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中醫(yī)稱之為泄瀉,是指以排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病癥。古代將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稱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勢急者稱為瀉,二者只有輕重之分,但無明確區(qū)別,現臨床一般統(tǒng)稱泄瀉,常見的有腎虛泄、濕熱瀉、食積瀉、脾虛瀉和肝郁脾虛瀉等。在現代醫(yī)學中,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亦常有泄瀉的表現。
一、泄瀉的病因和病機
泄瀉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腸,和肝腎密切相關,其中主臟在脾,主要致病因素為濕,即《難經》所謂“濕多成五泄”。中醫(yī)認為,小腸具有分清泌濁的作用,意指小腸會將食物進一步消化分解成清濁兩部分:“清”的部分即食物的精華,被小腸所吸收,上輸于脾;“濁”的部分即食物殘渣和部分水液,則下注大腸形成糞便,或進入膀胱形成尿液。
小腸分清泌濁的過程需要脾的運化功能作為動力。所以,若脾的運化功能受到損害,則小腸分清泌濁的作用也將被累及。而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導致小腸分清泌濁的作用減弱,生理功能無法順利進行,水食全部進入大腸,引起泄瀉。
二、治療泄瀉常用藥物
了解了泄瀉的病因和病機,我們再來看看治療泄瀉常用的中藥都有哪些。中醫(yī)素來強調辨證論治,對于泄瀉亦不例外—根據證型以及癥狀的不同,常用藥物包括:
(1)對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導致的泄瀉,可以應用藿香正氣散進行治療。
(2)對于濕熱泄瀉,癥見泄瀉腹痛,肛門灼熱,或身熱口渴,通常需要清熱燥濕、分利止瀉,可以應用葛根芩連丸或芍藥湯進行治療。
(3)對于食滯胃腸所致泄瀉,癥見腹痛矢氣腹瀉,瀉下之物穢臭如敗卵,舌苔厚膩,則需要消食導滯、和中止瀉,可以用保和丸進行治療。
(4)對于脾胃虛弱型泄瀉,癥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通常用健脾益氣、化濕止瀉的方法來治療,常用藥物是參苓白術散。
(5)對于腎陽虛衰引起的腹瀉,以黎明泄較常見,即天一亮或者將近黎明時出現腹痛、腸鳴音、腹瀉等表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更瀉”,需要健脾溫腎、澀腸止瀉,可以使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進行治療。
三、痛瀉要方的正確打開方式
1.什么是痛瀉
其實,除以上幾種常見的分型外,還有一種泄瀉非常典型,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瀉必腹痛,瀉后仍痛,周而復始反復發(fā)作,中醫(yī)臨床稱之為“痛瀉”。痛瀉是肝脾不和的一種表現,中醫(yī)認為“瀉”病位在脾、“痛”病位在肝,脾虛則瀉,肝實則痛,脾虛肝實故而又痛又瀉。
痛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泄瀉,這與濕熱泄瀉或食傷腹瀉并無二致,但本質和后者卻顯著不一樣。明代醫(yī)家吳鶴皋在《醫(yī)方考》中明確說明了痛瀉與傷食腹痛的辨證區(qū)別:“此與傷食不同,傷食腹痛得瀉便減,今瀉而痛不止,故責之土敗本賊也”。即痛瀉多由土虛木乘,肝脾不和,脾失健運所致,其特點是瀉必腹痛,瀉而痛不止;而傷食所引起的腹痛,瀉后則痛止,治療時應予以區(qū)分。
對于痛瀉,中醫(yī)主張使用痛瀉要方治療。
2.痛瀉要方是何方
“痛瀉要方”,最早載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泄瀉篇》中,書中雖無方名,但所列藥味(防風、白芍、白術、陳皮)與現行的痛瀉要方完全一致,并標明治“痛瀉”二字,主要功效為“抑木扶土”(調和肝脾),凡肝強脾弱者應用即有效。此方出自《景岳全書》引劉草窗方,因張景岳稱之為“治痛瀉要方”,故得名。
