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愛玲短篇小說《茉莉香片》的魅力之一是存在一個變化的敘述者。在小說開頭,作者以故事外的敘述者“我”開篇,設(shè)定了一個講故事的情景。敘述者“我”引出故事內(nèi)容,他與主人公始終保持著距離,使文本得到相對的客觀性和可信度。當故事逐漸展開,敘述者逐漸變成以聶傳慶為主的限知敘述者——借用故事中的人物觀察事件,使站在故事之外的全知敘述者能看到故事之內(nèi)的情況,處于另一時空中的敘述者能看見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舉止,知道人物的心理。小說采用變化的敘述者既揭示了聶傳慶從尋找父親到建立自我的復(fù)雜內(nèi)心矛盾,又展現(xiàn)了冷靜揭露與深情干預(yù)的敘述距離。
【關(guān)鍵詞】張愛玲;《茉莉香片》;敘述者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7-00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7.004
一、文本中變化的敘述者
(一)引子:故事外的敘述者
小說整體上屬于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但文章一開篇采用了第一人稱視角作為故事的引子出現(xiàn)。
敘述者直接與敘述接受者進行對話,將敘述者拉到舞臺中央,直接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故事的內(nèi)容便由敘述者“我”說給敘述接受者“您”。這里設(shè)置了一個講故事的場景,是作者常用的小說開篇手法:如《沉香屑——第一爐香》中:“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完一支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①這樣的設(shè)定使故事只來源于敘述者,讀者只能聽憑敘述者一人所言,不可避免會遭到質(zhì)疑,一個事件經(jīng)過敘述者有意識的扭曲或是無意識的忽略,所呈現(xiàn)的是敘述者希望讀者知道的那一部分,這就降低了故事的可信度。而在《茉莉香片》中,敘述者以“我”的身份開篇只是為了引出故事內(nèi)容,與故事主人公始終保持著距離,“我”了解整段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但并沒有參與到故事中,因此能夠得到相對的客觀性和可信度。整個故事雖由敘述者來引出,但他既沒有以故事主要人物出現(xiàn),又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故事旁觀者,敘述者“我”成為了故事的轉(zhuǎn)述者,敘述自我逐漸淡化或是退出,并在以后的故事講述中再也沒有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出現(xiàn)。
這樣的敘事手法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閱讀效果。一方面,敘述者站在故事之外進行敘述,以他者身份道出別人的故事,然雖與故事保持著距離,但他能夠運用個性化的言語和巧妙的敘事技巧展現(xiàn)故事內(nèi)容并對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影響敘述接受者對故事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敘述者在故事之外講述故事并不意味著被排除在故事之外,小說中的敘述者被展現(xiàn)出來并直接與敘述接受者對話,既是故事內(nèi)容的一部分,也是隱含作者敘事技巧的一部分。
(二)聶傳慶:限知敘述者
1.從“我”到聶傳慶
小說開頭預(yù)設(shè)了一段講故事的場景,敘述者“我”對故事作出評價后,小說的視角逐漸發(fā)生轉(zhuǎn)移?!澳梢钥匆娤愀鄣墓黄図樦赜蜕降佬煨祚傁律絹怼睌⑹稣咧饾u將故事內(nèi)容鋪開,并隨之隱匿于文本背后。首先是將視角從茉莉香片轉(zhuǎn)到公交車,從第一人稱敘事視角過渡到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視角。由此自然而然引出了本文的主要人物——聶傳慶。
2.作為限知敘述者的聶傳慶
