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皮膚梅克爾細胞癌3 例報道及臨床病理分析

2023-11-24 03:52:08茅建紅施絨賢
大醫(yī)生 2023年21期
關鍵詞:組織化學染色病理

陳 峰,茅建紅,張 燕,施絨賢

(1.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附屬崇明醫(yī)院病理科,上海 202150;2.上海市崇明區(qū)城橋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醫(yī)學科,上海 202150)

梅克爾細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即原發(fā)性皮膚神經內分泌癌,起源于皮膚梅克爾(Merkel)細胞,是具有高度侵襲性的皮膚神經內分泌瘤[1]。MCC 的表現主要為孤立性、斑塊或結節(jié)樣腫物,好發(fā)于肢端或頭頂部。MCC 發(fā)病率低,但其惡性程度高,5 年存活率僅為51%,而遠處轉移MCC 患者的5 年存活率更低至14%[2]。同時,約有34%的MCC 患者并發(fā)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且好發(fā)于日光暴露區(qū)域[3-4]。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附屬崇明醫(yī)院共診斷3 例MCC,其中1 例合并中分化鱗狀細胞癌,現就該病的臨床、病理和免疫組織化學特點進行分析,以提高對該病的認知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于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附屬崇明醫(yī)院確診為MCC 的3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醫(yī)院電子化病理檔案獲取患者的一般病史資料。本研究經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附屬崇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蘇木精-伊紅(HE)染色所有患者組織標本病理切片均按流程化方式處理。新鮮標本經過手工4%中性甲醛固定,采用全自動脫水機(Leica,型號:ASP 250)脫水,全自動包埋機(Leica,型號:EG1150)包埋,全自動切片機(Leica,型號:2235)切片,全自動染色機(Leica,型號:BOND-MAXTM)染色及手工封片處理。通過光學顯微鏡(Leica,型號:DM2500)完成閱片。

1.3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通過全自動染色機完成。一抗CK20、CK8/18、Syn、CgA、Ki-67、CD56、CK5/6、P40、S-100 及HMB45 均由上海長島生物制品公司提供,二抗由德國徠卡公司配套。隨后由全自動染色機完成制片后手工沖洗,標準程序化處理后封片,通過光學顯微鏡完成閱片。

2 結果

2.1 患者臨床資料3 例患者中男性1 例,女性2 例。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見表1。病例1 患者于2021 年9 月就診,病變區(qū)域為左顴部。手術經過如下:患者取平臥位,手術野常規(guī)消毒后鋪巾,局部浸潤麻醉,取梭形切口切開皮膚,長約1.0 cm,深度達筋膜,將腫塊完整切除,完全止血后,沖洗切口并縫合關閉,腫塊標本送病理檢查。病例2 患者于2022 年5 月就診,病變區(qū)域為左側顳部、左側耳前各一粒腫物。手術經過如下:患者取平臥位,手術野常規(guī)消毒后鋪巾,局部浸潤麻醉,紗布覆蓋隔離左顳部感染灶,距離腫瘤約3 mm 完整切除左側顳部腫瘤,徹底止血,將腫瘤切除后殘留直徑約3.5 cm 皮膚缺損,不能直接縫合關閉,遂于上方額部、左面部游離推進皮瓣各約3.0 cm、5.0 cm,皮瓣止血后,間斷縫合關閉切口,加壓包扎,手術順利,出血約50 mL,安全返回病房,標本固定后送病理檢查。病例3 患者于2022 年7 月就診,病變區(qū)域為左頭皮部位2 粒腫物。手術經過如下:患者取平臥位,手術野常規(guī)消毒后鋪巾,局部浸潤麻醉,縱行梭形切口切開皮膚,長約2.5 cm,將腫塊完整切除,完全止血后,沖洗切口并縫合關閉,腫塊標本送病理檢查。

