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鳳蘭
摘 要 探討當前初中語文教育中課堂教學與自主閱讀指導融合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建議。通過調(diào)查研究和文獻分析,指出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存在過于側重知識傳授、自主閱讀指導不足、學生閱讀興趣不高等問題,并提出加強課堂內(nèi)外互動、提供分層次指導、閱讀筆記和反思等建議,以促進初中語文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自主閱讀? 問題與建議
一、 現(xiàn)狀與問題剖析
目前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以知識傳授為主導,教師通常通過講解、演示和講義等方式向學生傳遞文學知識、語言技能等內(nèi)容。課堂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強調(diào)對語言、文學作品等的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具有集中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有利于及時解決問題和獲得指導。自主閱讀指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素養(yǎng),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各類文學作品,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文學鑒賞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素質的提升。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的融合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既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但將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在融合過程中,教師可能過于注重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和技能,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參與和思維發(fā)展的機會,這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自主閱讀指導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拈喿x材料、指導方法和反饋,但如果教師的指導不足,學生可能會在自主閱讀過程中遇到困惑,影響他們的閱讀體驗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自主閱讀需要學生主動選擇和閱讀文學作品,但由于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不同,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對自主閱讀缺乏興趣,從而影響他們的閱讀效果。
此外,在融合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的時間,但可能存在時間分配不均衡的情況,導致其中一方得到的時間較少,影響教學效果。自主閱讀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文學鑒賞、分析和思考,但如果僅僅停留在表面閱讀,缺乏深度指導,學生可能無法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和意義。
二、融合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的模式和方法
筆者將結合《背影》教學案例,提出一些融合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的模式和方法,探討如何在課堂中引入自主閱讀元素,以及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更有效地進行自主閱讀。
第一,課堂內(nèi)外互動。 在《背影》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分享他們在課外閱讀的與父子情感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例如,學生可以分享類似題材的文學作品,如其他父子關系的故事,甚至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這樣的互動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讓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與文學作品產(chǎn)生共鳴,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
第二,文學小組討論。 針對《背影》,學生可以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深入分析文中的父子情感、情節(jié)、意象等。在課堂上,各小組可以分享他們的觀點,進行跨文本比較,了解不同闡釋可能帶來的不同理解。這種小組討論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與批判思維,豐富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第三,閱讀筆記和反思。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享他們在閱讀《背影》時記錄的閱讀筆記和個人反思。這樣的分享有助于學生通過口頭表達將個人思考與他人分享,也能夠讓其他同學從不同視角看待同一作品,進一步拓展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第四,角色扮演和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將自己融入《背影》中的父子角色,感受情感變化。此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一個延續(xù)或改編的故事情節(jié),讓他們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題和情感。
第五,導讀和問題引導。教師可以提前設計一些導讀問題,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背影》時關注文中的父子情感細節(jié)、意象等。這樣的問題引導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更有針對性地挖掘文本,提升理解深度。
第六,分層次指導。針對不同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不同層次的指導。對于理解較難的部分,教師可以提供更多解釋和分析,對于理解較容易的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fā)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通過以上方法,教師能夠將課堂教學與自主閱讀指導有機地融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文學鑒賞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同時也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主題、情感和意義。例如,就《背影》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中背影的象征意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深入分析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本分析和討論,探討作品的語言運用、結構和情感表達等方面。通過小組討論或整體分享,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不同的觀點,提高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在自主閱讀中,學生可以記錄閱讀筆記和個人感想。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筆記和總結,從而培養(yǎng)他們整理和表達思想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或創(chuàng)作,深入體驗文學作品的情感和情節(jié)。例如,學生可以扮演《背影》中的角色,從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沖突,進一步培養(yǎng)文學鑒賞能力。教師可以提供導讀材料,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關注重點和難點。這些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解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通過融合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同時,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培養(yǎng)的閱讀興趣和能力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運用和發(fā)展。
可以說,教師在融合中充當了學生的指導者和引導者,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文學作品的閱讀和分析,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思考,喚起他們對文學作品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意義和情感。教師還扮演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支持者,推動他們在閱讀和討論中不斷深化理解。
當推動課堂教學和自主閱讀指導深度融合時,首先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幫助教師更好地將課堂教學與自主閱讀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培訓內(nèi)容可以包括教學設計、問題引導、討論技巧等,以及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批判性思維。應鼓勵語文老師與其他學科老師合作,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文學作品相結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學作品,擴展閱讀的視野。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豐富課堂內(nèi)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利用多媒體資源,拓展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建立定期的反饋機制,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和理解程度。
通過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與自主閱讀指導融合,可以促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其中的角色逐漸轉變?yōu)閷W生的指導者、啟發(fā)者和促進者,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同時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這種融合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作者通聯(lián):廣東茂名市新世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