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利
議題建構:
2022年版課標中,第二學段學習內容主要有:“閱讀解決生活問題的故事,尤其是中華智慧故事,結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習思考的方法,嘗試運用列提綱、畫思維導圖等方式,表達故事中的道理。”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寓言單元,支撐“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目標達成,幫助學生形成獨立思考意識,提升審辨思維能力。本次教學圍繞“寓言中的道理”這一群讀議題,遴選中外寓言文本精心編組,在辨識與提取、比較和整合基礎上尋找揭示道理方式的多樣,發(fā)現表達圖式之美,感知古代寓言文體“篇幅短小、寓意深刻”等特點,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及審辨能力。
選文編組:
《獅子和公?!贰多嵢速I履》《孔雀和鶴》《楚厲王打鼓》《相差不多》
教學目標:
1.圍繞議題“寓言中的道理”研讀文本,探究揭示道理的不同表現形式,發(fā)散思維,感受豐富的說理路徑,揭示其基本圖式。
2.依據表格,通過審辨交流,從故事人物、說理方式、表現手法等對比發(fā)現中外古代寓言異同,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特點,異中求同,得出本組寓言故事簡潔、寓意深刻等文體特點。
教學過程:
研讀任務一:事理互證,引出議題
1.溫故鏈接,勾連事理。
(1)出示3幅圖片,看圖猜故事說道理。(圖片略)
師:之前我們已經讀過一些寓言故事,你能根據圖片,猜猜它來自哪個故事,講述了什么道理嗎?
(2)出示道理,根據道理猜故事。
①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就會逐漸磨滅;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它就一無所為。
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光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
③要認真對待生活,不能得過且過,更不能懶惰。
2.質疑探究,引出議題。
出示:每一個寓言故事都講述了一個道理,難怪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先生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猜故事、根據道理猜故事兩個學習活動,回顧已學寓言,事理互證,引出議題“寓言中的道理”。)
研讀任務二:據表讀文,得形梳理
1.打開寓言魔法袋,故事的道理藏在哪兒?快速閱讀文本,完成表格:
2.小組共建,完善表格。
學習導航:
讀:圍繞“寓言中的道理藏在哪兒”這一問題,快速默讀文本。
圈:圈出文中的人物、道理的表現形式,梳理總結,完成表格。
說:小組內分享、修改、完善表格,遴選代表發(fā)言。
3.小組合作完善表格,師巡視指導,把握學情。
4.全班匯報,交流互動。
教學場景重現:
(屏幕投影學生填寫的表格。生1代表小組發(fā)言。)
生1:《獅子和公?!返闹饕宋锸仟{子、公牛,道理是直接表達的;《鄭人買履》是通過對話來表現的;《孔雀和鶴》的道理是通過對話來表現的;《楚厲王打鼓》的道理是通過事件來表現的;《相差不多》的道理是通過艾子的心理描寫來表現的。
師:你們同意嗎?
生2:我們小組認為《鄭人買履》是通過鄭人的語言來表現的。《孔雀和鶴》才有明顯的對話。
師:一起來讀讀《孔雀和鶴》,男生讀孔雀的話,女生讀鶴的話,感受到了什么?
生3:它們都在說各自的長處,驕傲自滿,看不到自己的短處。
師:道理就這樣揭示出來了,
你們總結得很好。再來讀讀《鄭人買履》文章末尾鄭人說的話:“我寧可相信我量好的尺寸,也不能相信自己的腳?!?/p>
生4:相信尺寸不相信腳,就
說明他不會變通。
師:對呀,通過他的語言我們能體會到道理。
生5:我們小組認為《楚厲王打鼓》不是通過事件,更準確的說是通過楚厲王的行為來表現的,因為之前第一次打鼓他是喝醉好玩,第二次是因為真的緊急卻無一人來救,他的行為揭示出“失信于人后就難以再取得人信任”的道理。
師相機總結:原來揭示道理的方式既可以直接表現,也可以通過人物的行為、心理、對話等間接表現。
(設計意圖:借助表格支架閱
讀群文,關注人物、道理、說理方式三個方面,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匯報,習得寓言說理方式的豐富多元。)
研讀任務三:中外對比,品鑒異同
1.觀察表格,獨立思考。
你還發(fā)現了什么秘密?比比誰的發(fā)現最多。
教學現場重現:
生:我發(fā)現這組寓言故事中的人物既有動物,也有人類。
生:我發(fā)現這組寓言故事的
道理有些與做人做事有關,有的與完善自身和交往有關。
師:你關注到了道理的不同作用和范圍。
生:我發(fā)現這組寓言故事的
題目有的是以動物命名,有的以事情命名。
生:我發(fā)現這組寓言故事也
可以按照道理不同的表現形式來歸類,心理描寫揭示寓意的是一類,對話的是一類,直接揭示寓意的是一類。
……
2.中外古代寓言的異同比較。
如果給這組寓言分類,可以怎么分?追問:你更喜歡哪一種?說說理由。
教學現場重現:
師:如果把這組寓言分為兩大類,看看文本出處,可以怎么分?
生:它們都來自《中國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可以分為中國古代寓言與外國古代寓言。
師:仔細看看,中外古代寓言的人物有何不同?
生:中國古代寓言的主要人物為描寫人的表現,而外國古代寓言的主角則是動物。
師:《伊索寓言》中的伊索是一個奴隸,他不好直接表達對奴隸主的不滿,就用動物的故事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生:我們學過的《池子與河
流》來自《克雷洛夫寓言》,我發(fā)現大多數外國古代寓言都是直接說理,中國古代寓言多為間接說理。
生:外國古代寓言多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中國古代寓言則以夸張為主。比如《相差不多》的父子居然連米從哪兒來的都不知道。
師:外國古代寓言中的題目基本以動物命名,而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以事命名,一看題目就知道故事的大概內容,顯得凝練深刻。中外古代寓言有那么多的區(qū)別和不同,那它們相同的是什么?
3.結合文本,交流探討。
發(fā)現本組寓言共同的特點:年代久遠、故事簡潔、寓意深刻。
(設計意圖:統(tǒng)整表格,品鑒中外寓言,自主觀察、審辨、揭秘發(fā)現中外古代寓言的人物、表達風格、說理方式等方面的區(qū)別,得出相關結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提升思想境界。)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通桂校區(qū))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