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琦
相較于那些主要通過海外漢學研究系列以出口轉內銷方式為人們所熟知的海外華人學者,段義孚的學術和生平為大陸讀者所知相對較晚。在改革開放之始及其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厭倦了階級斗爭驅動型歷史學說的讀者們,對于來自海外華人學者對于中國歷史的“另類”解讀大感興趣。而作者們本身所承載的中國近代歷史風云,也格外引發(fā)人們的興味,各種家國興亡感時傷懷盡在不言中。
倘以上述標準來“考評”段義孚,他足以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異類人士。其賴以安身立命的人文地理學雖然不時會擷取若干中國案例,但與“漢學”幾無關系,而其世界主義視角則令人耳目一新。段義孚自述國學根基不深甚至幾乎丟掉母語之詞不乏自謙之意,而其西學學養(yǎng)之豐厚,以及平等對待中西文化案例的治學風格,亦在海外華人學術群體中獨樹一幟。
海外華人學者無論是作品還是本人的“歸來”,有意無意間或多或少都會觸發(fā)一種“度盡劫波兄弟在”的意緒,這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頗多波折以及政治與學術難解難分使然。學者的個人身世、學術生涯和家國命運很難不“交相輝映”。相形之下,段義孚則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甚至其“回鄉(xiāng)記”也多有近鄉(xiāng)情怯乃至惶然之感。
對于自己的身世,段義孚有一句妙喻,說自己經(jīng)歷了一個從大到小的過程,從少年時代大事件的親歷者到成年后越來越退縮到學術的世界中去。且不論學術世界是不是就是一個波瀾不驚的小世界,段義孚的少年時代確實算得上一個空前絕后的大時代。雖是懵懂少年,他已飽嘗日本侵華戰(zhàn)爭造成的顛沛流離之苦。而其父母背后的人脈則堪稱中國近代史上的頂流,其叔祖為段祺瑞,其父和周恩來是學生時代的至交,其母則為大漢奸汪精衛(wèi)的表親。
這種人際網(wǎng)絡所代表的格局、眼界和信息量當時或許只道是尋常,但無疑無形中為日后段義孚的較為寬廣的學術視野打下了基礎,而日后其父跨度甚大的國際外交生涯更是奠基了他世界主義的問學路徑。在段義孚自傳中,回憶起在重慶上學時所用的教材時,他頗有意味地指出,在他心目中那些世界級巨擘如牛頓、富蘭克林等人的少年形象并沒有異域之感,而是可以引為同類的伙伴。這種“赤子之心”想必很多人都擁有過,但若沒有后天際遇的加持,則長大成人后就很容易退回到文化中心主義的窠臼。
段先生后來博采人類各文明之長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其來有自。以段家的人脈和段義孚自身的學歷,若要從政也不難有一番作為。即使問學,也未必要選一條并不能達至顯學的小眾路徑。段義孚當初之所以選擇地理學,似乎與其想走一條主打“忘情”的人生之路頗有關系。他自認無法承擔在世人眼中正常的親情角色,寧愿退回到在常人眼里頗為清冷孤寂的地理學研究生涯。據(jù)他所言,越是類似沙漠巖石這種缺乏“生命氣息”的研究對象,越是令他感到心安,而熱帶雨林這種充滿嘈雜蓬勃生命力的空間,則讓他有被威脅與壓迫之感。
這種對深度人際情感的拒斥,到底是因為成長階段父子間的疏離令其情感需求沒能充分滿足所留下的創(chuàng)傷,還是因為他沒有充分明言的同性戀身份導致的謹飭,抑或是面對無可避免的跨文化沖突時的自我庇佑之舉,外人不得詳知,但似乎是兼而有之。
這世間哪有“太上忘情”之人呢,波瀾不驚的表象下永遠都有著暗流涌動,饒是自抑如段義孚,筆下也不乏讓人動容的“動情”時刻,而他輕描淡寫含蓄蘊藉的筆觸,更令人平添幾分感慨。比如其無法直面父母的生死離別;怕和一起野外工作的同事感情日深,而不動聲色地掐斷一段未曾挑破的情緣;比如其晚年有一次和鄰家少年共度生日晚餐所留下的絲絲情愫。凡此種種,無不令人心有所感。
在一些人眼里,段先生是幸運的。從學術層面看,他幾乎以一己之力,不憑借母文化加持以及混海外華人學術圈子,便在西方學界立穩(wěn)腳跟。從個人際遇看,相對于那些不欲公共而不得的學人,他朝向學術的退隱和自得其樂也令人羨慕。