表1 3 例MCC 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

2.2 大體檢查及組織學檢查3 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局部組織切除術。病例1 送檢物為帶梭形皮膚組織3 cm×2 cm×1.5 cm,表面見切面呈灰褐色的1.8 cm×1.8 cm×0.5 cm 腫物;病例2 送檢物為帶皮膚組織4 cm×3 cm×1 cm,皮面見灰褐色腫物,最大直徑2.5 cm,略高于皮面,中央有壞死;病例3 送檢物為類圓形皮膚組織,最大直徑2.5 cm,皮表見圓形腫物直徑約2.1 cm,切面灰褐色。3 例樣本HE 染色均見巢狀排列的腫瘤細胞,位于真皮層,呈小細胞樣,胞質少,細胞核為圓形,核仁不明顯,見較多核分裂象,成片狀及小梁狀排列,形成器官樣結構,其中第3 例合并有中度分化的鱗狀上皮癌(圖1A)。經上海市阿克曼醫(yī)學檢驗所(上海臨床病理讀片會)組織上海市著名病理專家討論會診,均診斷為皮膚MCC,結果如下:病例1 見脈管內見癌栓,侵及真皮網狀層;病例2 見神經內分泌癌伴壞死,腫瘤浸潤真皮和深部橫紋肌組織;病例3 見MCC 伴鱗狀上皮癌,中分化腫瘤直徑2.1 cm(神經內分泌癌占40%,鱗狀上皮癌占60%),表面伴糜爛,腫瘤浸潤至皮下脂肪組織。

圖1 MCC 的組織學HE 形態(tài)及免疫組織化學表達模式

2.3 免疫組織化學表達3 例患者的免疫組織化學表達結果顯示,CK20(+)、CK8/18(+)、Syn(+)、CgA(+)、Ki-67(+,70~95%)、CD56(+)、CK5/6(+)、P40(-)、S-100(-)及HMB45(-),見表2。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CK20(圖1B)、CK8/18(圖1C)、Syn(圖1D)、CgA(圖1E)及Ki-67(圖1F)陽性表達。

表2 3 例MCC 患者免疫組織化學表達結果

2.4 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治療過程及轉歸情況3 例患者手術后均未行額外治療。目前3 例患者處于隨訪中,隨訪截至2022 年12 月暫無腫瘤復發(fā)的情況。

3 討論

MCC 首次由Cyril Toker 在1972 年首次報道,報道時以皮膚小梁癌命名[5],由于其形態(tài)學、免疫組織化學及超微結構與Merkel 細胞相似,現普遍認為MCC 起源于Merkel細胞。世界范圍內MCC 的發(fā)病率為1~16 例/100 萬人,且在近年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6]。一項納入7 831 例MCC患者的回顧性研究顯示,MCC 好發(fā)于老年人,中位年齡為77 歲,男性占比約62%[7],以頭、頸、四肢等易受到太陽照射的部位多發(fā)。同時,MCC 的發(fā)病率也與患者自身疾病相關。研究顯示,MCC 在自身免疫疾病、淋巴細胞白血病及藥物導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發(fā)病率更高[7]。MCC 的臨床表現通常為單發(fā)性生長迅速的無痛性紅斑病變,有時可形成潰瘍。其通常位于真皮層,在皮膚其他層均少見。本研究報道的3 例MCC 在好發(fā)部位及年齡等方面均與大部分研究相符合。3 例患者均為老年人,均發(fā)生于頭部,臨床表現為孤立性的無痛性腫塊,后期生長較迅速。

MCC 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有兩種被普遍接受的觀點。第一個觀點是由紫外線照射導致細胞DNA突變從而導致癌變,該理論的支持點主要為MCC好發(fā)于易受太陽照射區(qū)域,且照射量的增加可增加MCC 的發(fā)病率。第二個觀點是MCC 的發(fā)病與Merkel 細胞多瘤病毒(MCPyV)感染有關。有超過80%的MCC 患者MCPyV 呈陽性,表明MCPyV 的感染在MCC 的發(fā)生中起到重要作用[8]。同時,人種、免疫抑制劑、電離輻射、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紫外線等可導致高頻DNA 突變的因素也與MCC 的發(fā)生相關。MCC 在顯微鏡下組織學表現為巢狀分布,呈小梁狀生長,腫瘤大部分位于皮下,浸潤至纖維脂肪組織中,細胞學形態(tài)通常為小細胞,大小較一致,胞質少,核呈圓/卵圓型,較多核分裂象,組織學提示惡性程度較高。MCC 主要與其他原發(fā)性小細胞腫瘤及轉移性神經內分泌癌鑒別診斷,如肺小細胞癌、基底細胞癌及惡性黑色素瘤。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為MCC 鑒別診斷的主要方式,通過CK20 和甲狀腺轉錄因子1(TTF-1)與肺小細胞癌進行鑒別,通過HMB45與惡性黑色素瘤進行鑒別;肺小細胞癌的CK20 呈陰性而TTF-1 呈陽性。研究顯示,MCC 的免疫組織化學為陽性表達Syn,80%表達CgA,75%表達CK20[9]。本研究中3 例患者CK20 均為陽性,提示原發(fā)性的皮膚神經內分泌癌,合并Syn、CgA 及CD56 陽性表達,而S-100 和HMB45 陰性,即可排除其他原發(fā)性和轉移性腫瘤。

