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翻書,無意間看到與雨有關的文字,“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
兒時聽雨,只是感覺好奇。天一落雨,我就站到屋檐下,聽雨敲打著樹葉,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如果是大雨,雨滴會順著屋檐流下,形成一串串、一縷縷潔白的水珠簾。那會兒吃水、用水很不方便,祖母把屋里的鍋碗瓢盆都搬到院子里,把空了的醋瓶、油瓶、藥瓶放在樹枝下、花葉下,就為了接雨。雨敲打著它們,發(fā)出叮咚、滴答的清脆聲,祖母喜歡傾聽雨敲打盆罐的聲音,閉目坐在屋檐下的木凳上,笑著說:“叮咚,叮咚,叮叮,咚咚,風來了,雨來了,苞谷結了個棒棒槌?!甭犞婺覆谎喉嵉脑?,我噗嗤笑出聲來。
上中學時,讀白居易的《琵琶行》,凝視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詩句,忽然念起童年里的情景。這才明白,祖母聽雨,是一幅多么絕妙的圖畫啊。我的嘲笑,實在是幼稚極了。
及至中年,諸事纏身,聽雨的心思沒有了。想著雨聲不過是自然界的常見現象,與人生有何關系呢?你下你的雨,我忙我的事,互不相擾。但祖母下世的那一刻令我頓悟:人的生命,是需要自然界關照的。
祖母是在秋天咽氣的。那個秋天,雨下個沒完沒了。一家人守在屋里,生怕見不到祖母最后一面。祖母躺在炕上呻吟著:“都去吧,看地里的苞谷被水泡了沒有……”傍晚,祖母讓家人把她抬到屋檐下,說要聽聽雨還能下多長時間。那一刻,她的眼睛已經看不到絲毫的光了,于是就歪著頭聽雨的刷刷聲,聽著聽著,她的臉上浮起笑容來,說:“夜里就沒雨了?!闭f完,歪著身子咽氣了。
我也守在祖母身旁,雨聲時而輕吟,時而淺唱,仿佛一首傷感的交響曲。我心想,祖母怎么會知道夜里就不下雨了呢?
為祖母穿完壽衣,布置完她的靈堂,就到半夜了,雨果然停了。這也許是一個巧合,然而,祖母臨終時的心思是在雨上,這令我感動。后來讀到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的結尾,讓我頗有感觸。嚴監(jiān)生臨死之時,喉嚨里的痰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不肯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第六回的開頭,作者寫道:“眾人皆不解那兩個指頭的意思,嚴監(jiān)生的妾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jiān)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p>
關于《儒林外史》,我最深的記憶就是嚴監(jiān)生的兩個指頭,還有兩莖燈草,這幾乎是中外所有文學作品最能撼動我心靈的細節(jié)。而祖母在生命的盡頭,演繹著與嚴監(jiān)生相同的故事。人之將死,其細節(jié)最能留下性格的影子,以及生命中最執(zhí)著的東西。那一刻,祖母沒有交代后事,因為她懂得,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生命的軌跡,無須關照,更無須多囑咐,她只需順從天意。對她來說,這個天意就是雨聲。她的一生糾纏著雨的情結,能夠聽懂雨聲,所以就知道夜里雨就停了。
