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馮瑋瑜
每年的春秋兩季大拍代表的都是高端市場,面對的是高端客戶和市場新貴,動輒就是上千萬元,甚至數(shù)億元的成交價格。在春秋大拍的硝煙彌漫中,那些小拍、網(wǎng)拍反倒是一個機會,也最容易撿到漏,筆者就親歷了一回。今年春拍,在所有人都被佳士得香港春季大拍吸引火力的時候,蘇富比一連舉辦了三場網(wǎng)拍,其中“物華”瓷器專場中,一只罕見的明末清初黃釉筆筒引起筆者注意,也成了本文故事的主角。
當日,筆者到蘇富比藝術(shù)空間看預展,一眼就相中了這只明末清初的黃釉刻花卉紋筆筒。細究之下,發(fā)現(xiàn)這只筆筒遞藏記錄真不簡單:它原由英國倫敦的史博曼先生收藏,后由香港的程氏伉儷收藏;展覽經(jīng)歷也同樣精彩,1981 年參加香港東方陶瓷學會于香港藝術(shù)館舉辦的“明末清初瓷展”;20 世紀80 年代中,程氏伉儷借展給英國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后再次借展給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的徐展堂中國展廳,展至2011 年。
徐展堂先生是何等的大名,設(shè)于英國倫敦國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內(nèi)的徐展堂中國藝術(shù)館,是他在全球設(shè)立的第二間展覽館,當年揭幕儀式由韋爾斯親皇和查爾斯王子(即今天的英皇喬治六世)主持。以收藏聞名天下的徐展堂,仍然向程氏伉儷借展這只明末清初黃釉刻花卉紋筆筒,可知這只筆筒的分量和無可代替的重要性。
明末清初一般指代明天啟、崇禎年間至清順治、康熙年間(1621—1654 年),即公元17 世紀上半葉。
明代晚期,政府與禮教的束縛愈趨無力,哲學、思想、文化獲得解放。與此同時,明代經(jīng)濟在中晚期達至空前繁榮,商人與市民階層地位和財力上升,流行時尚觀念開始形成,奢侈消費日益普及。作為全國制瓷中心的景德鎮(zhèn),其瓷器制造業(yè)也經(jīng)歷了一次重大轉(zhuǎn)變。主要表現(xiàn)在萬歷三十五年以前,景德鎮(zhèn)的制瓷業(yè)是由官窯占統(tǒng)治地位;萬歷三十五年以后,官窯急劇衰落,官搭民燒。天啟官窯甚少,崇禎官窯停燒。順治時期御窯廠尚未恢復,康熙時期才重新建立御窯廠制度。
在明末清初這一時期,民營瓷業(yè)因國內(nèi)和亞歐市場需求的刺激而漸趨興盛,躍居主導地位。學界將這一時期稱為景德鎮(zhèn)制瓷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轉(zhuǎn)變期”或“過渡期”。明代萬歷后期官窯逐漸停燒,大量優(yōu)秀的窯工涌入景德鎮(zhèn)民窯,令民窯生產(chǎn)技術(shù)急速提升。大量明晚存世器物之中,不乏遠超嘉、萬官窯之精細之作,這類作品常在明末文獻中稱之為“上品細料器”。
此外,晚明文人階層亦介入手工業(yè)的生產(chǎn),景德鎮(zhèn)民窯瓷器燒造亦然如此,使得瓷器裝飾從繪畫技法、題材、主旨等方面增添文人意趣。在造型方面,除了一般的盤、碗以外,較為特殊的器形是筒瓶(又稱“象腿瓶”)、筆筒和五供等;在裝飾圖案方面,較少使用龍、風、纏枝花卉等官窯瓷器上常見的傳統(tǒng)圖案,代之以山水、花鳥、戲曲小說和神話傳說等。
香港蘇富比“物華”瓷器網(wǎng)拍專場預展現(xiàn)場
此筆筒刻畫精美、構(gòu)圖嚴謹、畫意濃郁、文氣斐然,處處帶著晚明時代特征的美學風格:其一,通體以暗刻為飾,刻工細膩,這種暗刻裝飾手法與順治時期的粗率不同;其二,今日我們理所當然認為筆筒就是直筒形的。其實晚明時期筆筒是喇叭口束腰形,直到康熙中期才定型為直筒。這只筆筒直口微撇,筒腹微束,口部比底部略大,形成喇叭口,可說是過渡時期器型的印證;其三,筆筒底部沒有康熙常見的玉璧底,而是平底,近足底處有輕微倒角。筆筒底部可見胎土細滑,又不同于順治時期的稍為粗疏,符合晚明“上品細料器”特征;其四,釉色與順治黃釉不同,比順治黃釉要均勻些,又比萬歷黃釉要干澀些;其五,順治及康熙早期黃釉瓷器較粗糙,而此筆筒由修胎、刻花、上釉都較精細,完全沒有清初戰(zhàn)爭動蕩導致的瓷器草率,反倒有晚明文人生活精致奢華的氣息。
為此,筆者專門請教香港一位古董行業(yè)著名的古陶瓷鑒賞大家,他親自去蘇富比上手鑒定后告訴我:“此筆筒當為崇禎時期燒造。”
不過大家都知道,崇禎時期沒有官窯,那又如何解釋筆筒一身的黃釉呢? 黃釉是皇家才允許使用的釉色,難道是崇禎晚期社會動蕩,有人趁機私造朝廷一向禁燒的黃釉瓷器而自娛?
這只筆筒既是大開門,又是如此獨特的器型、紋飾,或為崇禎時期燒造。如此珍罕之物,筆者義無反顧就把它拍了回來,繼續(xù)研究。
明末清初瓷器是近期市場大熱,加之對比5 月30 日佳士得香港春拍一只清康熙五彩通景山水圖筆筒拍出510 萬港元,再對比6 月10 日北京大羿一只明崇禎青花筒瓶拍出454.25 萬元,筆者以53.34 萬港元在蘇富比拍下這只黃釉刻花卉紋筆筒,性價比之高可見一斑。
看來,想獲得“撿漏”的機會,除了要具備扎實的鑒定基本功,敏銳的目光,還得看準時機,方可在大家注意力分散之下?lián)炝藗€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