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魆
莊生曉夢迷蝴蝶,不僅是一句詩,還指莊生以及他的三個朋友。于是,除了莊生,剩下的便是曉夢、迷、蝴蝶。莊生是我父親的本名,其他三人的代號由“莊生”派生而來。為人父的期待孩子學會說話后,先叫自己一聲爸,我第一聲叫的卻是莊生。此后,我也沒叫過他爸。
直呼老子本名實屬不敬,可我理直氣壯。畢竟,這是莊生的意思,是他不允許我叫他爸或爹的,自小教我叫他莊生。并非是他不想認我作兒子,反而是——我想,是他不喜歡父親這個身份吧,有什么道德或身份上的沖突似的。個中的理由,雖然我是很遲地,但也最終知道了。
莊生、莊生、莊生——這么叫久了,我漸漸把他當作一個和母親住在一起的老熟人,至于父子親情之類的,倒是不怎么熱衷去辨認確立。這樣的好處是,我們之間沒有血緣輩份的壓力,我不期待他父慈,他也不指望我子孝。
他唯一期望我做好的,是要我到古山寺去打掃,勤勤懇懇,特別是擦拭彌勒佛身上的塵埃?!澳闾嫖胰グ桑课彝砩铣鲈\,白天沒空?!备赣H說,竟是客客氣氣地探詢,又帶著些許家長式的威嚴命令道,“在佛面前記得謙恭,千萬不要在寺里面撒尿?!贝蠖鄷r候,他是很樸素的,說話節(jié)奏平緩沉郁,慢條斯理,沒有任何頓挫之感,像來自收音機里的播報。
全縣的人都稱他是一等一的好丈夫、好父親。奇怪的是,母親對他竟然也是畢恭畢敬的,不像是自己的枕邊人,毋寧說是座上賓吧。我沒問過母親為什么。想起古代朝廷,君王高高在上,從民間來的皇后和她的皇子大抵是這副模樣,表面是羨煞旁人的皇族,背后還是以嚴酷的禮教維系著。只是我們一家更世俗,也更和睦。
我十二歲開始去打掃古山寺,每周一次,打掃一次花上半天。我通常周末去,迄今已有五年了。古山寺不是一個正式名稱,它的原名是“夕照”,曾是全縣唯一的佛門地。寺的匾額已不復存在,寺門的門楣空無一物。拆走匾額那天,我還很小,也甚少到那兒去。夕照寺變成古山寺,也是從它失去匾額的那天開始的,無名也無份,空余一座寂靜無人的深山院落,因此得了名。
隨著匾額一同消失的,還有寺內(nèi)大大小小的佛像。有人見過一樁奇事,說夤夜時分,目睹過眾佛夜行。不久后又有人說,是盜賊在運走寺里的佛像。釋迦牟尼佛、送子觀音、地藏菩薩、金剛夜叉,一尊尊行走大地,離開縣境。不知古山寺遭了什么罪,被盜走佛像似乎也無人在意,無人報警,只有那些年輕人議論紛紛,覺得不可思議。寺廟被盜空后,唯獨天王殿迎門的那尊彌勒佛免遭毒手,大概是祥和溫潤的笑容令盜賊也心生慈悲,留了一手吧。
夕照匾額最后流落何方了呢?總不會送去了博物館。有個傳聞,說它在隔壁臨縣的一個寺院掛了牌。傳聞未經(jīng)證實,也許是有一座同名的寺廟新建落成吧?可由此猜想,莊生要我打掃古山寺的動機,大概是對這種被拋棄和忽視的不甘?曾經(jīng)香火鼎盛一時的寺院,不能落得如此下場,于是叫我去打掃,去維護,好歹那里還有一尊彌勒佛。
佛也會孤寂嗎?盤在一個座上,落灰積塵,別說是百年,要是數(shù)十年沒有香客祭祀和香油錢,就算是彌勒佛又還能笑多久?縣里的人處心積慮,只為一只摔不破的鐵飯碗;另一邊廂,有人一心向佛,難道是為了一個能坐上千百年不動的蓮臺?那時實在想不通古山寺所代表的佛門奧妙,不過打掃工作我可是一次沒落,一是順順莊生的意,二是聊作周末的消遣。
