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卓 許寧
1 崇明竹編的地域文化性
任何事物的產生、發(fā)展、衰退和消亡都會受到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在過去經濟不發(fā)達、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不高的時候,竹編器具在江南地區(qū)非常普及。傳統(tǒng)竹編的編織方法、生產方式及相應的生態(tài)理念都是當時的手藝人在長期與自然環(huán)境的相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竹編文化包含了他們的生存策略和對自然的理解。
崇明島地處長江入???,從地域文化空間來看屬于長江流域和環(huán)太湖水系的江南文化區(qū)域,其范圍大致包括現(xiàn)在的上海、蘇南、皖南和浙江省。相對于氣候寒冷、土地干燥、資源缺乏的北方,江南氣候溫暖、土地濕潤、草木繁茂、資源豐盛,故南方人生活比較安樂,有耽于南國幻想與冥想的悠閑。江南民風富于浪漫詩意,有流于逸樂的華麗游蕩的傾向。江南文化主情、尚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精致典雅的代表。崇明竹編文化也顯示出鮮明的地域文化性,充滿著南方文化的特點。
2 崇明竹編的文化體系構建
2.1 沙田農耕經濟
崇明島有句民諺:“自有崇明在唐朝”。又有《蘇州府志》中稱,“舊志云:唐武德年間,海中涌出二洲,今東西沙是也。宋續(xù)漲姚劉沙,與東沙接壤,今崇明舊治是也?!蔽闹兴釚|、西兩沙洲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崇明島的雛形。
崇明成島的一千多年間,特殊的沙洲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崇明島土壤深厚肥沃、水熱條件良好,除了東部鹽堿灘涂區(qū)域以及部分地下水位較高地區(qū)外,大部分地塊都非常適宜竹類生長。竹是天然的有機材料,種植占地面積小、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對土壤的要求低。竹子根須繁密,在水土易流失的地方可以鞏固地表土壤,減輕洪澇等地質災害。
明中期,崇明主島趨于穩(wěn)定,鹽堿灘涂開始大量減少而適合種糧的耕地卻成倍增加。伴隨長江口兩翼自西北向東南伸張延伸、淡進咸退,崇明島由以往海中沙洲變?yōu)榻猩持蓿粫r間官河、民溝興起并逐漸形成了“灶地—圩田—水利”的土地利用基本格局,島內迎來傳統(tǒng)開發(fā)高峰,農業(yè)化進程加快。至清末,崇明已成了六十多個沙洲組成的大島,至此崇明島基本成形,土地利用格局在清代以后形成了“西稻—中棉—東鹽”的地帶性分布特征,崇明經濟由于自然地理的變化,走向以沙田農耕經濟為主的模式。
崇明島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給崇明的發(fā)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然而崇明先輩就地取材制作出各種生產工具用來開疆拓土、改造荒地。崇明竹編正是當地先民利用自然、改造環(huán)境的產物,因而在崇明傳統(tǒng)社會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崇明島漫長的圍墾歷史進程中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和社會屬性。
崇明竹編是以海島農耕文明為核心,在農耕文化的土壤中孕育成長起來的,并且隨著農耕文明的不斷進步而發(fā)生著變化,是農耕文明歷史的記憶載體,也是傳統(tǒng)崇明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崇明鄉(xiāng)間很多人家房前屋后都栽有竹子,許多農家都會用竹子編織一些日常所需器具,竹編工藝成為農用器具的主要制作方式。大多數竹編器物與農耕活動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如用于搬運水稻用的竹制籮筐,用于瞭曬水稻用的竹制曬席,用于處理大米用的米篩,用于收集稻谷的簸篩,用于施肥的篥箕,用于存放糧食的竹倉,用于蒸煮糧食的竹蒸籠等。這些傳統(tǒng)竹編農具,如今雖散落在歲月的長河里,塵封在久遠的記憶中,但對于老一輩的崇明人來說還記憶猶新。
2.2 移民構成