關于它的方名:原名白術芍藥散(《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所記載),在《葉氏女科》中稱其為白術防風散,而在《不知醫(yī)必要》中又名防風芍藥湯,在《醫(yī)方考》中引作“痛瀉要方”,而《醫(yī)林纂要》中引作“痛瀉丸”。雖然其在不同的古代典籍中方名不同,但處方組成都是一致的。
3.痛瀉要方的組方
痛瀉要方的組方雖然非常簡單,僅包括白術、白芍、陳皮、防風等4味藥,卻很精妙—下面,我們就用正確的打開方式仔細感受這些精妙之處。
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甘補滲利,苦溫而燥,主以溫補扶正,兼能祛除水濕。善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治脾胃氣虛、脾虛水腫、痰飲、表虛自汗及胎動不安。方中重用苦溫之白術,補脾燥濕,為君藥。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yǎng)血養(yǎng)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被譽為“肝家要藥”。白芍酸寒,柔肝緩急止痛,正如陳士鐸所說:“夫平肝之藥,舍白芍實無第二味可代”,與白術配伍,為臣藥。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辛香行散,苦燥溫化,既調理脾肺氣機升降而理氣調中,又燥濕理氣而化痰濁,凡氣滯濕阻、痰壅之證皆可投用。治中焦氣滯證尤佳,兼寒者最宜。陳皮辛苦而溫,理氣燥濕,醒脾和胃,使氣行則痛止,為佐藥。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防風既可散外風、勝濕邪而發(fā)表止痛,也可祛內風而止痙,歷來為治風通用藥,散外風、息內風皆宜,治風寒、風熱及表證夾濕皆可,風寒濕三邪客體用之最宜。防風燥濕以助止瀉,為脾經引經藥,故為佐使藥。此方尤妙在用防風:防風專入肝脾二臟,辛能散肝郁,正如《黃帝內經》所言: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縱觀此方,白術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白芍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為理脾引經要藥。陳皮辛能利氣,炒香尤能燥濕醒脾,使氣行則痛止。四藥相合,健脾疏肝,氣機調暢,痛瀉自止。全方具有補緩之中寓有疏散的配伍特點,體現了瀉肝木而益脾土的治法。
4.痛瀉要方的應用
痛瀉要方的辨證要點包括: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后痛緩,常受情緒影響而反復發(fā)作,同時舌苔薄白,兩關脈不調,左弦而右緩。現代臨床上,常用本方治療急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只要辨證屬脾虛肝旺者,無論新病久病皆可用之。
與此同時,以痛瀉要方為基礎方,針對不同的“痛瀉”可以加減化裁應用:①如腹痛劇甚,倍用白芍,加甘草、木香,以甘緩止痛,或加延胡索止痛;②大便如水樣,加茯苓、車前子以利水止瀉;③寒瀉,加附子、炮姜以溫脾;④大便中夾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加山楂、神曲、麥芽以助消化;④舌苔黃膩者,加黃連以清熱;⑥久瀉不止,加炒升麻以升陽止瀉;⑦肛門墜脹、疲乏無力者,加黃芪、黨參;⑧黏液多加茯苓、薏苡仁、蓮子;⑨膿血便加旱蓮草、地榆炭、白頭翁。再如,脾胃氣虛配合四君子湯;脾胃虛寒配合理中湯;脾腎虛寒配合四神丸;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陽明濕熱和熱毒的腹痛腹瀉者忌用本方。方中白術為苦燥之品,而陳皮和防風為辛香溫燥之品,不適合有熱癥的“痛瀉”患者,因此臨床使用前一定要辨清證型,保證安全用藥。
鄔璟,包頭市中心醫(yī)院主管中藥師,執(zhí)業(yè)中藥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臨床中藥師在培。主要從事醫(yī)院制劑、中藥飲片調劑及用藥咨詢等醫(yī)院藥學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