是六藝、六經,曾子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士”還特別注重在道德品格以及情操的提高??鬃诱J為“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讀書人要有志于真理,樸素生活,艱苦學習;“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士不應該貪圖安逸想了的生活;“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士要時刻立志約束自己的行為,忠于國家;“士見危致命”“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要具有犧牲奉獻精神??梢姵蔀橐幻笆俊辈⒉缓唵?。
君子,是由“士”發(fā)展而來的更高水平的層次。因此儒家對“君子”的道德修養(yǎng)有更高的要求。君子,一般是和小人相對的一個范疇。君子和小人的對比也常常在《論語》中出現,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可以見得,君子是品德高尚、精通學業(yè)的德才兼?zhèn)涞娜瞬?。君子不僅要提升自我,還要推己及人,影響周圍的人進步,一步一步使得全國的老百姓的有所收獲,安居樂業(yè)。
圣人,是君子的升華,是道德、智慧、成就都兼?zhèn)涞耐耆耍窍駡?、舜、禹這樣鑄下豐功偉績的偉人。士、君子、圣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層層遞進,難以割裂的,每個人都應該抱有這樣的終極目標,認真踐行,盡管如此,圣人的水平也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達到。
從小人到士,到君子,再到圣人,可以感悟出儒家人生價值觀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自我中心,個體在幼時都有只顧自己的自私本能,通過教育和學習,才有可能會突破這個障礙;第二個階段為互動學習的交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開始學習知識,守法重禮,學會怎樣知人處世,了解自己的人生志向;第三個階段是超越自我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通過不斷的實踐,不斷改善自己,努力做到沒有私心。在儒家眼里,這些努力追求卓越“君子們”正是代表著各個層次的理想人格,是無數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標。
四、先秦儒家的“群與己”
首先,儒家承認和尊重個體的存在。儒家作為一種人文主義,是把人當作價值來尊重,并非把人當成手段來利用。儒家強調個體對家、國等群體的貢獻時,沒有忽略人作為個體本身的存在意義。在對群己關系進行解讀時,儒家并不是從外界直接限定人,也就是說,儒家并不是完全從社會的角度出發(fā),以群體為框架去要求人的行為規(guī)范;而是從個人出發(fā),以人的經驗和經歷開始思考,得出結論,即人是有價值的,人是“天地之心也”。孟子認為,人和禽獸的不同在于,人有善的本性,能夠有仁義禮智信的智慧。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目標和方式都是以個體為核心的,個人完善自我,達到理想的人生境界,不僅是儒家倫理的價值趨向,也是改造社會、改善社會最直接的動力。在推己及人、立人、達人的過程中也達到了立己、達己的目的,體現出個體在儒家理論中獨立重要的地位。
其次,儒家是以群體價值為價值導向的,強調個體必須在去群體中才可以實現自身價值。群體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形成不同層次的組織,如家庭、鄉(xiāng)里乃至國家。發(fā)展過程中會沉淀一定的文化和習俗,這種文化和習俗可以很好地體現出“遵從”的觀念,也就是說,群體作為環(huán)境時刻影響著個體,人們在一定的群體環(huán)境中會更傾向于遵從這個群體欣賞、推崇的行為。群體的選擇影響著個體的選擇,也是個體實現自我成就的最基本保障。在《論語》中也有所體現,如“入則孝,出則悌”等。這是群體對個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樣,如果群體價值觀不容許某個行為,那么群體內的個體也就不會出現這個行為。如“父母在,不遠游”,父母在世就不要去很遠的地方。這兩處例子也可以看出,盡管家庭作為最小的一個集體單位,但是對個體的影響仍舊是十分深遠的。
綜上,儒家對群己關系的觀點是辯證統(tǒng)一的,帶有獨特的中庸特征的。一方面,個體作為社會群體的組成部分,必須要在社會群體允許的范圍進行活動,并且被社會認同和接受,才可以正確地實現自身價值;另一方面,群體為個體的行為提供了指導方向和環(huán)境,保證個體可以在合理、合禮、合法、合度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成就自我。儒家對待群體和個體的關系時,也存在著對群體的有序和和諧的要求,這也正是儒家追求的治國理想的狀態(tài),群己關系也可以達到和諧統(tǒng)一。在《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張個人利益、君主利益、國家利益兼顧的,從根本上來看,這三者的方向是一致的。這里的個人利益并不是指個人的私利,更多是指個人的成就以及從統(tǒng)治階級來看保證人民的最基本的權利,統(tǒng)治階級要做到愛人愛民,推行“仁”政。例如孔子主張的教化民眾、富裕民眾的思想,賦稅的減少,有利于百姓的生活富裕;百姓富裕起來,安居樂業(yè),國家就變得和諧富足了??梢姴⒉皇瞧嬷粡娬{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也沒有忽略個人利益的實現。個人成就可以促成君主的成就,更可以促成國家的更好發(fā)展,個人是集體中的個人,集體是個人組成的集體,將三個層次的利益有機統(tǒng)一起來,力求群體與個體共同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簡體字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7.
[2]楊伯峻.孟子譯注(簡體字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9.
[3]洪曉麗.仁禮交互進路的早期儒家群己觀念[J].道德與文明,2019,(06),
[4]羅帥.仁義: 《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群己倫理觀[J].新紀實,2021,(06).
[5]劉世成.孔子集體主義思想及當代價值研究[J].蘭臺世界,2015,(27).
[6]臧豪杰.儒家群己觀的現代價值考察及應用嘗試[J].儒學與文明,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