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并且有著悠久的民族歷史。目前柯爾克孜族人民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地區(qū),他們在這里生活勞作??聽柨俗巫逶诎l(fā)展和遷移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其中庫姆孜藝術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它不僅同柯爾克孜族一起被世人所熟知,而且隨柯爾克孜族人民一起走遍大江南北。庫姆孜藝術是柯爾克孜族民間的一種集音樂、舞蹈、表演三位一體的藝術形式。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表達和傳承柯爾克孜族文化的載體,在歷史的長河中汲取了多種元素,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形成了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它也是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庫姆孜的形制及表演形式
最早出現(xiàn)的傳統(tǒng)庫姆孜是蒙革的三弦琴(亞克奇庫姆孜),它是用紅柳、蘋果木、杏木或者其他的木材制作的,琴弦最開始是羊腸線,之后都變?yōu)榻z弦或尼龍弦。琴箱最初是三 角形,而現(xiàn)在的庫姆孜為了符合現(xiàn)代的審美觀念,不僅在形狀上產生了變化,在材質上也有 了變化。琴箱大多改進為扁橢圓形,長度約 90厘米,琴的頸部又細又長,一側設有三軸。制作琴箱時,將一面挖空,上面則用另一塊木板 蓋住。現(xiàn)代已發(fā)展為全木質的三弦琴,或者是 改革過后的四弦高音琴。
由于柯爾克孜族的文化、經濟等經過了長期的變遷,所以庫姆孜在形制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地域差別。例如在帕米爾高原地區(qū)有奧依塔克庫姆孜、卡拉熱開克庫姆孜、布倫口庫姆孜,琴箱一般為上寬下窄的長六方形;在烏恰縣有黑孜葦庫姆孜、吾合沙魯庫姆孜,琴箱多為葫蘆形或多邊形;在阿合奇縣有阿合奇庫姆孜,琴箱多為葫蘆形;在天山北坡地區(qū)有木云臺庫姆孜、闊克鐵熱克庫姆孜,琴箱一般為槳形或葫蘆形。庫姆孜有三條琴弦,定弦方式跟隨曲目變化而改變,有按四五度或者是五四度關系定弦的,還有四八度關系和三五度關系等。它的音調和諧、變化豐富多樣,演奏時可發(fā)出三音和弦的聲音。在庫姆孜的造型制作中,柯爾克孜族人民十分注重借鑒其他民族的樂器,但是也不會忘了柯爾克孜族的音樂傳統(tǒng)文化,他 們會用傳統(tǒng)民族圖案來裝飾庫姆孜的琴面。
庫姆孜在演奏表演中獨具特色,音響效果 令人耳目一新,表演方式眾多,除了為歌舞伴奏,還有獨奏、合奏、對奏等多種形式。其獨奏功 能非常出色,柯爾克孜族藝人通常用它表現(xiàn)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高手往往可以用三根琴弦 彈奏出數百種曲調,從神話故事到自然景象都可以輕松地演繹。
庫姆孜有多樣的表演技法,比如藝人將琴置于胸前或者背后肩上,左手按弦,右手撥動琴弦或五指輪奏。無論男女老少都深深地喜愛著庫姆孜或清脆明快、或深沉委婉的琴聲。
(一)庫姆孜作品分析
《庫魯孫姑娘》(見譜例1)樂曲為降a自然小調。節(jié)拍為2/4、3/4和3/8的混合節(jié)拍。
反復一遍過后結束在主音上,為完全終止,旋律線條較為平穩(wěn)。
《白天鵝》(見譜例2)調式為e 自然小調,節(jié)拍為4/4、3/4、5/8等混合節(jié)拍,節(jié)奏變化頻 繁,旋律進行較為平穩(wěn),音域在一個八度內, 非方整性結構,簡約優(yōu)美的音樂材料突出了白天鵝優(yōu)雅靈動的形象。
從上述樂曲中可以看出,庫姆孜音樂具有這樣的一些風格特點:第一、在樂曲開始時,一般有一到兩個小節(jié)作為引子,尾聲時節(jié)奏呈減慢的趨勢;第二、樂曲節(jié)拍多以2/4、3/4、 3/8居多,許多曲子由混合節(jié)拍組成, 靈活自由;第三、樂句多由單樂句組成,并且常有反復;第四、作品題材均來自生活,柯爾克孜族人善于抓住生活的細微之處。
二、庫姆孜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
(一)制約庫姆孜發(fā)展的因素
1.語言與傳承方式
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柯爾克孜族人民都使用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中的柯爾克孜語,基本與吉爾吉斯斯坦的吉爾吉斯語一致,分為南北兩種方言??聽柨俗巫宓恼Z言文化、音樂文化都是在其北方語言的基礎上發(fā)展的。語言是文化的精華,同樣語言本身也是文化行為,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民族文 化信息,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主要也是依靠語言。為了柯爾克孜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應該全力的培養(yǎng)柯漢兼?zhèn)涞碾p語人才。
2.工藝制作與音樂創(chuàng)作