古山寺在縣城的山里,離市集很遠,離我家很近,只有一兩里路。除了盜賊,平時別人沒有閑情逸致登山拜訪。那里因此成了我的私人領地。我在那里干什么都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哪怕我朝銅爐里撒尿,除非彌勒佛的背后長了眼。
燒香的銅爐還在,盜賊沒把它們偷走。因為倒賣佛像的錢就夠他們吃一輩子了吧。雨天,銅爐灌滿水,積攢多年的爐灰浸泡起來,鳥糞里的草種子落入其中,很快長出植物來。有些植物是我沒見過的,想必是某些從另一個地方遷徙至此的鳥帶來的。給銅爐除草也是我的工作,不能讓這里滿目蠻荒,有時不舍得那些奇珍異草,只好拔下來,移栽到僧寮后面的菜畦里。漸漸地,僧寮就被各種不知名目的植物裹住。植物的根肆意橫生,從地板磚下突起,把床腳也纏上了。
莊生特別叮囑我,打掃要在午后動身,對誰也不許說,也不能讓人看見。五年來,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在古山寺干了什么。遇到暴雨天回不了家,等雨停,等著等著,就入夜了,我也不怕,就在僧寮里過夜。有點寧采臣誤入蘭若寺的意思,床底下蠻纏的樹根是姥姥的爪牙,只是不會遇見聶小倩,長夜孤單。
但來古山寺的事,我并非誰也沒說。莊生的另外三個朋友,也就是曉夢、迷、蝴蝶,他們各自有個兒子,分別叫風、雨、沛,都是單字名。我是單字一個“惠”。我跟蝴蝶的兒子很熟,因為是同齡人。至于另外倆人,我和他們關系普普通通。蝴蝶的兒子阿沛,每次喊他名字都像罵人:“啊——呸!啊——呸!”我沒告訴他打掃古山寺是莊生叫我去的,但他多少會猜到,要不然,一個年輕人為何要去打掃寺院?總不會是想出家當和尚吧?
他隨我去古山寺,沒什么別的事可干,只是半身匍匐在彌勒佛前,念念有詞。我去井里打桶水,爬到蓮臺上,用抹布仔細擦拭彌勒佛圓滾滾的頭,他的耳垂、眼眶、嘴巴,還有衣服的一道道褶皺。夕陽明亮時,擦凈后的彌勒佛,黯淡的佛身顯出微微金光。阿沛見狀,念得更起勁兒,頭也磕得更頻了。每次站在彌勒佛旁,我都好似領受了他的跪拜。他這么做,不是求財,是為他父親祈福,但也是為他自己祈福。阿沛跟他父親一樣,身體底子弱,瘦巴巴的,弱不禁風,只有一副骨架,沒有幾塊肉——所以,他父親的代號起作“蝴蝶”,是很貼切的。
“下一個死的會是我爸嗎?”阿沛擎住腦袋問道,呆呆望著我。
“這得問彌勒佛?!蔽姨律徟_,淘凈抹布。
“你不怕?阿風、阿雨的爹都死啦!”他站起來,拉著我衣袖,“大家心照吧!你搞清潔,我拜神,都是來求佛祖保佑平安的。”
“我可不吃這套呢。”我撥開他的手,“我爸是醫(yī)生。我只知道,曉夢和迷都是病死的。要搞清楚,什么是科學,什么是偶然?!?/p>
我隨意掃了掃庭院的落葉,就說要下山回家。阿沛撣撣膝蓋的塵,也不吭聲,跟在我后面一起下山。方才明明一片晴好,踏出門口沒幾步,竟然又是風又是雨。我們躲進僧寮的廊下避雨。阿沛望著天,打起了哆嗦。天并不冷。見阿沛那病雞似的可憐樣兒,我忽然也有一絲惆悵,一絲恐懼。
曉夢是喝酒喝到得肝癌死的,迷是抽煙抽到肺癌死的。莊生曉夢迷蝴蝶,四個已經(jīng)死了兩個。莊生和蝴蝶,昏昏然地,還活著。阿沛說,這是寺里的佛像被盜走所致的,大人們不出手阻止,這里不但沒有佛保佑,還降了罰。簡直胡思亂想!我們縣的人,生老病死,沒有什么異常之處,不能因為四個好朋友死了兩個,另外兩個便無因無緣地也得死啊——只為死得齊齊整整?