聶傳慶的出場是小說敘事視角轉(zhuǎn)變的一個重要標志。敘述者描述聶傳慶的外貌特點,讀者的視角與敘述者的視角趨于同步。敘述者雖無完全露面,卻仍然引導著讀者的視角,處于半隱半顯的狀態(tài)?!败囎油蝗煌W×?。他睜眼一看,上來了一個同學,言教授的女兒言丹朱。” ②在此,敘述者完全隱匿背后,轉(zhuǎn)而借用故事中的人物眼光來觀察事件。從全知敘述者轉(zhuǎn)而采用故事中人物的眼光進行敘述是隱含作者敘事策略的運用。在第三人稱人物有限視角敘述中,讀者的視角轉(zhuǎn)向與聶傳慶的視角同步。隱含作者建立了敘述者與被敘述者以及讀者三者之間的交流互動關(guān)系,讀者既能通過人物有限視角看到其他被敘述人物,也能夠切身體會敘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讓讀者以這樣的視角來認識言丹朱顯得十分自然。讀者能夠通過聶傳慶視角認識到言丹朱是一個漂亮活潑人緣很好的女孩,與此同時,讀者又能夠看到聶傳慶面對這樣的女孩時的心理活動。在此,文本構(gòu)造了“讀者——敘述者(聶傳慶)——被敘述者(言丹朱)”三者之間“看”與“被看”的雙重關(guān)系。敘述者借用故事人物眼光觀察事件,使原本站在故事之外的全知敘述者能看到故事之內(nèi)的情況。小說中,聶傳慶既是觀察者又是被觀察者,他觀察言丹朱同時自己又是被敘述者觀察的對象,其人物的呈現(xiàn)是敘述者眼中的所看到的內(nèi)容,并最終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當聶傳慶在書箱中企圖尋找母親痕跡時,他仿佛看到了母親的身影。聶傳慶的母親早就去世了,他的記憶中是沒有母親的。當朦朧的白影子、隱隱的眉眼浮現(xiàn)眼前時,他知道是母親,這也就是聶傳慶眼中的母親。此時,聶傳慶的視角退場,第三人稱有限視角轉(zhuǎn)變?yōu)榈谌朔Q全知視角。這是一種權(quán)威性的“反光鏡”,敘述者宛如全知全能的上帝,穿透人物內(nèi)心,感知人物情緒,又將所觀察到的內(nèi)容敘述給讀者。在這段中,馮碧落的內(nèi)心世界聶傳慶是不可能知道的。敘述者站了出來,他透視馮碧落的內(nèi)心世界,然后展現(xiàn)給讀者,讓讀者能夠進一步了解碧落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碧落此時的內(nèi)心世界又和聶傳慶相對應(yīng),視角又自然而然轉(zhuǎn)回了以聶傳慶為主的第三人稱人物有限視角?!爸劣谀菬o名的磨人的憂郁,他現(xiàn)在明白了,那是愛——二十多年前的,絕望的愛……” ③這里的“現(xiàn)在”一詞隱含了某種信息:以聶傳慶為主的人物有限視角的敘述者被分化成了兩重身份,即“敘事自我”和“經(jīng)驗自我”。過去的聶傳慶在當時昏暗的黑影中感受到憂郁的氣息,他尚且分不清這是自己的哀愁還是母親的悲情,是經(jīng)驗自我的感知。而“現(xiàn)在”一詞則表明了聶傳慶以現(xiàn)在的眼光回顧了當時的場景后知道了那憂郁是絕望的愛,是敘事自我的感知。
當敘述者使用聶傳慶的視角陷入回憶,企圖向讀者勾勒馮碧落的人物形象時,視角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他所知道的信息半真半假。其次聶傳慶的繼母貫愛挑撥,繼母議論馮碧落所說的話是十分片面的。再者,女傭劉媽也直接承認繼母的話是對碧落的污蔑。這些層層鋪墊是要讓讀者明白聶傳慶目前所知道的事實是不可靠,同時又暗示了馮碧落離去后,她在聶家是被遺忘或被污蔑的。為了引出馮碧落的過往,敘述者提到了一個人,即碧落的陪嫁女傭劉媽。由劉媽介紹馮碧落顯然可靠得多。作為陪嫁女傭,劉媽知道馮碧落在馮家的過往,同時又知道碧落在聶家的處境。然而,敘述者卻沒有讓劉媽直接開口,而是運用全知全能視角講述馮碧落的故事。此時的敘述者逐漸顯露出來?!八皇腔\子里的鳥……死了也死在屏風上?!?④這是敘述者對于碧落一生的總結(jié)。要表現(xiàn)聶傳慶知道母親過往后的心理活動,視角又自然而然轉(zhuǎn)回到了人物有限視角。這樣的視角有利于讀者感同身受體會傳慶的內(nèi)心世界,小說正是運用這一手法將聶傳慶形象表現(xiàn)得立體圓滿。
二、變化的敘述者的魅力
(一)揭示聶傳慶的內(nèi)心矛盾:尋找與幻滅
以聶傳慶為主的第三人稱有限視角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是小說的敘事手法,當作者將敘述任務(wù)交給聶傳慶,聶傳慶在某種程度上就擁有了一定的主體性。由人物視角出發(fā)敘述故事,不僅能夠給予人物自主性,還能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在的矛盾沖突。在小說中,聶傳慶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主要從他對父親的態(tài)度以及對言子夜和言丹朱的態(tài)度揭示出。