祖母臨死前的情景讓我懂得了: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英國作家愛德華·格雷在《鳥的魅力》附錄一《享受自然》中如是表白:“如果人們具有能從大自然中汲取快樂的能力,那么我們就會從大自然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快樂。”
受祖母的啟示,聽雨成了我生命里必不可少的細節(jié)。常常,我的心靈像一只鳥飛過浩大的天宇,怡然落在一枝開滿細碎小花的褐色枝條上,或者一縷風,一滴雨的身上。
現在的我,已過中年,童年里雨打盆罐的聲響,成了心靈上永恒的美妙樂章。
雨露,是上天的恩澤
尤喜春雨。一個冬天的萎縮、僵硬,都將在春雨里復蘇。復蘇的不僅是人的身體,還有心靈,以及大地上的泥土和莊稼。農諺里說的“春雨貴如油”,是說給莊稼聽的。
春雨,向自然萬物伸出密密麻麻的小手指,把霧霾趕走,把馬路、小道洗干凈,把樹身樹枝洗干凈,把房屋洗干凈,把樹上的鳥窩都洗干凈。誰也不知道哪個角落長著一棵草,它可能長在屋脊上、溝渠里,甚至人眼看不到的枯井里……這些,春雨都看在眼里,它找到每棵草,伸手一摸,草葉就清新滋潤,結出花蕾來。它不偏心,把大地上的每一個犄角旮旯都清掃干凈,為每一種生靈都送去生長所需要的水分。目睹此情此景,韓愈吟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
在韓愈的筆下,泥土里蜷縮了一冬的小草,最先享受到了春雨的滋潤,絕妙處便是那句“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場春雨,小草萌芽,遠遠望去,片片朦朧的青青之色。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飽蘸水分的妙筆,畫出了早春草色的朦朧美。
鳥兒喜歡干凈,冬天的河流、池塘里的水有點黏糊,洗不凈它們的翅膀。春雨,是清爽的。鳥把翅膀張開,享受著雨絲的沖洗,淋濕了翅膀也不必擔心,它們收起翅膀,一個撲棱,便把翅上的雨水灑落在泥土或者草木上,讓它們繼續(xù)享用雨水的恩賜。它自己呢,揚起清新明快的翅膀,鳴囀著歡快的歌聲,乘著春風,飛向高遠的天空。
人們普遍認為,螞蟻討厭雨水。但我知道,螞蟻是討厭夏秋的暴雨,如注的水流會沖毀它們的洞巢,讓它們流離失所。其實,春天的雨是不會給螞蟻的洞巢帶來威脅的,只會淋濕它們的洞口,它們無須辛苦地搬家。春雨還沒有到來,它們便提前預知到了,宛如一列列士兵,整整齊齊地守在洞口,等待著吸一口春雨,滋潤一冬的干燥。
還有更多的蟲子,都在急切地渴望春雨。
滋潤草木蟲鳥,對春雨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它的本領大著呢,會把一座山洗干凈,讓干枯的河流有了流水;會把一個村莊洗得清爽,讓人們呼吸順暢;會把片片僵凍的泥土洗到綿軟,讓它們睜開水靈靈的眼睛。
如若沒有春雨,我還真不知道人和動物是如何從冬天的寒栗中舒展開身子和心靈的。
那是春雨。當季節(jié)跨進夏天的門檻,雨便有了青春般的激情,它不似春雨嬌羞溫柔。來則興致勃勃,去則心滿意足。
蘇軾描寫夏雨的詩句字字精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保ā讹嫼铣跚绾笥辍罚昂谠品凑谏剑子晏閬y入船?!保ā读露呷胀亲頃褰^》)前兩句是詩人游賞西湖的情景,陽光明麗,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夏日的雨說來便來,晴朗的天空下忽然雨落紛紛,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顯出別致的奇妙景觀;后兩句的背景仍是西湖,詩人在望湖樓上飲酒,天上黑云翻滾,像濃濃的墨汁在天邊翻轉,遠處的山巔在翻騰的烏云中依稀可辨,片刻,如注的驟雨降臨,白色的雨點砸在船上,水花四濺,仿佛千萬顆珍珠從天而降。
