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鋒,何春生,王珠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0醫(yī)院倉山院區(qū)老年科,福建 福州 350002)
現(xiàn)階段,二甲雙胍為治療T2DM一線藥物,可降低HbA1c水平,其最小起效劑量為500mg/d,有效最佳劑量2000 mg/d[1]。劑量范圍在500~2000mg/d,其作用呈劑量依賴效應。近幾年,有研究顯示,該藥物不僅可降低體重、降糖等,還有改善腸道菌群、抗腫瘤、減肥、抗衰老等作用,但因其極易引發(fā)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厭食、腹脹等,限制了其應用[2]。臨床當前尚未明確其引發(fā)胃腸道不耐受原因。Hp屬革蘭陰性菌,可引發(fā)免疫急慢性炎癥反應[3]。有關資料顯示[4],Hp感染與T2DM存在密切關系,Hp感染可使糖尿病進展加速,T2DM患者極易感染Hp。二甲雙胍所致消化道反應與Hp感染十分類似,二者有無相關性仍待研究。本次研究選取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0醫(yī)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62例T2DM患者展開對比研究,以期為二甲雙胍應用提供依據(jù)。
選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0醫(yī)院倉山院區(qū)就診的T2DM患者中選取62例,年齡18~71歲。以碳13呼吸試驗結果為依據(jù),將其分為兩組,即Hp陽性組、Hp陰性組。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了本次研究。
納入標準:均符合臨床診斷T2DM標準;患者、家屬均了解本次研究,并同意加入。
排除標準:有消化系統(tǒng)其他病癥史者。
準確記錄62例患者體重指數(shù)、年齡。禁食8h后,清除抽取空腹靜脈血,借助生化分析儀展開檢測,測定谷丙轉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C)、糖化血紅蛋白(HbA1c,Glycated hemoglobin)。
62例患者均檢測碳13呼吸試驗,以結果分組,可見28例Hp陽性者,34例陰性組,給予標準化治療(陽性結果者給予根治Hp治療),指導運動、飲食等,并口服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1,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0.85g*20片),1次/d,500mg/次,早餐給藥,對血糖實施監(jiān)測,每周實施一次回訪,以病情改變結合隨時調整用量,記錄消化道反應并評估,實施量化評分,0~4分,嚴重反應,即為4分,對日常生活構成明顯影響,即3分,中度反應,即2分,輕微反應,即1分,無癥狀,即0分[2]。
組間年齡、體重指數(shù)、ALT、AST、FBG對比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
組間總發(fā)生率對比,Hp陽性組較Hp陰性組高(P<0.05);Hp陽性組食欲減退、腹脹、腹瀉、腹痛的發(fā)生率較Hp陰性組高(P<0.05),見表2。組間消化道反應評分對比,Hp陽性組較Hp陰性組高(P<0.05),見表3。
表3 消化道反應評分分)
在臨床上,T2DM屬慢性代謝性的病癥,臨床證實二甲雙胍可對糖代謝過程產(chǎn)生作用,對無氧酵解產(chǎn)生誘導,增加外周組織糖的利用率,減少肝糖原輸出,改善胰島素抵抗[5-6]。且費用低,因此廣大患者易于接受。但胃腸道不適為其主要不良反應,含腹瀉、腹痛、惡心等[7-8]。本文結果可見,62例T2DM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后有28例產(chǎn)生消化道反應,占比45.2%,組間發(fā)生率對比,Hp陽性組75.0%較陰性組29.4%高(P<0.05)。許多學者對此展開研究,探析T2DM患者服二甲雙胍后發(fā)生消化道反應的機制,研究可見,二甲雙胍和Hp感染均可引發(fā)上消化道癥狀,均二者癥狀較為類似,可疊加癥狀[9],部分學者指出Hp感染引發(fā)慢性胃炎,以致于患者難以耐受二甲雙胍,進而有消化道反應出現(xiàn)[10]。本次研究可見,組間評分對比,Hp陽性組較陰性組高,且Hp陽性組食欲減退28.6%、腹脹35.7%、腹瀉28.6%、腹痛25.0%的發(fā)生率較陰性組8.8%、11.8%、17.6%、8.8%高(P<0.05)。與樊婭輝[11]等研究基本一致,證實了本文的真實性。分析可能與多類因素有關,(1)Hp在胃黏膜上皮細胞中寄生,可分泌黏附素、尿素酶等物質,進而損傷細胞[11];細胞毒素有關基本蛋白可引發(fā)炎癥嚴重反應,作為抗原,在免疫、炎癥反應中發(fā)揮誘導作用[12-13]。(2)損傷胃上皮大量細胞,損傷胃黏膜層,導致上皮重構。(3)因Hp感染,升高了膽囊收縮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降低了胃竇生長抑素水平,降低胃腸運動的水平,降低藥物代謝、排空水平,加重消化道反應,進而有嘔吐、惡心等癥出現(xiàn)[14-15]。(4)二甲雙胍藥效學主要位點為肝臟,但近些年研究顯示,腸道也是一個作用關鍵位點,可能與二甲雙胍不耐受有關[16],所以,在腸道內(nèi)其可發(fā)揮許多作用,如增加膽汁酸在腸道內(nèi)濃度和GLP-1水平,刺激腸道,使之5-HT分泌增加,增加攝取腸道葡萄糖、生產(chǎn)乳酸,內(nèi)部微生物群等改變,此時口服二甲雙胍,腸道難以耐受,所以,有腸道癥狀出現(xiàn),如腹瀉、腹脹等[17]??梢?二甲雙胍口服與Hp感染所引發(fā)的消化道反應十分相似,T2DM患者若伴Hp感染,在口服二甲雙胍后,不良反應和互相疊加,進而加重消化道反應,進而可見消化道突出癥狀,但臨床上尚未明確二甲雙胍消化道不耐受具體的原因[18-19],因此,使用藥物期間初始劑量應保持較低,而后逐步緩慢加大,盡量改善耐受性,減少不良反應。
綜上可見,T2DM患者治療時選擇二甲雙胍應篩查有無Hp感染,若伴感染應及時治療,可減少消化道反應,提升治療耐受性、依從性,延緩發(fā)生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