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裕瓊
摘 要:文章基于具身認知視角設計了初中語文紅色經(jīng)典教學活動,以《我愛這土地》為例。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詩歌的情感表達和文學形式,提升學生的詩歌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顒影A習導讀、情感體驗、詩歌分析和自主創(chuàng)作等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學素養(yǎng)。
關鍵詞:具身認知;初中語文;紅色經(jīng)典;《我愛這土地》
《我愛這土地》是艾青創(chuàng)作于1938年的一首具有濃厚愛國情懷的現(xiàn)代詩。這首詩以獨特的形式和深情的表達,歌頌了詩人對祖國的深深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作為一首紅色經(jīng)典,它具有重要的文學和歷史價值。如何通過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欣賞這首詩,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情感體驗,是本文的研究內容。
一、預習導讀
在傳授初中語文紅色經(jīng)典《我愛這土地》的教學活動中,具身認知視角非常重要。具身認知強調通過身體感知和情感體驗來深入理解文本,從而更好地把握文學作品的內涵和情感。在課前,教師要引導學生預習《我愛這土地》的背景知識,并布置相關的閱讀任務。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資料了解艾青及其作品,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意義。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有關艾青的照片、生平等材料,激發(fā)學生對這位偉大詩人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首詩被譽為紅色經(jīng)典文學代表之一。學生需要了解中國革命時期的歷史背景,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愛這土地》中所表達的情感和價值觀。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詩歌標題《我愛這土地》的含義,讓學生猜測這首詩可能探討的主題和情感。要求學生分組或通過個人查閱的方式查閱艾青和《我愛這土地》相關的資料,包括詩人的傳記、詩歌的背景資料,以及對當時社會政治狀況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詩歌的內涵。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可以是關于詩歌的主題、作者的生平,也可以是與具身認知相關的問題,如“你覺得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有什么情感體驗?”或“如何通過具身認知來理解這首詩的內涵?”通過這一預習導讀過程,學生將更好地準備好深入學習《我愛這土地》,并能夠在課堂中更深入地參與和理解這首紅色經(jīng)典詩歌。同時,他們也能在具身認知的角度下思考文學作品的理解方式。
二、情感體驗
(一)音樂與情感共鳴
在教學活動的第二部分,教師要強調情感體驗,并通過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對《我愛這土地》的深刻情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中的情感和價值觀,并培養(yǎng)他們對祖國的熱愛情感。教師可以選擇播放與《我愛這土地》相關的音樂,如以愛國主題為基礎的歌曲。音樂通過情感傳遞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愛國情懷。音樂也能夠引導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深入體驗到祖國之美,激發(fā)對國家的熱愛。
(二)感官刺激
教師也可以利用感官刺激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祖國之美。教師通過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圖片、短視頻或音頻,展示中國的壯麗山川、豐富文化、歷史遺跡等,以喚起學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體驗。這種感性的刺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我愛這土地》中表達的情感。
(三)情感聯(lián)想活動
在教室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情感聯(lián)想活動,鼓勵他們聯(lián)想到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處。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描述他們對家鄉(xiāng)、祖國的特殊情感。有助于學生將抽象的愛國情感與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使之更具體和真切。 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模仿詩中的情感表達,例如扮演詩人或詩中的角色,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種親身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詩歌中的情感。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繪畫、寫詩、寫日記等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這種創(chuàng)作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具身認知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和感受愛國情感,并將其具體化。通過這一情感體驗的教學活動,學生將更深入地感受到《我愛這土地》所表達的情感,也能夠將這些情感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祖國。同時,這種具身認知的教學方法將幫助學生在情感層面深刻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
三、詩歌分析
(一)意象的探索
在這一教學步驟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我愛這土地》這首紅色經(jīng)典詩歌。通過詩歌分析,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學形式,以及詩人的情感和思想。首先引導學生關注詩中的意象,幫助他們理解這些生動的形象是如何傳達詩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例如,詩中提到的“土地”“河流”“風”“黎明”這些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土地的一片赤誠之愛,蘊含著詩人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通過觀察這些意象,學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詩人的情感。
(二)象征的揭示
象征是詩歌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它能夠讓抽象的概念更具體,并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在《我愛這土地》中,通過解讀“土地”“河流”“風”“黎明”等這些象征意義,學生將更好地理解詩中的情感表達。
(三)課堂討論
為了促進學生的思辨和表達能力,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有助于拓展他們的視野,了解不同人的角度和情感反應。通過互相交流,學生可以深化對詩歌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批判性思維和表達技巧。最重要的是,通過詩歌分析,教師要引導學生與詩人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幫助他們明白詩人為什么深愛這片土地,以及如何通過詩歌來表達這份深情。這將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紅色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通過詩歌分析這一教學活動,學生將更全面地理解《我愛這土地》的情感表達和文學形式,同時也能夠理解詩人的情感和思想,有助于將文學作品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中,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文學的熱情。
四、自主創(chuàng)作
(一)創(chuàng)作主題的設定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創(chuàng)作詩歌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情感體驗。通過具身認知的方法,教師幫助學生深入感受自己的情感,將這些情感轉化為文學表達,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親近《我愛這土地》這一紅色經(jīng)典作品。教師可以設置創(chuàng)作主題,如“我愛這土地的理由”或“向祖國表達的情感”。這些主題將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對祖國的深情思考。通過具體的主題,學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創(chuàng)作引導,例如鼓勵學生回顧之前詩歌分析中的意象、比喻的修辭手法。這些元素可以作為啟發(fā),幫助學生構建他們的詩歌。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他們自己對祖國的獨特理解和情感體驗,這有助于他們創(chuàng)作出個性化的作品。
(二)分享與評價
創(chuàng)作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分享和評價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互相分享他們的詩歌,傾聽他人的作品,從中獲得靈感和啟發(fā)。通過分享,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情感,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教師可以提供反饋,幫助學生改進他們的作品,促進文學技能的提高。通過自主創(chuàng)作,學生將有機會將自己的情感與文學表達相結合,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我愛這土地》中的情感表達和文學形式。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激發(fā)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文學的濃厚興趣。這是一個積極的學習體驗,可以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體驗到紅色經(jīng)典文學的魅力。
通過基于具身認知視角的教學活動設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紅色經(jīng)典詩歌,如《我愛這土地》。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著重于學科內容的傳授,還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人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預習導讀、情感體驗、詩歌分析和自主創(chuàng)作等環(huán)節(jié),學生不僅能夠了解詩歌的背景和文學形式,還能夠在情感上與詩歌建立更深刻的聯(lián)系。此外,通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和情感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感和愛國情懷。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在語文學科中不僅成為知識的獲取者,還成為情感體驗者和表達者。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學生將更好地理解和珍惜文學經(jīng)典,同時也培養(yǎng)了更廣泛的生活素養(yǎng)。紅色經(jīng)典的傳承和弘揚也將因此得到延續(xù),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郝蕊鮮.群文閱讀視域下初中語文紅色經(jīng)典課文教學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3.
[2]李晶.讓“紅色”成為學生成長的生命底色——小學語文紅色經(jīng)典課文教學策略[J].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