相對于春雨的舒展,夏雨呈現的是瘋狂。睡夢正酣,突然被一陣震撼靈魂的巨響驚醒,是天塌,還是地震?驚詫地睜開眼,只見窗戶一陣陣地閃亮,原來是雷陣雨。有電閃雷鳴的佐助,急如鼓響的瓢潑大雨會更加肆無忌憚。
夏雨是沒有規(guī)律的。密麻,急促,莫名其妙地來,又神神秘秘地走了。它忽而溫柔輕緩,有著行云流水般的柔情;忽而狂暴猛烈,宛若一首正在演奏的交響樂曲,此起彼伏,高潮迭起,飄蕩于天地之間。它夾雜著雷電的震撼,張揚著熱烈的個性。
我很喜歡在夏雨神秘的氛圍中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游走于歲月之間,用心靈去感悟人生的無常。
夏日出門,母親在我出門時仍追出好遠,塞給我一把傘。
眼睜睜看著紅日掛在天上,忽然一陣風起,吹散一切喧鬧聲,夏雨匆忙而至,文人墨客那多愁善感的情緒還未升起,就被雨打芭蕉的點點哀愁所取代。
雨打芭蕉,在乎的是聽聲。芭蕉葉寬闊,雨打在上面,尤顯凄涼。在詩人的筆下,芭蕉雨多與孤獨、憂愁相關。晚唐詞人溫庭筠一生才高累身,終時潦倒?!拔嗤洌?,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彼倪@首《更漏子·玉爐香》,表面上寫閨中麗人的寂寞,實際上,這雨打芭蕉之聲,正是寂寞守夜女主人的心聲,而這聲音,不正是詩人自己一生的命運寫照嗎?
王維在《七律·無題》中雖只提到“雨打芭蕉葉帶愁”這一句,但一個“愁”字卻濃縮了雨打芭蕉之聲的意象。
當然,物象因人而異,雨打芭蕉,可以是愁苦,也可以是歡樂。元人張可久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卻在漫游山川中自尋解脫。他在《湖上書事三首》里寫道:“六月芭蕉雨,兩湖楊柳風,茶灶詩瓢隨老翁。”寥寥數句,可謂將芭蕉、夏雨、生活融為一體。風飄楊柳,雨打芭蕉,茶灶詩瓢,雨滴柔柔地拍打著臉頰,白發(fā)老翁看著芭蕉的葉子隨雨跳蕩,飲茶作詩,一幅滿院生輝的景象。
夏日,風的手掌輕輕拂過,雨就來了。雨落荷塘,也很有趣味,荷葉如片片綢緞抖動,又似道道綠色的電波,雨打荷葉聲沙沙響,宛如蠶食桑葉的聲音。葉面上聚攏的雨滴,一顆顆宛如珍珠,珠子滾落水里,真如白居易所言——大珠小珠落玉盤。
不同于春雨的溫柔、夏雨的無常,秋雨表述的是冷凄。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贝藶椤对娊洝む嶏L·風雨》中的句子。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婦人在風雨交加的日子里見到歸來的丈夫,從而喜出望外的心情。秋雨的凄涼,是在襯托婦人“既見君子”之后的欣喜,這種情景反襯之法,恰如明清之際思想家,那個臉龐清瘦的王夫之所言:“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在詩中,秋雨表達的是一種憂郁難解、愁思難分的悲涼氛圍。
秋雨,從《詩經》一路走來,傷感了多少人的情懷。
宋人呂渭老不怎么出名,但他的《一落索》卻濃縮著秋雨的意象。秋風蕭瑟,黃花滿地,秋雨凄凄,“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凄涼雨?!边@樣的描寫,怎能不生悲涼之情?
