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黃小麗
《朝花夕拾》的導讀關(guān)鍵在于“巧”,在于童年記憶中那個不一樣的“魯迅”,教師能夠在導讀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能夠有效提升《朝花夕拾》的閱讀質(zhì)量和效率,使學生從《朝花夕拾》中獲得人生的感悟,從魯迅這位文學巨匠的視角中獲得深刻的成長感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學生們接觸和認識魯迅的起點,教師可從這篇課文入手引導學生認識有趣的魯迅,打破常規(guī)人們對于魯迅這個文學斗士的固有印象,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學生能夠看到一個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讓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的魯迅;看到一個將何首烏牽連不斷拔起來尋找像人樣的根,還因此弄壞過泥墻的魯迅;看到在冬天的雪地里捕鳥卻抓不住幾只的魯迅;看到因為知道自己要去讀書而發(fā)出“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的魯迅;看到在先生讀書時用“荊川紙”描小說上繡像的魯迅……魯迅的這些童年行為,很多學生自己也有相似體驗,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對《朝花夕拾》其他篇章的閱讀興趣,也很容易拉近學生與魯迅之間的距離。除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外,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其他《朝花夕拾》散文中尋找不一樣的、有趣的魯迅,尋找與初中生經(jīng)歷相似、感受相似的魯迅,拉近學生與魯迅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對閱讀《朝花夕拾》更有興趣。
《朝花夕拾》中的每一篇都有形象鮮明的人物和被描述得生動的故事,教師可從散文中最生動、最容易抓住學生注意力的部分著手,引導學生對主要人物進行梳理和分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感受成年魯迅回顧童年時產(chǎn)生的種種情感和思考,感受“我”的愛與恨。教師可讓學生自主閱讀、分析和整理,從《朝花夕拾》散文集中尋找學生自己最感興趣的篇章和人物進行分析,分析魯迅所描寫刻畫的人物性格特征。比如庸俗、迷信與樸實、善良并存的長媽媽;刻板、教條與博學、質(zhì)樸并存的壽鏡吾;開明但又專制的封建大家長——“我”的父親……這些人物特征在魯迅的筆下非常鮮明,學生無需教師多指點就能夠依靠自己的閱讀完成梳理和總結(jié)。通過先圍繞人物進行分析的方式,學生對《朝花夕拾》的認識和感觸逐漸深入,為學生后續(xù)深入理解魯迅的思維情感奠定基礎(chǔ)。
《朝花夕拾》是成年魯迅透過童年回憶進行描述,其中存在大量魯迅本人的情感投入,包括對親人、朋友的愛,對弱者的愛,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也包括對封建思想的痛恨,對虛偽道德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朝花夕拾》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分成年魯迅與童年“我”的情感和思想:童年“我”的愛與恨比較直接,愛父親痛恨庸醫(yī),愛小隱鼠痛恨貓,這份愛恨可以通過行文中的描述來領(lǐng)悟;成年魯迅的愛與恨則需要較為深入的思考和品味才能發(fā)現(xiàn),因為散文中應用了很多當時文壇的背景資料,搭配反諷、對比等寫作手法,需要學生去揣摩、去思考、去仔細辨別其中細微的情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真正觸碰到魯迅對于封建社會、對陋習惡俗的憎惡,與魯迅產(chǎn)生共鳴。
名著導讀進入到這一環(huán)節(jié),基本上教師的導讀工作也到了尾聲,進入到以讀促寫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前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了對《朝花夕拾》的全文通讀、人物描寫重點分析、“我”和作者情感的分析,實現(xiàn)了從整體到局部的細致閱讀,遵循了閱讀的基本規(guī)律。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小型的寫作題目:“‘我’的父親是一個封建大家長,雖然開明但基本不懂兒童心理學,在兒童教育方面表現(xiàn)比較拙劣,你能從魯迅的行文中看出他所主張的兒童教育觀點嗎?你認同哪些?不認同哪些?給魯迅先生寫封信交流一下吧?!蓖ㄟ^這樣帶有趣味性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從閱讀中走出來去嘗試表達自己的觀點,結(jié)合自己所經(jīng)歷的事件、接觸的人物來進行論述,結(jié)合魯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寫人寫事手法,完成寫作練習,充分發(fā)揮文學名著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