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永
1935 年8 月28 日,班華出生于安徽巢湖,1956 年考入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畢業(yè)留校后一直致力于德育、心育研究,2022 年11 月27 日去世。雖然說生命的終結是自然規(guī)律,87 歲在一般人心目中也已屬高壽,但對于熱愛教育事業(yè)的人來說,我們總覺得他離開得太早,總希望他能在教育殿堂中為我們留下更多殷切教誨之聲。
班華一生從教,始終關注一線教育實踐,一直堅持做自覺的教育者和學習者。他有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儲備,他的思考總是貼近教育實踐,樸素平實的文風對中國教育的現(xiàn)實有著最直接的解釋力。
班華出生在農村,從小吃了很多苦,這種苦難滲透于他的生命,孕育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而這種精神品質貫穿在他今后的求學和工作過程中。
12 歲時,班華跟隨父親來到南京,從此在這里求學、成家、深耕教育事業(yè)。他上學要從北陰陽營走到亭子巷,每天來回走很多的路;放學后只能在一個木頭箱子上做作業(yè),用墨水瓶做煤油燈。
1953 年,班華初中畢業(yè)考入南京市立師范學校,之后又進入南京師范學院(現(xiàn)在的南京師范大學)學習。之所以報考師范類學校,一來是因為他一直想當一名教師,二來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那個時候師范學校管吃、管住,能為家里節(jié)省不少開支。
在報考南京師范學院時,班華的第一志愿就是教育系,他想為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做一點貢獻。大學期間他刻苦學習,表現(xiàn)優(yōu)異,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這跟我小時候吃了很多苦有關,吃苦本身是一種財富?!?/p>
班華在南京師范大學完成了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學習,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教育學專家、中國心育論的開創(chuàng)者、班主任理論研究的開拓者、改革開放后中國德育學科重建的重要奠基人。他在德育原理和教育學基本理論方面的深入研究,為這兩個領域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參與編寫了眾多教材,如1984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學》,具體負責德育原理部分,還主編了《現(xiàn)代德育論》。
無論是編教材還是授課,班華都特別注重教育的藝術性,強調教育的感染性。他說:“如果給學生講干巴巴的系統(tǒng)理論,學生肯定要‘睡倒’一片,如何吸引人,讓人喜歡呢?需要用大量的例子!”為此,他寫了《追尋詩性德育——寫在〈中小學德育〉首發(fā)之際》一文,主張德育應該是很美的,學習應該是很快樂的;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所以要追尋,德育的關鍵不在于講很多問題,而在于踐行。
“沒有行動光有情感那是空的,培養(yǎng)道德最重要的就是要實踐?!边@是班華經常說的話。他說:我們熟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真正體會到“粒粒皆辛苦”背后的含義了嗎?沒有種過田,沒有切身的體驗,所學的“粒粒皆辛苦”就是不完全的知識;孩子如果出現(xiàn)了浪費飯菜的行為,假如餓他三天,再去田地里體會種田,也許他就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否則,他知道的就是不完全的知識,所以道德的教育更要強調“行”。
班華強調,道德教育不是培養(yǎng)什么思維,也不是把它(指創(chuàng)造性思維)作為德育目標來要求,不能把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能力作為德育內容,而是要培養(yǎng)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和人格),這種精神是進步的動力。
德育實際上是人的德性發(fā)展,重視人的主體性、發(fā)展性,班華把這樣的德育稱為“主體—發(fā)展性德育”,他認為這才是現(xiàn)代德育?!爸黧w—發(fā)展性德育”是現(xiàn)代德育與傳統(tǒng)德育的分水嶺。另外,班華指出:德育活動過程實際上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過程,是教學相長、品德共進的過程。
作為教育理論和德育理論研究者,班華的思考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聯(lián)系實踐、親近教育實踐是他獨特的學術風格,他的思考穿行于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之間,一邊有著理論的依據(jù),另一邊則直通教育的現(xiàn)實。