荷葉送秋,一夜雨聲。秋天來了,荷葉日漸蕭疏,微黃卷曲,布滿孔洞,間或一兩枝已經折斷,與水中的倒影結合成不規(guī)則的影像。陣陣秋雨,摧破荷塘的裊娜風姿,葉面上聚攏的雨滴,一顆顆滾落水中,令人悵然若失。清朝嘉慶年間,舉人陳文述在《夏日雜詩》里寫道:“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比f片荷葉上,雨聲淅瀝,初涼暗生,給人們送來了秋意。擁著涼意入夢,夢應該也是清涼的。寫這首詩時,人過中年的陳文述忽然悟出雨落秋荷的聲音,仿佛是他心靈上曾經閃現過的聲音,雨水滴落在荷葉上的那種顫抖,搖曳著他冷凄的心。
殘荷聽雨,秋雨入夢,一種蕭條的美,將枯敗蛻變成風骨。
關于殘荷之雨,歐陽修詞中的“雨聲滴碎荷聲”一句,最令我拍案叫絕。兩個“聲”字疊用,奇在雨聲之外,又有荷聲,而一個“碎”字,盡顯風流。
梧桐是最能寄予秋雨冷凄的物象。千古第一才女、南北宋之交的女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將秋雨芭蕉的意象渲染得惟妙惟肖。面對滿地堆積的黃花,她孤自守著窗兒,聽著安靜的夜把雨聲放大,想著亡國之恨,喪夫之哀,“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葉殘荷一點愁,秋雨中的殘荷與梧桐最能襯托人的哀愁。
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居無定所的杜甫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大風破屋,大雨滂沱,“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如此冷凄,杜甫何以忍受?不過,難能可貴的是詩人沒有深陷于個人的困境無法自拔,而是想到了安史之亂背景下的黎民百姓,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驚天吶喊。冷凄的秋雨,奔流到詩人的血管里,促使他爆發(fā)出許身社稷,饑溺為懷的博大胸懷。
雨還彌漫著神話色彩。
《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中國神話故事中掌管雨的神仙,又稱如萍翳、玄冥?!读邢蓚鳌分^其神農時代的雨師,為一顛狂野人,能化為一條赤龍,隨風雨而下,后被封為雨師,主行霜雨。
這樣的話題難以讓我輕松。夏雨帶著神的旨意翩翩而至,讓人類和自然界享受著恩賜,同時也會有不可預知的災難。于是,祈雨的現象出現了。秦漢時,祈雨就列入國家的祀典,大眾受拜;久旱不雨,莊稼枯焦,于是便有了商湯祈雨的典故。可見,黎民百姓普遍認為,當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為他們降下雨時,百姓們會在雨中狂歡,觀雨,聽雨。
雨聲,滴滴入心,凝聚成幸福的符號。
聽雨,是一種心情
雨在飛,清冷的雨敲擊著唐太宗李世民的心靈。在他眼里,遠處半山腰籠罩著昏暗的烏云,大雨傾盆如簾。他閉目聆聽,串串雨滴如珍珠滴下,附在樹葉上,他的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于是賦詩一首:“罩云飄遠岫,噴雨泛長河。低飛昏嶺腹,斜足灑巖阿。泫叢珠締葉,起溜鏡圖波。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p>
一首《詠雨》詩,仿佛一幅李世民稱帝之前的山雨飄灑圖。他通過貞觀之治,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厲行節(jié)約,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使得國泰民安,成為中國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江寧縣丞王昌齡送別北上洛陽的好友辛漸。那一刻,“寒雨連江夜入吳”,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浸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上。詩人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煙雨,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寂之感。
南宋詞人蔣捷在南宋將亡之時,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那時,他人已暮年,兩鬢白發(fā)。他孤自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吟出一首《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上闋寫年少時歌樓聽雨,紅燭盞盞,昏燈下羅帳輕盈,而中年是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小船上,在孤雁的哀鳴聲中傾聽細雨落江;下闋寫白發(fā)蒼蒼的暮年,于深夜的僧廬下聽臺階前的滴滴細雨,懷念故國之情,喪失山河之慟躍然紙上。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边@副無錫東林書院門前的楹聯,已然千年。撰聯人是顧憲成,字叔時,號涇陽,明代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撇開他的歷史功過,我在意的是他寫此聯時的心緒。窗外,風聲犀利,雨聲緊密,顧憲成緊鎖眉頭,朝廷還安寧嗎?神宗還在執(zhí)拗于自己的用人標準嗎?這天下之事還值得我來操心嗎?他推開窗,聆聽著悲涼的雨滴,心潮如雨一陣緊似一陣。