移民文化對崇明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崇明竹編的發(fā)展、演變與移民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唐宋時期崇明沙洲漸廣,內陸移民逐漸登島開墾勞作,崇明進入開發(fā)階段。根據上海市圖書館和崇明區(qū)檔案館所存歷代崇明地區(qū)的家族譜記載來看,崇明的移民以江南地區(qū)的句容、太倉、常熟、金陵(升州)、嘉定、太湖、蘇州、寶山、江陰、通州、海門為主,這些地區(qū)經濟相對發(fā)達,人員文化素質較高,從而提升了崇明勞動力的整體素質。
移民的移遷是手工藝技術傳播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傳統(tǒng)文化不斷擴展的過程。崇明竹編技藝是融合各地竹編技藝后形成的,江南的移民在往來遷徙的過程中把內地的竹編技術帶到崇明并被當地民眾進行改良,形成新的民間技藝特點。他們針對崇明島竹子的品種和特性改進竹編技術,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的實際狀況編織出各種生產生活中需要的竹編制品,使竹編更加符合崇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3 地域文化
作為特定歷史階段的文化遺產,崇明竹編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江海交匯的沙洲圍墾開荒的主題中,并以此為語境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竹編文化。崇明竹編的造型與制作離不開沙田的啟示,離不開傳統(tǒng)沙洲農耕文化的熏陶,擺脫不了自給自足的發(fā)展需求和域外先進文化的滲入,離不開與生俱來的崇明傳統(tǒng)小農經濟的社會屬性。這些竹制品是生活的產物,是篾匠在農耕生產和生活方式下基于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的創(chuàng)作成果,因而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本土性、地方性。崇明竹編器物的形制、構造、樣式、功能、裝飾等諸要素是展示當地傳統(tǒng)農耕文明的一個窗口,是體現(xiàn)民俗禮儀、宗法禮教、社會特質、生存方式、道德倫理、價值觀念等文化屬性的物化載體,是蘊含崇明歷史的一種敘事方式。
2.4 經驗相繼
對于崇明竹編的制作,民間手藝人往往有著對竹器造型整體的認識,竹器的制作體現(xiàn)著實用的功能意識。經過長期實踐的積累,民間篾匠們對不同竹器的制作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的掌握,編織方法成竹于胸。篾匠在制作竹器時會預先考慮將竹器的功能對應到使用環(huán)境、使用方法、使用需求等共同構成的整體編織系統(tǒng)中來,這對竹器的編織起到一定的方向性指導,使竹器制作的最終效果能到達預定的目標。這種整體的系統(tǒng)觀念,在竹編器物編織過程中并不是以詳細的文字表述或具體的量化方式記載下來,而是通過篾匠間的手口相授、不斷地重復實踐逐步達到熟能生巧的技術經驗而傳播開來。同時,篾匠以經驗為技術基礎的器物制作方式并不拘泥于成熟的形制,在實現(xiàn)器物功能性之余,他們仍有優(yōu)化編織技術的意識,為追求使用竹器的耐用性,編織結構的美觀性,他們還會不斷更新編制技術。
2.5 宗族相傳
竹編是通過藝人之手以竹子為原料加工編織生活生產用具的手工制作行為。在眾多的手工技藝中,竹編是最傳統(tǒng)、古樸的一種制竹工藝,遍布中國南方各省。作為篾匠有三個絕活兒:一是編得快,手指靈活;二是編得巧,省料、均勻、少打節(jié);三是樣式好,美觀別致,棱角分明,錯落有致,看上去精細,用起來結實。竹子能成為寶,全仰仗篾匠一雙靈巧的雙手。農諺說道“一門手藝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的意思是掌握一門手工藝不愁在水旱饑荒的時候吃不上飯。
在傳統(tǒng)社會,篾匠將自己的手藝當成是安身立命、賴以生存的手段。那時候,竹編是個吃香的營生,在江南廣大的農村地區(qū),幾乎每戶人家都要請篾匠到自己家里來做活兒。篾匠師傅風風光光地上門,踏踏實實地做事,工錢拿得也就很體面,所以手工藝人在鄉(xiāng)民中的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竹編技藝的傳承方式大多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技藝嫻熟的篾匠對于收徒自然非常謹慎。一般來說民間的規(guī)矩是家族式傳承,以父子、親戚之間的手口親授、言傳身教或是師徒相傳。這種家族內師徒手藝延續(xù)的傳承方式維系了民間竹編工藝的延續(xù)與發(fā)展。
3 崇明竹編的內涵特質
3.1 器以致用、務實求真