嘴上是這么說,但仔細想想,縣里有不少男人總是年紀輕輕地就死在女人前頭,留下一群孤兒寡母。這縣境內(nèi),男人仿佛天生要比女人的脆弱。這里的食物,這里的水,腐化男人的身體,卻磨礪著女人的心。我望著阿沛,阿沛又望著我,我們好像預感到自己也命不久矣,噗嗤一下笑出聲來。恰好一聲驚雷,我們趕緊溜進了僧寮里。
五年來,我在僧寮里過了許多個夜,每回莊生都不來找我。他知道身在山里很安全,盜賊早就不盯這里了。五年來,莊生一次都沒來過古山寺。母親有時放心不下,還上來看看。那么多個夜,我都沒做過夢,唯獨今夜,夢的門敞開了縫兒。前半夜,我看見僧寮外燭火通明——原來和尚都回來了,腳步頻密,撞鐘,晚課念經(jīng),好似蟋蟀在叫。有些和尚進來僧寮就寢,睡在我和阿沛旁邊,談論不久后將要舉行的佛事會,說方丈今日接見了遠道而來的高僧。后半夜,身邊的和尚都不見了,進來的是一對牛頭馬面,綁著我和阿沛,要到地獄閻王那兒去。我叫阿沛。他一下醒了,原來也沒睡著。我們坐起來,點亮一根蠟燭,發(fā)現(xiàn)手臂上全是紅點,是虱子咬的。外面的雨還在下,銅爐里的水珠嘈嘈切切,好似夢里的晚課還沒停歇。
“你看這紅點,像不像燒香疤?”我袒露手臂。
“燒香疤是什么?”阿沛抓撓著,癢極了。
“和尚頭上的那些點點啊?!?/p>
“我們睡僧寮,不就成了半個和尚,不能娶親吃肉啦?”
“明天下山,我們就等于還俗了?!?/p>
“好——!”
阿沛叫得起勁兒,雙眼卻是浮腫的,蠟黃的臉仿佛病了許多年。下山后,我叫莊生給阿沛把脈,調(diào)理調(diào)理他這病懨懨的身體。莊生說,這又不是病,是命。我叫阿沛別娶親了,怕他死在媳婦前頭,免得縣城又多一對孤兒寡婦。阿沛不信莊生的醫(yī)術,說他又不是縣醫(yī)院的醫(yī)生,不過是早年跟江湖郎中學了點中醫(yī)的皮毛,竟然敢出來接診。
對——莊生是江湖郎中,是某些人口中的黃綠醫(yī)生,因為他沒有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阿沛不信他,但信他的人多了去。他的醫(yī)術在私底下是得到承認的。
“他要是真行,曉夢和迷怎么會死?”阿沛譏諷道。
“是病,也是命?!蔽医吡楦赣H挽回顏面,“要搞清楚,他們死的時候,我爸還沒開始學醫(yī)!”
“好吧。他就是因為害怕死,才開始學醫(yī)的?!?/p>
“這是什么理?學醫(yī)就不用死了?誰不會死?只是時間問題?!?/p>
是時間問題——
通常在夤夜,莊生才會出診。那個時分突發(fā)的疾病,與其他時分的不一樣,跟白天的更不一樣,它們雖然有同樣顯著而相似的軀體癥狀,但時間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若有人白天來找莊生看病,莊生會建議他到縣醫(yī)院就診。白天的疾病,他表示能力有限,束手無策。這時,母親再好心勸言幾句,順便送走來人。母親是莊生的助手。她本來在衛(wèi)校學習當護士,但因為害怕給人扎針,中途輟學了。一個是江湖郎中,一個是輟學護士,絕配。
問診通常持續(xù)一個多小時。期間,母親坐在人家的客廳靜靜等待。接診完,她才按莊生給的藥方為患者配藥,從來不用打針。我向母親打聽莊生是怎么給人治病的,她叫我少打聽。
我悄悄研究過莊生開的方子,無非是幾味去肝火、護脾胃的中藥,夏枯草、山梔、柴胡、吳茱萸之類,并無異處。我斷定,一切的關鍵在于問診過程。可是,母親也不知道莊生在房間里跟患者談了什么,妻子的身份沒有賦予她權利窺視那神秘的問診過程。沒人知道他施行了什么醫(yī)術,而他接診過的患者,也一律默契地保守秘密,仿佛視之為生死契約。
“別的醫(yī)生是白衣天使;他呢,是夜晚的鬼。”母親說。
雖說我沒有為莊生提供實質(zhì)性的幫助,但私以為夜晚來求醫(yī)的那些患者,他們得以痊愈安康的福分,是我和莊生共同修來的。他修里子,我修面子。我在古山寺像個掃地僧似的,勤勉勞作了五年,彌勒佛沒看在眼里嗎?多少會有。一個再小的土地公,也會保佑一方水土。