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詩人李商隱旅宿在駱姓人家的園亭里,寂寥中懷念起友人崔雍、崔袞兩位表兄弟,時值秋雨季節(jié),寫下《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水中的荷葉早已凋殘,淅瀝的秋雨灑落在枯荷上,只留幾片枯葉供人聆聽雨珠滴響的聲音。這枯荷秋雨的清韻,照應著詩人的寂寞與相思?!傲舻每莺陕犛曷暋?,聲、景、情合一,余音繚繞,旨義深邃。
在古代文人的筆下,聽雨無不成為他們情緒的抒發(fā)?!拔⒂暌箒磉^,不知春草生。”寫的是韋應物幽居獨處、知足安樂、怡然自得的心態(tài)。“楚天長短黃昏雨,宋玉無愁亦自愁。”這是李商隱《楚吟》里的句子,借吟詠楚國之事表達歲月蹉跎、壯志未酬的怨憤。置身于蒼蒼茫茫的楚國,聆聽黃昏的風雨迷漫,即便是崇尚老莊、聽命于自然的宋玉,也會無愁而愁。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六十二歲的陸游只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詩的表面不帶愁意,可這“一夜”,訴說的正是綿綿春雨如愁人的思緒,國事家愁,惆悵抑郁,讓詩人通宵未眠,伴著雨聲涌入心頭。
從雨聲中感受出禪意的人,是大智
晉人張協(xié)《雜詩十首》中的“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是禪意;唐人僧志南《絕句》里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也有禪的意境。
同為唐人的王駕曾官至禮部員外郎,后棄官歸隱。他在《雨晴》里吟出這兩句:“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兼無葉底花?!鼻熬涫窍矏偅缶錇槭?,看似寫花,實則隱喻雨對自然萬物的影響。杜牧在《秋思》中以禪意抒寫胸懷,“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的吟詠,描繪了微雨飄灑,以及籠罩在雨中的池塘,妙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唐代詩人劉長卿一生可謂坎坷,肅宗至德年間任中官監(jiān)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年間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后,又被貶為睦州司馬。坎坷之人,在禪境里尋求生命的存在也是一種活法,他在《別嚴士元》里說:“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這兩句是至高境界的禪悟。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生命達此境界,有何憂愁?
南宋詞人方岳出身于世代耕讀之家,七歲能賦詩,時人稱神童,畢生著有一千余首詩文,其中不少與雨有關的皆含禪意。“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 (《春思》)“竹齋眠聽雨,夢里長青苔。門寂山相對,身閑鳥不猜?!保ā堵犛辍罚┰娙寺犛耆朊?,連夢里也長出青苔,身心嫻靜得連鳥都不猜疑。在竹齋聽雨,詩人自失于“對象”之中,身心完全物化,“世界”不復存在。雨把人從喧鬧的塵世帶入詩中棲居,雖無一字禪語,但處處可見禪趣。
“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边@是生活在北宋末至南宋初的詞人陳克《豆葉黃》里的佳句,春之夜,云罩月,空中灑下一陣細雨,一樹梨花沾滿雨露。作者憑窗眺望,沉浸在月色朦朧的梨花細雨中,這是一種禪境。
蘇軾也是禪中人。“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里的這句,令我思索再三,這是禪境中的豁達。歷盡一生磨難,總能令他在高處俯視人生。這一蓑煙雨,既是他生命的寫照,也是他淡然處世的秘訣。
在禪的境界里,雨是天籟。
非常喜歡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那首《雨聲說些什么呢》,有點像西方的意識流,行于將行,止于將止,強調的是聽雨的心情。
一夜的雨聲說些什么呢?
樓上的燈問窗外的樹
窗外的樹問巷口的車
一夜的雨聲說些什么呢?
巷口的車問遠方的路
遠方的路問上游的橋
一夜的雨聲說些什么呢?