然而世間之事都有標價。學貫中西、世界主義、跨文化交流等標簽既可以意味著擺脫偏狹的民族主義,也可以指向無根性和面對西方主流文化的少數(shù)派心態(tài)。對于這一點,段義孚并不諱言,反而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他直言羨慕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女性學人可以直抒胸臆甚至滿口糙話,而他則苦惱于自己面對爭議性話題時的猶疑、躲避和習慣性打圓場。他進而推己及人,認為以賽亞·伯林的成功與其身為俄裔猶太人的少數(shù)派怯戰(zhàn)心態(tài)不無關系,因為后者也很少直面爭議性話題,而更多顯示通融的一面。
在個人生活層面,雖然段義孚總想在不經(jīng)意間強調其自足自持自適的面向,但情感生活的相對匱乏,社交空間的不得舒展,還是或多或少給人留下蒼白缺憾之感,有時甚至讓人感到其對情感要求過于嚴苛。比如因為有一次當他突感不適時同事們無一能及時出現(xiàn)陪他就醫(yī),他便無法再做到和同事一起用餐,只能選擇從此獨自就餐。
或許恰恰因為個人情感的缺失,令他對地理學傾注了叫人腦洞大開的各種“情感”。初識段義孚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多少會有牽強之感。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地理學所涵蓋和研究的范圍遠超出我們所熟知的概念集,從具體地點、環(huán)境、空間到宇宙無所不包;另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很少會從觀念框架和空間環(huán)境互動的角度,來探究人類社會與外界物質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而一旦能如段義孚那樣在人與“地”之間來回切換觀看視角,牽連出與環(huán)境相關的觀念史的生成與變遷,并能在不同文明間作比較研究,則越看段義孚的著作越覺其視角清奇,學問博大精深,人文素養(yǎng)醇厚豐富——原來人們可以如此觀照世界,而世界也可以如此形塑我們的認知。
段義孚有句名言是地理學拯救了他。他說,地理學使他必須關注外部世界,從而使自己不至于過于內向退隱。不止如此,段氏成功的地理學生涯越到晚年越為其注入了學術勇氣,直至敢于以自己世界主義的問學取向,去駁斥美國學術界過度偏重于所謂少數(shù)族群觀念資源的治學路徑。
在他看來,這無異于自我窄化??紤]到美國校園和學術機構中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至上的風氣,段義孚的言論,振聾發(fā)聵。學術拯救了他,而他亦不吝于投入精力與勇氣去拯救學術。
作者長期從事中東歷史、阿拉伯問題研究,在史學界享有盛譽,本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戰(zhàn)在歐洲爆發(fā),奧斯曼帝國一度希望加入?yún)f(xié)約國,最終卻倒向同盟國;歷史上,土耳其人從來不把宗教當成治國意識形態(tài),此時卻在戰(zhàn)爭中祭出“圣戰(zhàn)”大旗,并在戰(zhàn)敗后被瓦解瓜分……
本書被眾多國際知名媒體評為年度圖書,兩位作者是巴西杰出的歷史學家。自1500年歐洲人首次踏足巴西以來,它一直是一個令人極度著迷的地方,本書旨在展示這個國家從其起源到21世紀的歷史,描繪了近乎持續(xù)的不同時期的斗爭,涉及政治制度、經(jīng)濟增長、公民權利等方面。
作者繼《切爾諾貝利》之后,再度審視核能源問題。他以細致嚴謹?shù)恼{查,分析了六起標志性核事故中的技術和人為因素;以史學家的關懷,展現(xiàn)了政府、核工業(yè)從業(yè)者、媒體和民眾在輻射陰云下的種種情態(tài);更以學者的敏銳,探尋事故之外真正值得關注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因素。
本書收錄了青年作家楊知寒的10個中短篇小說,其中的《百花殺》在2023年5月榮獲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短篇小說獎。本書中,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東北小城的凡俗日常,又用犀利的目光觀察一個個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