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華
(南安市特殊教育學校,福建 泉州 362300)
自閉癥作為一種特殊的心理疾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病率不到1.2%,在當地醫(yī)療人員高度重視的情況下,應采取適當方式及時了解此類病癥的特點和發(fā)病原因,有針對性地制訂合理的一致方案。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自閉癥患病率也在逐年遞升。根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200 萬0~14歲兒童患有自閉癥。如果一個家庭有患自閉癥的兒童,對家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在此背景下,自閉癥康復與干預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自閉癥也稱為孤獨癥,主要是指一種心理和心智上的障礙,多發(fā)于兒童時期(0~14 歲)。自閉癥外在表現(xiàn)是社交障礙、溝通不暢,對外部世界失去興趣,只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具體表現(xiàn)為:無法用語言、表情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也無法融入同齡人的世界。近年來國家在對兒童、青少年群體高度重視的基礎上,制定并頒布了特殊教育學校自閉癥教育及康復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各地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門應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投入適當建設資金建立特殊教育基地,為自閉癥兒童提供心理干預服務,以此減輕家庭負擔,為自閉癥康復與干預工作的普及推廣奠定基礎?,F(xiàn)階段,自閉癥康復手段相對完善,大量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到相關工作中,學習科學的干預方法。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有33 種干預方式,包括音樂療法、游戲干預、社會故事等。其中,社會故事干預可以有效減少自閉癥兒童的不當行為,增加有效社交行為。經過多年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社會故事與繪本相結合的方式逐漸成為自閉癥干預最有效也最常見的路徑。
自閉癥患者中患病率高的三種障礙是社會交往障礙、語言障礙、刻板印象性行為,特別是社會交往障礙是最典型的一種。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人交往,兒童也會與朋友、同學、教師、父母交往,互動過程中,他們會用語言、表情、眼神傳遞思想情感。因此,從社會交往能力角度入手,可以幫助自閉癥兒童更快融入生活,提高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簡言之,自閉癥兒童在實際的社交生活中人際交往能力與正常兒童存在一定差距,進一步了解后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段自閉兒童存在不同的特點,教師和兒童家長應密切關注其日常行為,并有針對性地對此類情況進行完善,基于此,本文將如何提高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技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在老師及家長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自閉癥改善措施,促使兒童群體身心健康成長。
為確保課題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選擇某市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針對“社會故事繪本對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進行實踐研究。研究兒童資料為:可可(化名),女,12 歲(統(tǒng)計日期是2020 年研究開始時)
1.發(fā)育史
可可是獨生女,其母親生育年齡是27 歲。懷孕期間并沒有表現(xiàn)出異常,也沒有任何基礎病和家庭遺傳史。實驗對象前期與同齡小朋友一樣,活潑開朗,溝通交流無障礙。但是升入小學五年級后,可可社會交往能力逐漸退化,開始出現(xiàn)表達吃力的問題,與同學相處時,很難理解對方傳遞的信息,別人也無法明白她說的是什么。因此,在2020 年8 月轉學到特殊教育學校。可可在家時,情緒比較敏感,如果父母說話音調高一些(不是爭吵),就會大聲喊叫,無法控制自己。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不會主動咨詢,而是自己查電腦。有一次,媽媽給可可買了一件新衣服,可可很開心,想和爸爸分享,但是無論多么努力她都只能發(fā)出“嗯嗯嗯”的聲音。后來,可可越來越喜歡獨處,與同學、朋友、親戚家的弟弟妹妹都失去了聯(lián)系。
2.家庭情況
可可的父親今年42 歲,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可可母親今年41 歲,學歷是大專,職業(yè)是幼師,很少有時間陪伴可可。
3.行為表現(xiàn)
可可五年級后就轉到特殊教育學校,通過觀察研究,可可在教師指導下,能做出簡單的指令,例如“舉手”“整理自己的物品”“吃飯”等;對形狀、顏色、空間的概念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對數學很陌生,20 以上的加減法很難計算出來,只能在教師啟發(fā)下一步步計算;模仿能力較弱,形象化事物可以理解,如閉眼睡覺、張嘴吃飯等;文字閱讀能力良好,不喜歡和人溝通,但是在文字世界中能靜下心來;有輕微潔癖和強迫癥,教室地板有拼接縫隙,可可每次走路腳尖都要碰到縫隙,如果左腳碰到,右腳沒有碰到,會重新走一次。