“器以致用、務實求真”是崇明竹器的價值核心,體現(xiàn)的是一種追求實用的原則,這種原則與中國傳統(tǒng)造物思想是緊密聯(lián)系的?!耙灾掠脼楸荆郧娠棡槟本褪浅缑鱾鹘y(tǒng)竹編器具處理實用與審美關系的基本倫理。崇明竹編器物沒有繁瑣的造型,沒有多余的裝飾,其結構卻恰到好處,體現(xiàn)的是最樸素的使用功能,體現(xiàn)了民間造物中“器以致用”的思想。如斗笠,斗笠基本是由竹條和棕絲、竹葉(或粽葉)編織而成,結實耐用、輕薄透氣且價廉物美。崇明地處江南多雨地區(qū),春夏之際又晴雨多變,對于常見的綿綿細雨,斗笠防水足矣。崇明村民習慣戴著斗笠出門,因為斗笠內側有環(huán)形繩索可以很好地固定在頭部,不需要手的把控,村民戴著斗笠勞作起來很方便。天晴的時候,斗笠又可以作為遮陽避暑的用具,不需要戴的時候把斗笠往后背一甩即可,不用隨手拿著。古有《詩經·小雅》“爾牧來思,何蓑何笠”一幕,戴斗笠的村民是崇明鄉(xiāng)間田野中常見的景象。
3.2 因材施用、靈動睿智
我國是竹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竹類品種多樣,不同的竹子性能差異很大,其使用價值也各不相同。竹材作為一種自然的生態(tài)材料,它有很多優(yōu)點,也有很多局限。因此,篾匠因材施用,在制作竹器時充分順應材料的特點,趨利避害,根據竹材的柔韌性選用適宜的竹子進行編織。如水竹,是制作涼席的上佳材料;楠竹,是編織籮筐的最好材料;山竹是編織背簍的好材料。篾匠對竹材的認知幫助他們更好地運用竹編技術。篾匠在長期編織實踐中積累經驗,將因材施用的竹編技藝不斷完善且流傳下來。
3.3 一物多能、經世致用
由于崇明地區(qū)的自然資源有限和樸素的實用性原則,崇明竹編器物往往是兼具一物多用的使用功能,隨著使用場所、時間或環(huán)境的變化,同一竹器變換著不同的使用功能、發(fā)揮著不同的使用價值,這是崇明竹器在日常生活中一物多用的具體體現(xiàn),也展現(xiàn)了鄉(xiāng)民順應自然、勤儉持家、淳樸平實的從容心態(tài)。諸如最稀松平常的竹籃、籮筐、篥篩、簸箕、背簍等,它們均具有多種形式和多種功能,在不同場合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而且能夠多年反復使用。這些竹編器具不僅僅只有盛放瓜果蔬菜的功能,還有過濾篩除雜質等用途。
3.4 以人為本、獨具匠心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崇明竹編與其他地域竹編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竹器款式和制作工藝上。崇明竹編制作多以家庭作坊為基本單位。作坊根據買家不同的需要制定相應竹器的款式、選擇不同編織材料,竹篾精挑細選,篾絲粗細考究,故編織的竹器器型多樣、紋理細膩、色澤清新、造型美觀、結實耐用,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提籃。手提籃種類繁多、款式多樣。密編的手提籃采用人形紋樣編織,這種編織竹篾穿插緊實、外觀細膩圓潤。提籃主體編成立體方形,可以容納較多的物品;籃體上部編織一圈精致的邊沿收口,讓竹編器具結實的同時還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提籃把手兩端用開裂紋路的竹篾編織成蝴蝶狀裝飾固定在籃體上,使手提籃視覺層次更加豐富。篾色遵循了竹子的天然色彩;底部編織插入三條較粗的竹篾條,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具的承重能力,這類手提籃多用于盛放細軟等生活物品。疏編的手提籃采用矩形紋樣編織,其外觀簡潔樸素,竹篾的編織根據需要留有一定空隙。較大空隙的提籃用于淘洗蔬菜、水果,可以快速濾水,略小空隙的竹籃用于裝載收割的農作物,便于泥塊、石子等雜質的掉落,最小空隙的提籃在淘米的時候經常使用。這些富有濃厚地域文化氣質的手提籃,顯示了崇明竹編手藝人的獨具匠心和聰明才智。
4 結語
竹編是以順應自然條件為前提,以社會的物質文明及精神意志為基礎,自覺而為的民間技藝,體現(xiàn)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從崇明竹編造型與裝飾特征來看,崇明竹編不僅是崇明島地域文化的傳承載體和物象媒介,更是江南地域文化互相交融的一種物質符號。孤懸江海之濱的崇明島與陸地歷史文明的進程相承相繼、緊緊聯(lián)系。
作者簡介:任立卓(1971—),男,浙江寧波人,碩士研究生,就職于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許寧(1980—),女,上海人,碩士研究生,就職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