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浩男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舞臺表演藝術作品;高校美育
舞臺表演藝術作品,顧名思義,是一種在舞臺上進行以表演為主的藝術作品,例如戲曲、歌劇、雜技、舞蹈、魔術等。舞臺表演藝術作品具有多樣的形式和源遠流長的歷史,其作為一類綜合性的藝術作品形式,給予人美的享受,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為了更好地增強高校舞臺表演藝術作品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功能,促進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融合,需要結合實際,在融合過程中打造舞臺表演藝術精品,堅持內容為王,深入挖掘作品內容的思想內涵。需要落實行動,注重美育實踐,充分調動大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既要注重顯性教育,巧妙設計教育活動,促進優(yōu)秀舞臺表演藝術作品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1],更要注重隱形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舞臺表演藝術滲透的實效性。
在高校課堂外,舞臺表演藝術作品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比賽、鑒賞等形式,其育人效果大多被硬性指標和功利心消解;在課堂中,也往往難以逃脫慣性模式和機械刻板的應用,致使舞臺表演藝術作品不能充分發(fā)揮效用。高校應當轉變教育觀念,充分發(fā)揮隱形教育的作用[2]。除了舞臺表演藝術相關的比賽與活動之外,日常美育氛圍與環(huán)境的營造也十分重要。標語、口號、橫幅點綴在校園之中,不僅能夠美化校園,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潤雨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現如今,舞臺表演藝術活動在各個高校已有所普及,形式也較為多樣。但是活動多以比賽為主且較為集中,無法給予學生長期穩(wěn)定的思想與藝術的導向。因此高校可以更多開展講座、藝術展等活動。充分利用校級組織、社團等力量,將舞臺表演藝術作品的育人力量充分彰顯。讓參與者和觀賞者沉浸到“一切盡在不言中”的狀態(tài),從他們自發(fā)的行動中去激發(fā)其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得藝術作品中蘊含的價值取向、思想理念與道德觀點被真正地接受和認可,從而促使他們對一些問題和現象進行更為公正、客觀、科學的分析與探究。
在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中,單依靠顯性教育是不夠的,只有充分重視隱形教育,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舞臺藝術向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的效果[3]。
高校育人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講到,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以舞臺表演藝術作品這種極具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的形式作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手段時,我們就要更注重發(fā)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實踐的主體,讓學生成為創(chuàng)新的主體,有效地克服舞臺表演藝術作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化問題。
高校要定期組織和舉辦一定數量的實踐活動,充分扮演鼓勵調動、協調支持的角色,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全方位獲得成長,注重提升大學生在舞臺表演藝術作品中的創(chuàng)作感、參與感和幸福感[4]。還要積極利用現代科技,例如舉辦線上歌舞劇、晚會以及AI形式參演等活動,創(chuàng)新虛擬實踐形式以吸引學生的加入和觀看[5]。
在以高校德育與美育為主場的實踐活動中靈活融入另一種實踐元素,充分利用好兩個實踐領域,融合發(fā)展好一種雙向滲透的實踐途徑。在高校中,傳播正能量的舞臺表演藝術作品應當經常上演,并演變?yōu)橐环N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優(yōu)秀的作品應當能讓人們感受到深刻、震撼、感人的精神洗禮,高校中,應當多些觸及師生靈魂,讓人感悟初心使命,讓校園浸潤于紅色文化的優(yōu)秀作品,不僅兼顧了藝術欣賞,還充分挖掘了思想內涵,展現了舞臺表演藝術作品應有的育人力量。
現如今,高校師生審美素質不足是影響舞臺表演藝術作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主觀因素,而源源不斷優(yōu)質作品的供給是提升高校師生審美素質的前提保障[6]。大多高校開展的文藝匯展離不開其它外來社會藝術團體作品的引進,這確實是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促進高校德育工作建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該簡單局限于此,要將這種珍貴的外界力量與本校特色相融合,與本校大學生的主體力量相融合。優(yōu)秀舞臺表演藝術作品走進校園,不應該僅限于一場演出,其背后的藝術力量和傳承精神也應當走進校園,深入學生群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課的課堂需要更多的“精品課程”。這里所講的精品課程,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課堂融入舞臺表演藝術作品元素,以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的感染力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課程[7]。相對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課程的教學活動設計更為重要,舞臺表演藝術作品是最能生動地傳達思想的載體之一,無論是在教學活動加入舞臺表演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演還是鑒賞等環(huán)節(jié),都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豐富和拓展。