恍然間,我對阿沛的話有了幾分認同:莊生要我去古山寺打掃,就是為了多修福分吧,以天地靈氣,運轉(zhuǎn)體內(nèi)陰陽,彌補非科班出身、自學出道的不足。只是身為醫(yī)生,親自去怕被人笑話,哪怕是叫我替他去,也不能被人看見。莊生臉上樸素老實,心里還是有幾分狡猾的。
一九九九年,六月,第三個周末,我沒有去打掃古山寺。因為就在周六傍晚,我出了趟遠門。那天夤夜還沒到,莊生就說要臨時出診。這是他第一次不在夤夜出診,也是母親第一次不在他身邊。這回,他叫我一起出門。我們要去的地方很遠很遠,要離開縣境。我不明白他這么做的原因,又喜出望外,覺得離他的奧秘更近了一點。我是否有機會窺探他的問診過程?我望向母親。母親一句話也沒問,一切順應莊生的意,一邊幫我收拾行囊,往里面放了些干糧,也不叮囑我當助手要做些什么。她目送莊生和我坐上夜班車,駛?cè)肽荷?。無邊的暮色把無限的神秘帶入我的內(nèi)心。
夜班車的車廂沒燈,路線圖會發(fā)光,一個站一個小燈,站與站的連接線也發(fā)光,像一幅星座圖,夜行洪荒。路線在第三站開始分岔,再分成三個方向,其中一條線的終點站是臨縣。我立刻知道,我們要去的是臨縣,傳聞夕照匾額重新掛牌的所在地。我望向莊生,想問問他。他整個人變成一團黑影,額頭抵著窗玻璃。車身搖晃,暮色蕩開如大海的漣漪,仿佛航行海上,離陸地越來越遠。遠方陰郁的島嶼尚未成形,卻已經(jīng)提前照耀我們的航線。如同一個黑浪撲來,船身一個顛簸,顛開了藥箱蓋子。我看見里面——竟什么都沒有……我輕輕闔上蓋子。什么都沒看見。那天的世界,好像有什么變化悄然出現(xiàn)了,同時被我在無意間窺見。
車在臨縣停靠時,我沒有感到驚訝,也不必多此一舉問莊生此行的目的。無非是去看看那座掛著夕照寺匾額的寺院。這個時間,臨縣還在沉睡,大街小巷空無一人。莊生叫我拿出干糧,我們在路邊湊合著吃了。我環(huán)顧四周,臨縣沒有給我太多新奇的感受,那種清冷的印象是跟莊生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許,它本不存在于世,是從莊生的精神世界延伸出來的空間,而我隨他出行,只是走進了他隱藏在我生活之外的更廣闊的心靈分區(qū)。
吃完早餐,天還沒亮。看見環(huán)衛(wèi)工出來打掃,我們上去問路,問之前先打了個招呼。環(huán)衛(wèi)工說,這么早出現(xiàn)在大街上的,肯定是坐夜班車來的外地人,還斷定我們應該是打算去夕照寺的。莊生愕然,點點頭,又看了我一眼。而我回望他的眼神,肯定是告訴了他:我其實已經(jīng)猜到了。他輕輕吁了口氣,請環(huán)衛(wèi)工給我們指指路。為了旅游營收,夕照寺并不遠,就建在主干道邊上。那是一座巨大的木質(zhì)結構建筑,木漆刷得均勻锃亮,寺門飛檐下的榫卯層層疊疊,即使在昏暗的黎明,看起來也是磊磊落落的。當夜晚的燈全亮起來時,這里會有多金碧輝煌啊,肯定比古山寺要熱鬧。我癡迷地欣賞了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莊生還站在路邊,有好一陣子只是遠遠觀察。
早上五點,還沒到開放時間,寺門緊閉。寺內(nèi)傳來誦經(jīng)聲,窗欞內(nèi)有點點燈火。和尚在做早課。莊生終于走到寺門前。順著他的目光,我看到夕照匾額,是嶄新的,但也可能翻新過。
“會是古山寺的匾額嗎?”我問。
“不知。”莊生從鏤空的浮雕孔洞朝里看,“再等等吧?!庇腥藦乃吕镒叱鰜恚f生便走到一邊,或側(cè)過臉去,生怕被人發(fā)現(xiàn)似的。
寺院開放后,莊生仍沒進去的意思。等到艷陽高照的上午,游客和香客逐漸多起來了,他才叫我動身,一起隨人流進去。從外部看,夕照寺已經(jīng)足夠恢宏,當我一路穿過各殿堂時,更是訝異,原來一個寺院可以如此富麗堂皇,諸佛鍍金,貢品繁多。這讓我不禁想起凋敝的古山寺和那尊無人供奉的彌勒佛。如果神佛是互通的,那無論是在這里受供奉,還是在那里受供奉,應該是一樣的——盡管這么想,我依然感到落寞,在我眼里,山中的彌勒佛更像是我的一個被遺落在山里的朋友。空山無人語,一炷香下來,十幾歲的我,有一個上千歲的友人作陪。