上游的橋問小時的傘
小時的傘問濕了的鞋
一夜的雨聲說些什么呢?
濕了的鞋問亂叫的蛙
亂叫的蛙問四周的霧
說些什么呢,一夜的雨聲?
四周的霧問樓上的燈
樓上的燈問燈下的人
燈下的人抬起頭來說
怎么還沒有停?。?/p>
從傳說落到了現在
從霏霏落到了湃湃
從檐漏落到了江海
問你啊,蠢蠢的青苔
一夜的雨聲說些什么呢?
作者的意識,隨著雨聲而進行物象轉換。這一夜的雨聲,是作者的生命流動。如此聽雨,讓雨聲與心靈對接,是一種睿智。
又想起早已逝去的祖母。她不懂什么是意識流,余光中那樣的詩句,她是寫不出來,但并不影響她在傾聽雨聲過程中的思維流動。她的腳,在雨地里蹚過多少條泥濘的小路?她青春的步子,在娘家那條山溝里翻過了多少道山梁?她的耳畔,響過了多少雨滴敲擊鍋碗瓢盆的“叮當”聲?那四季的雨聲,陪伴了她多少不眠的夜晚?
這些,我都無法知道。
受祖母的影響,父親的生命情懷里也有雨。他只是不會賦詩作詞, 但有時也會說出詩一樣的句子。天落著小雨,他要出門,母親給他頭上扣了頂草帽,父親拿下來掛在屋檐下,笑著說:“讓雨淋淋身子骨,滋潤。雨把我淋濕,自有日頭爺把我曬干?!鼻镉赀B綿,街道一片汪洋,村子人都在抱怨,父親卻靜靜地坐在炕上,貼著窗戶豎起耳朵聽雨聲,聽著聽著,他忽然回過頭對我說:“天要下雨,誰也沒辦法,抱怨管啥用?你來聽這雨聲,一會哭,一會笑,一會又在唱歌呢?!?/p>
受祖母、父親的影響,我也喜歡靜靜地坐在這樣有雨的窗臺邊,望窗外即景。偶爾,執(zhí)一卷書,讀“天街小雨潤如酥”或“丁香空結雨中愁”這樣的句子,讀著,讀著,《雨巷》中那個丁香一樣的美麗姑娘會沐雨而來,而我就在那柄油紙傘下,讀她眼眸里的幾許哀怨、凄婉、迷茫。
悠長又短暫的畫面,久久駐扎于心。
雨,從上天靈動的指尖流出,注入每一個聽雨人的心中。在噼啪的響聲中,我默默地傾聽雨點和大地的接觸聲,推門而出,伸出指尖,冰涼的雨滴證明我生命的存在。我讓雨絲打在我身上,讓他們濕潤我,讓我融入這群來自蒼穹的精靈……
且聽雨聲,表面看起來似乎與生活毫不相干,其實不然,當一個人癡心于某種大自然的物象時,其生命才會呈現出異樣的風景。
“紅顏易逝,煙花易冷,且聽雨聲盼永恒?!本W頁上看到的幾句話,好像是周杰倫唱的歌,濃縮了人生的況味。生命苦短,美麗瞬息而逝,永恒的,是大自然的雨聲。
聆聽雨聲,這是不凡的人生境界。
我能否如祖母和父親一樣堅守著普通的生活,聽懂雨的心聲呢?能否與那些用心靈傾聽雨聲的古人一樣,用雨聲陶冶情懷,歷練情感,讓雨聲陪伴自己的生命與靈魂呢?
作者簡介:趙豐,系中國作協(xié)會員,在《人民文學》《北京文學》《青年文學》《散文》《文學報》等報刊發(fā)表作品800余篇,曾獲孫犁散文獎、吳伯簫散文獎、張之洞文學獎,出版過《河流記》《小城文化人》等著作18部。
(責任編輯 肖亮宇)
郵箱:1763315554@qq.com