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近年來,加強落實普通學校特殊需要學生“一生一案”的建議備受關(guān)注。如何對他們實施有針對性的學科教育,縮小他們與普通學生的學習差異呢?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個別化教育計劃(IEP)理念,關(guān)注特殊需要學生,因材施教,是破除困境的有力武器。
一、設(shè)置雙目標,開展融合教育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全面開展融合教育,將特殊需要學生的短期學習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當中。比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中,教師在備課時會設(shè)計2種不同的學習目標,將其IEP短期目標落實到每一階段的語文教學中。
普通學生教學目標:(1)識字與寫字:會認“估、煌、瓏、剔”等9個生字,會寫“毀、估、拱、輝”等15個生字。(2)閱讀與鑒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以悟促讀,讀出情感的變化;能抓住重點詞句透過內(nèi)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并學會這種閱讀方法;通過課后資料的補充,開展群文閱讀。(3)表達與交流:了解對比、襯托的表達方式并運動到自己的習作當中。(4)梳理與探究: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jīng)過,深刻感悟祖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及侵略者的罪惡行徑,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強化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特殊需要學生教學目標:(1)識字與寫字:會認“估、煌、瓏、剔”等9個生字,會寫“毀、估、拱、輝”等15個生字。(2)閱讀與鑒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梳理與探究: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jīng)過,感悟祖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及侵略者的罪惡行徑,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通過雙目標的設(shè)置,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會根據(jù)目標的不同而格外關(guān)注特殊需要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大程度地將融合教育的理念根植于每一節(jié)課堂中,最大程度地幫扶特殊需要學生語文學習的發(fā)展。
二、開展專門課,提升學習能力
經(jīng)過測評發(fā)現(xiàn),大多特殊需要學生的記憶力較同齡孩子弱很多,比如,教過的課文內(nèi)容背了幾遍都記不住,古詩詞今天記住了,明天又忘記了。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為這些孩子量身定做了古詩詞教學IEP,將語文書中所有的古詩詞教學改用“吟誦”的方式教學。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吟誦能大大提高特殊需要學生的學習興趣,吟誦使詩歌有了旋律,有固定的格律,掌握了一首古詩詞的吟法,可以遷移到其他的古詩詞中,聲音也是有生命的,對那些“聽覺型”特殊需要學生來說,吟誦無疑是記憶的神器,讓特殊需要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古詩詞的無限樂趣。
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特殊需要學生對圖畫的理解力要遠高于文字,繪本中的圖畫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對特殊需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由此,筆者采用繪本閱讀小班上課的方式,通過分享繪本故事,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充分運用繪本留白的部分,進行口語交際和寫作的相關(guān)訓練。
對于特殊需要學生來說,開展課外閱讀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從未讀過課外書,也不愿意讀書的孩子,更有一些讀寫障礙的孩子,讀書速度非常慢,久而久之,閱讀課外書對他們來說則成了負擔。為此,筆者轉(zhuǎn)變思路,由“視覺感悟”向“聽覺感悟”轉(zhuǎn)變,用“聽書”代替“看書”。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每天聽15~20分鐘,一個月可以聽完。“聽書”激發(fā)了特殊需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每天都意猶未盡,期盼第二天更新。“聽書”后,老師可根據(jù)書中的內(nèi)容與特殊需要學生進行閱讀分享,以鞏固讀書效果。
三、結(jié)語
IEP理念下普通小學特殊需要學生語文教學實踐研究表明,通過IEP手段,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特殊需要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幫助老師們更好地因材施教,解決教學困惑,幫助特殊需要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實現(xiàn)學業(yè)的更大進步。同時,通過對IEP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研究,逐步輻射到其他學科,使得特殊需要學生得到更多發(fā)展的可能。
近年來,融合教育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在從“你不能來,我們這不適合你”轉(zhuǎn)變?yōu)椤皻g迎你來,我們將為你的到來做好準備”。其實,“差異也是一種資源”,在幫助特殊需要學生的過程中,普通學生也能從中獲益,比如公民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對學習困難、特殊需要學生教學策略的變革、教學資源體系的建構(gòu),必將促進更多普通學生獲益。
【注:本文系中山市教育科研2020年度青年項目“IEP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C2020089)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