4.繪本背景描述
可可最喜歡做的事是待在角落里看書,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遠比其他學科高,偶爾會舉手回答問題,甚至指出同學的錯誤,符合本課題研究。
1.確定使用方法
(1)訪談法
訪談調查法是一種雙向溝通交流的方法,研究者對研究對象進行口頭調查,以此了解、收集主要信息。由于本課題研究涉及大量的主觀問題,書面形式的調查無法掌握研究對象的真實想法,所以采取訪談調查法。對研究對象的教師、父母、親戚朋友等進行面對面溝通,全面掌握可可的狀況,及時了解干預效果。
(2)個案研究法
干預方案實施過程中,對可可進行實驗設計:a.基線期:個案在課題研究前的成長水平。b.干預時期:干預過程中對個案表現(xiàn)出的行為進行評價。c.維持期:干預方案實施后,對維持期發(fā)展水平的評價。
2.選擇評估工具
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技能評價表:如表1 至表4。
表1 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技能情況之社會趨向評定表
表2 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技能情況之社會認知評定表
表3 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技能情況之社會溝通評定表
表4 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技能情況之社會參與評定表
3.基線期實驗操作過程
基線期時間安排為7 天,主要任務是觀察可可一天的自然反應,時間是早上進校門到中午吃飯,再到下午上課,最后是晚上出校門。過程中觀察可可打招呼次數、與同學主動互動情況、與教師互動情況,根據觀察數據填寫記錄表,建立個人檔案。
4.干預期實驗操作
根據基線期的觀察和分析,選擇《害羞的艾米莉》 和《有魔力的話》 作為社會故事繪本,每個故事的預期是5 天。
閱讀繪本故事,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鼓勵可可跟教師一起讀,再自己閱讀。干預重點是通過閱讀故事理解繪本內容,最初的介紹中,并不需要記住故事細節(jié),只需要熟悉故事梗概。為取得良好效果,理解測試必須在基本能力范圍內進行?!队心ЯΦ脑挕?與《害羞的艾米莉》 內容簡單,人物形象鮮明,而且故事里有小動物,滿足可可喜歡毛絨玩具的心理,適合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干預過程中,教師一邊指導可可閱讀,一邊提出引導性問題,按照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技能評價表觀察可可在社會趨向、社會認知、社會溝通、社會參與方面的情況,精準把握問題切入點,適時啟發(fā)可可思考,在評價表上做好記錄。
5.維持期實驗操作過程
該階段任務是記錄可可關鍵社交行為的表現(xiàn),并制成表格,為后續(xù)對比分析做準備。
通過前后對比分析,可可與家人、教師、同學溝通交流時開始有眼神對視,敢于正視對方的眼睛,會用動作或者語言進行友好問候,面對簡單提問,會真實表達感受。而且可可注視對方時,眼神停留時間超過3 秒鐘,面對爸爸媽媽遞過來的水果,會直接說“謝謝”,不小心踩到同學的腳也會說“對不起”?;訒r,可可會抬起頭看著大家,做游戲時有肢體接觸,也沒有拒絕。教師提問時,會認真思考問題,通過自主思考回答問題,甚至有眼神對視,借助肢體或者語言向教師提問,獲取想要的答案。
研究對象在打招呼、互動、尋求幫助方面的行為,干預前后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與被動互動相比,主動互動依然存在問題。研究對象在繪本故事干預下已經了解主動交朋友的方法,表現(xiàn)出相關活動技能,但是實際演練時依然需要教師的提醒,如果沒有特定情境,老師和同學沒有遵守演練規(guī)則后,自閉癥兒童無法達到預設的故事情境要求。
通過多次干預教學,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較強,只閱讀2 遍繪本故事(跟讀1 遍,自讀1 遍),就完全掌握內容,清晰把握繪本中的人物關系,理解故事的主題思想,準確說出“有魔法的話”。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雖然了解繪本內容但是無法表現(xiàn)出來,只能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體現(xiàn)。
自閉癥兒童具有特殊性,每名兒童的家庭因素、社會因素都不同,所以活動開始前要進行詳細的調查,在建立信任感后推動后續(xù)活動。具體做法可以從面對面訪談入手,老師和家長應結合實際情況對兒童家庭環(huán)境、個人信息及成長狀態(tài)信息進行綜合整理并歸檔保管,在對適量特殊自閉兒童群體的現(xiàn)實問題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后,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歸類保管,并及時制訂適宜的管理計劃。
干預活動開展時應選擇合適的繪本,根據個案的喜好、遇到的問題、自身發(fā)展情況選擇對應的繪本。繪本包含諸多簡單、有趣的小故事,在確保故事中心思想明確的同時,應采用精簡語句對重要內容進行分析提取,并應用恰當語言進行闡述,便于兒童理解,以充分發(fā)揮預設的教育引導作用。研究者善于利用增強物,先對自閉癥兒童進行研究,了解研究對象感興趣的東西,再利用這些增強物激勵研究對象完成干預活動,充分激發(fā)兒童積極性。
綜上所述,社會故事繪本對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要合理選擇繪本,做好前期的調查摸底,對于教學中學生的變化進行合理的評價,結合評價量表,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客觀打分,為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