1.尋找“親生”父親
聶傳慶與父親的關(guān)系從小說開篇就暗示了?!八亩溆悬c聾,是給他父親打壞的。” ⑤用第三人稱有限視角的敘述帶來很強的疏遠感。讀者可以感覺到敘述的冷靜克制和不動聲色。這句話的內(nèi)容也帶來了懸念:聶傳慶和父親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鏡頭拉回到家中,展示了一段聶傳慶與父親相處的場景:父親的嘲諷辱罵,繼母的挑撥,聶傳慶的唯唯諾諾,作者便是以這樣的方式回答了開頭的疑問。然而衰敗的聶家,除了錢只剩下無盡的荒涼。于是,十三四歲的傳慶渴望得到聶家全部的錢財以此取代父親?!翱傆幸惶臁菚r候,是他的天下了,可是他已經(jīng)被作踐得不象人。奇異的勝利!” ⑥母親的缺位,父親與繼母的羞辱令聶傳慶成為精神殘缺的人,父親的耳光使他清醒地明白取代父親不過是天真的遐想,而他也意識到了自己陰沉地“不象人”。于是他選擇逃離,不愿再面對父親。逃離又是不可能的,他甚至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父親的再版,他早已失去了自我。同時自身帶有父親影子,使他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自我存在的可能性。于是,在意外發(fā)現(xiàn)母親與言子夜陰差陽錯之時,他逐漸對言子夜產(chǎn)生畸形的愛慕,企圖以“尋找真正的父親”來逃避現(xiàn)實,在言子夜身上寄托“完美的”自我形象。
2.建立“完美”自我
當聶傳慶無意中得知母親與言子夜的前塵往事,他陷入自己身世的現(xiàn)實性與可能性的矛盾之中,在幻想的父親和假想的完滿自我中不斷來回,向外則表現(xiàn)為對言子夜的愛慕和對言丹朱的痛恨。言子夜在課堂上的批評和言丹朱不經(jīng)意的笑聲打破了聶傳慶的幻想,于是他惶惶然清醒——聶傳慶仍舊是聶傳慶,他不可能變成“言傳慶”,他忍不住哭了出來。被一次次打擊推向更遠的自卑深淵并逐漸產(chǎn)生了毀滅性心理。他把注意力放在言丹朱身上,認為她的存在占據(jù)了本屬于聶傳慶的位置,他渴望得到支配她的權(quán)力,對她實施精神上的虐待來得到一絲報復(fù)的希望,情節(jié)沖突由傳慶的心理變化逐漸達到高潮。當他意識到丹朱對他只有朋友感情并無愛戀之情時,傳慶的矛盾心理陡然激烈。他失去了報復(fù)的希望,也沒有了證實自己的方法,此時他只想毀滅一切,包括自己。于是他對丹朱拳腳相加,他不停攻擊言丹朱來釋放內(nèi)心的自卑感和由此帶來的毀滅欲。他毀了丹朱其實也是在毀滅自我的假想?!坝新檪鲬c就沒有言丹朱”在暴打言丹朱中傳慶生平第一次證明了自我,他獲得了短暫的勝利,這是他在絕望中的最后方式:通過毀滅來證明自己。
通過暴打言丹朱所獲得的自我證明只是短暫的勝利而不是最終的勝利,他倉皇跑出時也終究意識到,這樣的自我證明是徒然無力的?!凹依锢錁O了,白粉墻也凍得發(fā)了青……然而窗戶并沒有開,長久沒開了,屋子里聞得見灰塵與頭發(fā)的油膩的氣味?!?⑦這段描寫是敘述者的口吻,實際上隱含了對聶傳慶的態(tài)度:既有不屑又恨其不爭。“他跑不了?!边@一句敘述平淡中又帶有無法逃脫的絕望。話未說盡卻又戛然而止,聶傳慶的掙扎似乎是可笑的,丹朱沒有死,這意味著無論是“尋找父親”還是“建立自我”,他都失敗了。
(二)獨特的敘事魅力:敘述距離的控制
在《茉莉香片》中,敘述者與文本以及聶傳慶之間的距離是張弛有度,敘述者既對故事保持一定的距離進行冷靜揭露,又時常透露對故事的態(tài)度。
1.冷靜揭露
除了開篇出現(xiàn)一個性格鮮明的敘述者外,故事內(nèi)容整體上是由“聶傳慶”所展示,甚至在最后,敘述者再也沒有公開揭示自己。敘述者始終與故事保持距離。在汽車上,聶傳慶偶然得知言丹朱的父親叫言子夜。全知敘述者客觀描述聶傳慶的心理,關(guān)于言子夜的秘密他絕口不提,佯裝無知地等待傳慶自己發(fā)現(xiàn)事實。傳慶被父親辱罵后,在臥室滿心煩躁,忽然想到了言子夜。此時,“言子夜”這一名字逐漸喚起兒時的記憶。正當秘密即將揭開時,劉媽進來打斷了聶傳慶的思路。秘密又再一次高懸,敘述者繼續(xù)不動聲色。當他回到房間嘗試尋找《早潮》雜志時,聶傳慶的內(nèi)心已有所察覺。《早潮》雜志的散失再一次打斷了他,讀者也跟著傳慶被迫停止思路。三番兩次的中斷,引起了讀者內(nèi)心的狐疑,這時,敘述者的目的已然達成,他接著暗示聶傳慶所知道的事實其實并不可信,又暗示其繼母所說的實是污蔑,然后安排一個可靠的人物劉媽引出可靠的事實。但他又不直接讓劉媽開口,而是自己站出來講述,在講述時,他又故作玄虛,認為“那一點事實是平淡得可憐”。這樣,真相得以層層鋪開。
