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一、案例主題
本文以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白鵝》為例,探討以下兩個內容:一是語文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方式的創(chuàng)新,借助技術讓常規(guī)的課堂互動煥然一新,創(chuàng)設多形式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強調“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這里以教材為例,把課文當作范文,教學生知識遷移與運用的能力,學會舉一反三,直擊教學重難點的同時,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語文要素教學的高度融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
二、案例描述
(一)獨立思考,判斷選擇
借助信息技術學習手段,舉一反三進行針對性練習,提供四個描寫動物的文段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所學方法,進行判斷選擇。
師:老師已經將每個文段編上了序號,請同學們拿出反饋器進行選擇,哪一個文段沒有運用“抓住特點描寫動物”的方法?
生:(學生每人手持一個IRS反饋器,大屏幕可呈現(xiàn)學生的作答數(shù)據,以餅狀圖的形式呈現(xiàn)正確率)
(二)依據學情,組織討論
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得知正確率較低,于是組織小組討論,希望給每一位同學新的啟發(fā)。教師在每一個文段下面給出一個填空題形式的提示,把PPT頁面推送至每個小組的平板電腦上,供學生討論后作答。
師:看來這道題有點難度,老師再給大家一些提示吧!請小組討論完成填空。
學生小組:文段①通過(玩耍)描寫小狗(調皮)的特點。
文段②通過(? )描寫小貓(? )的特點。
文段③通過(長相)描寫公雞(漂亮)的特點。
文段④通過(吃相)描寫小白兔(可愛)的特點。
討論后給出答案,每個小組的答案趨同,對文段①③④都能有較明確的判斷,對文段②卻沒有頭緒??梢廊贿€有幾個小組的討論開展不起來,摸不著頭腦。
(三)思維碰撞,再次作答
師:看來有些小組還是摸不著頭腦,沒關系,老師將其他小組的思考成果分享給大家,看看能不能給你靈感,碰撞出新的想法,給大家一分鐘。(教師收集每個小組的答案記錄,將每一個小組的思考借助系統(tǒng)整理成一張PPT頁面,將頁面推送至每一部平板電腦中。)
生:(每一個小組都能看到其他小組的思考過程,擴大了組間討論的范圍,將小組討論變成了全班互動。)
師:時間到,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一次作答,還是剛剛那道選擇題,看看經過思想碰撞后的答案會不會不一樣呢?哪一個文段沒有運用“抓住特點描寫動物”的方法呢?請選擇。
生:(拿出IRS反饋器二次作答,大屏幕呈現(xiàn)學生的作答數(shù)據,以餅狀圖的形式呈現(xiàn)正確率)
(四)由錯到對,思維可見
師:果然,經過討論之后就是不一樣,正確率提高了不少。那么,我們來聽聽一開始選擇錯了,現(xiàn)在選對了的同學,你的想法是怎么發(fā)生改變的呢?(借助系統(tǒng)中的“挑人”功能,選擇“由錯到對”的范圍,系統(tǒng)會自動在這一范圍里挑選一名學生,大屏幕呈現(xiàn)。)
師:好的,琪琪同學,請你來說說你的思考。
生:我第一次選擇的是文段①,后來選擇了②。
師: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生:一開始我還不太明白,就隨便選了一個答案,后來老師給了提示,我們在小組里討論時就發(fā)現(xiàn)了文段②是錯誤的。
課堂上,琪琪同學還一一匯報了她所在小組對每個文段的分析,最終得出答案。這也給還未回答正確的同學提供了更為清晰的思考過程。
三、案例詮釋
得知正確率不高的情況下,調整上課策略,將預先準備好的含有學習提示的PPT頁面推送至小組的平板電腦中,組織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討論時在平板上借助畫筆功能記錄小組成果,這便實現(xiàn)了“群學”互助。
討論結束后,學生將平板上的小組學習成果飛遞回教室白板的作品展示欄中,教師將多個小組的合作成果,再一次回傳至每一個小組,達到全班信息共享,擴大了組間互動交流的范圍,實現(xiàn)了全班的“共學”。
二次作答后,借助系統(tǒng)的“挑人”功能,隨機挑選出一位之前選擇錯誤而討論后選擇正確的學生,請她交流自己在整個學習互動過程中的思維轉變。讓學生的思維可視化,會的孩子教不會的孩子,是另一種更為有效的互動方式。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