打造精品課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作品要恰當選擇。藝術性造詣過深會超出他們已有的審美能力,或是缺乏年輕人審美潮流因素也會導致學生在一開始就提不起興趣或敷衍了事。第二,環(huán)節(jié)設計要連貫,高校舞臺表演藝術與教學活動銜接要順暢自然,不僅教師有輸出,還要緊跟學生提醒反饋,對于舞臺表演藝術的應用做到有始有終,確保舞臺表演藝術作品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第三,反饋方式要創(chuàng)新,減少利用觀后感、截屏記錄等形式的機械反饋形式,采取學生點評、小組合作、交流競賽、相互推薦等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性和合作性的方式,促進舞臺藝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效益的最大化[8]。
對于舞臺表演藝術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不足,應該從作品本身入手,以作品內容為本,從態(tài)度上給予重視,行動上表現力量。精品的打造離不開作品從創(chuàng)作、演練、發(fā)布、宣傳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選題要符合實際,貼近大學生校園生活主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給予大學生正向的精神反饋。其次,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當代,舞臺表演藝術作品應當多與現代信息、舞美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好融媒體等新興媒介,打造舞臺表演藝術精品[9]。最后,學生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摒棄功利或被動等心態(tài),潛心靜氣,從劇本、服飾、舞臺、燈光等各個方面苦下功夫,打造舞臺藝術精品。
藝術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舞臺表演藝術更是如此,對于作品的創(chuàng)演和欣賞,切忌“空著腦子”在臺上演,創(chuàng)演者的思想深度決定了演藝作品的高度,作為情感和思想的演繹者,對作品的本質要有充分把握,倘若自己都對中國夢沒有深刻理解,如何向觀眾們傳遞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10]?同時,也要切忌“不帶腦子”在臺下看,在這個“接收環(huán)節(jié)”,杜絕應付觀后感,朋友圈打卡等形式化的態(tài)度行為,也要注重將感性直觀的體驗轉化為理性認識,將思想的深度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當然,高校學生不光是舞臺表演藝術精品的創(chuàng)演者,更是受惠者。除了學生深度打造,朋輩作品傳輸影響之余,學校也應擔負起輸送舞臺表演藝術精品作品進校園的責任,適宜的為高校學生舞臺表演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提供空間,給予財力或者專業(yè)方面的幫助,同時舉辦各類活動以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舞臺表演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鑒賞中來,最后通過校內引進、校外組織觀摩精品作品等形式定期定時確保高校學生可以享受到舞臺表演藝術精品作品的熏陶。
參考文獻:
[1]呂媛媛.基于大學生舞臺藝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藝術教育,2020(06):215-218.
[2]周平尚,黃科程.古琴藝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23,44(02):109-112.DOI:10.16336/j.cnki.cn43-1459/z.2023.02.032.
[3]貝麗靜.藝術滲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J].世紀橋,2020(21):76+82.
[4]洪林子.論紅色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實現路徑[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3,24(07):113-116.
[5]章迪.舞臺表演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培養(yǎng)[J].藝術評鑒,2020(19):143-145.
[6]劉蕓秀.高等藝術院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155-159.
[7]陳娛.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體、環(huán)體和介體的情感因素[J].科學社會主義,2019(03):85-87.
[8]孫旭紅,劉心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生態(tài)研究的現狀與前瞻[J].高校社科動態(tài),2020(03):29-38.
[9]李杰.淺談舞臺藝術科技化發(fā)展[J].牡丹,2019,(18).
[10]吳躍峰.紅色文化融入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教育現代化,2019,6(A0):257-259.
(作者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