MCC 可與多種皮膚癌相伴發(fā),其中SCC 是最常見的伴發(fā)腫瘤。MCC 合并SCC 的發(fā)生機制常與MCPyV 感染無關,而與紫外線照射導致的TP-53 及RB-1 突變有關。與單純MCC 相比,伴發(fā)鱗狀細胞癌的MCC 表現出更強的侵襲性及轉移率,表明此類患者預后更差。相較于皮膚起源的黑色素瘤等疾病,MCC 的預后更差,約40%的患者合并遠處轉移[6]。區(qū)域淋巴結是MCC 最常見的轉移部位,偶有轉移至肝臟、胰腺及乳腺等遠端器官。MCC 患者生存情況因病變范圍不同而存在差異,5 年生存率分別為51%(病變局限者)、35%(局部淋巴結轉移者)及14%(遠處轉移者)[10]。MCC 的治療效果與疾病的臨床分期密切相關。局灶性病灶推薦局部病灶切除術及前哨淋巴結活檢,其手術范圍可達病灶的1~3 cm,以期降低局部復發(fā)風險。由于MCC 術后易復發(fā),而Merkel 細胞對放療敏感,所以放療是高?;颊哳A防復發(fā)的主要手段。研究顯示,放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復發(fā)及進展的可能[8]。因此,手術切除聯合放療成為早期局灶性病變患者的首選。而對晚期患者,通常采取系統性姑息治療??ㄣK聯合依托泊苷或環(huán)磷酰胺、阿霉素聯合長春新堿是目前常用的化療方案。然而,老年患者對化療藥物毒性反應的耐受性更低,而且化療后無進展生存期僅為3~8 個月。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已逐漸成為晚期MCC 患者的新一線治療方式。目前,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單克隆抗體——阿維魯單抗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同時,實驗證實了特異性結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貝伐珠單抗也有效抑制MCC 的復發(fā),表明了靶向治療在MCC 治療中的可行性,聯合使用免疫治療及靶向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9]。

綜上所述,MCC 是一種罕見的皮膚癌,其發(fā)病率較低但惡性程度較高,且好發(fā)于老年人,以頭、頸、四肢等易受到太陽照射的部位多發(fā)。MCC 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其診斷需依據組織病理學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局部病灶切除術是早期MCC 的常用治療措施,而晚期轉移性患者通常需要化療、免疫治療及靶向治療。

猜你喜歡
組織化學染色病理
病理診斷是精準診斷和治療的“定海神針”
開展臨床病理“一對一”教學培養(yǎng)獨立行醫(yī)的病理醫(yī)生
食管鱗狀細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組織化學表達及其與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關系
平面圖的3-hued 染色
簡單圖mC4的點可區(qū)別V-全染色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油紅O染色在斑馬魚體內脂質染色中的應用
大口黑鱸鰓黏液細胞的組織化學特征及5-HT免疫反應陽性細胞的分布
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熒光染色在腎活檢組織石蠟切片磷脂酶A2受體檢測中的應用
兩類冪圖的強邊染色
甘南县| 敖汉旗| 鹤峰县| 韶山市| 乾安县| 罗甸县| 固镇县| 津市市| 司法| 桦甸市| 常山县| 汶上县| 巩义市| 淅川县| 衡阳市| 从化市| 晋江市| 黎城县| 三江| 福泉市| 镇远县| 峡江县| 鄂州市| 泗水县| 靖边县| 广水市| 塔河县| 长顺县| 平定县| 咸宁市| 蒲城县| 保德县| 石首市| 延安市| 水城县| 昭苏县| 奈曼旗| 永和县| 葵青区| 镇雄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