這座夕照寺的殿堂結構跟古山寺差不多,也許天下的寺院都是大同小異。一尊尊佛像看過去,我?guī)缀蹩梢砸勒者@里的形式,想象這些佛像假如放在古山寺的話,應該擺在什么位置,擺上去后又會是什么模樣。我仿佛看見守護了五年的古山寺原本的樣子,這讓我興奮不已。我還是第一次看見真正的和尚,出家人與我們也并無二致,只是穿著海青,有些還留著一頭黑發(fā)呢,也許是俗家弟子吧。若換上便裝,誰還能認出他們?當然,也就不能憑外貌斷定善惡雅俗。
除了禁止游人進入的區(qū)域,我把其余地方參觀了個遍,覺得乏味了,回去找莊生。莊生形跡可疑,在人群里躲躲閃閃,四處觀望,最后來到大殿前,發(fā)現(xiàn)了什么似的盯著里面。大殿里,只有交談的幾個和尚。我沒見過他這樣,好似一個平常嚴肅端莊的人,忽然現(xiàn)出了一副賊狀。等到幾個和尚離殿,莊生吸了口氣,走到他們面前,卻拘謹?shù)谜f不出話來。他們好像認出了莊生,又不太確定似的,不知說了幾句什么,便一起往后殿走去。莊生不時回頭,應該在找我。我一閃,躲在樹后。
日影西斜,幾個和尚和莊生才一道走出來。我裝作不經(jīng)意地走到他面前。莊生目光黯斂,面露憂色,要我向幾位師傅行禮。我便鞠了躬。和尚安排我們在某殿內(nèi)等候。他們說了什么呢?我不敢打探。落日照進殿內(nèi),晚課開始。莊生要我站起來。聽到指示后,我們走到指定位置,和其他一起參加晚課的信眾唱誦。因為不熟悉經(jīng)文,我咦咦哦哦地佯裝。雖然聽不清莊生念的是什么,我卻不免渾身一抖,因為從他口中吐出的,無疑是流暢的、且與其他人發(fā)音一致的經(jīng)文,節(jié)奏也很是得當。晚課結束后,我們在齋堂簡單地吃過齋飯,期間不見那幾個和尚。我們來到寺門外準備離開時,他們才再次出現(xiàn)。
“這事還得再問師傅?!币粋€和尚說,“要不,你先回吧?”
“明白。有勞了……”莊生回答。
我們又坐上夜班車,連夜回家。今天在寺院發(fā)生的事,莊生沒作一字解釋。他與和尚貌似曾經(jīng)認識,大概就是在那刻,我暗暗猜測了一些事。我不敢想象一個這樣的父親,在他背后會有什么灰暗的歷史,或隱而不露的悲戚,到了要求助和尚的地步。但也許像夜班車的路線圖,由一生三,此事會有多種可能吧,不能就此斷定……
回家后,我立馬想去找阿沛,要告訴他我在臨縣的所見所聞。如果他要祈福,應該到臨縣的夕照寺去,那兒更熱鬧,也會更靈驗。母親卻叫我別去,說阿沛家在辦喪事。什么喪事?難道蝴蝶……我還是去了。阿沛家門前,果然有些穿麻衣的人在辦喪事。一群賓客在低聲交談。我在路口看著不敢走過去。阿沛就在門口石墩上坐著,見了我,急匆匆跑過來,問我這兩天到哪兒去了?
“蝴蝶、蝴蝶,我爸,死了——真的死了!”
“我知……是怎么回事?”
“莊生沒告訴你嗎?我爸那晚騎摩托撞到電線桿,就那么一下,人就死了——恰好死在他面前?!?/p>
一問才知道,蝴蝶死的時候正是我們?nèi)ヅR縣那晚。莊生是見到蝴蝶死了,才生出去夕照寺的念頭的吧?難道是害怕下一個輪到自己所以去祈福嗎?
“最后一個肯定是你爸。他們是不是干了壞事,招了天譴?”
“什么天譴,別咒他!”我氣急了,“曉夢和迷是喝酒抽煙死的,你爸是意外撞死的,請問我爸有什么理由死?”阿沛哇一聲哭了。門口的賓客紛紛打量我,仿佛盤算著不久后是不是要去參加莊生的喪禮。
曉夢的兒子阿風,迷的兒子阿雨,他們也在人群中。我剛說的那些有所冒犯的話,他們應該也聽到了吧。他們齊齊向我走來。阿沛還在一旁抹淚。我難堪極了,感覺即將被責難。阿風是我們四個孩子中年齡最大的,他爸曉夢是我們四個父親中第一個死的。阿風不是來責難我的,他提議大家一起去散散步。阿雨是個沉默的人,極少聽見他說話。煙是他父親的死因,雨是他的名字。煙雨濛濛時,我會想起這一家人。散步是借口,阿風帶我們上山,不知不覺也就走到了古山寺外。
昨日沒打掃,庭院不見幾片落葉,彌勒佛也沒有顯眼的塵埃。也許我的工作本來就沒有什么意義,完成的只是莊生對古山寺的某種期待或寄望。
“這寺有些年頭了啊?!卑L四處走動,“莊惠,莊生沒告訴你,叫你來打掃是為什么嗎?”