庫姆孜制作工藝比較復雜,制作時需要大量的耐心, 一遍遍地打磨?,F(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人們的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尤其是年輕人對這 一傳統(tǒng)制作手藝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許多制作庫姆孜的藝人也無法找到手藝的傳承人。庫姆孜在民間廣泛地流傳,所以庫姆孜藝人承擔著傳承、創(chuàng)作和傳播庫姆孜音樂文化的責任。在庫姆孜音樂的創(chuàng)作中,庫姆孜藝人會加入他們自己的即興創(chuàng)作,形成許多變體,風格可能會根據個人的喜好改變。創(chuàng)作音樂時需要注意保留原本音樂風格,在這基礎上需要跟進時代的潮流,進而為庫姆孜音樂注入新鮮的血液。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動庫姆孜藝術的發(fā)展,使其在世界音樂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二)傳承與發(fā)展
1.柯爾克孜族藝人的傳承
柯爾克孜族人民是庫姆孜音樂文化傳承的主體,樂器的發(fā)展離不開表演者的演奏,庫姆孜的發(fā)展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方面。正是因為庫姆孜藝人世世代 代的彈唱,庫姆孜才得以流傳至今,柯爾克孜族音樂文化才得以保存。
柯爾克孜族藝人的演奏是最直接的傳播方式,無論是老藝術家還是年輕的傳承人,都應該為傳承和傳播柯爾克孜族音樂文化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年輕的藝人跟隨著自己的老師學習,他們的肩上承擔著必須承擔的責任,他們從內心深處渴望著柯爾克孜族的音樂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發(fā)展。庫姆孜的老藝術家應該將自己的技藝盡可能完整地傳授給學生,積極傳承庫姆孜音樂文化,既要提高傳承人的地位以及聲望,也要加大媒介的宣傳。
2.政府機構的支持
中國一直非常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在國家的支持下,政府部門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提高了重視度。地方政府作為其發(fā)展的強 大后盾,在經濟和政策方面的舉措可以為庫姆孜音樂文化向更寬廣的天空傳播、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一是在各類節(jié)日文娛活動中舉辦庫姆孜大賽,讓民間藝人和年輕藝人有一個交流的平臺,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二是新媒體平臺陣地的重要性逐漸在提升,可以系統(tǒng)地對當地少數民族音樂的各方面信息進行整理和介紹,用圖片、文字、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更加直觀和詳細地展示。三是加大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使庫姆孜藝術與旅游業(yè)充分結合,一來可以提升知名度,二來可以讓旅游者聽到最自然淳樸的音樂。
3.地方學校教育與藝術的融合
學校是傳播知識和文化的重要場所,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音樂文化觀念的教育和引導,能夠使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更加迅速。
作為教育的傳播者,當地學校方面應充分發(fā)揮教育的作用,推行雙語教學的模式,普及 庫姆孜基本知識,提升學生對保護柯爾克孜族音樂文化的意識,著重培養(yǎng)庫姆孜愛好者,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認知,也能增進各民族同學之間的友誼。在學習書本知識后,應投入田野調查的實際操作中去,這是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當地學校應合理安排學生去參加實地調查,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從而更 加堅定保護民族音樂文化的決心。
三、結語
庫姆孜以獨特的視角迅速融入了柯爾克孜族人民的生活,體現(xiàn)了當地人民豐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文明符碼,它是柯爾克孜族歷史延續(xù)、發(fā)展的縮影,也是世界音樂文化的瑰寶。庫姆孜的發(fā)展與柯爾克孜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兩者相互影響滲透,成為民族音樂文化交融的紐帶,所以必須重視保護傳承問題,這也是我們了解庫姆孜音樂藝術文化的途徑之一。
在多元化的時代,十分需要繼承和發(fā)揚庫姆孜藝術,讓其通過多種方式流傳下去,在健全保護機制的基礎上,順應歷史與時代變化,讓柯爾克孜族庫姆孜藝術獲得科學系統(tǒng)、全面深化的發(fā)展,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陳家伊,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供職于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碩士 (已畢業(yè)),研究方向為現(xiàn)當代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