2.深情干預(yù)
雖然敘述者常是冷靜客觀的站在一旁,但他卻時常流露出自己的態(tài)度。一開篇敘述者就對故事提出了自己的感受:一段苦澀的香港傳奇。其次,他時常對聶傳慶發(fā)表自己的感受。他對聶傳慶不是沒有同情的。在聶傳慶幻想取代父親時,“奇異的勝利”在敘述主體上模糊不清,既像敘述者的聲音,又像聶傳慶的自嘲。敘述者的聲音和人物的聲音交織一起,敘述者由此巧妙地進行態(tài)度干預(yù)。奇異的勝利并非真正的勝利,卻是另一種失敗,因為到那時聶傳慶早已如同行尸走肉。“她(馮碧落)死了,她完了,可是還有傳慶呢?憑什么傳慶要受這個罪?” ⑧敘述者對聶傳慶充滿同情,又充滿了諷刺和輕蔑。敘述者對聶家這樣腐朽沒落的舊式大家庭充滿厭惡,它拘禁人使人變得空洞乏味,宛如屏風上的鳥,年深月久,死也還死在屏風上。敘述者雖然是在客觀描述聶傳慶的內(nèi)心,然而“畸形”“傾慕”字眼的使用透露了敘述者的個人態(tài)度,無愛婚姻下的孩子,長期壓抑、自卑的人的痛苦和無辜,敘述者對此憐惜也是顯而易見的。
當聶傳慶在壓抑中爆發(fā),對言丹朱拳腳相加時,此時敘述者的意識又再次顯露:“他知道她沒有死。知道又怎樣?有這膽量再回去,結(jié)果了她?”雖“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但輕蔑諷刺之情溢于言表。
敘述者以第三人稱視角講述故事,能夠保持冷靜客觀地敘述,與故事始終保持著距離,同時敘述者并非始終冷眼相看,他時常轉(zhuǎn)換成限知的敘述者介入故事,對故事人物事件表現(xiàn)自己的態(tài)度。小說中的敘述者是冷靜揭露與深情干預(yù)的結(jié)合。
三、結(jié)語
在《茉莉香片》中,小說的敘述者從總體上是隱蔽的敘述者。通過對文本進行敘事學的探究,可以看出,《茉莉香片》存有一個變化的敘述者,這樣的敘述者一方面能夠在文本中形象地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另一方面又展現(xiàn)出文本獨特的敘事魅力:既能冷靜揭示人物事件又深情干預(yù)故事。小說的敘述者既在故事之外旁觀故事發(fā)展,又在故事之內(nèi)發(fā)表意見,他能與故事保持距離,又對故事作出意識形態(tài)干預(yù)。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張愛玲:《傾城之戀》,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頁,第93頁,第101頁,第103頁,第94頁,第99頁,第116頁,第103頁。
參考文獻:
[1]何清.愛的渴求 恨的書寫——從心理批評看《茉莉香片》[J].中華文化論壇,2009,(03):54-57.
[2]羅鋼.敘事學導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3]宋家宏.《茉莉香片》解讀[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01):81-89.
[4]宋家宏.主體心靈的自白 人倫關(guān)系的審視——張愛玲《茉莉香片》解讀[J].玉溪師專學報,1994,(06):41-46.
[5]夏志清.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M].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335-372.
[6]楊義.中國敘事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15-221.
[7]袁良駿.“恨父情結(jié)”與“戀父情結(jié)”的演義——《茉莉香片》與《心經(jīng)》[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03): 59-60.
[8]張愛玲.傾城之戀[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6: 93-116.
[9]張蕊.認同危機下的迷失與追尋——重讀張愛玲的《茉莉香片》[J].新余學院學報,2014,19(04):115-117.
作者簡介:
林潔,女,漢族,廣東茂名人,上海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