“沒有。”
“你真不知嗎?”
“真不知?!?/p>
阿雨和阿沛似乎知道些什么,看著我又不說話,等阿風把話說下去。
“莊生曉夢迷蝴蝶,真是夠詩意的。”阿風說,“這四人曾經(jīng)是和尚,你知道嗎?”
在夕照寺,我自認為離奇的猜測在這里得到了證實,只是沒想到,其他三人也是。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這樣的事實一旦被證實,我便為一種晦明不清的事物感到茫然,難以理清其中曲折的過去。
“你怎么知道,聽誰說的啊……”
“我爸臨死前告訴我,莊生曉夢迷蝴蝶是一起當?shù)暮蜕校彩且黄疬€的俗,就在這座寺院。他死就死吧,到頭還要告訴我這種事?!?/p>
“還俗做白衣,有何不可?你們說,是吧……”
我的質(zhì)疑缺乏底氣,最后的字都已說得飄忽了。
若這其中存在一種關乎死亡的因果關系,阿風認為大家都有權知道這件事,于是,在聽聞蝴蝶死后,終于決定告訴阿雨和阿沛,但現(xiàn)在,這兩人再沒機會去問自己父親了,但我們還有母親。難道她們會不知情嗎?不可能。是母親的身心最早接納了父親。他們自然有還俗的權利,這跟阿沛口中說的干壞事、遭天譴又是兩碼事。但我們沒法下定論,看看彼此,感到無奈,仿佛因某種命運而結義了。最后,他們?nèi)齻€人的目光又齊齊落在我身上,因為最后一道命運尚未真正在莊生身上應驗。
“憑什么莊生要死?”——沒人找得出理由。
我們在僧寮的床板上躺歇,四人一字排開,看著漏雨漏光的屋頂——當年父輩四人在僧寮夜寢,是不是這般光景呢?沉重的氣氛被一種奇異的歷史對照消解了。我們還談起想象中的他們當年的生活。會有什么戒律清規(guī)嗎?每日打坐念經(jīng)會不會憋得慌呢?阿沛說,今晚守靈,他要先走了。大家想起山下的煩憂,心也被攪亂,不明白莊生曉夢迷蝴蝶為何要還俗,吃齋拜佛明明也樂得自在逍遙呀。
蝴蝶終于死了,只剩莊生一人。他因此感知到本體的存在,走出夢的樹林。
我回家去。父親和母親會在小餐臺上等我,一起落座吃飯;到晚上,睡在一張床,同床異夢。這是俗世之家的真諦。
渡人先自渡,救人先救己。莊生自渡了嗎,救己了嗎?若他有所動搖,為信眾和疾者修福分,又好似只是進行了一場缺少主訴對象的虛妄祈禱。他已經(jīng)好幾天不出夜診了。夤夜時分,母親守在門口,或者守在電話旁,一旦有人求醫(yī),便借口說莊生抱恙,請對方到縣醫(yī)院就診。蝴蝶的喪禮,莊生也沒到場參加。他親眼看著三個朋友陸續(xù)離世。他在房間里抽煙、喝酒,把頭往墻上撞。這樣做,人就會死嗎?不完全對,是時間問題——要抽十幾年的煙?喝十幾年的白酒?而撞死自己,一定要在人最脆弱的時分,在夤夜,亦即寅時,凌晨三點至五點。他要活著,一人去承受三種死。
母親在莊生的房門外,踟躕,想勸言。她勸不動。一種痛苦不會自動消失。
“媽,我都知道了?!蔽艺f。
“惠,”母親仍看著房內(nèi)的背影,“你去睡吧。”
“莊生以前是和尚吧?”
母親愣一下,“啊,都是我的錯……”
“怎能是你的錯?”