長久以來,班華和一線教師的關系都非常密切,他關注實踐生活,他的一些重要思想也來自這些實踐。班華認為:教師要做好立德樹人的教育,首先應提升教育自覺,包括提升職業(yè)道德自覺;師德本身是教育者自身的一種內在道德品質;倘若離開了師德這個教育資源,或者說如果用得不好的話,會適得其反。比如有的教師經常向學生強調要遵守學校有關規(guī)定、班級規(guī)則,而教師自己只是嘴上說要怎么樣,只是單純地告訴學生要怎樣做,但實際行動上自己從來不去做,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
在班華看來,教育是一件極復雜的事,教育無小事,事事見教育,師德提升重在教師的理性自覺。做人應該是自主的,自己要能夠對外部事物進行分辨。很多時候問題不是靠講的,關鍵還是看實際行動,所以,道德問題關鍵看實際做得怎么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到底怎么樣,全部源于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現(xiàn)。
“并不是說你懂得一些理論就是自覺教育者。自覺教育者就是他對這種教學活動本身有高度的認識,有哲學層次的認識,而且能夠把這些東西貫穿到教學當中去?!卑嗳A認為師德是衡量教師是否專業(yè)的核心素質,而師德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愛”。在班華的《“以生命為本”的教育詩篇——學習錦西外國語實驗小學生命教育的思考》一文中,他介紹該校校長李其玉在學校大門外沿墻邊裝上固定的木板凳,讓接送孩子的家長休息,強調教育者要心中有人。
班華長期秉持教育自覺的思想,他在多篇論文中都論述過這一思想。他說:“自覺教育者應擁有一個開放的人生,即具有開放的心態(tài)、開放的性格、開放的氣度。自覺地改革教育,自覺地創(chuàng)新教育;不斷學習,吐故納新,與時俱進?!?/p>
早年,心育還比較冷門,少有人關心。有一次,某學校發(fā)布了男學生因為箱子里裝滿了女性用品而被處分的公告,這種行為被認為是思想墮落、道德敗壞。這讓班華意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班華認為這是心理問題,不是道德問題,心理問題當?shù)赖聠栴}處理,對學生來說是不公正的!于是,在大德育背景下,班華嘗試提出了心育概念。他在《教育研究》雜志上先后發(fā)表了《心育芻議》《心育再議》兩篇文章,還主編了《心育論》一書,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心理教育研究不斷走向新的高潮。
班華主張的心理教育是發(fā)展性的心理教育,是與價值引導相融合的。在心育論研究過程中,班華又進一步反哺德育研究,致力于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的研究,主持了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小學生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的研究”。他認為:德育與心育結合,是指二者的有機聯(lián)系,其理想狀態(tài)是二者融為一體,而不是二者的機械相加;人的素質是整體,人的教育也是整體,這是它們可以相互結合的內在依據(jù)。他在《心育再議》一文中著重闡述了心育與德育的結合問題,提出了探索中國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的期望。
從德育到心育,從理論到實踐,班華開始關注教育隊伍中的一個特別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在他的倡導下,南京師范大學成立了班主任研究中心,并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在班華看來,教育的所有矛盾在班級教育中都有所反映。師生之間的矛盾、目標要求與學生現(xiàn)有水平的矛盾、同學之間的矛盾、目標要求和采用的教育方法的矛盾,這些教育的基本矛盾都發(fā)生在班級,研究班級可以幫助理解整個教育。
班華說:“教育本身就是要發(fā)展人,孩子的求學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個人的成長。成長是從最初開始的,孩子這方面的素質沒有得到發(fā)展,教育要來促進孩子發(fā)展?!彼J為,就班級教育來說,發(fā)展體現(xiàn)在班主任自身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發(fā)展上,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班華強調:作為學生知識啟蒙的教師,更要注重發(fā)展的問題,老師不總是高高在上,在一些地方可能還不如學生,那么就要向學生學習,兒童教育理論中“兒童是成人之師”“兒童是成人之父”就闡明了這個道理。
在《中國特色的班級教育學》一文中,班華探討德育、心育和班級教育的內在一致性。他認為,中國特色班級教育學是現(xiàn)代班級教育學,“現(xiàn)代性”雖非中國教育特有的,但現(xiàn)代中國已進入全球化、信息化、“互聯(lián)網+”時代,自覺教育者應有全球視野,應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思考班級教育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