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如皋市安定小學,江蘇 南通 226500)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現(xiàn)代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了動力與資源,讓課堂教學擁有了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師生間的課堂交流與互動頻率也隨之提升,利于師生間良好信任關系的建立。Moodle 平臺介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于課堂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發(fā)揮了相應的作用,促進課堂品質優(yōu)化。但是,結合現(xiàn)有的Moodle 平臺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多地方仍有待改進。
Moodle 平臺是一個功能強大、結合教育學原理設計出來的課程管理系統(tǒng)。在這一系統(tǒng)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現(xiàn)有的資源信息,去創(chuàng)建一門更為完善的網(wǎng)絡課程,課程中的內(nèi)容能夠被重復利用起來,也支持重復使用,且教師與學生均可以共同參與到課程的全程設計之中。[1]對于小學生而言,Moodle平臺為其創(chuàng)造了一個活躍的社區(qū)平臺,實時在線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的同時,學生還可以在平臺上發(fā)布新的學習觀點,以此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質量進一步提升。[2]此外,教師可以利用Moodle 平臺構建起三位一體教學模式,主要通過“課堂面授”“網(wǎng)上學習”“第二課堂”來實現(xiàn)三個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利用Moodle 平臺將信息技術課程做無縫銜接教學處理,具體詳見圖1 所示。
圖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Moodle 平臺下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
身為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是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性工作內(nèi)容,準備工作是否到位,將會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提升以及學習興趣高低形成直接性的影響。[3]因此,教師在做微課開發(fā)前的系統(tǒng)設計時,需要充分利用媒體資源設計教學目標及內(nèi)容。例如: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教師應該結合該課程內(nèi)容,制作出更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微課,隨后將設計完成的微課及相關素材,統(tǒng)一上傳至Moodle 平臺之上。其間,須結合教學目標內(nèi)容,設計出三個層次,主要為易、中、難三個層次,用來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創(chuàng)造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學習的練習條件。[4]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時,應該提前預設出學生需要觀看的微課視頻,包括預設出學生自主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將學生可能會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直接上傳到Moodle 平臺之上,那么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時,就可以登錄Moodle 平臺去自主查閱解決辦法,提升問題解決效率的同時,優(yōu)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利用Moodle 平臺學習時,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快速掌握各類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并熟練掌握各項技術操作技巧。課堂上,學生可以結合個人的學習狀況,自由暫?;蚴腔胤盼⒄n視頻,對于疑問之處反復練習。在教師規(guī)定的微課自主學習時間限制點之前,學生可以在Moodle 平臺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并將任務完成結果統(tǒng)一提交至Moodle 平臺上,教師可以在后臺下載學生提交的學習任務,自動完成學生的數(shù)據(jù)分析與統(tǒng)計工作,并將審閱完畢的任務再次反饋給學生。[5]結合教師提前準備出來的問題解決方案,學生在學習遇到疑問或是不懂的問題時,可以直接在Moodle 平臺中搜索教師預設的問題解答方案。學生在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時,還可以通過Moodle 平臺以線上實時溝通的方式,向教師在線求助,也可以在線上學習小組之內(nèi)相互討論,但無論組內(nèi)討論還是師生在線溝通,Moodle 平臺都會統(tǒng)一記錄下來,用于后續(xù)的復習鞏固。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外教學中,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可以將以往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統(tǒng)一提交出來,在小組內(nèi)做統(tǒng)一的討論和分析,并以集思廣益的方式找尋出問題的解決辦法。當教師將問題整理完畢之后,需要讓學生借助小組學習的方式,在Moodle 平臺內(nèi)展開實時在線模式的小組合作討論活動,以此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解決辦法與方案。其間,當學生無法在教學中討論出更完善的問題解決方案時,教師應該選擇適當?shù)臅r機給予點撥和指引,對于一些必要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通過一對一指導的方式,進一步培育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各類問題均解決之后,教師應該為學生布置一個全新的學習任務,并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共同解決更高難度的問題。找出新問題的解決辦法之后,各小組需要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將研究成果展示,由教師在課堂上,組織起自評、組內(nèi)互評、教師點評等評價環(huán)節(jié),讓不同的信息技術學習與探究主題,均能夠有一個或是多個優(yōu)秀作品上榜,借以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出來。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課堂上所學知識,設置適宜的課堂小測試,以便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鞏固自己課堂上所學知識。
本次研究中,筆者結合所在學校實際教學情況,于每周二、周四的下午時間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此時計算機實驗室將會面向所有興趣濃厚、能力突出的學生全面開放。面對教師布置的一系列信息技術進階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在Moodle 平臺上結合個人的實際學習情況,去挑戰(zhàn)難度更高的操作技巧,以完成進階任務的形式,將所學習的知識充分利用起來,并在挑戰(zhàn)自我中,做到知識學習的舉一反三。
本次實驗案例研究中,將根據(jù)對照分析法來展開,案例研究的目標就是結合Moodle 平臺來展開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應用,進一步圍繞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方面的興趣和教學效果展開分析。