“怎能不是?一想起,我的血管都結冰了?!?/p>
母親有點神思不清,使勁兒揉捏自己的胳膊。
莊生從未向我提起過他的故事。母親在這夜告訴我她所知道的一切,并非出于認為我有權知道的初衷。我想,原因與曉夢臨死前將自己曾是和尚的往事告訴阿風一樣,是為了結束無人傾訴的結局。另外三人的妻子,也早與她約定了,不再提起自己丈夫曾是古山寺的僧人。她們接納了丈夫的人生,自己反而成了情緒無法泄洪的堤壩。
何止她們四個,這附近的人會不知道嗎?他們每逢節(jié)日去拜佛,發(fā)現(xiàn)見過的四個和尚后來漸漸成了家,跟大家來往甚密,其中一個還處處行醫(yī)。他們共同掩埋了一個秘密,不向年輕人提起。
那年清明,母親隨外祖母上古山寺上香,看見一個掃地僧在彌勒佛下打掃。那掃地僧是莊生。兩人還很年輕。后來母親多次找借口上山上香,上香后,把提籃里的祭品拿出來給莊生,又給功德箱里投些錢財。莊生不接受母親的食物,只是感謝施主的香油錢。來的次數(shù)多了,母親看見莊生身邊常有三個僧人結伴,他們似乎是相熟的。見母親來,另三人便推推莊生,又總被他不耐煩地止住,徑自回到佛殿深處。
三個僧人倒是熱情隨和,開始跟母親聊佛偈,慢慢談及出家的事。
他們原是同村人,有陣子村里缺糧,父母將他們送到寺院,求方丈收留。寺院不見得有飽飯吃,但如果過得不錯,他們打算干脆當和尚,好歹有個身份。只有莊生是誠心出家的。莊生小時候不止一次夢見和尚,也許因此開了悟。他向父母描述那個夢。父母說,他有慧根,卻又一直不舍得送走。眼看缺糧,他們只好以此為由送走他,學學佛法,還能混口佛飯。
他們走了很遠的山路來到這里,來了后,就沒下過山。寺院規(guī)定,只有指定的人才能下山辦事,比如采購食材,接見來賓,參加佛事會等。這聽起來,實屬嚴苛又古怪呢。每次想溜下山,他們總是被門頭抓住。母親說可以幫他們支開門頭,條件是要他們帶上莊生。莊生百般不情愿,最后拗不過,也動了心思出去。母親帶他們在山下游覽了一番。由于是寺里的和尚,大家見到他們都是恭恭敬敬地行禮。那是他們第一次以佛門子弟的身份到人群中去,不懂什么規(guī)矩,只好有樣學樣地回禮。他們回去后,因此受了罰,后來門頭也不準母親進寺了。
在這么偏僻的山里建寺,本來就少有香客光顧,終究是會荒廢的。古山寺后來還發(fā)生了一樁丑聞。有個和尚盜取香油錢,變賣了法器。這原本是寺院內(nèi)部的事。然而,不久后,山下有人舉證,說那和尚還干了傷風敗俗的事,因為這件事,古山寺干脆被解散了。除了犯事者,剩下的和尚暫時轉(zhuǎn)移到臨縣的一個小破廟。那天母親和很多人一起在公路邊,目送一群和尚提著包袱步行離開。她始終沒看見莊生。直至夜深,忽然有人敲母親家的門。母親開門,看見的竟是莊生和另外三個和尚。他們說寺院批準了他們還俗的申請。
“寺院真的批準了嗎?”我問。
“沒有。他們是半路溜出來的?!?/p>
母親把莊生的房門掩上。她走到大門那兒,推開門,又關上,不斷重復。月色一閉一合,眨眼似的,照亮清寂的廳堂。她當初就是這樣見到了那個決意跟她共度余生的男人。我站在父親和母親之間。那邊是頭顱磕墻的咚咚聲,這邊是大門閉合的咿呀聲。我聽到了,那是一種脆弱的事物從屋外狂奔進來,撞到墻上肝腦涂地的恐怖聲響。
“惠。他不準你叫爸,是因為他不知自己到底在哪個位置。寺院沒準許他做平民,他的心已是平民。”
“惠。你每次想叫爸,他總要敲自己腦袋,抓自己眼睛,好像那里有一團黑霧籠著他……”
“惠。心無正法,不如舍戒還俗,佛祖始終會理解的呢。”
“惠。我心都懸起來了啊……”
我已明了莊生的過去,但母親不允許我跟莊生談及此事。蝴蝶死后那段時間,莊生閉門不出,花了很多時間在閣樓上翻找舊物。他問母親,他的念珠在哪里?小時候,我在閣樓發(fā)現(xiàn)一串木珠,掛到一只野貓脖子上,它就這樣流落了荒野。莊生的額頭磕出了一個黑印,路過的算命先生說他印堂發(fā)黑,要給他指點迷津。他一口回絕:“歪門邪道,此非正法?!彼鸭依锏臒熀途贫既恿耍膊辉俪匀?。我和母親嘴饞,只能等他出門后再吃。最開始,他房間里的念誦聲細如蚊鳴,過了幾夜,竟?jié)u漸大聲起來,不再顧忌是否會被我聽見。他還要母親在門口掛個牌子,寫他有事外出,近期不再接診。他躲在家里,成了秘密活動的老鼠,“此地不宜久留啊,那么多年了我都沒想明白……”這導致我和母親出門也鬼鬼祟祟的,生怕被問及莊生的去向時,會露出馬腳。
夤夜。不速之客來了。一群白蟻入侵家園,該怎么抵擋那些無處不在的小腳和牙齒?!他們吵吵嚷嚷,堵在門外,瘋了似的敲門。他們先是哀嚎自己渾身病痛,不得安生,要莊生出去給他們治病。母親害怕極了,在房間里不敢出去,再也沒力氣勸他們?nèi)タh醫(yī)院。沒得到回應,他們就要撬門。這扇冷漠的門啊,如此堅固,絕對不允許病弱的身軀通過。他們開始咒罵,罵莊生是假和尚,是真騙子,是庸醫(yī),治標不治本,因為今夜,他們的病全都復發(fā)啦!
