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喉風(fēng)。屬痰熱,白為白纏,黃為黃纏,腫噤難言,腮頷亦兼腫,眼白、耳赤、面紫腫連項(xiàng)下,如蛇蟠狀,一二日者慢風(fēng),急者旦夕死。先刺少商探風(fēng)痰,鼻有青黑,氣寒頭低,痰如膠者,不治。
——清·包三述《傷寒金鏡錄·咽喉七十二證考》
且天地之形如卯.橫臥于東南西北者.自然之勢也血?dú)鉅I運(yùn)故始于手太陰.終于足厥陰。
——元·王好古《此事難知·人肖天地》
小兒生后,頭項(xiàng)手足肉口皆軟,乃先天諸陽之氣不足也,頭項(xiàng)癥地黃丸(見囟)服之,甚者星附膏貼之。手足肉口癥,補(bǔ)中益氣湯主之(見保產(chǎn))。有因吐瀉之久,囟目頓陷,天柱骨倒,補(bǔ)中加附子治之,地黃丸料兼服之。
——明·程云鵬《慈幼新書·五軟》
牙痛者,足陽明之病也。手陽明之經(jīng),起于手之次指,上頸貫頰而入下齒。足陽明之經(jīng),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齒。手之三陽,陽之清者,足之三陽,陽之濁者。濁則下降,清則上升,手陽明升,足陽明降,濁氣不至上壅,是以不痛。
——清代·黃元御《四圣心源·七竅解》
醫(yī)圣張仲景
(童謠)
醫(yī)圣爺,張仲景,
著傷寒,萬世宗,
救百姓,日月明。
——楊建宇
大風(fēng)病,是受得天地間殺物之氣,古人謂之癘風(fēng)者,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人得之者,須分在上、在下。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涎血于齒縫中出;在下者,以通天散取惡物陳蟲于谷道中出。
——元·朱震亨《金匱鉤玄·癩》
舌有黃心色者.必初白苔而變黃色也.皆表而傳里.熱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遲必變黑色為惡癥.為惡亢害鬼賊.邪氣深也.不治.宜用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
——元·杜清碧《傷寒金鏡錄·黃心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