本次實驗案例中,選擇的是筆者所在學校的五年級兩個班級的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班作為對照班,二班作為實驗班。實驗研究工作開始之前,教師先行調(diào)查學生的學習條件及認知基礎,并對比得出,所有參與實驗研究的學生并未存在較大的差異,代表實驗案例研究展開具有意義。
本次實驗中所使用的Moodle 平臺屬于開源平臺,由學校統(tǒng)一的服務器提供部署條件。教師在實驗中制作出的教學課件、視頻、PPT 以及教學任務清單等多種教學資源,是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習各項知識的主要教學資源。與教師所準備的教學資源相比較,Moodle 平臺所設模塊包括微課資源庫、交流園地、課前任務欄、課堂測試以及第二課堂園地等。
1.教師準備
實驗研究中,對照組一班教學以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為主,實驗組二班應用基于Moodle 平臺的三位一體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組教學中,教師充分結合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的課本內(nèi)容,創(chuàng)建了更契合本班學生學習需求的微課資源庫模塊,微課錄制以“CamtasiaStudio+PPT”相結合的方式為主,為二班學生提供每一節(jié)課所需要的學習素材。隨后,教師需要分析班級內(nèi)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出更加詳細的電子導學案,融合教材給出的步驟提示,制作出更完美的微課視頻,總結出更加完善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資料,將所有的準備成果,均統(tǒng)一上傳至Moodle 平臺之上,供學生下載和學習。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應注意,所有的教學視頻時長,都應該把控在5~10 分鐘,結合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點所在,制作出生動、形象,并與生活實際相貼合的微課教學視頻,以便學生能夠抓住學習要點,快速上手學習。
例如:教師在教學“美化調(diào)查圖表”這一課的內(nèi)容時,就可以提前制作出如下四節(jié)微課內(nèi)容:
①改變圖表選項;
②修飾表格;
③改變圖表區(qū)格式;
④添加表格標題。
通過讓學生預習上述四節(jié)微課內(nèi)容,讓其選擇性地完成教師設計的易、中、難三個不同層級學習任務,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空間的同時,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階段,學生先在Moodle 平臺上自主學習由教師上傳的微課及導入性學習任務,并借助素材的搜集、整理、利用等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課前預習階段,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遇到問題,可以直接在交流園的模塊中表述出來,在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和討論,拓寬自己的學習思維模式,強化學習意識,鍛煉小組協(xié)作學習能力。在此階段,教師應將所有組別的討論情況記錄下來,待學生將Moodle 平臺上傳的視頻觀看完畢并完成對應難度的作業(yè)后,教師可結合之前記錄的討論情況及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做綜合衡量和評價,及時調(diào)整后續(xù)基于Moodle 平臺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安排。
例如: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中“計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溫度”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首先在課前準備階段,安排學生觀看上傳到Moodle 平臺的“自動填充表格數(shù)據(jù)”的微課視頻內(nèi)容,理解透徹之后,應該立即借助電腦、平板等智能設備,來選擇一項難易程度適宜的學習任務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加以驗證,而操作期間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則可以統(tǒng)計收集起來,等待后續(xù)在線下課堂后,做集中討論或學習。
3.課中學習
教師在引導學生將課前準備階段所遇到的難題整理出來,并完成小組討論之后,為了更好地點撥學生,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的實際案例,去設計一項任務,指引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討論,小組之內(nèi)做出明確的分工,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并在展示的環(huán)節(jié),將本組所做的作品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由其他組成員及教師共同給予點評,找出優(yōu)點加以鼓勵,總結不足進行改進。
例如:教師應用Moodle 平臺設計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nèi)容時,需要設置出“信息技術”五年級考試題庫。題庫中,需要包括填空、判斷、選擇等不同類型的題目。課程結束后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讓學生完成對應的習題內(nèi)容,并在Moodle 平臺上提交保存。平臺教師端可以接收并顯示出班級內(nèi)所有學生的測評結果,而根據(jù)此結果,教師就能充分了解學生在后臺的具體學習情況,并結合學習狀況,實時反饋出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設計“選出空氣質量最佳的城市”這一節(jié)課程教學時,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應用排序、篩選等任務布置出填空、判斷及選擇題目,而學生在平臺上的所有操作,教師端均可查看到,并隨時結合學生做題時的反饋意見做出解答,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點及操作技巧。
4.第二課堂
研究中所開展的每周兩次的第二課堂課程,教師設計了“制作‘本地風情游’ 多媒體作品”這一課程內(nèi)容,要求學生在第二課堂上,制作出一項比課本任務更復雜的“環(huán)游中國”多媒體作品。很多學生均積極且主動參與到第二課堂挑戰(zhàn)任務中,在Moodle 平臺支持下,小組之間獨立完成討論、研究、實踐過程,在遇到難題直接借助Moodle 平臺實時在線溝通,或向教師求助。整個挑戰(zhàn)任務完成后,小組成員均在其中收獲了滿滿的學習經(jīng)驗,同時也提升了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經(jīng)過實驗后,對照班和實驗班教學成效的整體分析顯示,實驗班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成效明顯更理想,代表著Moodle 平臺支持下的三位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想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充分將Moodle 平臺引入課堂教學中十分有必要。首先,教師應該提前做好相應的教學準備,尤其需要做好微課的設計工作。其次,在課前準備時期,教師應該重點做好微課設計工作,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加高效的信息技術學習條件。最后,在課中教學以及第二課堂教學管控方面,也應該充分結合Moodle 平臺,利用合作學習的形式,為學生進一步拓寬學習空間,最終為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質量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