我也嚇得渾身僵直,卻偏要走到窗邊看。三團吹不凈的黑霧,在人群中游動。那霧的形狀,真像死去的曉夢、迷和蝴蝶呀……我去敲莊生的門:“都來了,都來了……”他砰地把門關上。但人群久久不散去。
“都來了、都來了……”
“烏合之眾!愚蠢至極!”莊生沖出來,著了魔似的對著窗口大罵。他又盯著我說:“這世間的苦厄,哪是一勞永逸、念兩三次經(jīng)就能渡的啊!”
“惠。一切疾病,都是心病,是心魔?!鼻f生又說。
他在夤夜出診的秘密也解開了。在靈魂最脆弱的時刻,所謂夤夜之疾,不同于白日,是由類似于心碎、絕望、哀慟等情緒帶來的軀體障礙。軀體障礙,心魔所致。于是,夤夜的診治,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治療可言。即使已舍戒為白衣,他還在做著出家時做的事:凌晨三點至五點,在燭下,與求醫(yī)者做早課,念大悲咒,愿早日越苦海,早登涅槃山。早課結束后開的藥方,不過是一味安慰劑罷了。
我恍然大悟。悟的是大悲,非大智大慧。今夜洶涌而來的疾病復發(fā),不過是由月亮盈虧引起的一次苦?;爻?。
那天,我又到古山寺去打掃了。還能稱這里為寺嗎?一座空屋,一尊彌勒佛,一個年輕人,能有什么作為呢?我也終于得知,當年消失的佛像,并非被盜賊運走。古山寺地處偏僻,為了旅游創(chuàng)收,市里決定修繕臨縣的破廟,將古山寺中的佛像運到那兒去,重立夕照寺。之所以留下一尊彌勒佛,也許是給這里的人留個念想吧。大人們不再提及此往事,從此視之為隱疾。
打掃疲憊,我在僧寮里午睡。醒來時,驚覺已是夜晚,夜蟲戚戚,晚風徐徐。我穿過一重又一重的佛殿,發(fā)現(xiàn)彌勒佛也不見了,空余一個蓮臺。這時,一個溫厚的聲音響起,問我下山的路怎么走。我回頭,看見某處走出一個胖乎乎的老者,笑吟吟的。我朝那黑暗的曠野,給他指了一條路。他道謝后,翩翩而去。我隨之下山。每經(jīng)過一戶人家,我便發(fā)現(xiàn)里面的男人都變了和尚。他們在燈下誦經(jīng),而女人和孩子蹲在門外哭泣……
——母親拍拍我的臉,叫醒我,輕聲說:
“惠,起來。你爸要走了?!?/p>
“你……忍心嗎?”
莊生穿好了藏在箱底快二十年的海青,頭發(fā)也剃了。我依稀看見他的頭上,有幾個排列整齊的灰印。那是他出家時的燒香疤。母親敞開門,霧灌進來了。今夜的霧很濃,濃到看不見房舍,看不見月亮。有一年洪水來之前,霧也是這么濃的。洪水過后,我們就要重建破碎的家園。
我和母親在門口送行。母親滿臉都是痕,是這霧的痕,還是淚的痕?多年前,母親像鳥籠一樣困住了莊生,現(xiàn)在又像放飛鳥兒一樣,讓他走。臨行前,莊生對我說:“惠。一個新的千年就要來,以后古山寺是你一個人的了?!彼压派剿陆蛹{過的所有生死苦厄,都一并交予了我。我的肩,猛地往下一垂,發(fā)出骨頭被壓裂的駭人悶聲。
莊生要去臨縣,求方丈像當年接納他一樣,接納現(xiàn)在的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是因為害怕背叛佛門,大難臨頭?還是,仍眷戀著年少時釋迦牟尼頓悟的夢?莊生轉(zhuǎn)身走進大霧。袍子在霧里看不清后,他從此沒了身體,只有一個孤零零的青色頭顱,在半空飄蕩。
我很想叫他一聲爸,最終是收住了酸澀的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